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蹲下身和孩子說話

一位年輕的母親曾這樣講述自己教子過程中的苦惱:

兒子剛上小學四年級,無論在家裏還是在學校都十分頑皮。說髒話、亂塗牆壁、打小報告、作弄他人、與家長師長頂嘴……總之,什麽搗蛋的事都有他的一份兒,這讓作為家長的我們束手無策。管教孩子的所有招數比如喋喋不休的提醒、大喊大叫的命令等都派上了用場,可一點作用都沒有,兒子根本就不理睬,有時他還扮出一副暗自得意的樣子。我們難免有怒火上衝的時候,就把孩子痛打一頓,過後,又對自己懲罰的方式後悔、內疚不已。

英國教育家斯賓塞曾說過:“對孩子訓話意味著你要求他絕對服從,讓他像你一樣思考問題。和孩子朋友式地交談,意味著大家一起尋找方法解決問題,重新衡量自己的觀點,搞清楚究竟誰的更符合實際。”家長總是希望自己的管教能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可以讓孩子下次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可孩子偏偏就是屢教不改。是孩子太頑固了還是家長自身的教育方式出問題了?

其實,每一個孩子是很明事理的,隻要家長善於與孩子溝通,孩子就會知道,家長是非常愛他的,也是很尊重他的。而通過溝通,孩子就會曉得,哪些行為是對的,哪些行為是不可取的,同時,通過溝通,家長還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想法和行為動向。

當然了,在交流的過程中,家長最好是蹲下身子,近距離接觸,兩眼直視孩子的眼睛。聽完後直接、果斷、清楚地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意見或思想,如此他才能遵照你的想法去做。當然,語氣要堅定,但絕不嚴格。家長的語氣要透露出自己說到做到、並且一定要他照辦的堅決。這樣,不但可以有效溝通,還可以消磨孩子抗拒或抱怨的情緒。

蹲下身子,與孩子平等的溝通尤為重要:

有一次,“知心姐姐”盧勤和一位年輕的台灣兒童電視節目主持人聊天。這位主持人對盧勤講了一件十分有意思的事。

主持人跟自己3歲的女兒是好朋友。可他發現,女兒最不愛逛商店,每次領她去商店,她總是哭著鬧著不願去。

這位年輕的爸爸百思不得其解:商店裏的商品五花八門,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小孩子為什麽不愛來呢?

終於,他發現了其中的奧秘。

一天,他領著孩子在商店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擠來擠去,女兒的鞋帶開了。他蹲下來,給孩子係鞋帶。就在這一瞬間,他忽然發現,眼前是多麽可怕的情景:矮小的孩子,沒有櫃台高,她的眼中,根本就看不到琳琅滿目的商品,而是大人們的一條條大腿和一雙雙大手。那一隻隻來回擺動的胳膊,一個個帶棱角的大書包,時不時地磕碰孩子的小臉和弱小的身體……

“別說孩子了,我都不想再待下去了。”這位主持人激動起來,“當我把孩子抱起,扛到肩頭上,準備離開商店時,孩子突然笑起來,指指點點,不想走了。哇,原來她看見了漂亮的玩具!”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想到了什麽?要去了解、引導孩子,應該蹲下身子,拉近跟孩子的距離。一位從美國費城考察回來的專家,曾經這樣深有感觸地說過:“美國的家長不像中國的家長偏向吼罵的教育方式,他們責備孩子時,一定會蹲下來,讓自己的眼睛和孩子的眼睛處在同一高度上,然後握住孩子的手,輕聲地和孩子說話。他們認為,在蹲下與孩子目光平行的時候,無形中,孩子便會乖乖聽話了。”

如果總是站著麵對孩子,那麽,家長與孩子的距離,就不僅是身高上的差距,同時更是一代人與一代人之間的距離,是一顆心與一顆心之間的距離。蹲下來與孩子交流,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極大的關心與理解,是孩子能夠接受的一種愛護;蹲下來與孩子交流,孩子離我們的距離就會縮短;蹲下來與孩子交流,是家長關心孩子內心世界的體現;蹲下來與孩子交流,營造出來的是一種民主、和諧的氣氛。

欣悅是個活潑好動的孩子,但隻要一回到家就感到十分壓抑,從不喜歡主動開口與家長說話,為此,家長感到很奇怪,孩子在外麵與在家裏怎麽會是判若兩人的樣子呢。一次,他們無意中從孩子夥伴的口裏獲知了其中的“秘密”,原來是孩子畏懼家長與她交談時的強勢——每次與孩子說話,家長都是一副居高臨下的氣勢,隻知道一個勁地給孩子灌輸自己的思想,卻從不尊重孩子表達意見的權利。這時,家長才恍然大悟,要與孩子交心,就要做孩子的朋友,要蹲下身子來,和孩子站在同一條地平線上。

家長與孩子說話時不妨蹲下身子,設身處地地為孩子著想,以一種孩子能夠理解、接受的方式平等地交流、溝通,這樣,不僅可以使家長更全麵地了解孩子,而且還可以有效地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