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於幫助別人

人生在世,總得和別人打交道。與人打交道,實際上就是自己怎樣對待別人和別人怎樣對待自己。這件事每個人天天在做,但做的情況並不一樣。有的人做得比較自覺,有的人則比較盲目,有的人做得比較好,有的人做得不太好甚至很差。人與人友好相待,給個人、家庭、社會帶來了友誼、成功、進步和幸福;人與人不能很好相待,則造成了各種各樣的個人悲劇、家庭悲劇和社會悲劇。這些經驗與教訓使得今天的人們有了一個共識,人與人之間應該相互好好對待,就是人們常說的“善待他人”。

曾在某書上看過這麽一個故事,一個在外打工幾年才難得回家一次的男孩,當他深夜坐車回到家鄉路口,路見一陌生男子被車撞倒在地,肇事司機早已逃走。急於回家的願望讓他正想離開,忽轉念一想,他的家人是不是也會像自己父母那樣在等待他的歸家?於是他把那人送到了醫院,那人因此得救。後來,得知那人竟是他幾年未曾見過一麵的親哥哥。幸虧他當時沒有袖手旁觀,否則到最後,於他將會是一生一世的悔恨和內疚。

還有一位朋友說起他自己身上的故事:在他剛出來社會跑業務時,經濟能力有限,步行在外,也不舍得掏錢吃飯,隻是在深夜回宿舍煮一點稀飯填肚子。有一次他很晚才回來,以為舍友都睡了,卻見其中一好友煮好了一碗麵條在那等著他……後來,經過自己的努力終於出人頭地,在社會上有了挺高的身份和地位。許多年了,他依舊還記得當初那位朋友給他煮的麵條,在那個時候不僅僅是解決了溫飽問題,更重要的是溫暖了他的心扉,給了他從未有過的勇氣、信心和力量。當然,他成功後沒忘朋友曾經的支持和幫助。現在,他們在同一公司上班,同住一屋簷下,好得像兄弟一樣,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由此可見,你善待了別人,生活也會善待你。你無意中做了一點點的善事,有時往往可以讓你得到意想不到甚至是十倍百倍於你付出的收獲,這也正驗證了“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道理。人與人之間是相互的,你想別人怎麽對你,你就怎麽對別人;同樣,你不想別人怎麽對你,你也就不要怎麽去對別人。“已所勿為,勿施於人,以責人之心責已,以待已之心待人。”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這麽想這麽做,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就簡單容易得多。

“瞎子點燈——白費燭”這句諺語幾乎是家喻戶曉,我也一直以為是這樣。直到後來有一天,我讀了一則很有哲理的故事,我才認識到自己的膚淺和狹隘。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一個漆黑的夜晚,一個苦行僧人走到了一個村子的黑巷子裏,他看見一盞暈黃的的燈正從巷子的深處緩緩前行。僧人走近才發現,原來是一位雙目失明的盲人挑著燈在行走,他百思不得其解:盲人挑燈,豈不多此一舉?於是僧人好奇地上前問道:"施主,既然你什麽都看不見,為何還要挑著燈啊?”那位盲人說:"黑夜裏如果沒有燈光照映,那麽全世界的人都會如我一樣成為瞎子。所以我就點了一盞燈,既為別人照亮了路,自己也不會被別人撞到,豈不是兩全其美。”“哦,施主是為了別人,同時也為了自己。”

"為了別人也是為了自己",一個瞎子能有這樣精妙的大徹大悟,真是讓人欽佩不已!那位盲人是不幸的,他沒有健康的身體,但他卻擁有博大的胸懷,他能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人們常用“瞎子點燈——白費燭”來比喻勞而無功、徒勞無益的事,其實也不盡然,“瞎子點燈”的故事不正是針對這一說法的有力批駁嗎?

南北朝時,有個叫陸慧曉的人。他學識淵博,品德高尚,在當時地位顯赫,重權在握。陸慧曉一向平易近人,從不擺大人物的架子。一次,他家鄉的一個農夫來看望他。這個農夫衣著土氣,說話笨拙。守門人想拒之門外,陸慧曉卻熱情地接待了他。

春秋時期有一個大家熟知的“帽帶”故事,最能說明“與人方便,自己方便”的深刻內涵。有一次,楚王請了很多臣子們來喝酒吃飯,席間歌舞妙曼,美酒佳肴,燭光搖曳。同時,楚王還命令兩位他最寵愛的美人許姬和麥姬輪流向各位敬酒。忽然一陣狂風刮來,吹滅了所有的蠟燭,漆黑一片,席上一位官員乘機揩油,摸了許姬的玉手。許姬一甩手,扯了他的帽帶,匆匆回到座位上並在楚王耳邊悄聲說:"剛才有人乘機調戲我,我扯斷了他的帽帶,你趕快叫人點起蠟燭來,看誰沒有帽帶,就知道是誰了。”楚王聽了,連忙命令手下先不要點燃蠟燭,卻大聲向各位臣子說:“我今天晚上,一定要與各位一醉方休,來,大家都把帽子脫了痛快飲一場。”眾人都沒有戴帽子,也就看不出是誰的帽帶斷了。

後來楚王攻打鄭國,有一健將獨自率領幾百人,為三軍開路,斬將過關,直通鄭國的首都,而此人就是當年揩許姬油的那一位。他因楚王施恩於他,而發誓畢生孝忠於楚王。

從上述故事可知,樂於助人不僅是一種好品德,同時在幫助別人時也幫助了自己,為自己拓展了好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