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隻會阻礙進步

生活中隨處可見這樣的情況:一個女人會因為另一個女人的美貌、才華、氣質、能力而產生嫉妒之心。嫉妒是差別和比較的產物,它是一種消極的心理活動。一個喜歡嫉妒的女人總是拿別人的優點來折磨自己。別人年輕她嫉妒,別人長得好看她嫉妒,

別人身材好她嫉妒,別人有才學她嫉妒,別人富有她嫉妒,別人的丈夫帥氣她嫉妒,別人學曆高她嫉妒……生活在嫉妒之中的女人,因為心理總是有不平衡,有落差,所以她們活得很被動、很辛苦、很可笑、很可悲,也很愚蠢。

在南亞就曾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上帝告訴一個愛嫉妒的女人,上帝可以滿足她的一個要求,賜給她所要求的任何一樣東西。條件是:給她鄰居家的那個女人雙倍的同樣的東西。

這個女人一聽說鄰居家的女人會因為自己的要求而不費吹灰之力便得到雙倍的同樣的東西,心裏非常不平衡。她想了想,隻好做出了一個痛苦的決定:“神聖的上帝呀,請挖掉我的一顆眼珠吧!”

這個故事看似荒誕,但卻反映著一個事實,心存嫉妒的女人不惜傷害自己也不願意別人比自己過得如意。這是一種可怕的扭曲心理。一個女人一旦陷入嫉妒的深淵,任憑嫉妒的情緒泛濫,最終不但害人還將害己。

陳阿嬌,是漢武帝劉徹的第一任皇後。她的母親是館陶長公主,就是漢武帝的姑母。陳阿嬌美麗嬌豔,與劉徹兩小無猜,劉徹一直寵著阿嬌,讓著她,曾鑄造金屋讓她居住。即使她任性胡鬧,甚至於無理衝撞,他也克製著,最大限度地寬容著這位嬌豔迷人的表姐。

然而,當劉徹從一個少年長成一個富有魄力和智慧的一代天子時,他漸漸發現,從前那個光彩照人的阿嬌不過是個刁蠻任性的貴族女子罷了。和她在一起,他常常覺得很不輕鬆,甚至於有些厭惡。漢武帝漸漸對她失去了耐心,轉而移情他人。

因為阿嬌不能生育,未曾給武帝生育子女,性情便更加暴戾,而且總把劉徹登上皇位的功勞算在自己的母親館陶公主的身上,這倒也罷了,每次吵架還總是拿這個說事,漢武帝對她越來越厭惡。劉徹一天天地遠離阿嬌,感情也日漸疏遠。阿嬌苦熬著一個個漫漫長夜,眼睛紅了,眼圈發黑,臉色灰白,容顏憔悴。

後來,因為漢武帝寵愛的衛子夫懷了身孕,阿嬌更是懷恨.在心,非常嫉妒,於是她糊塗之中乞求巫術。阿嬌請一名叫做楚服的巫婆在後宮擺壇請神,作法令咒,詛咒衛子夫,乞求神賜給她兒子,並企求漢武帝對她回心轉意。此巫術傳到漢武帝耳朵後,漢武帝最忌諱“巫蠱”,於是大發雷霆,下令立即查辦,處死行巫術之人三百多人,廢皇後陳阿嬌,貶入長門宮。從此,阿嬌被幽禁於長門宮內,終日以淚洗麵。

因為自己的嫉妒,陳阿嬌不僅沒能擊倒別人,最終還害了自己。喜歡嫉妒的女人往往有點傻,因為嫉妒對其本人沒有一點好處,隻能使自己整天生活得不開心,甚至失去自我。聰明的女人應該懂得及時收起自己嫉妒的火焰,以免被自己的嫉妒灼傷。

嫉妒並非女人的天性,但女人確實愛嫉妒。女人的嫉妒,源自女人的欠缺。很多女人愛嫉妒不是因為自己個人對另一個人的不滿,而是因為對自己欠缺的東西的不滿,但卻又害怕正視這一不滿。

事實上,嫉妒是弱者的**,因為她除了忌妒還是忌妒,做不出什麽能使自己感到自豪,使自己的心理變得平衡的事。強者以理智、以道德、以大局為重的心胸把握自己、約束自己,以競爭心、進取心改造和取代忌妒心,用光明的奮鬥驅散忌妒的陰影。弱者以冠冕堂皇的說詞掩蓋自己的報複心、惡毒心、敗壞心。誹謗和中傷是她們的生活方式,漸漸地,她們活著的目的不是為了自己要做什麽,而是為了不讓別人做事。不是為了自己要做出成績,而是為了不叫別人做出成績。嫉妒是可悲而又可怕的,一個愛嫉妒的女人最終妨礙的是自我。

劉芹是大三的女生,她的學習成績非常好,工作也非常積極,年年都是“一等獎學金”的得主。但是這一年,“一等獎學金”被另一位女生得到了,因為這位同學的媽媽患了白血病,需要錢,另一方麵這個女生各方麵的表現也非常突出,因此班上的同學舉薦了她。

沒有得到“一等獎學金”,劉芹對那位同學耿耿於懷,她憤憤不平地說道:“為了博取同情說媽媽得白血病,誰知道有沒有這麽一回事呢?”

劉芹的話讓班上的同學和老師大吃了一驚。誰也沒有想到,為了“一等獎學金”,這個在別人眼裏品學兼優的女生竟變得毫無同情心。

不平衡才產生嫉妒。劉芹之所以嫉妒自己的同學,是因為她覺得自己付出那麽多,卻沒有得到“一等獎學金”,因此心理不平衡。不平衡的心理讓劉芹變得麵目可憎起來。這就是嫉妒的可怕所在。作為女人,一定要經常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切勿讓自己把自己變得醜陋不堪。莎士比亞就曾警告過:“您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個綠色的妖魔!誰做了它的犧牲品,誰就要受它的玩弄。”

其實,嫉妒的心理是可以克服的,克服嫉妒心理應該注意以下八項:

(1)提高道德修養。封閉、狹隘意識使人鼠目寸光,因此,應該不斷提高自身道德修養,不斷地開闊自己的視野,與人為善。

(2)正確認識嫉妒。認為嫉妒是對自己的否定,對自己是威脅,損害自己的利益和“麵子”,這隻是一種主觀臆想。一個人的成功不僅要靠自身的努力,更要靠大家的幫助,嫉妒隻會損人損己。

(3)客觀評價自己。當嫉妒心理萌發時,能夠積極主動地調整自己的意識和行為,從而控製自己的動機。這就需要客觀、冷靜地分析自己,找差距和問題。

(4)見賢思齊。一個人不可能在任何時候都比別人強,人有所長也有所短。人固然應該喜歡自己、接受自己,但還要客觀看待別人的長處,這樣才能化嫉妒為競爭,才能提高自己。

(5)看到自己長處。聰明人會揚長避短,尋找和開拓有利於充分發揮自身潛能的新領域,這樣在一定程度上補償先前沒能滿足的欲望,縮小與嫉妒對象的差距,從而達到減弱乃至消除嫉妒心理的目的。

(6)經常將心比心。嫉妒,往往給被嫉妒者帶來許多麻煩和苦惱,換位思考就會收斂自己的嫉妒言行。

(7)轉移注意力。積極參與各種有益的活動,嫉妒的毒素就不會孳生、蔓延。

(8)學會自我宣泄。最好能找知心朋友、親人痛痛快快地說個夠,他們能幫助你阻止嫉妒朝著更深的程度發展。另外,可借助各種業餘愛好來宣泄和疏導,如唱歌、跳舞、練書法、下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