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淡世上名與利

《清代皇帝秘史》記述乾隆皇帝下江南時,來到江蘇鎮江的金山寺,看到山腳下大江東去,百舸爭流,不禁興致大發,隨口問一個老和尚:“你在這裏住了幾十年,可知道每天來來往往多少船?”老和尚回答說:“我隻看到兩隻船。一隻為名,一隻為利。”真是一語道破天機。

人活在世上,無論貧富貴賤,窮達逆順,都免不了要和名利打交道。以前,絕大多數人看名利淡如水,視事業重如山。而現在,由於市場經濟的衝擊,有些人則對個人名利看得重了。在單位上,一些私下找領導個別談話的,相當多的是反映個人的“實際問題”,說到底是個名利問題。一些單位人際關係緊張,也往往由名利問題引起。過重的名利思想給人帶來無窮的煩惱。由此可見,樹立正確的名利觀,對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十分必要的。

有一本書上記載:一個富翁帶著愛犬出國旅遊,在一個小鎮上,他的愛犬突然失蹤了,他便急忙找到當地一家報社,要求刊登一個《尋犬啟事》,並說誰為他找到愛犬,將獲得一萬美元的酬勞。富翁等到晚上,還不見晚報出版。他又跑到報社去問,隻有一個守門的老頭在那。

富翁問:“難道今天不出晚報了嗎?”

“是的,先生。”

“為什麽?”

“所有的編輯都上街找狗去了。”

在如何正確對待名利問題上,有些人平時也認為應該把名利看得淡一些,可是一旦到了調職調級的時候,往往是“看得破,忍不過;想得到,做不來”。於是,忍不住還要去爭一爭。有時忍住了不去爭,但心裏很不平衡。那麽,怎樣才能解決這一問題?我們不妨再看這樣一則笑話:

拳擊比賽當中一位選手的牙齒都被打掉了。看的人心都提著。唯有一位觀眾高興得眉開眼笑,手舞足蹈。坐在旁邊的觀眾好奇地問:

“先生,你是拳擊教練嗎?”

“不,我是牙科醫生。”

從上麵的笑話中可看出,一個人要看淡名與利,首先要有信仰。人生總會有所追求,一個人如果心中沒有遠大的目標,勢必就會看重眼前的名利。要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總要有肯於為之奉獻、為之犧牲的東西。近年來,有的人之所以看重名利,計較得失,並不是因為物質生活上更需要,或者因為榮譽感一下變強了,而恰恰在於對自己的信仰動搖了,理想淡漠了。失去了遠大的目標,自然就會看重眼前的名利。

一天國王問阿凡提:“阿凡提,要是你麵前一邊是金錢,一邊是正義,你選擇哪一樣呢?”

“我願意選擇金錢。”阿凡提回答。

“你怎麽了?阿凡提,”國王說,“要是我呀,一定要正義。金錢有什麽稀奇?正義可不是容易找到的啊!”

“誰缺什麽就想要什麽,我的陛下。”阿凡提說,“您想要的東西正是您最缺少的呀!

其次,要看淡名利,必須做到不攀比。我們來看看這兩人是怎麽攀比的:

一個晚會上,一位婦女正在大肆誇耀她富有;“我經常用酒和牛奶清洗我的鑽石,用紅葡萄酒清洗我的紅寶石,用白蘭地清洗我的綠寶石,用鮮牛奶清洗我的藍寶石,你呢?”她問坐在旁邊的一位老婦人。

“噢。我根本就不洗它們,”老婦人答道,“一旦它們稍微沾染了些灰塵,我就隨手扔掉了。”

金錢絕不是人生的全部,更不應該成為人用以炫耀的資本。在你的生活中,不能因為金錢而使自己喪失健康和美好的人格。

最後,就是要做到控製物欲,才能看淡名利。名利本身並不是人生追求的最終目的,追求名利主要還是為了滿足欲望。因此,要淡泊名利,必須從根本入手,控製住自己的物欲。俗話說,“世上莫如人欲險”。如果抵禦不了這種**,總想高消費,過上等人的生活,而靠現有條件又滿足不了,那就必然會去爭,甚至有可能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一個人的物欲越強,他的名利思想也就越強。如果物欲淡一些,做到寡欲,也就比較容易淡泊功名,達到“人到無求品自高”的境界。

曾經有兩個吝嗇鬼在路上相遇了。

“你去哪兒嗬?”一個問。

“我不想活了,去跳河。”

“你傻了嗎?怎麽還穿著新衣服?”

與生命比較起來,錢財乃身外之物。這個道理人在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體會最深刻。身外之物本為人而存在,如果連生命都厭棄了,其他的還有什麽價值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