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起“尾巴”低調做人

前段時間看過的一段電視節目人物專訪,是訪問毛澤東的女兒李敏的,其中說到了做人態度方麵的問題,毛澤東對女兒的教導是“夾起尾巴做人”。沒有讀過毛澤東作品的人,咋聽到“夾起尾巴做人”,可能會感到疑惑。“夾起尾巴”本是猴子的王國法則,猴子為王時,尾巴總是翹著的,但是被新猴王打敗後,隻能象其他猴子一樣,夾起尾巴來。毛澤東把它引申為一種為人處事的態度,他以此來教導人們:任何時候都要中正和平,不要張狂,任何情況下都要不丟本色,也就是務必不驕不躁,務必謙虛謹慎。

據毛主席衛士長李銀橋寫的回憶錄講,當年很多跟隨主席多年的警衛,工作人員,要調離分手的時候,主席都會千叮嚀萬囑咐,最後都會強調一點,不管到哪裏和誰一起工作,都要夾起尾巴做人。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不要因為在主席身邊工作過就狐假虎威胡作非為,而是要像狗害怕時夾起尾巴一樣,為人處世低調一點,注意維護中央和主席的形象。

時代發展到今天,越來越多的人可能忽略了“夾起尾巴做人”的重要性,很多人甚至於已經忘記了它的存在。所以,越來越多的人更喜歡翹起尾巴來做人,把翹著尾巴看作是自信的代名詞。卓有成就的人自豪的翹著尾巴,小有成就的人自以為是的翹著尾巴,沒有成就的人自尊地翹著尾巴。所以,滿大街都是趾高氣昂翹著尾巴走路的人,偶爾見到一個夾著尾巴的,就像看到了喪家犬,似乎是很不可思議的事情。

誠然,自信是健康人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我們都不應該失去自信。然而,當你尾巴翹起來的那一刻,你就已經跨越了自信的範疇了,那是自傲的地盤。很多時候,也許僅僅一步之遙,事物的性質卻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這種變化有可能你意識不到,因為自信與自傲之間並沒有堅不可摧的樊籬。

我打一個比方,一個人在社會上,是飛揚跋扈好,還是夾起尾巴做人好?當然是夾起尾巴做人好。在人際交往中,如果張牙舞爪,會給自己帶來麻煩。而謙虛待人,尊重他人的利益,更容易獲得別人的喜歡,從而獲得好人脈。

記得筆者剛剛參加工作時,一位老前輩便語重心長地教導筆者道“:要夾起尾巴做人。”當時,筆者很不理解:自己剛剛大學畢業走上社會,正欲放開手腳大幹一番,鍛煉能力增長才幹,怎麽能夾起尾巴呢?

其實,夾起尾巴做人與施展自己的才幹抱負並不矛盾。應該看到,一個單位的人事關係是極端複雜的,人人都有其自私或不便示人的一麵,因此,初入單位的青年人,首先要做到的是將自己的真正想法和動機隱藏起來,這樣才能免遭同事的嫉妒和指責,人們常說的“韜光養晦”就是這個意思。夾起尾巴做人,是一層抵禦外來侵害的保護色。正如《菜根譚》中所說:“倚高才而玩世,背後須防射影之蟲。”在社會中,不願夾起尾巴做人而鋒芒畢露者,最終的結局往往不是因其鋒芒畢露走上成功,而是因屢受挫折而一蹶不振,以致最後被逐漸地磨去了鋒芒。在我們周圍,這方麵的悲劇實在不少!

夾起尾巴做人,不僅僅是尊重他人,也包括要有愛心,歡樂與收獲與人分享。即使你憑一己之力得來的成果,也不可獨占功勞。讓那些屬於同一部門,曾經協助過你的同事一起來分享這份榮耀吧!別擔心你所扮演的角色會被人遺忘,因為你的所作所為在上司眼中瞧得清清楚楚,如果自己一味賣弄、誇耀,反而會落得邀功之嫌。相反地,如果大大方方地和同事分享功勞,一方麵可以做個順水人情,另一方麵上司也會認為你很懂得搞好人際關係,而給予你更高的評價。

著名作家二月河在接受采訪時說過一段令人深思的話:寫作的時候,不能瞻前顧後、怕這怕那的。應該是:提起筆來,老子天下第一,要有一股霸氣,統治一切,駕馭一切;放下筆來,老子天下第末,夾起尾巴做人。為人謙虛一些,人家的感情才會像水一樣流向你。隻有這樣,才能寫出好的作品。

袁隆平是一位贏得了世界尊重和敬仰的科學巨匠,一顆在科學的天空中閃爍出耀眼、迷人光芒的科學巨星,一位被世人所稱道和無比尊敬的科學家,卻能夠在幾十年始終如一,持之以恒,"夾著尾巴做人"。他曾在應邀出席廣東科協論壇的“雜交水稻之父”時,大方回應有關他十幾年前落選中科院院士的話題。袁院士還說,“現在國際上給我的獎勵是14個,在農業科學領域可能是最多的了吧。但是我並不以此為驕傲,還要夾著尾巴做人"。

袁隆平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卻從不居功驕傲,趾高氣昂。在常人看來,袁隆平功成名就,一個人想追求的東西他都有了。可是他卻始終虛懷若穀,把事業看得比天大,把榮譽和金錢看得比針頭小。幾十年如一日,刻苦鑽研,鍥而不舍,兢兢業業、而且經常在田間地頭一身汗、兩腿泥,努力著、奮鬥著,繼續攀登科學的高峰。

不少人在事業未成的時候,能夠吃苦耐勞甚至能臥薪嚐膽,但一旦功成名就就得意忘形,沾沾自喜甚至忘乎所以。而社會價值超千億元身價的袁隆平,功成名就後,依然是低調做人,高調做事,為人謙虛,踏實做人,過著平凡的生活,連平時和同事、鄰裏也打麻將,輸了也和大家一樣鑽桌子,絕不賴賬。這種“溫、良、恭、謙、讓”

的傳統美德和高風亮節,令人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