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揚州焚書

揚州是長江下遊最古老的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古稱廣陵、江都、維揚等,地處江蘇省中部,東與鹽城、泰州毗鄰;南臨長江,與鎮江隔江相望;西南部與南京相連;西北部與淮安和安徽省滁州接壤。有中國運河第一城的美譽。

唐代詩人杜牧“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的詩句就是寫當年揚州城的繁華。

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分全國為十道,揚州屬淮南道。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又分全國為15路,揚州屬淮南路。神宗熙寧五年(1072年),分淮南路為東、西兩路,揚州屬淮南東路。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南渡後,江都縣析出廣陵縣,揚州增領廣陵、泰興二縣。

揚州不僅地理位置重要,而且對臨安城來說,還有很重要的象征意義。

李庭芝是這個時候臨安朝廷最倚重的實力派戰將,當初受名將孟珙的培養,有很多帶兵打仗方麵的曆練,雖然也是憑自己的才學考中了進士,並曾一度依投賈似道,但與當時一般的士子文人不同,他有豐富的實際作戰經驗。

作為一名老將,李庭芝對發生在臨安朝堂的許多事情都很了解,也有自己的看法,他對宋寧宗以來的權臣專權很不以為然,有一個叫胡季昭的官員因性格耿直曾被史彌遠發配到廣西,病死途中,這件事發生在李庭芝隻有7歲的時候,李庭芝成年後考中進士,了解到這一段曆史,當即寫了兩首悼念胡季昭的詩,詩曰:

其一

綠鬢兩科好,丹心一片忠。

言言開國體,蹇蹇匪渠躬。

夜謂鴛行底,能持鯁論公。

象台死得所,萬古憶清風。

其二

玉李當春孟,公書以訃聞。

但期同氣骨,不作異鄉墳。

豈料鱗音後,俄傳蝶夢去。

想教寧越水,恨不識朱雲。

這是李庭芝留傳於世僅有的兩首詩,從這兩首詩看,他還是一個蠻有個性的人,對許多事情都有自己的見解,對胡季昭這樣一位與自己並不相幹的前賢表達了深深的仰慕之情。

在理宗朝時,李庭芝曾駐守揚州。

李庭芝初到揚州的時候,揚州剛剛遭受水災,房屋幾乎全被水毀。揚州在傳統產業上依靠鹽業獲得利益,而當時製鹽亭戶因戰爭和天災大多逃走,公私鹽業都很蕭條。

李庭芝考慮到當時的實際情況,把民眾拖欠朝廷的稅賦全部免除,借錢給他們修繕房子,不到一年,官府民居都修好了。

為了發展經濟,他又開鑿運河四十裏到金沙、餘慶鹽場,以節省車費運輸。同時還疏浚揚州連通的其他運河,放免亭戶負鹽二百多萬。產鹽戶民眾沒有車運的勞苦,又能夠免除所負的鹽債,逃出去的人都跑回來了,揚州的鹽業之利於是興盛起來。

揚州城裏有一座平山堂,能鳥瞰整個揚州城,元兵那個時候也曾一度直逼揚州城下,李庭芝就構築望樓於其上,擺開車弩以箭陣護衛城中。

李庭芝同時修築了高大的城牆,把揚州中心城區圍起來,募集汴京以南的流民兩萬多人充實城中的人口。

又大修學校,教以《詩》《書》,做俎豆,與士大夫們修行習射之禮。

郡中發生水旱災荒,即命令打開官庫,庫藏不足就以自己的私人財產來賑濟災民。

揚州的民眾感恩戴德,敬之如父母。

後來,李庭芝被賈似道調派到長江中遊,出任荊湖製置使,在呂文煥以襄陽降元後,朝廷追究責任,臨安城裏的清醒者都希望借此清算呂氏集團在宋軍中的勢力,但賈似道仗著自己與呂文德的私人感情,袒護呂氏家族成員,把李庭芝當了個替死鬼,免職了。

在元軍順利進入蕪湖後,賈似道不得不親自到前方督戰,並再次起用李庭芝。

元兵直逼揚州,製置使印應雷暴死,賈似道上書朝廷,即起用李庭芝擔任兩淮製置使。

李庭芝請分淮南西路讓夏貴率兵防守,而自己能專心防守淮南東路,獲得批準。

鹹淳十年(公元1274年),築清河口,詔令為清河軍。十二月,元軍攻下鄂州,宋度宗詔令天下的軍隊勤王,李庭芝首先派遣軍隊到臨安護衛。

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春天,賈似道兵敗蕪湖,沿長江各州的將帥或降或逃,沒有一人能堅守的。李庭芝率所部軍隊堅守郡縣城邑。賈似道曾一度滯留揚州,李庭芝本人沒有反對,即使賈似道交還都督印,受到謝太皇太後的貶責,李庭芝也沒有難為賈似道,任其在揚州城內駐足,後來由於朝中其他大臣有意見,才使賈似道離開揚州,踏上了他的被貶旅程。臨行前,李庭芝還根據謝太皇太後的懿旨,從府庫中給了賈似道一筆銀錢。

現在李虎竟拿著元軍先鋒官阿術所寫的招降榜到揚州招降,李庭芝想起前些天趙淮在城下叫喊的情景,想到阿術那麽心狠地將趙淮當場刺殺,暴屍於河的慘狀,李庭芝怒目而視那李虎,李虎知道自己身臨虎穴了,不敢再出一言語。

李庭芝問李虎:“你那天看到趙四知府在這城下向我喊話嗎?我們宋朝人還是有不怕死的,你們做那元軍的走狗,自己做好了,為什麽還要來幫他們勸降我呢?我這一生,曆經三朝,見慣了許多貪生怕死的人,你那元軍軍帳中的漢人,不都是貪生怕死之徒嗎?多一個少一個又會怎麽樣呢?今天你算是倒了黴了,遇到了我這個不怕死的,我正要借你的人頭,向那阿術表個態,讓他死了這條心!”

話音剛落,不等那李虎反應過來,手起刀落,將李虎的人頭砍在地上,當場命手下將士把李虎拿來的勸降信,看也不看一眼就點火燒毀了。

阿術並不知道李虎在揚州城裏已經被李庭芝殺死,更不清楚他的勸降信被李庭芝付之一炬,為了逼迫揚州城裏的李庭芝投降,加大了對真州的攻勢。

真州就是後來的儀征,這是與揚州有著唇齒相依關係的一座城池。當年宋理宗的時候,蒙古軍統帥窩闊台率軍攻宋,也曾攻到這裏,領兵的蒙古將察罕攻打宋的真州,被當時的知州丘嶽擊敗。那個時候,蒙古軍一是初到南方,對宋軍實力不清楚,二是蒙古軍內部有權力鬥爭,三是當時的宋軍還很有戰鬥力,因為江淮大部分地區都在宋軍的掌控之中,現在情勢完全倒了過來,元軍士氣高漲,而且周邊地區基本都在元軍的勢力範圍。

真州守將苗再成是個血性漢子,他見元軍圍城,與宋室宗子趙孟錦帥兵出城主動迎敵。所謂宗子,是指與皇族有家族關係的子弟。

苗再成和趙孟錦率領的宋軍,與阿術率領的元軍相遇於老鸛嘴,元軍無論氣勢和人數都占了上風,苗再成和趙孟錦盡管身先士卒,奮勇殺敵,但終因眾寡懸殊,被迫逃回真州城中,任憑元軍如何挑戰,都閉城不出,等待援軍或新的作戰時機。

阿術的主要攻占目標是揚州,見苗再成敗回真州,派了一部分軍隊圍住真州,不讓其增援揚州,自己帶著主力,還奔揚州而來。

李庭芝派都統張俊帶兵出城迎戰,這個張俊雖然是行伍出身,也是個貪生怕死之徒,與元軍稍一對陣,本來還是可以一戰的,但他碰到了一個熟人,那就是已經投降了元軍的孟之縉。

孟之縉本來也是名門之後,是名將孟珙的二兒子,曾任太平州知州,戰敗降元。

張俊與他原本相識,且曾一同配合作戰過,兩人陣前相遇,張俊大吃一驚,問孟之縉為何為元軍作戰,孟之縉告訴他,自己已經降元了,要那張俊也降元。

張俊見狀,默然良久,於是那孟之縉再進一步要求張俊拿著自己寫的信去勸降李庭芝。

張俊知道李庭芝的抗元決心,那天趙淮在揚州城下向李庭芝喊話,張俊也在現場,心想這李庭芝怎麽可能降元呢,猶豫了好久,那孟之縉說:“李庭芝大人是先父的學生,你就說,這信是我請你送給他的,他知道我的。”

張俊心裏忐忑地等著孟之縉把信寫好,用衣袖了,帶兵往城裏撤。

李庭芝看到張俊與孟之縉在城外嘀咕半天,兩軍又不作戰,搞不清狀況,看到張俊不戰而撤回城內,心中正納悶呢,這張俊走了過來,問道:“李大人,那孟之縉你可認識?”

李庭芝:“認識啊,他是先師孟珙將軍的次子。”

張俊:“他有一封親筆信,讓我轉交給你。”

李庭芝:“原來在下麵與你嘀咕半天的元將是孟之縉,他降元了?”

張俊:“是的,那阿術知道他與您有舊,故讓他做攻城先鋒官。”

李庭芝:“孟之縉這樣做丟盡了先師的臉,我為他感到可恥!”

當即命令身邊的將領:“把這張俊拿下!”

張俊正想辯解,李庭芝命人把張俊手上的孟之縉勸降信拿給自己,拆開一看,氣得咬牙切齒:“大宋江山就是敗在你們這些貪生怕死的混蛋手中,分明可以與那元軍拚死一搏,卻將大好江山拱手相讓,以至今日如此被動。我倒是要讓那阿術,還有那些投降元軍的宋將們看看,盡管我們現在情勢不樂觀,這大宋的天下,還是有不怕死的戰將的!”

於是手起刀落,把張俊的人頭砍落在地,當場把孟之縉的勸降信付之一炬。

望著那信在熊熊火中化為灰塵,李庭芝搖了搖頭,想著他的老師孟珙,沉痛地自言自語道:“老師啊老師,你教出來的學生決不做投降那元軍的怕死鬼,隻是你那不爭氣的兒子,卻做了你曾經傾心保衛的大宋江山的侵略者,真是此一時彼一時啊!可悲可歎!”

李庭芝為了向全城將士表示自己誓死作戰到底的決心,把那張俊的頭顱與另外曾經主張降元的四個人的頭顱掛在城門最顯眼處,並宣示,誰要再提降元之事,必與此五人同。

李庭芝命令揚州統製薑才率兵出戰,薑才受到李庭芝的感染,也是一位堅決主張抗擊元軍的將領,他把隊伍駐紮於揚州郊外的三裏溝,布了個三疊陣,這種陣法主要考慮到宋軍以步兵為主,陣型前方,讓士兵持盾牌組成盾牆,用拒馬槍,抵抗對方騎兵的衝擊,兩側以神臂弓手護住側翼,以弓弩手殺傷對方騎兵。

阿術開始對這種陣法不是很了解,命令騎兵向宋軍衝來,沒有想到突然從兩邊如雨般射來箭頭,元軍躲避不及,許多人紛紛中箭落馬,阿術見勢不妙,隻得下令元軍後撤。

薑才看那元軍人多勢眾,自知兵力有限,無法長時間與元軍對陣,正準備退回城內。

這時,阿術心生一計,命令元軍作戰敗逃跑狀,這下讓薑才犯了迷糊,立即指揮宋擊追擊,追到楊子橋時,阿術突然命令元軍騎兵回殺宋軍,因為薑才的三疊陣已經在追擊過程中改變,元軍趁勢攻打宋軍,揚州撥發官雷大震率軍衝在最前頭,撥發官原是負責水運的官員,戰時也被投入前線作戰。

雷大震雖然很勇敢,但還是不敵元軍,戰死陣前。

宋軍與元軍隔著楊子橋對陣,元將張弘範突然率領十二位騎兵強渡河水,直衝宋軍軍陣,由於薑才又重新調整了布局,那張弘範哪裏衝得進來。張弘範於是假裝戰敗,薑才手下一員叫回回的大將騎著馬去追張弘範,拿著大刀,大喝一聲,直到張弘範的近前,誰知這個張弘範是故意使出的計謀,當回回快靠近他時,他一個回身,向回回殺了個回馬槍,回回措手不及,當場被張弘範殺於馬下。兩陣將士看得分明,宋軍大駭。而元軍大振,薑才率領的宋軍迅速潰敗。

阿術見宋軍陣腳已亂,即揮元軍反過來追擊,那些元軍戰馬直接就從那河水裏衝到對岸去,一時間,河裏人仰馬翻,一片混亂。

阿術又命元軍向宋軍放箭,箭如雨下,宋軍隻得拚命逃跑。

薑才被流矢射中肩膀,他咬著牙把箭拔出來,忍著滿身的疼痛,轉身揮刀衝向元軍,這一下可把那些元軍將領嚇住,他們都不敢近前與薑才對戰,薑才趁勢猛砍元軍,元軍被震住,這才任由薑才收拾殘兵回守揚州城內。

元軍借機迅速包圍了整個揚州城。阿術親自進駐到揚州城的南門。

這個時候,也傳來一些令人振奮的消息,那就是濠州團練使劉師勇率兵從元軍手中收複了常州。

劉師勇是安徽廬州人,原來在家鄉自募民兵保衛家鄉,賈似道於丁家洲與元軍對陣時,曾經想逃亡海上,劉師勇力勸他前往揚州,劉師勇因戰功被臨安朝廷封了一個團練的官職。他帶領的廬州兵非常勇猛,他自己也果敢善戰,因而在這宋軍節節敗退或投降的時候,他還借機收複了常州,幫助常州知州,堅守常州,派一個叫張彥的將領駐守離常州不遠的呂城,這讓揚州守城的宋軍將士的士氣又振作起來。

浙江一帶的各路將領得知揚州和常州的抗擊元軍的戰報,也紛紛前來助戰,率兵來到揚州附近。

那些曾經迫於壓力不得已降元的一些州縣也宣布重新回到宋軍陣營,參與對元作戰。

受命總督各路人馬的張世傑命令劉師勇和孫虎臣率領宋軍水師會聚到焦山江麵,作為對揚州的支援,焦山靠近鎮江,離揚州不遠,屬於“鎮江三山”(另兩個是金山和北固山)之一,一向以山水天成,古樸幽雅聞名於世。其碧波環抱,林木蓊鬱,綠草如茵,滿山蒼翠,宛然碧玉浮江,是萬裏長江揚州江麵中唯一四麵環水的島嶼,與對岸象山夾江對峙,正所謂“萬川東注,一島中立”,被譽為“江中浮玉”。是長江通往海上極為重要的軍事要地。

一時間,揚州成了自襄陽之後,長江流域,宋元對陣最為陣勢強大的一個主戰場,揚州也成了臨安前線的兩軍對陣大本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