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顛覆“經典”

時下有許多人在做“顛覆經典”的實驗,知名學者北大教授周思源對《水滸傳》的許多定論作了顛覆的詮釋;胡覺照聲稱《出師表》做的是皇帝夢;北大博士檀作文甚至用一本書闡述李白不過是一個蠱惑仔……名著翻拍,名人惡搞,種種現象我們不便說對說錯,誰是誰非,但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顛覆經典”的言論,確實能為我們的生活增添樂趣,怡情開心,我們為何不欣然接受呢?

先看這樣幾個成語解釋:

1、知足常樂:知道有人請自己洗腳,心裏就常感到快樂。

2、度日如年:日子非常好過,每天像過年一樣。

3、千金一諾:小姐啊,你就給我一個承諾吧。

4、不學無術:不要白費功夫去學那些不實用的東西。

5、有機可乘:出門考察有飛機可以乘坐。

6、夫唱婦隨:丈夫進了歌廳,妻子跟蹤尾隨。

所謂經典,一般為多人共知,一旦小有歪曲,就會與原意產生十分強烈的反差,這就是引得我們發笑的原因。

《論語》可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吧,曾有這樣一個縣官,時時刻刻都捧著一本《論語》,表麵看來似乎是一位飽學善讀的好官,其實不然。為何如此“鍾情”《論語》呢?因為他處理一切事務都喜歡拿《論語》作依據。他常自豪地對人說:“人家都說半部《論語》可以治天下,何況我有整整一本。”

有一天早上,他升堂判處三個賊人。

第一個賊人偷了一隻小雞,縣官一翻《論語》,便判道:“黃昏時分,將此人處死。”旁邊一位幕僚悄悄對他說:“是不是太重了?”縣官瞪眼嚷道:“《論語》上不是說‘朝榅盜夕死可矣’”。其實是縣官弄錯了,原文應是“朝聞道,夕死可矣。”

第二個賊偷了一口鍾,他看過《論語》後忙宣布釋放。幕僚莫明其妙,縣官說:“《論語》雲:‘夫子之盜鍾,恕而己矣。’聖人規定要寬恕盜鍾者,我能怎麽樣?”其實原文根本不是這樣,更不是這個意思,他不但讀了白字,而且還讀錯了字。

第三個人是殺人放火的慣犯,縣官從案卷中得知此人的父親也是個大賊,三年前已被斬首,他對照《論語》後,馬上離座對賊人納頭便拜,並連聲說“‘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你是個大孝子,公差無禮,還請見諒。”

這案件被縣官大人判得令人啼笑皆非,他竟對《論語》曲解得一個比一個離譜,難怪讀者不捧腹大笑。

時下網上此類顛覆經典的例子比比皆是,像電影《赤壁》、電視劇《蝸居》等,其中的經典台詞,隻要能顛覆的都被顛覆了。而且其中有不少效果非常好,被廣泛地應用於小品、相聲和我們的人際交往中。

顛覆經典確實在很多時候能使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增加談吐的諧趣,但要記住,有些經典是不容顛覆的,比如紅色經典,反映愛國主義的經典文藝等,如果隨意顛覆,不僅不能給人們帶來娛樂,甚至會傷害人們的感情,值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