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揚州拒降

長江下遊最為激烈的抗元最後一戰發生在揚州。

伯顏率元軍圍臨安,實際是避開了揚州的,當時駐守揚州的主將是李庭芝。

在元軍進入臨安時,阿術曾專門派人帶著謝太皇太後的手詔前來招降李庭芝。

李庭芝站在城樓上對前來勸降的人說:“我隻是奉詔守城,沒有聽說國君會發詔書來勸降的。”於是,堅守揚州。

在元軍的要求下,謝太皇太後不斷給李庭芝寫信勸降,見李庭芝一直不肯降元,謝太皇太後又寫了一封勸降信,派人送給李庭芝,信中寫道:

“我前次寫信讓愛卿納降,這麽長時間沒有動靜,難道還沒有理解我的良苦用心嗎?我隻是不想讓城中的老百姓遭受兵火之災,你卻還要那樣固執地守在那裏?現在我與嗣君都已經歸降大元了,愛卿你這又是為誰在守城呢?”

很顯然,謝太皇太後寫此信的心情已躍然紙上,那可是字字血淚啊!

讀著謝太皇太後的信,李庭芝老淚縱橫。

李庭芝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看著這幾個送信來的元將,當即命令自己的弓箭手將他們射殺,有一人當場中箭倒地,其餘幾人也都中箭逃走。

阿術知道揚州非一日可攻,因而加大了對揚州周邊的高郵、寶應等城池的進攻,以此截斷揚州城的對外聯係。

當時元軍博羅歡已經攻下泰州新城,夏貴也降元了,阿術讓夏貴手下的降將到揚州城下向李庭芝喊話。

元軍用盡多種辦法,無法使李庭芝投降。

這一次再把謝太皇太後和皇帝趙顯搬出來勸降,分別以謝太皇太後和趙顯的名義給李庭芝致信,派人送給李庭芝。

謝太皇太後的信是這樣寫的:

吾老矣,值此時艱,比奉大元皇帝詔書,俾相率來附,以全宗社,以保族屬,以救百姓。然事已至此,無可奈何,舉國內屬。今大兵在城,三宮不驚,九廟如故,百姓安堵。其餘州縣,已戒嗣君下詔開諭,俾各以其地歸於大元。卿自守孤城,勤勞甚至,但根本已拔,縱欲固守,民其何辜?毋重困一方之人。

這份謝太皇太後的手詔,在別人讀來也許有很多道理,但李庭芝讀來,那可是字字血淚啊,這哪是一個曾經有著天威的臨朝稱製的謝太皇太後應該說的話,不過,他也理解身處元軍刀槍之下的太皇太後為保住幼主之命而被迫作出的妥協。

以皇帝趙顯的名義發來的勸降詔書,更是不忍卒讀,其言曰:

自朕嗣基緒,遭家多難,權臣似道誤國背盟,至勤大元興師問罪。已入京城。有詔許存宗社,不害生靈,準奉太後戒命,舉國內屬,根本已拔,其餘州縣,縱欲固守,民何辜焉?詔書到日,可順天時,亟宜歸附。生民免罹荼毒,宗社不至泯滅,故茲詔示,相宜知悉。

幼主的話說得很明白,你不要再抵抗了,以避免老百姓遭災,我和宗室也受影響。

李庭芝仰天長嘯,大喊三聲:“天啊!天啊!天啊!”

李庭芝的幕僚有人客觀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曾勸李庭芝降元。

李庭芝說:“現在國家敗亡至此,作為守將,我也是有責任的,沒有別的辦法,隻有堅持到底。”

當時,有傳言說,元軍要派宋朝一個投降的丞相到揚州勸降,正逢文天祥從阿術軍帳中逃出來,本來是要到揚州與李庭芝商討抗元之事的,李庭芝覺得那個元軍派來勸降的宋朝丞相就是文天祥,因而,當文天祥叩城之時,李庭芝命守城將士緊閉城門,不讓文天祥進城,文天祥隻好另逃他處。

阿術知道,要強攻揚州,肯定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因而又以元朝皇帝忽必烈的名義,免去李庭芝往日抵抗元軍的罪狀,並承諾給李庭芝封賞,派使臣前來揚州李庭芝帳中勸降。

李庭芝讓守城將士打開城門,把元朝使者放入城內。

元使一進城,李庭芝當即命人將那元使斬首,把那元朝皇帝的詔書,看都不看,讓手下點火燒了。

李庭芝斬使焚書的消息傳到阿術這兒,阿術知道李庭芝誓死堅守到底的決心,但還是不肯放棄,一邊尋思著如何繼續勸降李庭芝,一邊加大對揚州周邊城池的攻占。

很快,淮安、盱眙、泗州等城皆因糧草不濟而相繼降元。

揚州城的外援幾乎全被切斷。

李庭芝下令城中百姓將自己家裏儲藏的糧食都拿出來,要求所有守城將士把自己能找到的吃的物品全部找出來,並將一切皮革製品做成食物,把能吃的都差不多吃盡,城裏有些人還把那些生病的孩子殺了吃了。

揚州城裏一時陷入極端困境,即使這樣,李庭芝也要求將士堅守,如果元軍進犯,一定要勇猛抗擊,不要給那元朝人看扁,認為宋朝人都是貪生怕死的貨色。

阿術再派人送忽必烈的聖旨給李庭芝,赦免他殺使焚書之罪,還是沒有如願。

這一次,李庭芝見是元使叩城門,幹脆命令守城將士不得開城迎入,並讓弓箭手將那送信之人射跑。

李庭芝手下有一員戰將叫薑才,英勇善戰,在最困難的時候,曾率領一支騎兵打開城門,對元軍進行了突襲。

阿術本來以為揚州已經被困得沒有戰鬥力了,不過在那做最後的垂死掙紮,薑才飛騎而出,讓元軍措手不及,曾一度打到丁村,把前來迎戰的元軍殺得大敗。

宋軍中有一員叫董士元的將領因為殺得太猛,一個人突入敵陣,被元軍團團包圍,元軍本來想活捉他,但他堅持拚盡最後一點力氣,戰死敵陣。

阿術看得真切,待薑才突殺一陣之後,他判斷城裏的宋軍並無援者,於是讓伯顏率軍將薑才圍住,薑才所部以前與伯顏作戰過,吃過敗仗,看到伯顏所部的旗幟,心生畏懼,全軍戰敗,但薑才本人還是殺出重圍,逃回城中。

當時,益王正在福建被一些宋朝將領準備奉立為新皇帝,福建那邊派人送信到揚州,希望李庭芝能前往福建共圖中興大業。

李庭芝命製置副使朱煥堅守揚州,自己帶著薑才率領一支七千人的隊伍突出重圍,前往泰州,打算從那裏往海上去福建。

李庭芝前腳離開,朱煥後腳就把揚州獻給了元軍。

阿術命人追擊李庭芝,在半路上追殺李庭芝所部千餘人。

李庭芝進入泰州城裏,當時,元軍已經把李庭芝的家人抓了起來,為了逼使李庭芝投降,阿術命人把李庭芝的妻、子送到泰州城下,向李庭芝喊話。

李庭芝拒不投降。

當時剛好遇到薑才背上生了一個毒瘡,無法作戰。

原來駐守泰州的那些將領本來就堅持不住,正要投降時,李庭芝來了,現在薑才不能作戰,李庭芝年老無法衝鋒陷陣,泰州守將孫貴、胡惟孝、尹端甫、李遇春等人打開泰州城北門,向元軍投降。

在泰州降元過程中,泰州的主將孫良臣堅不投降,他的弟弟孫舜臣前來勸降,孫良臣把自己的谘議官宋應龍叫來商議,宋應龍說:“雖說國家遭此變故,臨安已陷敵手,但益王、廣王南去,國家中興,也不是完全沒有希望,如果我們能堅守一天,福建、廣東那邊就多一天休整。舜臣已是降元之人,他不該在這個時候來勸降,這樣會動搖軍心,應該殺舜臣以堅投敵之決心!”

孫良臣果然把弟弟孫舜臣殺了。

元軍進入泰州,宋應龍夫婦二人投水而死。

很快,附近的真州也被元軍攻破,守將苗再成戰死。

李庭芝知大勢已去,跳入一個荷花池裏,沒有想到那荷花池水不深,淹他不死,因而與當時生病在床的薑才同時被抓。

阿術進到揚州城內,讓人把李庭芝押到揚州責問:“李製置,我們三番兩次向你勸降,是很真心希望你納降的,這樣老百姓可以避戰火,你也可以保身家妻子,為什麽要做這樣無謂的抵抗呢?現在好了,戰敗還有何話說?”

薑才大聲應道:“堅持不降的是我,要殺衝我來,與李製置無關!”

阿術向著薑才:“你在陣前那麽驍勇,現在同意降我,也可以再立戰功!共謀一統天下大業!”

薑才:“呸!要一統天下大業,你就把我放回去,敢與我決戰海上麽?”

阿術笑著說:“這可沒那麽容易,放誰回去就是不能放你回去!”

阿術力勸李庭芝和薑才投降,李、薑二人根本就沒有打算活下去,繼續怒罵元軍。

這個時候,降將朱煥趁火打劫起來,他說:“我們早就知道揚州守不住了,就是因為李庭芝和薑才要硬撐著,以致揚州城裏老百姓積骸滿野,如果不殺李庭芝和薑才,那如何對得起這滿城百姓!”

阿術:“既是這樣,那就成全他們,把李庭芝與薑才拉出去斬了!”

李庭芝、薑才同時死難。

揚州城裏的老百姓聽說李、薑二人被元軍所殺,都暗自垂淚。

阿術與伯顏有一個分工,阿術繼續在長江沿線攻打宋軍城池,伯顏負責對臨安的圍攻和接收。

伯顏在幕僚的建議下,先安排各個接收隊伍入城,自己一直住在湖州秀王府,一是避免與阿術爭功的嫌疑,二是等待大都的皇帝忽必烈關於安置臨安君臣的聖旨。

揚州和泰州等最後都被攻破,阿術自然很是高興,他在揚州城內設宴慶賀,並打算邀請被扣在自己軍中的文天祥赴宴,以借機勸降。

正籌劃間,突然有幕僚前來報告:“報!文天祥詭計多端,騙取我們信任,說是去勸降宋將,結果借機脫身逃跑!”

阿術大吃一驚:“追!快去把他追回來!”

文天祥逃脫,這可是大件事。

阿術和伯顏都很清楚,文天祥一直態度傲慢,不肯向元軍投降,不管派他的同僚還是昔日部下去勸說,都會被他罵得狗血淋頭,最為令他們擔心的是,益王、廣王已經逃到南方,如果文天祥一旦前去謀劃,近期在元軍中了解了許多虛實,他要是再回江西去把那兩萬多舊部召集起來,也是一支不可小看的力量。

阿術得知文天祥逃走的消息,一方麵自己命人去追,另一方麵派人到湖州向伯顏通報。

其時,文天祥找了個理由騙過元軍,逃脫而去,原本是想進揚州與李庭芝會合,共謀重振宋室江山的大事,可那李庭芝聽信了謠言,以為文天祥是來勸降,便將文天祥拒之城外,當時元軍已在後麵追趕,文天祥隻得化裝成一個砍柴的人,躲藏到城外一個窮苦老百姓家中去了。

當時元軍正在圍攻揚州和泰州,阿術的全部精力也用在攻城方麵,當他占領這兩個城市,想邀文天祥赴慶功宴時,才知文天祥已經逃得不知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