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作劇並不“惡”

生活中,我們常常為別人設計惡作劇,也嚐到過別人惡作劇的折磨。孩提時代,看見小朋友從遠處走來,自己躲在牆角,等小朋友走近時,忽然跳出來大叫一聲“不許動”,小朋友嚇了一跳,自己樂不可支。

記得有一次,老師批評了我,我在她進教室的門上放了一個掃把;老師推門進來,掃把正打在頭上,大家笑得很開心。

惡作劇產生的理論依據是弗洛伊德的一段話:“平時壓抑的情感與欲望得到了發泄。”笑有愉悅功能,也有懲罰功能。嘲諷的笑是典型的懲罰的笑,而惡作劇則是懲罰的笑的極端形態。

好萊塢有一批專愛捉弄人的演員,開起玩笑來無所顧忌,令人瞠目結舌。時常有人敬朋友抽裝有火藥的雪茄,嚇得對方魂飛魄散。

西方4月1日的愚人節,是捉弄人的節日。這一天,足不出戶的小夥子突然接到姑娘約會的電話;姑娘突然接到不是姐姐的姐姐的來信;到澡堂洗澡衣服不翼而飛;去上課教室空無一人。誰不想在這無所顧忌的節日裏高高興興地捉弄別人呢?誰又不為能實實在在地被人捉弄而高興呢!

記得去年愚人節,我在街上散步,突然背後傳來吆喝:“請讓開,便桶來了!”我急忙閃開,一輛自行車匆匆而過,上麵是一小夥子帶上一個漂亮的姑娘。

其實惡作劇並非僅僅逗樂,還有實用的一麵。有位教授便創立了“惡作劇教學法”,使學生在瞬間學到了平時怎麽也記不住的道理。

這天,教授帶學生到實驗室,指著一個裝滿尿的燒杯說:“要想當一個好的生物學家,既要有勇敢的精神,又要有敏銳的觀察力。你們像我一樣試一試。”說著,教授把手指伸進尿液,然後放到口中嚐了一嚐。同學們見教授帶了頭,便硬著頭皮嚐試著。結果醜態百出。

這時,教授笑道:“你們真是勇敢有餘,觀察不足。你們沒注意,我伸進燒杯的是食指,放入口中的是中指吧!”

惡作劇還可以用來增添生活情趣,加強朋友情誼。一次德國詩人海涅收到一位友人的來信,拆開信封,裏麵是厚厚的一疊白紙,一層一層地緊緊包著。他不耐煩地拆開一層又一層,直到十幾層,裏麵才有一張很小的紙條,上麵鄭重其事地寫著一句話:“親愛的海涅:最近我身體很好,胃口大開,請別牽念。你的朋友路易。”

過了幾天,這個叫路易的朋友也收到了海涅寄來的一個很大很沉的包裹。他不得不叫人幫忙才把包裹抬進屋裏,打開一看,竟是一塊大石頭。上附一張卡片,寫著:“親愛的路易,深知你身體很好,我心上的石頭終於掉了下來,今天寄上,望留作紀念。”

路易的信虛張聲勢,小題大作;海涅的信形象真切,滑稽逗人。我想,路易在感受到朋友的關心和友愛之外,還會領悟到一點別的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