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眼睛多交益友

清代學者包世臣曾撰有這樣一聯:喜有兩眼明,多交益友;恨無十年暇,盡讀奇書。此聯為其在江西做官時而寫。上聯說幸喜自己沒有衰老,要趁耳聰目明時多交好朋友。下聯感慨長年忙於俗務,可惜沒有工夫讀盡少年的好書。

確實如此,朋友是人一生中最為寶貴的財富,世界上沒有比這更重要的了。正如有人所說的:“失去一個朋友,你便喪失了一部分生命。”這句話的另一麵也是正確的:“如果你能抱全一個朋友,那麽你的人生將更豐富,更有價值。”

世間上每個人都需要朋友。莊子和惠子,伯牙和子期,管仲和鮑叔……這些都是曆史上朋友的典範,革命導師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誼更是為人們所稱頌。

但朋友也分益友與損友,益友要多交,損友則避之,曆史上管寧和華歆割席斷交的故事就是一個範例。大千世界,魚龍混雜,友分益損。古人告誡我們:"君子先擇而後交,小人先交而後擇,故君子寡尤,小人多怨,匹夫不可不慎交友”。可見,如何認識和選擇朋友,是很重要的人生課題。

一個人的朋友如何,對自身的發展往往起很大的作用,這是一種看不見的潛移默化、熏陶感染的力量。所以古人才說,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

不過,人本身的品格、修養對交友起關鍵作用。古語:"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就是說,聽到別人的批評就發怒,聽到別人的讚譽就快樂,這樣,損害我的朋友就會到來,對我有益的好朋友就會離我而去。而聽到別人的讚譽就驚恐不安,聽到別人的批評就感到欣慰,這樣,正直的好朋友就會主動和我們親近。

把給自己提出意見的朋友看成自己最好的朋友,這是需要度量和胸懷的,一般的人很難做到。古代大凡有道明君都是能夠善待"直諒之士"的,比如李世民對待魏征。而亡國之君多數是隻聽歌功頌德,不能容忍直諫之士,比如夏桀和紂王。

益友既然對一個人的一生有如此大的作用,那我們有什麽理由不擦亮眼睛多交益友呢?一般來說,擇益友具有以下幾個方麵的標準:

1.誌向

由於階級和時代的不同,人們對擇友標準的認識不可能完全一致。但是,幾千年傳統文化中積澱出的許多帶有規律性的共識,卻是超越階級和時代的,永遠值得人們在擇友時進行借鑒。選擇朋友要選擇誌同道合、情趣相投者。共同的誌向和情趣,是聯係人與人交往的紐帶。以誌同道合者為友,對我們實現自己的人生想和價值是十分有利的。因為朋友間有了共同的追求和誌向,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就會相互支持、相互幫助。

2.品德

選擇朋友要選擇品德高尚者。與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無形中會使自己的品格更加完美、情操更加高尚。正如孔子所說,同品德高尚的人相處,就像進入養育芝蘭的花室,時間長了,聞不到它的香氣,這是與芝蘭的性質變得相同了的緣故。與品德高尚人交朋友,一般不會受到朋友的損害和背叛,即使客觀條件發生很大變化,他們也不會作出有傷友情的事情。而且,他們還往往會在你有困難時伸出自己無私援助的手。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曆來受人推崇,也是人們願意結交的對象。而品德低劣的人,卻常常被人所鄙視,極少有人願與之交往。

3.學識

選擇朋友要選擇有學識者。一個人如果能多結交幾個有學問的人做朋友,對自己的成長與進步將是十分有益的。而且,人生在世,學問是永遠沒止境的,就連學富五車的孔子都感歎:"三人行,必有吾師焉"。獲取學問的途徑有許多種,其中以有學問的人為朋友可以說是一條最直接最簡捷的途徑。其實,學問再大的人也有他不懂的東西,而學問相對較少的人也不是什麽都不懂,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因此,我們在結交朋友時,既要主動地盡量選擇有學問的人,但也不要對學問不如己者不聞不問。從另一個角度講,如果人人都是結交比自己有學問的人為友,那麽到頭來隻能是誰也沒有朋友。所以,擇友不可求全責備,同時還要善於結交各種各樣的人,隻有這樣才能得到真正的朋友,獲得好的人脈。這也是華夏傳統文化中關於擇友之道的真諦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