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合理解釋
永樂能源公司,會議室。
劉刀靠在沙發上,麵前煙霧飄飄。
“老大,施工隊那邊已經搞定了,一早就停工找宋元要債去了。”
“而且我聽說,那口井也沒什麽效果,半夜就已經沒有多大火了。”
楊成彪坐在一旁小聲的說道。
“恩,辦得不錯。”劉刀敲了敲煙灰,點了點頭,接著道:“不過,不管清水煤礦的天然氣有多少,我們自己都要有個底,絕對不能讓宋宇那個兒子占了便宜!”
劉刀說道。
“老大說的是!”楊成彪連連點頭,一起看向會議室其他幾人。
會議室的中央,有個寬大的會議桌。
桌上擺放著的,正是清水煤礦的圖紙。
煤層厚度等值線圖、頂板標高等值線圖、地質構造圖……
各種各樣的圖紙,在桌子上擺放得滿滿當當。
按理來說,這些都是清水煤礦最核心的機密,不可能出現在這兒。
可永樂能源公司,正是清水煤礦的上家。
就是永樂能源公司將清水煤礦賣給了宋宇的。
隻不過,他們自己留了一份本不應該留下的資料而已。
會議桌的旁邊,幾個技術人員弓著身子,仔細看著一張張圖紙。
羅成天,就是其中之一。
本來以為自己以後不會再跟永樂能源公司打交道,沒想到才沒多久,就又被劉刀派人喊了過來。
並且還是為了清水煤礦的事情。
“從理論上來講,這個地方出現大規模天然氣的可能性極低!”
“不僅僅是大規模,即便是小型天然氣田也不太可能出現。”
“沒錯,畢竟這是一套處於海陸過渡相沉積環境的沉積地層,不具備大量生油生氣的能力。”
“而且,就算是煤層在演化過程中能夠產生巨量的甲烷,可在曆史的長河中,早就已經逸散不見了。”
“沒錯,尤其是最近七八千萬年的時間中,南方的板塊與中原大陸碰撞,引起強烈的造山運動。”
“南省作為造山運動作為劇烈的地方,構造被重新改寫!就算有甲烷產生,也難以存留到現在。”
“充其量,這個地方煤層對甲烷的吸附能力特別強,所以才能夠保存這麽多的甲烷。”
幾個專家看著地質圖,一個個搖頭晃腦,對於清水煤礦能夠生產天然氣這種事情,極為費解。
“各位說的沒錯,而且還有一個問題!”
“根據現在掌握的資料,鑽井施工的位置應該就在這兒。”
羅成天在清水煤礦的地質圖上,點了一個藍色的粗點。
這是楊成彪給他的坐標。
隻不過,他現在並不在乎這個坐標是怎麽來的,而是關心這個位置的特殊性。
“在這個位置?”
幾個專家對視了一眼,眉頭皺的更深了。
從地形上看,這個位置是個山穀,屬於低點。
可從構造上看,這個位置是背斜,屬於高點。
“背斜成穀、向斜成山”這是很多地質人員最直觀的判斷,很少出錯。
現在,從兩張圖上來對比,也確實如此。
背斜成穀!
可這樣一來,問題就更大了。
對於常規油氣田而言,因為油氣都比水輕的緣故,背斜是個典型的儲藏構造,能依靠水將油氣封閉在背斜的空間之中。
可這是煤層氣!
賦存模式以吸附為主,和常規天然氣有著很大的區別!
更重要的是,在這個地方,構造極為複雜,背斜的軸部大多為因為地質運動變得有些破碎。
這樣一來,油氣將無法保存!
而從地質圖上來看,在藍點的位置處,正有一條紅色的線條穿過。
從專業角度來講,這是斷層!
斷層是油氣逸散最有效的通道,沒有之一!
“各位專家,據我所知,清水煤礦的那口井,昨天傍晚產氣效果非常好,可到了晚上之後,效果明顯下降。”
“似乎,淩晨的時候,產氣量已經降到了每小時一千多立方米。”
楊成彪在一旁提醒道。
他雖然不懂專業,可畢竟在這個圈子裏,多少有點了解。
見幾個專家焦頭爛額,就把昨晚打探到的消息也說了出來。
“真的?”
幾個專家聞言,紛紛直了直身子。
“應該不會有錯。”楊成彪認真的說道。
鑽井隊隊長的話,總不至於是假的吧。
“要是這樣的話,那就能解釋通了!”
羅成天舒展了一下胳膊,長舒了一口氣。
他從昨晚到現在都一直在納悶!
清水煤礦怎麽就突然出現了那麽多的天然氣?
這可是完全不合理的一種狀況!
“哦?”
“看來還是羅總厲害!”
“還請羅總說說看。”
劉刀終於來了興趣,掐滅手中的香煙,站起身來,走到了會議桌麵前。
前麵的討論,更多的是專業技術探討,他一直沒有參與。
因為他要的是結果。
“我想不光是我能想通,各位專家應該心裏都有數了吧。”
羅成天笑了笑看向周圍的幾個專家。
“羅總謙虛了,我們也不過都隻是猜測罷了。”
“是啊,還是先請羅總分析分析。”
幾個人笑著推辭道。
“媽的!”
“一群老狐狸!”
羅成天心中暗罵,這一群都是永樂能源公司的人,在煤礦待久了,一個比一個謹慎,關於下結論的事情,能不說話就不說話!
“劉總,從理論上來講,煤層之中含有甲烷屬於正常情況。”
“尤其是在富城,有的地方每噸煤炭之中的甲烷含量能夠達到30立方米。”
“根據以往的地質資料,在清水煤礦周邊這些地方,每噸煤炭之中的甲烷含量也能夠達到15立方米以上。”
“這也是煤炭開采過程中極大的風險點。”
“隻不過,這些甲烷基本上都是吸附在煤炭之上,如果想要專門開采的話,難度很大,至少以國內現在的技術而言,是非常不經濟的。”
“所以,一般都是在采煤的過程中直接排放到大氣之中。”
“而從昨天網上傳出的視頻來看,產氣量非常大,很有可能達到了每小時一萬立方米的產量。”
“理論上來講,基本上不可能,就算煤層中有煤層氣,也不可能這麽快地釋放出來。”
“但是楊總剛才說,那口井的產量很快就降了下來,那就好解釋了。”
“應該是特殊情況下形成的一個小型圈閉構造,保存了一些非吸附狀態的甲烷。”
“就像是在地下埋了個氣球,突然捅破,自然有極大的產量,隻是這個產量根本無法持續。”
羅成天解釋道。
“這樣麽?”劉刀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看向公司的幾個技術人員。
“羅總解釋得沒錯,現在來看,應該就是這個情況了!”
幾人見狀,紛紛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