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意料之中
井口附近,“嘶嘶”的氣流聲不斷,大量的甲烷氣體順著管線,從井筒之中衝向山腳下的點火處。
火焰熊熊燃燒,重新恢複了昨日的壯觀。
隻不過白天看起來,依然比夜晚略遜一籌。
可趙德鑫此時更加關注的,是井口旁邊的壓力表。
這是檢測井筒之中壓力的。
昨天打開閥門的時候,基本上就是控製壓力在10兆帕左右。
可今天,還沒怎麽控製,壓力竟然直接自己就掉到了10兆帕以下。
這分明就是下麵的氣體壓力不足的表現。
換句話說,下麵的甲烷不夠用了!
“這壓力要是穩不住,那這口井也就不具備商業價值了。”
王虎軍無奈地搖了搖頭。
本來他還以為會有個革命性的技術,畢竟能讓趙院士和吳院士都那麽重視的,肯定不會太簡單。
可現實總是這麽無奈。
現在來看,用不了幾個小時,這口井的壓力就沒有了。
沒有了壓力,也就意味著,裏麵沒有甲烷了。
按照宋元剛才拿的合同,這兩口井的施工費用差不多一百五十萬元。
就是算便宜點,也要在一百萬以上。
消費者使用的天然氣價格差不多每立方米3塊錢,可去掉中途輸送、管道入戶這些費用,天然氣的出廠價差不多每立方米隻有1塊五毛錢。
簡單地計算,這口井至少要產67萬立方米天然氣才能收回成本。
可現在來看,似乎遠遠沒有達到這個目標。
“不過,能做到這一步,已經很厲害了!”
“如果我記得沒錯,這個地方的煤炭資源本身條件也不好吧。”
王虎軍晚上專門做了點功課,翻了好幾遍清水煤礦的地質資料。
“如果換個地方,或許會有更好的試驗結果!”
雖然有些失落,王虎軍還是忍不住安慰道。
技術的攻關,從來都沒有捷徑可以走。
好在宋元已經走出了第一步,那就支持他一直走下去吧。
“老師,王總,這兒的試驗結果已經不錯了,壓力的下降也都在意料之中。”
宋元絲毫沒有半點擔憂,淡淡的說道。
“王隊長,麻煩你把昨天到現在的產氣量數據拿過來。”
宋元吩咐道。
“好的,馬上!”
很快,王明強將一遝記錄紙拿到了幾人麵前,在他身後還跟著個小夥子,抱著電腦,上麵記錄著電子數據和計算結果。
“王總,宋總,現在來看,從昨天開始算起,已經生產了3.4萬立方米的天然氣。”王明強認真的說道。
生怕有哪兒做得不到位的地方。
“3.4萬?”
趙德鑫沉思了片刻,皺了皺眉頭,突然眼神一亮,看向宋元:“宋元,你昨晚沒有再讓煤層之中添加噬煤菌?”
“還得是老師啊!”
“一眼就看出根源了!”
“昨晚確實沒有添加噬煤菌。”
“這些天然氣,都是昨天下午添加的那一瓶噬煤菌生產的甲烷。”
宋元點了點頭。
根據理論分析,按照他現在配備的噬煤菌菌液的菌落數濃度,每1千克噬煤菌能夠生產甲烷10萬立方米。
昨天,他一共隻添加了0.5千克噬煤菌菌液。
從理論上來講,能夠轉化100噸煤,生產天然氣5萬立方米。
可噬煤菌的運動、轉化都是有一定的時間要求的,尤其是噬煤菌的運動。
隻有噬煤菌接觸到足夠多的煤,它們才能更加快速地分裂,並完成煤到甲烷的轉化。
但是從試驗開始到現在,才不過半天多的時間,有些噬煤菌尚未發揮作用,能生產3.4萬立方米的甲烷確實在意料之中。
“趙院士,你們是說,昨天就隻用了礦泉水瓶大小的一瓶是噬煤菌菌液,就生產了這麽多的天然氣?”
聽兩人討論了半天,王虎軍越聽越驚。
即便這試驗沒有達到商業化的效果,他都覺得已經很了不起了。
畢竟宋元看起來那麽年輕,才剛剛大學本科畢業,還有很多的時間去研究、試驗!
卻沒有想到,隻是自己理解錯了!
這才隻是個開胃菜!
現在不產氣也都在計劃之中,隻不過是不想浪費噬煤菌菌液而已。
“王總,知道我為什麽這麽激動了吧!”
“這可是一項革命性的技術!”
趙德鑫得意地說道。
“趙院士說得沒錯!”
王虎軍認真地點了點頭。
雖然在研究水平上,他和趙德鑫院士有很大的差別,可他也是這個行業裏麵的親曆者,非常明白這項技術的重要性。
“對了,宋總,這個天然氣的氣體組分怎麽樣?”
“甲烷濃度有多少?”
王虎軍又想到了一個問題,趕緊問道。
雖然看起來火焰很大,氣量也很理想。
可這畢竟隻是個直觀的感覺。
要是這氣體之中甲烷濃度太低,那提純的成本就會增加,無疑會降低這個項目的經濟可行性。
甚至還有可能因為濃度的原因,可能會產生爆炸的風險。
甲烷濃度太低了不會爆炸,太高了也不會,就是不高不低的時候最危險!
地麵或許還好點,必要的時候能夠通過空氣稀釋,降低濃度,避免爆炸。
可井下就麻煩了。
雖然沒有人在下麵,可要是引起煤層的連鎖爆炸和燃燒,有毒氣體釋放,麻煩將會更大!
“王總,這是早上發來的測試結果。”
“我們按照昨天趙院士的吩咐,根據不同的時間節點,分三個小時,取了三個氣體樣品,請實驗室做了檢測。”
打開數據,楊雲帆將平板遞到了幾人麵前。
甲烷89%,氮氣7%,氧氣3%,二氧化碳0.8,……
甲烷98%,氮氣1%,氧氣0.4%,二氧化碳……
甲烷99.5%,氮氣0.3%,氧氣0.1%,二氧化碳……
三組數據,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從數據而看,都受到了空氣的影響,應該是跟地下擾動和取樣過程有關。”
幾個人裏麵,除了楊雲帆,宋元這個始作俑者都隻能算是最不專業的了。
趙德鑫和王虎軍不由得對視了一眼,眼神之中盡是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