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殺手”雪豹——青藏高原動物傳奇之十一

真是太神奇了。

在高倍高清軍用望遠鏡裏,我清清楚楚地看到一對卷曲翹著粗壯毛茸茸長尾巴的雪豹夫妻,跑上了對麵的山坡。

雪豹夫妻一前一後,在領地的山坡上,漫不經心、自由自在、昂首闊步、悠閑地散了一圈步後,在一塊因地震或暴雨衝刷,從山峰上垮塌下來、足有一間房大小的岩石前,停住了腳步。

雪豹是一種非常喜歡岩石、對岩石有著特殊感情的動物。白天小憩,雪豹總是愛選擇臥在高高山頂的裸岩上,眺望自己的領地和整個山野。平時,它們在山野裏漫遊,對遇到的每一塊岩石,都感到非常新鮮和好奇,總是東聞聞,西嗅嗅,仔細觀看,反複端詳,久久不願離去。

此刻,雪豹夫妻來到岩石前,它們先是用鼻子親切地嗅了嗅岩石,伸出前爪,在岩石表麵抓了抓,背部在岩石上蹭了蹭癢癢,然後調轉身子,熟練地用尿液在岩石上進行標記。

這是雪豹一種重要的活動和行為。它們是通過這種方法,向同類和外界發布自己的信息。

接著,兩隻雪豹在岩石堆旁邊的一小片沙土裏,連續打了幾個滾,就在我一眨眼的功夫,再也看不到其蹤影了。

我用望遠鏡對對麵山坡的溝溝窪窪、旮旮旯旯、每塊山岩,都仔仔細細、認認真真地搜索了一遍,仍是不見雪豹夫妻的身影。我把好不容易捕捉到的目標,給跟蹤丟了。

我跟蹤觀察這對雪豹夫妻已經整整5天了。沒想到,目標剛剛就在自己的眼前活動,現在卻無聲無息如同人間蒸發一般地消失了。

望著空****的山野,我心裏有說不出的懊惱和沮喪,看起來,幾天來跟蹤觀察雪豹夫婦的辛苦和忙碌,就要這樣草草結束、半途而廢。光天化日之下,在自己的眼皮下麵,眼睜睜地把目標給跟蹤丟了,這對我這位軍校高級偵察參謀專業畢業的高材生來說,是一種莫大的失職和恥辱。

我不死心,重新調整了望遠鏡的角度和放大倍數,再次對對麵的山坡進行地毯式的仔細搜索。所下的苦功夫終於得到了回報。突然,我透過望遠鏡看到,緊挨著山岩的一塊“石頭”,輕微地動了一下;接著,旁邊的另一塊“石頭”,也輕微地動了一下。

哈!雪豹夫妻原來在這兒啊。它們並沒有離去,而是隱蔽在岩羊經常出沒吃草和下山喝水的路徑旁,偽裝的幾乎與整個山崖融為一體了。我根據進昆侖山旅遊探險之前,對有關雪豹知識的學習掌握,以及幾天來對雪豹夫妻性情的觀察和了解,它們之所以這樣做,是準備要狩獵了。

雪豹全身黑、灰、白皮毛的顏色和花紋,是天然極好的偽裝服。它身上花紋斑塊的顏色,可隨著季節的更替和周圍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由於雪豹的毛色和獨特的花紋,與周圍的環境、草木、岩石的顏色很是協調、接近,形成良好的隱蔽色彩。它們利用身體毛色花紋的掩護,能把自己隱藏得非常嚴密,如果你不走近,不仔細查看,是很難發現它的。

不要說是我們人類了,就是連岩羊、藏野驢、藏原羚、藏羚羊、長角羚、馬麝、盤羊等這些高原上的精靈,對天敵雪豹有著一種特殊的識別和防範本能,都常常受到雪豹偽裝隱蔽的欺騙。等走近了,發現了雪豹,可為時已晚,成了雪豹的獵物和口中的美味佳肴。

雪豹夫妻的失而複得,給我帶來莫大的欣喜。我剛才心裏還是愁雲密布,現在一下子雲消霧散、陽光燦爛、敞亮起來。對雪豹的觀察了解課題,又能繼續進行下去了。我興奮得真想振臂對著蒼茫空曠的昆侖山大呼一聲,但我還是控製住自己的情感,沒有那樣做。因為那樣會弄巧成拙,驚動正準備捕獵的雪豹夫妻,會把它們嚇跑的。

現在,我欣喜若狂興奮的心情,是難以名狀和用語言來表達的。因為,這不再是通過書本、圖冊、照片、電影和電視,不再是遮遮掩掩,不再是霧裏看花,不再是神秘莫測,此時此刻,地球上最神秘、最美麗動人的動物之一——雪豹,就活生生的展現在我的眼前,怎能不令我高興和激動呢!

雪豹,因常年棲息生活在高山雪線附近而得名。它被人們譽為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貓科動物之一”。

由於雪豹性情高傲、孤僻,常年棲息活動在偏僻閉塞、人跡罕至的高山陡岩地區,且行蹤詭秘,來無蹤去無影,人們難以見到、接近。因此,雪豹頭上戴有許多神秘的光環,有著許多令人不解之謎。

孤獨、神秘、高貴的雪豹,是廣闊無垠茫茫曠野的標誌和象征,是青藏高原眾多的野生動物的代表和旗艦。

海拔較低、坦**平緩、沒有山巒的高原草地,並不是雪豹喜愛生活的環境。

雪豹喜歡生活在高海拔的陡峭的山嶺或被地層凸起斷開的山脈區域,以及有峭壁懸崖的高山上。

如果說狼是高寒荒原的主宰,那麽,雪豹就是崎嶇陡峭高山的霸主。

雪豹雖然行蹤不定、生活隱秘,但它的活動並非不可捉摸。雪豹是一種喜歡占有領地的動物。一隻成年雪豹,一般擁有上百平方千米的領地。雄性雪豹的領地,一般要比雌性的略大些,有時常常會覆蓋多隻成年雌性的領地。

雪豹領地的大小,主要取決於領地內食物的豐沛程度。據現有的資料研究表明,一隻成年且已經建有巢穴並擁有領地的雪豹,隻要領地內有足夠的岩羊群等食物,它的活動的範圍並不十分廣大。在岩羊和其它食草動物多的地域,有的雪豹的領地,也僅僅隻有一條山溝、一麵山坡或一座山頭,就足夠了。在昆侖山的旅遊探險考察中,我曾在一條不足10千米的山溝裏,看到同時住著三隻雪豹。這是因為附近的山嶺裏,生活著大群的岩羊,雪豹們吃喝不愁。

雪豹是一種領地意識非常強、寸土不讓的動物。它們有一個習慣,經常有規律性地沿著領地邊緣的固定線路,對領地進行巡遊查看,用刨坑、尿液等多種多樣的方式,留下自己的標示和痕跡,向同類和其他動物傳達自己的信息。為捍衛領地的完整,它會對任何來犯之敵,進行無情的廝殺和搏鬥,有時,甚至獻出生命也在所不辭。雪豹這種對領地高度占有欲的行為,與其他如老虎等獨居的大型貓科動物十分相似。

但有一個奇特的現象,我在這裏不得不寫上一筆。雪豹的領地意識特別強,不允許狼、狐狸等其它任何食肉動物進入它的領地,與它爭食。可它卻允許兔猻自由進入它的領地,喜歡與兔猻做鄰居。我在昆侖山中遊曆探險中,先後兩次看到雪豹與兔猻的巢穴相距不到百米,比鄰而居,和平相處。

這是一個奇特的現象,究竟雪豹與兔猻之間是一種什麽樣的關係,難道真的如同高原上的牧民們所傳說的那樣,它們是“兄弟”?值得我們的動物學家們考察和研究。

青藏高原,是目前世界上雪豹最集中、最重要的棲息地之一。

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早在440萬年前,青藏高原就有了雪豹活動的痕跡。它比我們人類更早來到、生活在這片神秘的土地上。大約280萬年前,雪豹走出青藏高原,逐漸散布到蒙古高原、中部亞洲和南部亞洲等地。具體來說,分布於我們中國、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阿富汗、尼泊爾、巴基斯坦、蒙古、印度北部、克什米爾、錫金等國和地區。

確切地說,雪豹是中部亞洲和南部亞洲山地的特產動物。它與我們人類同是地球村的居民,共享著大地賜予的生機。

在世界上,我們中國是擁有雪豹數量最多的國家。據世界動物界的不完全統計,目前全世界大概有4500至7300隻野生雪豹,而我們中國占世界野生雪豹數量的40%,甚至更多。另據世界著名雪豹研究專家喬治·夏勒博士估計,其中至少有2000——2500的雪豹,分布在中國境內的青藏高原等地。

據記載,20世紀初,在我們中國的西藏、四川、新疆、青海、甘肅、寧夏、內蒙等省區的高山地區,如喜馬拉雅山、可可西裏山、岡底斯山、天山、帕米爾高原、昆侖山、唐古拉山、阿爾泰山、阿爾金山、祁連山、賀蘭山、陰山、烏拉爾山等高山地帶,都能見到雪豹的身影;就是在一些平原地區,偶爾也能發現其蹤跡。

後來,因人為地大量獵殺和環境的破壞,造成雪豹數量大幅度減少,致使一些地區雪豹逃走或滅絕。

目前,雪豹在我國屬於一級保護動物;在國際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保護等級中,被列為“瀕危物種”。

雪豹的體長大多在110厘米至130厘米左右;尾巴長90至100厘米左右,有的尾巴甚至長於身體,但罕見。成年雪豹的體重,一般在50千克至80千克之間。不同的是,雌雪豹比雄雪豹身長略短一些,體重也稍輕一些。

我通過高倍高清望遠鏡,對眼前這對雪豹夫妻的觀察,看到在它們灰白黑三種相間顏色的皮毛上,布滿令人恐怖的環形黑斑。雪豹頭部的黑斑小而密,背部、體側及四肢外緣形成不規則的黑環,越往體後黑環越大。背部及體側黑環中有小黑點,四肢外緣黑環內無黑點。在背部由肩部開始,黑斑形成三條線直至尾根,後部的黑環邊寬而大,至尾端最為明顯,尾尖為黑色。

由於世代生活在寒冷缺氧、自然環境和生活條件都非常嚴酷的高海拔地區,雪豹為生存和繁衍,經常爬山攀岩追捕獵物,經過千百年的不斷進化,它的四肢肌腱發達、粗壯有力。它前足為5趾、後足是4趾,前足和後足寬大,趾端長有角質化的硬爪,略彎、鋒利,具有很強的抓地力。

雪豹全身長毛之下,長有細軟濃密的底絨,使它能夠抵禦攝氏零下四十度凜冽極端的嚴寒。雪豹足墊與足趾間長有較濃密而長的粗毛,可以使它在冰雪地上行走奔跑防滑抗凍。另外,當夏季高山酷暑,中午強烈的陽光將岩石或沙土曬的滾燙,雪豹在岩石或沙土上行走,又可以起到隔熱和防止腳趾燙傷。

雪豹的配偶期一般在每年的1——3月份。這時,雄雌雪豹食欲不振,在體內激素的催情下,經常滿山穀奔走、嘶叫,翻山越嶺相互尋找。如果兩隻雄性雪豹在尋偶途中相遇,為爭奪配偶會有一場血腥殘忍、你死我活的惡鬥。有許多雪豹,常常在求偶的決鬥中,悲壯地死去。

配偶期過後,一般雌雪豹會離開雄雪豹,回到自己的領地。

雌雪豹的妊娠期一般為98——103天,大都在4月底或6月初產仔,每胎3——5仔不等。剛生的雪豹幼仔一般僅有300——700克,體長20厘米左右;一個月後幼仔體重可達1——1.5千克,一個半月後幼仔能開始吃一些固體食物碎肉等。兩個月時,幼仔的體重可達4千克,體長達80厘米,這時,幼仔就可以跟隨母雪豹外出活動。幼仔在三個月就可以跟著母親學習捕獵,一歲半以後離開母親,獨自麵對生活。

雪豹幼仔一旦長大獨立,它們將會離開故土,長途跋涉,穿越廣袤的高山和荒原,尋求新的棲息地。這有助於減少近親繁殖、造成種族基因退化現象的發生。

雪豹約2——3歲時性成熟。在野外生活的雪豹,一般壽命為8——13年。在動物園人工飼養的雪豹,有壽命超過15年的紀錄。

我曾在北京、西安、西寧等多家動物園,先後對獅子、老虎、花豹、遠東豹、金錢豹、美洲豹等貓科動物,進行過近距離的仔細觀察。雪豹與獅子、老虎等大型食肉貓科動物,有一個顯著的不同點——獅子、老虎等大型食肉動物能大聲吼叫,而雪豹卻隻能嘶嚎。

雪豹不會大聲吼叫。我曾就這個問題,專門請教過一些野生動物學家。他們說,這是因為雪豹的舌骨,在千百年的進化中,基本上完全鈣化成骨,失去吼叫功能的緣故。再者,貓科動物的大聲吼叫咆哮,主要是靠喉頭的作用,而雪豹進化的已經沒有了喉頭。

因為長期生活的地域和環境不同的緣故,雪豹與老虎、獅子等其它大型貓科動物,在生理和生活習性等許多方麵都有所不同。雪豹的吻端部為圓突狀,而老虎、獅子等大型貓科動物則較垂直。因長期生活在雪線附近抗寒防風的需要,雪豹鼻端的毛超過鼻孔部分,而其它貓科動物則**。另外,在進食的姿態上,獅子、老虎等大型貓科動物,每當捕獲獵物後,總是爬著撕咬,而雪豹是蹲著,用前爪抓著獵物吃。

由於雪豹很難適應低海拔地區的濕度、溫度、氣壓和日照變化,人工飼養難度大。在世界各地動物園中,能繁殖雪豹的數量更是少之又少。全世界也僅有我國的北京動物園、西安動物園和青海西寧動物園等少數幾家動物園,經過多年的探索、試驗,費了很大的周折,最後人工繁殖雪豹才艱難地取得成功。

長期生活在高海拔地區,雪豹的染色體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在同類貓科動物雜交方麵,雪豹更是困難。同屬的獅子、老虎、花豹、遠東豹、美洲豹等貓科動物之間,都能夠進行雜交,並且有過雜交成功的記錄,如獅子和老虎**後,生下“獅虎獸”等。而雪豹與獅子、老虎等貓科動物,至今沒有雜交成功的記載。

雪豹是典型的高原地區岩棲性動物,常年喜歡在海拔2500米至5000米以上冰雪覆蓋的高山裸岩及寒漠地帶活動。據記載,登山運動員在珠穆朗瑪峰北坡海拔6000米的雪峰上,曾見到過雪豹的身影和它留下的足跡。

但也有個別例外,雪豹並非全部都生活在海拔高的地帶或山嶺上。內蒙古包頭烏拉山一帶的雪豹,常年就生活在海拔600米至1500米的草原地帶。在世界野生動物界,這僅僅是一個典型的個例。

幾天的觀察中,我在望遠鏡裏發現,雪豹夫妻都有一個特殊的習慣,它們仿佛永遠都睡不夠覺似的。白天,它們除了個別時候狩獵和巡視領地外,一沒事,就臥在向陽的山坡上或石頭上打瞌睡。一旦睡覺醒來,它們有一個習慣的動作,總喜歡站在那兒,前腿弓,後腿蹬,不停地伸懶腰。後來,就這個問題,我曾請教我的忘年交好朋友、哈薩克獵人霍加庫勒老爹和一些專門研究雪豹的動物學家朋友,他們說,這是雪豹在長個子和鍛煉身體的一種方式方法。

雪豹是攀岩登山的能手。它四肢矯健、動作敏捷而靈活,在筆陡的山崖上來去如飛,如履平地。我曾親眼看到,雪豹為追趕岩羊,一躍能跳過十四五米寬的深澗,在不到兩分鍾的短時間內,一口氣登上近百米的陡崖,從近50米高的山崖上縱身跳下,毫發未傷,興奮地在地上打了一個滾後,立刻起身向獵物猛撲過去……

據我的考察,在青藏高原所有的野生動物中,嚴格地說,隻有岩羊和雪豹兩種動物,稱的上是真正的登山健將,它們的攀岩登山技術與速度可以說不分伯仲。雖然野山羊、大頭羊、野犛牛、藏原羚、馬麝等野生動物,經過不懈努力,也能上到海拔5000米、6000米,甚至更高的山峰。但在登山攀岩方麵,它們都不能與岩羊和雪豹相提並論,不在一個檔次上。

雪豹和岩羊,能在坡度陡峭接近70度、80度、甚至90度的山崖上飛上飛下,來去自如。岩羊靠的是富有彈性的腳趾墊和複雜發達的腿部肌腱係統,蹄子擁有巨大的抓地力;而雪豹靠的是它寬大有力的爪子,另外,還有那條為它自由移動提供平衡粗壯的長尾巴。

在青藏高原的野生動物中,雪豹處於生態食物鏈的最頂端,除了人類,它可以說,沒有什麽天敵。

雪豹處處都表現出一種高山王者的風範。在我跟蹤觀察雪豹夫妻第六天的時候,中午時分,風從遠處趕來幾大團烏雲,先是下雨,沒多一會兒,雨水變成了雪花,朔風勁吹,寒冷如冬。

大雪漫山遍野、紛紛揚揚地下著。雪豹夫妻絲毫沒有躲避,高高地蹲坐在無遮無擋山頂的岩石上,就如同兩尊和山體連在一起的石雕一般,一動不動。它們高昂著頭,傲視著滿天飛舞的雪花、白茫茫的山野,眺望著它們棲身和賴以生存的廣闊領地,是那樣鎮定和威武。

雪豹有一條令人羨慕而漂亮的尾巴。尾巴幾乎可達到身體長度的75%至90%。雪豹尾巴不但長,而且尾巴上的毛也長,顯得特別蓬鬆肥大。每當雪豹飛身捕獵時,它總喜歡將那條毛茸茸、粗壯、漂亮的尾巴,高高地翹起,像一麵旗幟一樣來回擺動。

尾巴對雪豹來說是那樣的重要,以便於它們在山穀和懸崖上跳躍、攀爬。在追捕獵物,飛速奔跑越澗過坎時,能起到平衡身體的作用;在雪花飛舞、寒風怒號、滴水成冰的酷寒天氣中,雪豹休息時,用尾巴蓋住自己的口鼻,能起到防寒保暖作用。

同時,尾巴對雪豹來說,還是一件不可缺少的有力武器。

烏鴉、喜鵲、禿鷲、鷹隼等高原上喜歡食肉的的鳥類,在自己找不到食物的時候,總喜歡跟隨在雪豹左右,伴隨著與雪豹一起移動。這些喜歡食肉的鳥跟隨雪豹,主要是等雪豹捕獵成功後,撿吃雪豹進食後掉下的肉渣、碎骨、內髒和下水等殘羹剩飯。

在這些跟隨雪豹的鳥兒們中,最令雪豹厭惡和討嫌的是烏鴉和喜鵲。對烏鴉和喜鵲來說,它們悄悄地跟著雪豹,等著不勞而獲白吃免費的午餐已經很夠意思了。可是烏鴉和喜鵲有一個很壞的毛病,總是愛圍著雪豹上下翻飛,不停地亂喊亂叫。這樣,常常過早暴露了雪豹的行蹤,引起岩羊、藏原羚、野山羊、藏羚羊、藏野驢等獵物的警惕,提前逃脫,造成雪豹辛辛苦苦精心策劃的捕獵行動,一次次流產失敗。這很是令雪豹頭疼和惱火。

在昆侖山旅遊探險中,一次,我曾親眼看到,雪豹用它那毛茸茸、粗壯的長尾巴,如同鞭子一樣,狠狠將兩隻圍著它翻飛亂叫的烏鴉,一尾巴掃落在地。烏鴉躺在冰冷的雪地上,再也沒有起來。

雪豹是一種具有晝伏夜出習性的動物。清晨和黃昏,是它們外出活動和捕獵最頻繁、最活躍的時候。

每隻雪豹都有自己固定的巢穴。它的巢穴一般都建在山體的岩洞中,一個巢穴常常要住好多年,甚至一生,還可以傳給後代。對一些領地廣袤的雪豹,除了主巢穴外,另外還在領地中建有多個臨時巢穴,供自己巡視領地途中或捕獵時臨時休息。

白天,雪豹很少外出活動或捕獵,最多在巢穴附近的山野間散散步,溜溜彎。它們大部分時間,總喜愛懶洋洋地躺在巢穴旁邊高處的裸岩上曬太陽或躲在洞裏睡覺,為夜間捕獵養精蓄銳和補充體力。

雪豹上山或下山,一般都有自己的固定路線。它喜愛順著山脊、河穀,沿著自己經常來往、沿途所熟悉的環境和自己踩出來的、留有自己氣味的小徑行走。

在對雪豹夫妻近一個星期的跟蹤觀察中,我先後三次親眼目睹了它們的捕獵的全過程。

透過高倍高清望遠鏡,我注意到雪豹夫妻每次捕獵前,都有一個習慣,總喜歡在山坡空地上的沙土裏打幾個滾,弄得自己渾身上下沾滿了雜草和沙土。

起初,我對雪豹夫妻這個小小的舉動,沒有十分在意。認為它們可能像其它野生動物一樣,身上長了虱子、跳蚤等寄生蟲或疥癬,痛癢難忍,在沙土裏打滾,用沙土來消痛止癢。後來,在整理歸納排列雪豹夫妻三次捕獵的記錄筆記時,三次中都出現同一個這樣的動作,立刻引起了我的格外重視。當時,由於自己對有關雪豹的“功課”做得不細致、不刻苦、不深入,對雪豹的知識和認識淺薄、不足,無法理解。

後來,就雪豹夫妻的這個特別舉動,我向忘年交好朋友哈薩克獵人霍加庫勒老爹和一些專門研究雪豹的動物學家朋友請教,他們告訴我:雪豹捕獵前,在地上打滾,或在沙土裏來回滾,是一項不可缺少的準備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釋放捕獵前的興奮和精神緊張,使自己的情緒和身心放鬆下來;二是消除自己的身上的氣味,以避免風把自己的氣味,隨風傳遞給獵殺對象,使其嗅到後望風而逃,造成捕獵失敗;三是便於偽裝和隱蔽自己,皮毛上沾滿雜草和沙土,更接近周圍大地和山體的顏色,讓自己更完美地融入山色環境之中,以迷惑獵物。

在雪豹狩獵的食物單上,它主要以獵食岩羊、北山羊、盤羊、藏羚羊、藏原羚、藏野驢、馬麝等高原食草動物為食;有時也捕食高原兔、旱獺、沙鼠等小型哺乳動物,以及雪雞、馬雞、沙雞等飛禽類。有獵人和牧人還曾在昆侖山裏看到,在時機成熟,不費太大的力氣情況下,偶爾,雪豹也獵捕在同一生態位與自己爭食、在荒原或山野裏流浪的孤狼、狐狸等食肉動物。隻有到了白雪皚皚、滴水成冰的冬天,在食物異常缺乏、餓得饑腸轆轆、實在堅持不住時,雪豹也悄悄下山,襲擊偷獵牧人們的馬牛羊雞鴨等家畜家禽。

高原上的牧民們都說,在雪豹的眼裏,隻有雪山、岩羊和它的同類。人不是他的獵物,也不是它的朋友。它始終對人類存有戒心,十分警惕,保持著一定的距離。

平時,雪豹一般都遠離人類,很少和人類發生交集,更很少騷擾人類與人類引起紛爭。在野外,人與雪豹狹路相逢,除分人把雪豹逼得走投無路,惹急了眼時,雪豹才傷害人。否則,雪豹從不主動攻擊人。

我在青藏高原生活了整整了多年,後來也曾多次往返高原,從來沒有聽說過,有雪豹傷人的事件發生。

應該說,雪豹是獸類中的捕獵高手。它的犬齒十分發達,長度在4到5厘米,呈圓錐狀,齒尖銳利,捕獵撕咬時,會對獵物造成的傷口極深。遭遇雪豹撕咬的獵物,即使僥幸逃脫了,也常常會在一兩天內,因傷勢過重或感染而死去。

向所有的貓科動物一樣,雪豹捕獵,大多也采取伏擊或偷襲的戰術。在實施捕獵行動之前,雪豹總是提前在岩羊、野山羊、藏羚羊、藏野驢、藏原羚、馬麝等野生動物,常喜歡活動覓食的區域、喝水的水源地附近或經常行走的路徑兩旁,悄悄地潛伏和隱藏下來,以逸待勞,守株待兔。等到獵物一旦走近,進入雪豹的有效攻擊範圍之內,雪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一擊致命,將獵物擒獲,很少失手。

雪豹還是種特別能吃苦、特別有耐心和非常堅韌的動物。我第一次目睹雪豹捕獵,在高倍高清望遠鏡裏看到,雪豹不顧風吹日曬、忍饑挨餓,在岩羊經常下山喝水行走的路徑旁,整整潛伏了兩天兩夜,一直耐心等到岩羊走近後,將其一舉捕獲。

雪豹進食很有規律。它一般先撕開獵物的腹部,掏吃獵物的內髒,然後再吃肌肉,最後食頭部。雪豹的進食類似貓,先用前爪抓肉,然後用臼齒咬食。

雪豹捕獵也有計劃不周、失手的時候。

一次,雪豹夫妻圍獵一隻頭上長著彎曲長角的公岩羊。起初,雪豹夫妻追著公岩羊,在深澗縱橫、怪石林立、陡峭的山崖上來回奔跑。它們不愧是齊名的登山攀岩高手,在懸崖絕壁上飛上飛下,一個不輸一個,你快,我比你更快。

雪豹夫妻不斷變換戰術,最後采取一前一後,對公岩羊進行圍追堵截。眼看就要捕捉到公岩羊了,雄雪豹的前爪幾乎都快要抓住公岩羊的屁股了。可就在這決定生死的一瞬間,走投無路的公岩羊,勇敢地從足有近七八十米的懸崖上,猛然就地一躍,縱身跳進懸崖下的一條浪濤翻湧的河流中,踏浪逃脫險境。

雪豹夫妻沒有追擊,隻是站在高高的懸崖上,望“羊”興歎,目送著公岩羊順著河裏的水流越逃越遠。

在這裏,我還想說的是,如果動物界要選舉“環保型的動物”,我一定會投雪豹一票。

雪豹追捕獵物時也很殘忍、血腥,但那都是它自身生存和繁衍的需要。另外,雪豹有一個好的習慣,麵對的獵物再多,它一次隻獵殺一頭,夠自己食用即可,從不亂捕濫殺,吃不了腐爛發臭,最後造成浪費。

一天黃昏,雪豹夫妻在一處小水潭邊,圍住了一群前來飲水的岩羊。它們隻獵殺了其中的一隻羊角粗長年老的公岩羊,而放過了其它岩羊。

據我的觀察,當時,雪豹夫妻占據有利地形,隻要他們稍微努力一點,多用一點力氣,多捕獲幾隻岩羊,應該說不費多大事。可它們沒有那樣做。

在昆侖山一帶的牧民中,雪豹有著較好的名聲和口碑。牧人們說,羊圈裏夜裏進了猛獸,早上起來一看,立刻就能判斷出是什麽野獸。一般狼是“吃一禍三”,就是說,如果狼吃一隻羊,同時要咬死三隻羊,甚至更多。這也是牧人們對狼恨之入骨的一個原因。而雪豹不是這樣,常常是一隻雪豹,一次隻獵殺一隻羊,從不傷害其它羊。

據我了解,在食肉動物中,最殘暴、最血腥的要數黃鼠狼。別看黃鼠狼小,但很是凶惡殘忍。它從不放過所遇到的任何比它弱小的動物,即便它吃不完,也一定要把獵物全部咬死才罷休。一位養雞場的工作人員曾對我說,一次,一隻黃鼠狼一夜間,曾把一間雞舍內三百多隻下蛋的母雞,全部活活咬死。

雪豹,是伴隨著我們人類一種難得的動物和生靈,被稱為是“曠野之魂”。

另外,它還被人們譽為“雪山之王”;是高山地區生物多樣性的“旗艦動物”,是促進跨國界國家公園或野生動物保護區建立的“環境大使”,是健康山地生態係統的“指示器”和“晴雨表”。

在青藏高原,許多地方的牧民也非常喜歡看到雪豹。在他們的傳統觀念裏,雪豹是山神的狗,而雪豹的主要食物——岩羊,則是山神的羊。他們說,雪豹是高原大地的“門巴”(藏語:醫生),沒有雪豹,高原大地就會得病,就會遭受各種瘟疫惡魔的侵害和**。

在青藏高原的牧民中走訪,我曾聽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名叫索日的藏族牧民,一年,在他放牧的牧場山上,住進了一隻母雪豹。在春冬食物短缺的季節,母雪豹找不到吃的,常襲擊他們家的羊群,獵吃他們家的羊。這讓索日很是惱火。要知道,一隻羊在市場的要買上千元。羊是牧民的“錢袋子”、“**”和生活的依靠。

第二年夏初,經常抓吃索日家羊的母雪豹,生了兩隻小雪豹。小雪豹在巢穴門口的岩石邊曬太陽,讓索日看到了。他想,一隻雪豹吃他家的羊,他還可以承受,如果隨著兩隻小雪豹的長大,今後三隻雪豹吃他們家的羊,那他是萬萬負擔不起的。

於是,索日便邀請了他的一位獵人朋友幫忙,想殺死兩隻小雪豹。

一天,索日帶著他的獵人朋友,扛著槍一起上山,準備獵殺雪豹。他們到山頂後,剛剛隱藏好,正巧看到母雪豹帶著兩隻小雪豹走出洞穴,在洞穴口的一塊岩石下嬉戲玩耍,而雪豹媽媽則臥在岩石頂上,一邊曬太陽小憩,一邊看護著一對可愛的兒女。這時,小雪豹和它們的媽媽,都沒有覺察到危險正悄悄地向它們逼近。

獵人舉槍向兩隻小雪豹瞄準,正準備扣動扳機時,機警的雪豹媽媽嗅到了空氣中人的氣味,覺察到了危險,同時也發現了拿著槍、藏在石頭後麵的索日和他的獵人朋友。

雪豹媽媽隨即從臥著的是石頭頂上一躍而起,迅速跳在索日他們與小雪豹中間,用身體護住自己的孩子。

雪豹媽媽這個奮不顧身保護自己孩子的勇敢舉動,一下子感動了索日。他這時想起了自己的5個孩子,心軟了,急忙叫住獵人朋友:

“別開槍,千萬別開槍!我不想打小雪豹了。今後再也不打它們了。”

獵人朋友不解,說這是殺死小雪豹的最好時機,不能錯過。

索日說:“我們人愛自己的孩子,雪豹媽媽也愛自己的孩子。我們人和雪豹都是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生靈,應該相互關愛,不應該相互戕害。”

從此以後,索日再也沒有動過殺死或趕走雪豹媽媽和它的孩子的念頭,盡管一到食物缺乏的冬春兩季,他們家的羊還是不斷被雪豹母子獵殺、偷吃。

這隻母雪豹,在索日的牧場生活了11年,直到最後年老力衰自然死去……

聽完這個故事後,讓我感動了很久。

科學家們說,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雪豹的存在,是維係青藏高原生態係統正常健康運行的重要一環。

他們呼籲,曆史上的教訓,應引起我們的覺悟和驚醒,我們應從中吸取教訓和借鑒。當年,美國西部的居民,對狼、郊狼、棕熊、美洲獅等食肉動物大肆獵殺,導致一些野生動物減少和滅絕,破壞了生物鏈,最後造成生態係統嚴重退化。黃石公園在上世紀90年代重新引入狼後,生態係統的活力,才逐漸有所恢複。但黃石公園之外美國西部的許多荒野,大多隨著狼、郊狼、棕熊、美洲獅等野生動物的消失,而永遠地消失了。

在我國的青藏高原上,許多地方依然生活著雪豹、狼、猞猁、棕熊、兔猻等猛獸。這是求之不得、可喜可賀的大好事。

科學家們呼籲號召,我們的每一個有責任的國民,特別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各族群眾,一定要正確理解和認識到雪豹等食肉猛獸,在維護高原生態健康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讓我們每一個人,都為保護雪豹等野生動物、維護高原生態平衡和健康,盡自己的一份貢獻和力量。

非常欣喜的是,就在這篇小文即將完成的時候,我在互聯網、電視、報紙、廣播電台裏,接連不斷地看到或聽到關於雪豹的好消息——

據新華社報道:一隻成年雪豹,首度“現身”甘肅安南壩國家自然保護區。這是自2006年該保護區成立以來,取得的最大成績。

過去,甘肅安南壩曾是雪豹生活的家園,後因森林大量砍伐,環境遭到破壞,雪豹離開了。隨著當地政府重視環境和野生動植物保護政策的落實,經過多年堅持封山育林,自然環境好轉,離開十多年的雪豹,終於又回到了久別的故鄉……

新華社的另一則關於雪豹的報道是:2016年4月16日,四川甘孜州新龍縣林業部門用紅外線相機拍攝到,三隻體格壯碩、姿態矯健的雪豹,在海拔4700米的新龍縣塔布溝山頂上,結伴而行……

雪豹是曠野中伴隨著我們人類的生靈。它的出現,代表著一個地方生態環境的好轉和健康。

我們相信,隨著人們愛護環境、保護野生動物和環保意識的日益增強,國家和地方政府製定的各種環保政策、措施的進一步落實,自然環境條件的改善,許多雪豹逃離、消失多年的地域,一定會再現雪豹矯健的身影的。

這又是一件令人神情愉快,讓人可喜可賀的事情。

我國是世界上雪豹分布地域最廣、數量最多的國家,這是大自然對我們的厚愛和恩賜。

讓我們敬畏大自然,尊重大地上的萬物生靈,享受大自然的恩賜,感受大自然的律動,珍惜每一個生命的存在,保護好我們人類共同的朋友——雪豹。

內容簡介——《青藏高原動物傳奇》一書,是自然文學作家李良蘇繼《昆侖世界》之後推出的又一部力作。作者在書中生動地介紹和描述了雪豹、猞猁、藏羚羊、藏野驢、兔猻、馬麝、黃羊等野生動物生活習性和傳奇故事。這是一本寫給熱愛大自然和野生動物人的書,一本能給人以知識和愉悅的書,一本老少皆宜、都能找到自己看點的書,一本讀後能使人煩躁的心靈安靜下來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