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在土耳其語中,“巴爾幹”含有多山之意。巴爾幹半島麵積隻有50萬平方公裏,包括阿爾巴尼亞、希臘、保加利亞、馬其頓四國全部,前南斯拉夫大部以及羅馬尼亞、土耳其的一小部分領土。由於她地處歐、亞、非三大陸之間,是歐、亞聯係的陸橋,南臨地中海重要航線,東有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扼黑海的咽喉,地理位置極為重要。為了把該地區居為己有,並成為攻占他國的橋頭堡,幾百年來,俄、奧、英、法等國之間多次爆發戰爭,所以,她又有“歐洲火藥庫”之稱。

波黑位於歐洲巴爾幹半島的中西部,其全稱是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共和國。她位於南斯拉夫中部,是從南斯拉夫獨立出來的新國家之一。真麵積5.1萬平萬公裏,人口436萬(1991年統計),其中,塞爾維亞族占37.4%,信仰東正教;克羅地亞族占13.3%,信仰天主教;穆斯林族占43.7%,信仰伊斯蘭教。此外,還有阿爾巴尼亞、馬其頓、黑山等民族。通用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

在曆史上,薩拉熱窩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1914年6月,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檢閱奧軍在波斯尼亞舉行的軍事演習;28日,在訪問薩拉熱窩時,被爭取民族解放的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刺殺身亡。在德國的慫恿和支持下,7月23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提出條件苛刻的最後通牒,並於次日以條件未被全部接受為由,向其發起軍事進攻;8月,德國、奧匈帝國、意大利等結為同盟國,俄國、法國、英國、以及日本、美國等結為協約國,兩大政治集團展開激戰,戰火遍及歐、亞、非三大洲。後來,土耳其、保加利亞等參加同盟國,意大利從同盟國轉為協約國,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蘇聯宣布退出協約國。1918年11月11日,同盟國戰敗,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在4年零3個月的大戰中,共有33個國家先後參戰,投入戰爭的總人口在15億以上,死傷3000萬人,經濟損失越2700億美元。

一戰結束,波黑成為新成立的南斯拉夫王國的組成部分。二戰中,在南共的領導下,波黑各族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反法西斯戰爭,並取得了最後勝利。二戰後,波黑加入南斯拉夫。在鐵托執政時期,由於其“鐵腕”統治,使所有的民族矛盾都被掩蓋、暫時遏製了。但是,矛盾卻日積月累,日益加深,一旦爆發,更具有毀滅性的力量。“鐵腕”統治讓所謂的民族團結與國家穩定表麵化了,正如浩瀚而洶湧的北冰洋,表麵上千裏冰封,實際上卻孕育著驚濤駭浪。1989年10月,在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的影響下,南共聯盟放棄了“一黨製”,實行了“多黨製”。多年來積累的民族矛盾終於顯露出來了。

1990年,各共和國舉行多黨製選舉後,“斯洛文尼亞民主反對派”、“克羅地亞民主共同體”、“波黑民主行動黨”、“民族民主黨”分別在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波黑和馬其頓四個共和國上台執政,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個共和國繼續由原南共聯盟的領導人執政。各共和國領導人在國家發展道路、意識形態、權力結構等重大問題上各持己見,形成多黨紛爭的局麵,使早已嚴重的民族矛盾逐漸公開化,並演變成一場軍事衝突。

1991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同時宣布獨立,就像多古諾骨牌一樣,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各加盟共和國紛紛效仿,南聯盟開始分崩離析。

戰火首先在斯洛文尼亞燃起。為了抑製斯洛文尼亞的獨立行動,6月27日,2000名南聯邦人民軍官兵、300名警察和200名海關人員,在80輛坦克的護送下,開進斯洛文尼亞。斯洛文尼亞共和國強行接管邊防站和海關,雙方發生武裝衝突。截止到7月4日,雙方共有360餘人死傷。7月8日,在歐洲共同體的斡旋下,斯洛文尼亞共和國和前南聯邦簽訂了《布裏俄尼宣言》,前南人民軍撤出斯洛文尼亞共和國,斯洛文尼亞共和國獲得了獨立。

然而,正當歐共體、南聯邦和斯洛文尼亞三方就和平解決斯境內的武裝衝突的談判取得突破之時,7月7日晚,在克羅地亞境內,要求與其母國塞爾維亞共和國生活在一起的60萬塞族居民,同時宣布脫離克羅地亞共和國,建立了國中之國——“克拉伊納塞爾維亞共和國”。克羅地亞派出軍隊進行鎮壓,塞族居民則在塞爾維亞共和國的支持下奮起反擊,大規模的武裝衝突愈演愈烈。波黑危機四伏,新世界大戰的導火索已經初露崢嶸。

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獨立後,馬其頓、波黑相繼獨立。1992年4月27日,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個共和國組成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至此,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正式退出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