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記不要對牛彈琴

說話的目的在於交流和溝通,是主體和客體之間的互動。說話的人是主體,傳輸自己的思想觀念和內心訴求;聽話的人是客體,接受主體的說話內容,並適時給予一定的回饋。會說話的人,首先要根據說話對象的實際情況,采用一定的技巧和方法,讓自己的話打動對方的心,使自己的思想觀念被對方接受或認可,從而達到自己的目標。否則,如果忽視了說話對象的具體實際,隻是自己一廂情願地滔滔不絕,就等於是對牛彈琴,不僅起不到任何作用,有時還會適得其反。

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是相對獨立的個體,同樣一句話,不同的人聽了會有不同的感受和反應。因此,學會說話,就要認清說話對象,根據對方的不同特征,采取不同的說話方式。

首先是說話對象的身份、地位。人與人之間需要互相尊重,尊卑之序不能隨意混淆。特別是對方為自己的部門主管、頂頭上司時,更要小心謹慎。

其次是說話對象的性格和喜好。就算是同樣的部門主管和頂頭上司,性格和喜好也會截然不同,有的豪放粗獷、不拘小節,有的嚴謹認真、注重細節,有的平易近人,有的自恃身份……如果說話時不加區別,隨性而為,絕對不會有好的結果。

再次是自己和說話對象之間的關係遠近。就算是一個部門裏的同事,也會有性格脾氣、誌趣愛好的差異,或是一起工作時間長短的不同,自然有關係親近和關係疏遠之別。說話之時,對關係疏遠的人不可交淺言深;對於關係親近的人則應推心置腹。

最後是說話對象的情緒狀態。正常情況下,每個人都會表現出相對穩定的性格特征和行為作風,而一旦受特殊事件的影響,就會一反常態。譬如自己的頂頭上司,原本是一個性格開朗、為人隨和的人,卻因家裏遇上麻煩,或者剛被自己的上司訓斥之後,情緒自然不好。此時,就要求說話者善於捕捉相關信息,適時調整說話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