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平常心看成敗

幽默滲透著一種堅強的意誌。有幽默感的人往往是一個奮力進取的弄潮兒。發明家愛迪生就是一個善於以幽默來對待失敗而不斷進取的人。

愛迪生在發明電燈的過程中,試驗燈絲的材料失敗了1200次,總是找不到一種能耐高溫又經久耐用的好金屬。這時有人對他說:“你已經失敗1200次了,還要試下去嗎?”

“不。我並沒有失敗。我已經發現1200種材料不適合做電燈絲。”愛迪生說。

愛迪生就是以這種驚人的幽默力量,從失敗中看到希望,在挫折中找到鼓舞。這是發明家百折不撓、碩果累累的訣竅。

幽默閃爍著智慧的光澤。有幽默感的人往往思路敏捷、反應迅速,在複雜的環境中從容不迫,妙語連珠,常常能取得化險為夷的效果。

1800年,約翰·亞當斯(JohnAdams)競選美國總統,共和黨人指控約翰·亞當斯曾派遣競選夥伴平克尼將軍到英國去挑選四個美女做情婦,兩個給平克尼,兩個留給總統。約翰·亞當斯聽後哈哈一笑,說道:“假如這是真的,那平克尼將軍肯定是瞞過了我,全都獨吞了!”

幽默展示了一種樂觀豁達的品格。在半夜時分有小偷光臨,一般不會令人愉快,可是大作家巴爾紮克(Balzac)卻與小偷開起了玩笑。

巴爾紮克一生寫了無數作品,卻常常手頭拮據,窮困潦倒。有一天夜晚他正在睡覺,有個小偷爬進他的房間,在他的書桌上**。

巴爾紮克被驚醒了,但他並沒有喊叫,而是悄悄地爬起來,點亮了燈,平靜地微笑著說:“親愛的,別翻了,我白天都不能在書桌裏找到錢,現在天黑了,你就更別想找到啦!”

“失敗乃成功之母”,這是智慧的人類說出的話語,但我們人類是否按照這樣的真理生活或者工作了呢?麵對這樣的問題,我們似乎成為逃避者,我們說出真理,但卻常常不去遵循真理。

人的一生,總是有許多或大或小的成功與失敗。有的人因為一時的成功而沾沾自喜,故步自封,停滯不前;有的人因為一時的失敗而心灰意冷,一蹶不振。人生需要放眼長遠,超越成敗得失,塑造平常心態。以平常心視不平常事,則事事平常。從人生的根本意義來理解,冒險失敗勝於安逸平庸。轟轟烈烈地奮鬥一生,即使到頭來失敗了,你的一生仍然是有價值的。求穩怕亂、懼怕失敗、不冒風險、平平穩穩地過一輩子,這樣雖然可靠,雖然平靜,雖然可以保住一個“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人生,但那真正是一個懦夫的人生,一個悲哀而無聊的人生。其最為痛惜之處在於,你自己葬送了自己的潛能。你本來可以有機會摘取成功之果,享受成功的喜悅,可是你卻甘願把它放棄了。與其造成這樣的悔恨和遺憾,不如勇敢地去闖**和探索;與其平庸地過一輩子,不如放手一搏。

項羽敗於劉邦,項羽仍然是一位轟轟烈烈的英雄,李自成最終失敗,李自成仍然是一位頂天立地的英雄。孫中山最終未能完成自己的心願,孫中山仍然是一位偉人。

為了更大的成功,不應貪戀眼前的安逸和平穩,揚起你生命的風帆,頂著滿天烏雲,迎著驚濤駭浪,去進擊,去拚搏,去展示你生命的根本意義,創造生命的輝煌。

成功是人人向往的,但成功之後並不是什麽問題都沒有了,成功有時也會給人帶來嚴重的障礙。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和心理治療醫生卡瑟拉,講了這樣一個病例:在某界奧斯卡金像獎發獎儀式次日的淩晨3:00時,她被奧斯卡獎獲得者克勞斯從沉睡中喚醒。克勞斯認為他所獲得的成功“是由於碰巧趕上了好時間、好地方,有真正的能人在後邊起了作用”的結果。盡管他的同事公認他在專業方麵是最佳的,但他卻不相信自己有多麽的出色和創新的地方。克勞斯進門後舉著一尊奧斯卡獎的金像哭著說:“我知道再也得不到這種成績了。大家都會發現我是不配得這個獎的,很快都會知道我是個冒牌的。”

從克勞斯身上,我們看到了他對成功的超然和幽默。

在卡瑟拉的經曆中這樣的事例很多,有位國際著名的芭蕾女明星在美國一段時間,總要在演出的那天發一頓脾氣,把腳上的芭蕾鞋一甩,飯也不吃,從250雙跳舞鞋中她找不到一雙合腳的。有一位著名的運動員,他的後脊梁過一段時間就痛起來,影響他發揮技能,還有一位知名的歌劇演員,有時候一準備登台就覺得嗓子發堵。卡瑟拉認為,這些嚴重影響成功的症狀是由於缺乏平常心和幽默感而引起的。

除此以外,成功有時還會給人帶來自大自負的消極後果。有的政治家取得一係列成功後,因過分自信而造成重大失誤,有的作家寫出一兩篇佳作後,再無新作問世。有人對美國的43位諾貝爾獲獎的作者做了跟蹤調查,發現這些獲獎前平均每年發表的論文數為5-9篇,獲獎後則下降為4篇。這些現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不能正確地對待成功,缺乏人生幽默感不能說不是一個重要的原因;隻有那些不斷超越成功和具有幽默感的人,才能不斷取得偉大的成功。牛頓把自己看做在真理的海洋邊撿貝殼的孩子;愛因斯坦取得的成績越大,受到的稱譽越多,就越感到無知,他把自己所學到的知識比作一個圓,圓越大,它與外界空白的接觸麵也就越大。

愛因斯坦說:“如果有誰自己標榜為真理和裁判官,那他就會被神的笑聲所覆滅。”即使你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也絕不能自滿,千萬不要生活在過去的榮耀之中。成功不是人生停留的歸宿,不要讓昨天的成功影響今天的成功。

愛因斯坦曾非常推崇卓別林的電影。有一次,他在給卓別林的一封信中寫道:“你的電影《摩登時代》,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能看懂。你一定會成為一個偉人。愛因斯坦。”

卓別林在回信中寫道:“我更加欽佩你。你的相對論世界上沒有幾個人能弄懂,但是你已經成為一個偉人。卓別林。”

有時,失敗來自於難以預知的偶然性因素。雖然人們付出了很多,但都在離成功隻有一步之遙時發生了意料之外的事情而功虧一簣,即所謂的“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這時候就更需要幽默對待了。

通常情況下,謀則成,不謀則不成或者失敗,但有時又不是這樣的。人不可能總有十足的把握去駕馭勝利,常常還有一雙人們看不見的手在掌握著事件的發展變化。這就是通常人們感歎的“天意”,或者說偶然因素,所謂“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就是針對這樣的情況而言的。

孔明第六次出祁山進攻魏國,料定魏國領兵主將司馬懿會領兵從背後打劫蜀兵祁山大本營。司馬懿果然中計,自知必死無疑,他抱著兩個兒子痛哭,隻等一死。就在這時,突然風起雲湧,漂泊大雨鋪天蓋地而來。轉眼,火熄滅了,雷不炸了。司馬懿立即領著殘兵敗將,殺出重圍,逃命而去。在山頭觀戰的諸葛亮,眼看著司馬懿一家父子在火陣中掙紮,又看見大雨席卷而來,救了司馬懿一家三父子,不禁感慨地歎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天意如此,不能勉強了!”

人的一生中因各種偶然因素,常使人的命運出現陰差陽錯,叫人啼笑皆非,慨歎不已。麵對這意外的結局,諸葛亮僅一聲感慨而已,顯示了一代奇才對待失敗的超然。

鬆下幸之助曾說:“不怕失敗,隻怕工作不努力,態度不認真。隻要你專心工作,即使失敗也會有心理準備,當再度從失敗中站起來時,心中必已獲取了有助於日後成功的資料。”

每一次失敗都是一次超然的機會,逃離失敗,躲避失敗,就會把一個人的活力與成長剝奪殆盡,變成行屍走肉。所以,失敗是超越自我的重要推動力,沒有失敗過的人,是從來沒有成功過的人。

失敗,是大自然對人類的嚴格考驗,是超越自我的過程,它借此燒掉人們心中的殘渣,使之變得更為純淨,可以經得起嚴格的考驗。

林肯在競選伊利諾斯州的參議員失敗後說:“如果聖明的百姓用他們的智慧決定我該接受這個考驗,那麽,我便會從失敗中學會某些真理,而不致過分憤怒。”每一次失敗,都能磨練你的技巧,提高你的勇氣,考驗你的耐力,培養你的能力。

美國成功學專家拿破侖·希爾在總結了自己的七次失敗之後說:他看起來像是失敗的,其實卻是一隻看不見的慈祥之手,阻攔了我的錯誤路線,並以偉大的智慧強迫我改變方向,向著對我有利的方向前進。”失敗,是超越自我的坐標,一旦發現此路不通,便要另辟蹊徑,當許許多多這樣的坐標明顯地標示出來後,通往成功之路就更加清晰了。

超越成功得失,以平常心看待結果,以平常心看待偶然因素,以平常心收拾殘局,這些超然品質和幽默因素,如果我們通過學會了,就可能贏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