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道商道人之正道
——長篇小說“紅黑一步間”三部曲序
呂萬林(闊野瘦江)
又是一位飽經滄桑而理想不滅,且曆經幾十年奮鬥終於修成正果者。
四十年前的“赤腳醫生”,曾與我一起參加縣衛校長達半年的專業培訓;三十年前的業餘作者,我曾有幸對其一篇發表在文學雜誌上的短篇小說進行評論;二十年前馬失前蹄於股市泥淖,隨之毅然離開妻子兒女南下闖**,險些食不果腹流落街頭,曆經周折終於在一個強手如林的公司站穩腳跟(這些於我,都是後來才得知的)。此後以至如今,事業與財富都雙豐收了,竟重拾舊夢“爬格子”,更令人驚詫加驚喜的是,他居然“爬”出了洋洋六十萬字、大格局、長跨度、厚重量的長篇小說“紅黑一步間”三部曲《卒進無退路》《車馬炮兵烈》《將帥士相和》。
四處泛著銅臭的浮世,可能囿於活動半徑,我極難碰到理想不滅之人,而一旦碰上則頓感驚喜與親切。“改、開、搞”40來年了,令我驚喜的人僅寥寥幾個噢,可悲呀!唯有哀歎著呼籲“攙住落日”。是鄭玉(臘狗進山)給眼下的我眼裏塗上了一道亮色,是長篇大作“紅黑一步間”三部曲,給近段的我生活帶來了欣喜。浮世裏不乏“獨醒”人,文壇上不乏“正文學”,人間正道不乏求索者。
讀者一看“紅黑一步間”五個字,不難發現是寫象棋、寫智弈,寫發生在“楚河漢界”上的人間情。棋為引,棋為媒,棋為線索,故事由此展開;棋為衣,棋為道,棋為載體,人物由此出場。打工者、從商者、為官者,人民公社社員、生產大隊幹部、房地產公司老總、餐飲賓館經理、書畫古玩大腕等等,生旦淨末醜,各色人物次第登場,真切生動地演繹悲歡離合與升降榮辱。主場在穗城,副場在葫蘆洲,無論是棋場、商場還是官場,卻都通過主要人物諸葛南淼一根紅線或“串連”或“並聯”,主幹預枝丫脈絡清晰可辨。
小說采用現實主義的藝術手法,以頗具傳奇人生色彩的象棋“票友”諸葛南淼的視角,擷取被棋人、棋緣、棋事、棋賽包裹著的人、緣、事、情,以及相關發生發展的生活激流,縱向剖開再現近半個世紀以來,“改革、開放、搞活”的洪流翻卷、資本市場及房地產界的奇詭風雲與驚濤駭浪,等等矛盾突出集中且波瀾壯闊的社會生活圖景。借此藝術真實,生動地反映出以主人公諸葛南淼為代表的底層普通民眾,在遭遇體製變革、經濟轉型、政策調整改變過程中的諸多痛苦煎熬、困惑沉鬱及其不屈抗爭,頗具雄渾氣勢。
單單看諸葛南淼的故事,無非新時代的《人生》(路遙長篇小說)第二,一個百折不撓者的個人奮鬥史。而且他比高加林幸運得多,他通過遲來的高考跳出“農門”,獲得了一個令多少農村青年羨慕的“鐵飯碗”。然因“搞活”“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熏風吹得欲望蠢動,奮鬥中連續遭遇股市“滑鐵盧”、銀行改製下崗、負債離婚多重打擊,山重水複疑無路。為絕處謀生,他孤注一擲、背水一戰,在知天命之年南下穗城打工,結果多次碰壁無果。走投無路的關鍵時刻,在穗城文化公園觀看金羊杯全國職業象棋冠軍邀請賽,幸運中簽獲得與當屆金羊杯象棋冠軍新秀、新棋王象棋特級大師曹心歸車輪戰對弈的機會,他僥幸戰勝了曹心歸大師,贏得了台下幾千名棋迷觀眾追捧。隨後,他在“棋博士”老譚舉薦下,作為南粵新魯班地產投資集團公司主力隊員,參加“迎春杯”全國業餘象棋團體大獎賽。拒絕強勁的競爭對手豪進鯊築置業房地產開發商棋隊的買棋賄賂,以過硬的棋力、正直的棋風、高尚的棋德,贏得了民營企業家——新魯班地產投資集團公司董事長秦士儒的賞識,即聘用他為總裁助理、行政總監,兼任秦士儒次子秦新草的象棋指導老師,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新魯班地產投資集團公司提供的高管平台上,他如魚得水,勤奮好學,銳意創新,敢於革舊,屢創佳績。由此進一步得到廣大員工認可和董事長秦士儒重用,委以執行總裁重任。他執掌運營管理新魯班地產企業集團不到五年時間,在國內資本市場主板上市成功,接連又不斷地拚出高效率、高效益的房地產項目。新魯班企業集團在取得良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時,成為全省示範民營企業和全國明星民營企業。他個人也分別被中組部、全國工商聯、全國企業家協會授予“全國民營企業先進黨務工作者”“全國優秀職業經理人”榮譽稱號。
成功男人形象站立起來了,可小說並未就此止步。令我欣喜的是,鄭玉通過小說第一部《卒進無退路》諸葛南淼南下穗城求職的艱辛,濃墨重彩地和盤托出職場、商場的激烈競爭乃至血腥拚殺;第二部《車馬炮兵烈》集中再現房地產業高速發展,在催生房地產經濟泡沫的同時,帶給廣大民眾精神上和經濟上的雙重壓力,無情地揭露官商勾結非法牟取暴利導致整個市場經濟秩序紊亂,商場危機四伏、人民怨聲載道的社會現實;第三部《將帥士相和》通過諸葛南淼的切身經曆與感受,強烈折射出中央加大力度調控房地產市場,嚴厲打擊企業非法經營,清除和懲治腐敗,從而讓正義戰勝邪惡、令貪官和不法商人受到懲處,清風朗月緩緩複現。出於交代人物曆史及地域特色的需要,小說還在有關章節中,植入、補敘、回憶性描述了一些特殊時期,發生在諸葛南淼家鄉的荒唐、悲慘故事,由此反芻人們心靈上曾經留下的創傷,通過曆史的“刺痛感”來喚醒已然忘卻或麻木的人們,反思改革開放以來直至市場經濟大繁榮的今天,人與人之間利用官場、商場、職場上各種機會“隻認錢不認人”互相傾軋、榨取的根源。
由故事、人物“帶”出的社會縱深與人生內涵,也浸潤在洋洋灑灑的文字裏了,讀者似乎也已滿足,然而,小說還在竭誠盡力向上攀登。讀完全書閉目稍加回味,我們便很快悟出:作者倚仗“智弈”蘊藏沉潛的,其實是更為深廣更加沉重的“道”,由淺入深依次是棋道、商道、人之正道。如果說諸葛氏先輩與曹氏推崇、諸葛南淼等人繼承的是“禮智”“仁義”“信忠”的棋道正道,那秦董奉行的則是正統、正直、中規中矩、誠信重諾、慷慨厚道的儒商正道,小說通過唯利是圖、既奸且“黑”、見貪官之縫即鑽、見油水即沾的三號人物邱豪進與秦士儒及諸葛南淼的強烈對比,傾向性卻含蓄地蘊藉著的,則是正派卻圓融、剛直卻大度、忠誠守信、和善樂施的人之正道。
一號人物諸葛南淼並非小說刻意塑造的“標準”人物,因為作者深知這個人物“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的“環境決定論”(亦即經典之“典型環境裏的典型人物”理論)。他南下穗城求職之前和之初,固守在單位工作不以權謀私或在民企經營管理活動中不為五鬥米折腰,不充當行財賄、行色賄槍手的原則,以致被邱豪進拒聘;然而後來被秦士儒重用,他便要以感恩之心予以回報,在新魯班花園複工和新魯班新材上市公關活動中,違背自己的原則對關鍵人行財賄、行色賄。在迎春杯全國業餘象棋團體大獎賽期間,當他發現曾經打劫過他的出租車司機屈洪威,就是棋友屈婉湘的父親時,放棄了追究屈洪威的刑事責任;在那特殊的年代,當他發現大隊主任司馬福財有殺害下鄉女青年黎英的重大嫌疑時,因懾於整個司馬家族一手遮天權勢的**威,為確保諸葛家人免遭穿小鞋的厄運,放棄了檢舉揭發司馬福財的念頭,眼睜睜地看著凶手逍遙法外;下鄉女青年黎英被殺害四十年後,凶手司馬福財身患絕症自殺之前,在寫給諸葛南淼的信中,透露了他二哥諸葛西森曾經親眼見到過司馬福財夫妻將黎英沉屍鴨子湖的一幕,他將秘密藏到了心底。正是諸葛南淼性格“無可奈何”的多麵性,真實客觀地映照出現實社會環境“不可抗拒”的複雜性。
二號人物秦士儒是當今民眾夢想中的一個理想型富人。“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搞過一些年頭之後,某“一部分”真的先行富了起來,這造成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大到在全球“冒尖”的地步;尤其是當中一些人或“為富不仁”盡做壞事,或官商勾結壟斷資源並榨取民脂民膏。這當然激起了民間的“仇富、仇官”心理。此即秦士儒這個形象誕生的社會根基與心理需求。秦士儒是一個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和民族責任心,捍衛“正統”、體察民情、底層意識和悲憫情懷濃烈的民族資本家和新時代儒商。秦士儒遨遊於商海,貌似風光無限的億萬財富與千軍萬馬的瀟灑統帥,實際上卻是在商戰的槍林彈雨與貪官的饕餮利齒下戰戰兢兢圖發展的悲劇人物。比如在企業運營管理中,為了“做強做大”不得不放棄曾經堅守多年的“不行賄、不行色”原則,微妙時刻往往順其自然,睜一隻眼睛閉一隻眼睛,讓手下人采取一些不光彩的公關手段。秦士儒與諸葛南淼的“無可奈何”一樣,都源於“大環境”的逼迫,都是權勢與世風惡意“逼良為娼”的悲催結果。
至此,“紅黑一步間”三部曲戛然而止,因為它已完成作者賦予的藝術使命。懸念盡釋,棋寶皆歸,有情人皆成眷屬,主要人物形象均已鮮活豐滿,由棋道而商道終究引出人之正道。
“我臘狗孫子將來是靠筆杆子吃飯的!”鄭玉奶奶這句話正付諸實施,上世紀80年代初的“文學青年”,終於成長、圓夢為“作家壯年”。他在此作《後記》裏再度吟唱“回家的打算始終在心頭”,其實他通過“紅黑一步間”三部曲,已經令人欣喜地回到文學的精神後花園。
作為與小說作者同時代的讀書人(廣義的),我早就認定,時光仿佛一道長長的溜坡,坡頂是偉岸,坡下即是市俗。我們每個人無一例外地都跋涉在這道慣性極大的溜坡上。每個人的一生都跋涉在這道溜坡上。像臘狗進山和我一類當初的那一批“文青”,經過這麽多年的跋涉,可以說在這道溜坡上止不住溜得或被溜得七零八落了。處於坡中,有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進至坡頂極難,盡管那個極寒高處有美好理想時刻在向你招手,然卻隻有精神達到大徹大悟境界的人才有可能實現;而溜到坡底卻很容易,隻需放任自己與俗世融合或者努力迎合俗世就成。何故?因為坡底有個美眉在向你媚笑招手,並且時刻**著你。芸芸眾生都乖乖地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任誰也擋不住她的**。這個美眉就叫“世俗”。令我深感欣慰的是,鄭玉沒被“美眉”迷惑,慶幸之至。
注:呂萬林,筆名闊野瘦江,男,出生於湖北枝江。曾用網名柳梢清輝、野渡閑舟等。係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枝江市作家協會主席,“湖北省作家協會係統先進工作者”。1981年開始業餘創作,先後在《長江文藝》《芳草》《湖北日報》等報刊公開發表文學評論。1990年代轉為主要創作散文、報告文學和長篇小說,曾有中篇報告文學被《報告文學選刊》選載。迄今出版有散文集《拽住時光》《攙住落日》,著有散文集《逮住風雲》和長篇小說《風起羊洲》《資深局長》《人生羞答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