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一顆平常心

兩位禪者走在一條泥濘的道路上。走到一處淺灘時,看見一位美麗的少女在那裏躑躅不前。由於她穿著絲綢的羅裾,使她無法跨步走過淺灘。

“來吧!小姑娘,我背你過去。”師兄說罷,把少女背了起來。

過了淺灘,他把小姑娘放下,然後和師弟繼續前進。

師弟跟在師兄後麵,一路上心裏不悅,但他默不作聲。晚上,住到寺院裏後,他忍不住了,對師兄說:“我們出家人要守戒律,不能親近女色,你今天為什麽要背那個女人過河呢?”

“呀!你說的是那個女人呀!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到現在還掛在心上?”

平常心是一種心態,一種感受,它來乎心靈,無關物欲,使人得到的是一種享受,一種感悟中的幸福。哲人雲“平常心是道”,指的就是這種曠然的心境。

幽默能幫你守住心靈的寧靜,保持一顆平常心。因為幽默能給人一種博大、無限、長久、深遠的感覺,像大海和天空。而快樂則是一種具體、短暫、刺激的動感,更像大海裏唱歌的波浪和天空上跳舞的雲朵。

一天,在某地的劇院裏舉辦魯賓斯坦獨奏音樂會。音樂會開始前,魯賓斯坦站在音樂廳的大廳裏,看著一大批觀眾湧進來聽他的音樂演奏。包廂的服務員不認識他就是演奏家,還以為他是個買不到票的觀眾,就關切地提醒他說:“真對不起,先生,今天已沒有位置了。”魯賓斯坦溫和地說:“那我坐在鋼琴前行嗎?”

由此不難悟出:真正有素養的人絕對不會和那些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計較,因為他們明白:這些人更需要別人的尊重。

俗話說,童言無忌,最是開心——當我們羨慕孩子們的無憂無慮的時候,是否也該為自己的心靈刷刷新,讓它透明一點,就像孩子們那天真無邪的水靈靈的大眼睛!

有一天,五歲的小惠望著姑姑的臉說:“姑姑,你的臉好像水蜜桃呦!”

姑姑高興地抱著她左親右親,並問:“是怎麽像的?”

小侄女天真地回答:“上麵都有細細的毛。”

哈裏·S·杜魯門當選美國總統以後,有記者到其家鄉采訪杜魯門的母親。記者首先稱讚道:“有哈裏這樣的兒子,您一定感到十分自豪。”

“是這樣。”杜魯門的母親讚同道,“不過,我還有一個兒子,也同樣使我感到自豪。”

“他是做什麽的呢?”記者問。

“他正在地裏挖土豆。”

心靈的寧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站得高,看得透。因此,認真地做事,快樂地生活,不論你的成就高低,都足以驕傲一生。

我有一朋友,大學時即通讀聖賢書,以“超然物外的智者隱士”自居,憤世忌俗,當時,得到媚俗者的嘲笑,也同時贏得了不少正直者的青睞,然走出大學校園,曆經十多年塵世的洗禮,已是滄海變桑田,官至正科級,神氣談吐已無半點當年的影子,每次邀朋友聚會,總有地方商賈名流登場做東,做出些眾星捧月之舉,酒席之上不是高談官場人際、政論就是來點葷段子,整個一政治動物,風月老手,讓我們這些吃清淡飯讀閑情書的窮知識分子自愧弗如,反倒做了酒席上的配襯。隻不過好景不長,在升處途中被同僚揭發而翻身落馬,最終以受賄罪獲刑十年,而草草收場,人生的帷幕就此落下,高處跌落不甚寒,其情其境,讓人唏噓。這就是缺乏平常心所致。

平常心應該是一種“常態”,是具備一定修養才可經常持有的,因為它屬於一種維係終身的“處世哲學”。任何一個人都可具備平常心——做好每天要做的事情,享受生活,享受做好每一件事情所帶來的快樂,就會有足夠的力量承擔一旦到來的挫折和痛苦。

一天深夜,我獨自漫步於街頭,風挾著地上的熱浪陣陣撲向我,給我已焦慮的心平添一份不安。此時此刻,我在哀歎自己是一個被人漠視的一個夜遊者。而就在這時,我的身後傳來了一陣陣吆喝聲、笑聲和車鈴聲。不等我回頭,身後的兩輛自行車已飛馳而過。我看清是兩個拾垃圾的中年大漢,夜色中清晰可見他們蓬亂的長發在風中飄動。大約是滿載而歸吧,他們在相互追逐、嬉戲,把一天辛勞化作片片歌聲,不盡地灑在長長的路麵上。

我想,他們才是真正懂得幽默生活的人,有一顆珍貴的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