當你宣示底線的時候

古羅馬哲學家愛比克特德曾經說:“任何一樣東西都有兩個把手,抓住易搬的那一個,就可以輕鬆地搬走。”這句話的意思是,不管做什麽,你都要找到一個容易著力的點,否則,你就搬不動擋在麵前的物體。

許多時候聊天都有辯論的部分,不是你想說服他,就是他想說服你。如果你要在辯論中成功地說服一個人,就要使你的提案讓對方覺得對他自己是有利的。這就是愛比克特德提到的“把手”,也是你要看到的每個人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你要對他的原則保持最基本的尊重,照顧他的需求,才能發現,並抓住這個著力點。

尊重一個人的原則,就等於抓住了說服他的“把手”。

“為什麽你不能照顧一下對方的感受?”

凱莉在和閨蜜吵架。兩個人從上午吵到中午,達不成共識。兩個人都陰著臉,互不退讓。最後凱莉氣惱地說:“為什麽你不照顧一下我的感受?”

你聽,這是人們常說的一句話,也是人們常采取的立場。生活中、工作中,人們雖然不會動不動就張嘴吵架,但當碰上不順心的事時,也會激烈地指責對方。每個人可能都覺得很委屈,認為對方不照顧自己的感受,才造成了這種僵持的局麵。

凱莉說:“她是我的好朋友,可一點兒也不為我著想。每次要共同決定一些事情時,我的觀點都不受尊重,最後必須聽她的,按她說的做,才不會吵架,否則,就水火不容。看來,我把她當朋友,她卻不把我當朋友。”

凱莉的朋友錯在了什麽地方?也許沒有大錯,也許她的堅持是對的,但這並不能贏得朋友的認同。因為生活中並不是隻有是非,有時候是非對錯不是關鍵,同理心才是人性共同的需求。這說明,當你要宣示自己的要求時,必須考慮一下對方的原則,找到那個著力點。尊重他的原則,他才會反過來照顧你的想法。然後,你們各自的原則可以融合一下,形成共同的立場。

我們麵對他人時經常會發現,對方或許根本就毫無道理,但他自己卻毫不自覺,有時還自以為是,胡攪蠻纏。這樣的聊天一定是失敗的,氛圍也會冰冷異常。不過,你不要急著跳腳譴責他,在宣示底線的時候,先冷靜地認真想一想:“他為何這麽堅持自己的看法?”

溝通中有了爭執,思考一下對方的理由,而不是憤怒地不了解他的固執。帶著這個出發點去跟他交流,滿足他的需要,然後,爭取他也滿足你的要求。這樣做能確保有溫度地聊天。

不要隻在意你自己的想法。美國知名演說家、作家和銷售大王金克拉說:“如果你能夠幫助他人,滿足他人所需,在這個過程中你的需要也會得到滿足。”但是,假如你隻在意自己的立場,想強壓對方一頭,說話就像在進攻敵人的陣地,你就無法在對話中感受到對方的誠意和他對你的尊重。進而,也收獲不到溝通的滿足感。事實就是,如果你隻看到自己的底線,就一定得不到別人的尊重。

有溫度的辯論就是要重視對方。任何一種聊天,都應秉持尊重的原則,重視對方,並在言談中給予對方敬意,而不能侮辱、歧視和損害對方。前者讓聊天成功地進行,後者凍結聊天,殺死雙方的關係。一場有溫度的聊天,不僅是對言辭表達的要求,更能體現一個人的品格修養。

尊重才能“暖人心”

波頓是一家跨國酒店駐中國的外方經理。他的工作十分認真。波頓到中國的時間不久,這是他工作時的一個劣勢,因為他對中國人的溝通方式完全不了解。

有一天,他在檢查酒店客房時發現,房間裏的地麵、窗簾、浴室都打掃得幹幹淨淨,幾乎沒有灰塵,床鋪也很整齊。對此他很滿意,但在準備離開客房時卻突然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茶幾上茶杯的朝向擺錯了。

按照酒店的要求,這幾個茶杯上的字的正確擺向應該是朝向門口,讓客人一進門就看得見酒店的名字,借此細節來傳達酒店的品牌形象。但現在,茶杯上酒店的名字卻看不見了,起不到宣傳的作用。

波頓極為惱火。他馬上開會,當眾斥責服務員在工作中粗心大意,不負責任。而這位服務員雖然自知工作失職,但終因受不了被人當眾斥責的尷尬,當場與波頓頂撞了起來。她認為,這隻是一件小事,是經理在雞蛋裏挑骨頭,小題大做。兩個人聊得十分不愉快,大吵一架後不歡而散,問題也沒能當場解決。

事後,在與中方經理溝通後波頓才恍然大悟,認識到了自己在溝通中的問題。外國人講究規則,中國人則講究麵子。他當眾指責服務員的行為難免讓她感到自尊心受損,下不了台,明知自己有錯,也會死不承認。這樣激烈的交鋒,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於是,波頓在第二天找那位服務員進行了再次溝通。當他再次出現在這位服務員正在整理的房間時發現,這回茶杯擺對了,他們相視而笑。波頓對於昨天起衝突一事向她道了歉,認為不應該在眾人麵前挫傷她的自尊心。但是,他又強調杯子的擺法是非講究不可的,因為它關係到酒店的品牌意識。

這次,波頓寓理於情的態度讓這位服務員分外感動。她從內心深處認識到自己工作的疏忽所帶來的後果。從此,她格外注意這方麵的細節。兩個人的第一次溝通雖然激烈,卻以失敗告終;第二次溝通雖然溫和,沒有嚴厲地講明問題的嚴重性,卻成功地解決了問題,並維持了雙方良好的工作關係。原因就在於,即使對方有錯在先,我們也要采取富有人情味的溝通方式,尊重對方的基本需求,照顧到對方的想法,才能順利地去宣示自己的要求。

這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輔相成的。你打心眼兒裏尊重別人,別人才會尊重你。生活中的聊天和工作中的辯論均是如此——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互相尊重,才是有溫度的溝通。否則,雙方互不尊重,一見麵便互相指責、攻擊,就實現不了有效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