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國,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橋山黃帝陵
來自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地區以及海外的萬餘名中華兒女齊聚黃帝陵軒轅殿祭祀廣場,滿懷虔誠與崇敬之情,寄托哀思,追憶先祖。共同祭奠人文初祖軒轅黃帝。
橋山陵前、沮水河畔,參加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大典的萬餘名嘉賓在黃帝陵標識碑前列隊,在儀仗引導下進入祭祀廣場。
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正式拉開帷幕。
擊鼓鳴鍾,鼓聲雄渾,鍾鳴悠遠。
擊響的34通鼓聲象征著全國3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地區以及海內外中華兒女崇敬初祖的共同心聲,9響鍾鳴代表了中華民族傳統禮儀的最高禮數,表達全體中華兒女對人文初祖軒轅黃帝的無限景仰和無比感恩。
唱《黃帝頌》
赫赫始祖,吾華肇造,胄衍祀綿,嶽峨河浩。
聰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偉業,雄立東方。
敬獻花籃
參加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的領導嘉賓和各界代表向黃帝陵敬獻花籃。
恭讀祭文
橋山巍麗,鬆柏翠凝。軒轅胄裔,肅戴虔敬,謹備尊禮,恭祭聖靈。辭曰:
赫赫吾祖,肇啟八荒。
綏服九牧,鑄鼎安邦。
創曆定法,勳名煥彰。
仁心弘恕,德耀天罡。
千秋萬代,享元祖之嘉惠;
億姓兆民,頌人文之蘭芳。
悠悠天地,包容萬物浩浩無際;
泱泱華夏,相傳薪火生生不息。……
向軒轅黃帝像行三鞠躬禮
鞠躬的人群中,出現了楊永安。
樂舞告祭
龍飛華夏
人們依次瞻仰軒轅殿,拜謁黃帝陵。
紀念植樹活動
眾人種下橋山柏,以表達對軒轅黃帝的崇敬與追思之情。
與祭炎帝陵時一樣,楊沁瑤她是活動現場的工作人員之一,是誌願者。
活動結束後,楊氏家族眾人與現場工作人員親切握手。
看見楊沁瑤的楊家四兄弟卻頓時緊張起來。
楊文海:“老四,這次孝恩的事,小老太太有沒有說什麽?”
楊文澤:“她說,隻是進行了一次‘家庭教育’,大家沒必要大驚小怪。”
楊文江:“家庭教育?”
楊永安與眾人揮手致意後,卻直接走到楊沁瑤麵前。
楊文深:“(小聲)你們說,三叔會不會和小老太太打起來?”
楊文澤:“現在木已成舟,已經沒必要打了。”
楊永安伸出了右手。
楊沁瑤也淡定地伸出右手,與楊永安四目對視,兩手相握。
軒轅廟院,黃帝手植柏前
看見楊沁瑤仰望古柏,楊永安走上前去。
楊永安:“小老太太。”
楊沁瑤:“相傳,這棵樹是我們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親手所植的,中華五千年文明史,就是指由黃帝紀元開始。黃帝在這裏建立了部落聯盟,可是呢,那時候的橋國群民並不懂得毀壞森林將會帶來什麽樣的嚴重後果,於是他們經常亂砍亂伐樹木,修建房屋、燒柴取火,沒有幾年,橋山周圍的樹林就全都被砍光了。後來一場暴雨,山洪突然暴發,洪水如猛獸,從山上猛衝下來。但凡是樹林被砍光了的山峁,不僅擋不住水,連地上的草也被衝得一幹二淨了。
楊永安望向楊沁瑤。
楊沁瑤:“對於朝逸而言,孝恩就是那片可以遮風擋雨,賴以生存的樹林。三叔,你太小看程家榮的野心了,一旦盛世吞了孝恩,程家榮手裏就有了朝逸的股份。他再回頭來對付你,輕而易舉。而朝逸自然就會成了盛世的囊中之物,你根本無法承擔這個後果。”
楊永安:“重演靖難,非我所願。”
楊沁瑤:“可你不是朱棣,我也不是朱允炆。”
楊永安:“那你這次幫孝恩力挽狂瀾,是順勢而為,還是早有謀劃?”
楊沁瑤:“兩者都有。”
楊永安:“你是什麽時候知道我要動手的?”
楊沁瑤:“(望向楊永安)三叔,既然都已經退下來了,就不需要好奇了。”
楊永安:“是文浚對你說的嗎?”
楊沁瑤:“三叔,讓三嬸管好自己的家人吧。”
楊永安:“(苦笑)原來是馮敬書壞了我的事。”
楊沁瑤:“馮家在朝逸的擅權越界,也是時候該結束了。”
楊永安:“(驚訝)小老太太——”
楊沁瑤:“(語重心長)不管過去,現在,未來,朝逸都是仲華係的一部分,自然不能讓他人隨意染指。一個家族,一個家庭,想要長久生存,家人之間就必須互相扶持,守望相助。三叔,我們才是一家人,再花無謂的時間和精力搞內耗對誰都沒有好處。”
楊永安:“(讚同地點頭)我明白你的意思了,馮家的事,我會妥善處理的。反正我現在一身清閑了,也樂得自在。其實來到這裏,我也想了很多。雖說文江他們也是親人,但是沁瑤啊,你是我大哥大嫂唯一的血脈,是我的親侄女。朝逸交到你的手上,我還是很放心的。”
楊沁瑤:“從前爺爺就說,他對祖國的山山水水有不一樣的感情。畢竟故土難離,舊人難舍。”
楊永安:“父親的教誨,我從不敢忘。”
楊沁瑤和楊永安抬頭仰望枝繁葉茂的古柏。
中國,上海,某住宅小區
梁查和程家駿拉著行李箱走進一棟樓
8層的電梯門打開,他們走到門牌號8002的門前。
程家駿按響門鈴。
梁查:“你沒帶家裏鑰匙?”
程家駿:“(粵語大喊)阿爸!阿媽!我回來啦!”
程雅家,客廳
圍著茶幾,程誌遠正拿著雞毛撣子追著程家駿。
程誌遠:“我打死你這個臭小子!你給我站住!”
程家駿:“阿爸,君子動口不動手!你手裏怎麽還拿著武器——”
程誌遠:“(放下雞毛撣子)那我用拖鞋打。”
啊!啊!啊!在樓梯間都可以聽到程家駿的慘叫聲。
程雅家,飯廳
林月芳:“(笑)家駿,今天我做了你最愛吃的糖醋小排,快嚐嚐。”
程家駿:“謝謝阿媽。”
程誌遠:“(嚴肅)誰讓你坐下的!”
程家駿看了一下程誌遠的眼色,站了起來。
林月芳:“等一下菜都涼了,讓兒子吃飯吧。”
程誌遠:“(指著程家駿)無業遊民吃什麽糖醋小排,吃點青菜就行了。”
林月芳:“什麽無業遊民?”
程誌遠:“駿威公司倒閉了,你的寶貝兒子也已經被學校炒魷魚了。”
程家駿瞪了一眼梁查,於是,他也跟著站了起來。
梁查:“(賠笑)回到上海機場的時候,叔叔就給我打電話了。”
程家駿:“你可真是我的好朋友。(小聲)等著瞧……”
林月芳:“炒魷魚就炒魷魚了,怎麽了?(嫌棄)三年前你也被炒魷魚了,而且還是老魷魚。”
程誌遠:(氣得站起來)我才沒有被炒!我是自動請辭好不好!你這個女人真是無理取鬧!”
林月芳:“我怎麽無理取鬧了——”
程家駿:“阿爸阿媽,你們不要吵了。我已經找到新工作了!”
林月芳:“(坐了下來)什麽新工作?”
程家駿:“我還是當曆史老師。”
程誌遠:“你這又打算去哪間學校誤人子弟呀?”
程家駿:“就是在小區隔壁的那所大學。”
程誌遠:“(驚訝)你要去銘仁大學教書?”
中國,上海,銘仁大學
曆史係教室
梁靜安:“你們有沒有發現馮主任有點奇怪?以前總讓我盯著沐怡,現在又說不用了。”
沈丹:“我隻覺得沐怡有點奇怪。”
徐曼:“沐怡怎麽了?”
沈丹:“你們沒發現,沐怡最近上課可積極了,沒遲到沒曠課!”
徐曼:“這多好呀,幸虧沐怡還是肯聽我們的話。”
梁靜安:“(回頭)沐怡去哪了?”
徐曼:“她說老家的親戚來上海了,給她拿了點好吃的土特產。”
沈丹:“這個小饞貓!”
(三人哈哈大笑)
銘仁大學,卿姨小吃店
楊沁瑤和楊文澤正津津有味地吃著北京果脯。
楊永平:“不能再吃了!”
楊文澤:“二叔,讓我再多吃一個好不好?”
楊永平:“(指著眼前的一個空盒)你都已經吃了這麽多了——”
楊文澤:“(望向楊沁瑤)二叔,那些是小老太太吃的。”
楊永平:“(笑)哈哈!真係為食貓(粵語)!瑤瑤,你現在就住在這裏啊?”
楊沁瑤:“(一邊收拾桌子的書一邊說)我都被馮敬書趕出宿舍了嘛,隻能暫時住這裏了。他畢竟是三嬸的弟弟,撕破臉就沒必要了。所以,額外的住宿費我當然得找三叔要。”
楊文澤:“(搖頭歎氣)一百多億的額外住宿費……”
楊沁瑤:“大哥他們這次去曼穀,曠工了幾天。四哥,你明天回大宅負責監督他們背家訓。”
楊文澤:“我知道了。(看了一下手機)小老太太,大哥說他們現在就在樓下。”
一場你追我趕的追逐就在卿姨小吃店門前的空地上開始。
不一會,穿著運動服的楊家三兄弟就被楊沁瑤追上了。
楊文江:“(氣喘籲籲)真是不認老都不行!你們兩個怎麽又跟著我跑?分開跑呀!”
楊文海:“我們不是來認錯的嗎?為什麽要跑?”
楊文深:“大哥一看到小老太太拔腿就跑,我隻能跟上了。”
楊文江:“唉!人生真無趣,連逃跑都是晨運的感覺……”
楊沁瑤:“你們鬧夠了沒有!”
楊家三兄弟迅速排成一列。
這時,楊沁瑤看到沈丹和梁靜安朝這邊走來,急忙向楊家三兄弟眼神示意。
站在最前麵的楊文江張開雙臂,文海的手拉著文江的衣服,文深拉著文海的衣服。
四人瞬間變成在玩“老鷹抓小雞”。
梁靜安和沈丹看見正在跑動的楊沁瑤。
楊沁瑤假裝沒看見他們。
沈丹:“這不是沐怡嗎?”
梁靜安:“(嫌棄)真幼稚!不管她了,我們走吧。”
看到沈丹和梁靜安走遠了,楊沁瑤才望向楊家三兄弟。
曹建輝:“不要在外麵站著了,進來再說吧。”
卿姨小吃店
楊家三兄弟:“二叔好。”
楊永平:“你們都一起來了。”
楊沁瑤:“你們四個一起去幫忙進貨,卿姨,盡情使喚他們就行。”
郭蘭卿:“(笑)那我不客氣了!你們幾位來的真是時候,跟我來吧。”
楊家四兄弟跟著郭蘭卿出門。
楊沁瑤:“二叔,我們上去談吧。”
楊永平:“好。”
卿姨小吃店,二樓
楊永平:“這次去北京參加論壇不虛此行啊!小老太太,這才是帶給你的禮物。(拿出協議書)”
楊沁瑤:“(笑)萬事俱備,隻欠你這股東風了。(接過協議書)”
卿姨小吃店後門
楊家四兄弟來來回回地搬貨。
楊文海:“(興奮)終於搬完了!”
楊家四兄弟圍坐在一起休息。
楊文江:“寧靜致遠,這次小老太太的局我有點看不懂了。”
楊文澤:“有什麽看不懂的,重組仲華係,她一年前就開始布局了。大哥去澳洲剪羊毛的時候,小老太太就已經出手把馮家名下的礦業公司攥在手裏,三哥半年前去泰國種水稻——”
楊文深:“小老太太就讓我順便對孝恩摸底了。”
楊文海:“不過這次順帶著敲打盛世,也讓程家榮收斂不少。”
楊文江:“你們說,如果程家榮知道自己是因為程家駿才輸的,不知道會是什麽樣的表情。”
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榮信集團
銘仁大學副校長和兩名行政主任正在向校董李銘仁進行匯報。
李銘仁簽署對銘仁大學的撥款方案。
離開時,副校長的手裏多了一份聘書。
曆史學博士林勵陽正式成為銘仁大學曆史係新任教授的公告公布在學校官網。
尚未就職的林勵陽開始引起校內曆史係學生的議論。
中國,上海,銘仁大學
西裝革履的程家駿站在銘仁大學校門前,仰望著李銘仁的石像。
程家駿想起楊家三兄弟對他說的話。
半個月前,泰國,曼穀,孝恩集團
楊文江:“程家駿先生,從今天開始,你就是林崇禮的義子林勵陽了。”
楊文海:“在名義上,你將會成為我們妹妹的未婚夫,也將成為我們楊氏家族的一分子,但你的實際工作,就是前往上海銘仁大學擔任曆史係教授。”
楊文深:“你以前當過曆史老師,這應該對你來說沒有什麽太大的問題。”
林崇禮:“在這期間,我們將對你的身份保密。”
楊文江:“工作期限是三個月,沒問題的話請在這份協議書簽字吧。”
於是,簽了字的程家駿就以林勵陽的身份進入銘仁大學。
銘仁大學副校長室
程家駿和副校長握手。
副校長:“歡迎你,林勵陽教授。”
程家駿:“謝謝。”
副校長:“我帶你去看看我們學校吧。”
走過圖書館、食堂,兩人行至教學樓C棟念慈樓附近。
副校長:“林教授,這裏就是曆史係的教學樓。這棟樓呢,在我們學校非常特別。”
程家駿:“特別?”
副校長:“我想你也聽說過,我們這所銘仁大學呢,是由香港榮信集團捐資所建的。”
程家駿:“這個我知道。”
副校長:“但是全學校隻有這棟樓是由學校的另一位股東全資興建的,這位股東就是華人企業家,新加坡仲華集團董事局主席楊沁瑤女士。命名為念慈樓是為了紀念她的母親李瓊女士。”
此時,在念慈樓前的廣場上,他們遇上銘仁大學開展校園快閃活動,慶祝五四運動一百周年。
楊沁瑤和兩個學生站在廣場中央,用小提琴和大提琴演奏《我和我的祖國》。
慢慢地五名拉著小提琴的學生參與進來,演奏《我的中國心》。
現場觀看的師生紛紛唱和:
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
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心中一樣親。
流在心裏的血,澎湃著中華的聲音
就算生在他鄉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
就算生在他鄉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
廣場上的拿著各種樂器的學生開始參與進來。
大提琴、雙簧管、手風琴、小號,大號……
指揮手入場,中國鼓聲響起,開始演奏《中國人》。
學生合唱:
五千年的風和雨啊
藏了多少夢
黃色的臉黑色的眼
不變是笑容
八千裏山川河嶽
像是一首歌
不論你來自何方
將去向何處
一樣的淚一樣的痛
曾經的苦難
我們留在心中
一樣的血一樣的種
未來還有夢
我們一起開拓
手牽著手不分你我
昂首向前走
讓世界知道
我們都是中國人
鼓聲響起,身穿五四青年裝的朗誦隊學生進入:
製出將來之少年中國者,則中國少年之責任也。
彼老朽者何足道,彼與此世界作別之日不遠矣,而我少年乃新來而與世界為緣。
若我少年者,前程浩浩,後顧茫茫。中國而為牛為馬為奴為隸,則烹臠鞭棰之慘酷,惟我少年當之。
中國如稱霸宇內,主盟地球,則指揮顧盼之尊榮,惟我少年享之。
使舉國之少年而果為少年也,則吾中國為未來之國,其進步未可量也。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
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
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
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
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穀,百獸震惶。
鷹隼試翼,風塵翕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幹將發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
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
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
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密集的鼓聲再次敲響,琴聲管弦樂樂聲再次響起。
浩氣****的《男兒當自強》(將軍令)響徹校園!
結束後,眾多師生依然留在原地鼓掌。
程家駿深受震撼!
甚至在腦海裏回想起自己過去的種種,定神良久。
副校長:“林教授!林教授!你怎麽了?”
程家駿:“(點頭)銘仁大學,真的非常好!”
副校長:“我們走吧。”
程家駿跟著副校長繼續前行。
楊沁瑤正在把大提琴放回琴盒。
望向程家駿的背影,嫣然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