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搜索枯腸尋亂因 絞盡腦汁謀對策

1

近段時間,朝廷內外發生的一係列重大事件,一一閃現在李隆基的麵前,曆曆在目。

去年,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一月九日,叛賊安祿山公開起事,反叛大唐朝廷。

從那時以來,安祿山叛軍的賊勢,雖很猖狂,但朝廷的平叛局勢,還不至於完全無法收拾。

安祿山叛賊的數十萬大軍,接連好幾個月,一直被守衛潼關的官軍,阻擋在潼關一帶,根本就無法前進一步。

安祿山叛賊的北方道路,又被郭子儀,李光弼等將領率領的官軍切斷,麵臨著腹背受敵的窘境。

叛賊占領的,僅僅不過是陳留、滎陽等幾個比較重要的據點而已。

那時的形勢,對朝廷平定叛亂,是何等有利啊!

郭子儀,李光弼等將領,屢次上書朝廷,建議皇帝,隻要派軍,堅守住潼關,以待勤王之軍,尋找有利的時機反攻就行了。

對這些富有遠見的正確建議,朝廷卻沒有認真地聽取和接受。

李隆基沒有清楚地意識到,安祿山預謀已久,準備非常充分。

李隆基心急火燎,急於求成,想要官軍迅速收拾掉安祿山叛軍。

他不顧平叛的軍事實際,自以為是地下旨,要官軍迅速出擊。

結果,盲目冒進,釀成大錯。潼關失守,君臣隻能夠倉皇南巡。

2

“這都是朕被混亂的局勢,弄昏了頭腦,身邊又沒有良弼輔佐的緣故啊!

朕被國忠等大臣愚弄,聽從國忠等大臣的建議和瞎指揮,再也不能明智地做出自己的判斷與決斷,而終於釀成了今天的惡果啊!

可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呢?

朝野上下的人們,認為國忠驕傲放縱,自私無能,以致激怒了安祿山,促成了安祿山的反叛。認為他犯下了種種罪行,對他是恨之入骨。

難道如今,臣民們要把對國忠罪行的憤怒,都遷怒到朕的頭上來嗎?

國忠故意激怒安祿山,而造成安祿山反叛,犯下了滔天大禍,大家對他是咬牙切齒,那是朕用人不當。

難道臣民們,要把國忠等臣僚犯下的過失,都要讓朕去擔當嗎?

朕雖然有不可推卸的用人不當的失察之責,但臣民們要讓朕,去承擔國忠等臣僚犯下的這些錯誤,是不是有些過分呢?

朕實在不明白,臣民們為什麽會這樣地責怪朕。

難道僅僅因為,朕是皇帝,就要承擔朝政失誤的所有責任嗎?

難道朕真是臣民認為的那樣,被楊國忠這些親密的人兒蒙在了鼓裏,被貴妃兄妹的甜言蜜語,乞求哭泣,迷惑了正常的心智了嗎?

難道朕真是那個被國忠兄妹,玩弄於股掌之上而不自知的君王嗎?

朕真是這樣的昏庸無能的君王嗎?

不是,朕絕對不是!絕對不是!開元盛世,不是朕親手開創的嗎?

可是,為什麽,朕近些年來,卻一直都不能夠對國事,做出清醒的判斷,不能夠意識到天下百姓的怨恨,不能夠認識到安祿山反叛形勢的嚴峻呢?

朕為什麽不僅沒有對國忠犯下的過錯,加以嚴厲的處罰,而且還對他越發信任呢?

從朕的所作所為來看,難道朕真的如臣民們指責的那樣,朕已經變得非常昏聵、非常昏庸了嗎?”

李隆基不禁一陣戰栗。

想到自己近些年時間,好大喜功的對外征討,處理朝政出現的種種失誤,不恤民情的橫征暴斂,天下百姓對大小官吏的怨聲載道,李隆基越發憂鬱不安,禁不住捫心自問道。

“的確,朕也承認,自從朕一向親近,極端信任和寵愛的安祿山,公開反叛的事件發生以後,朕對大臣和將領們,是有些猜忌和懷疑。

朕再也不敢如以前那樣,對大臣和將領們推心置腹,而是常常提防著他們。

這也是朕處事謹慎,為國事著想,防範反叛,才無可奈何這樣做啊!

難道,朕一切為國事著想,為了防範反叛,小心謹慎地處理朝政,也是錯誤碼?”

李隆基對臣民的指責,並不服氣,為自己辯解道。

“如果你們處在朕的位置上,處理國事,調解諸事,不也會小心翼翼,慎重其事嗎?”

3

驛站的另一間房間裏,國舅楊國忠也是輾轉反側,難以入睡。

剛剛處理完一些緊要的軍政事務,楊國忠的心裏,稍稍踏實了一些。

楊國忠雖然已經人到中年,還是那麽精力旺盛。他身材高大,身體魁梧,相貌英俊,稍稍有些肥胖的臉上,有著楊氏家族男人、女人特有的那種魅力。

“國家大事怎麽會變得一團糟呢?國家的前途究竟如何呢?此去西蜀的路途,會一帆風順嗎?太子殿下滿意嗎?”

想起這些,楊國忠的眉毛,緊縮了起來。

“這些年,是我楊國忠殫精竭慮地輔佐陛下,為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為什麽卻有那麽多的人,不滿意本相呢?”楊國忠有些憤憤不平道。

“誰不知道,陛下已經年紀老邁,精力不濟。如果不是本相,盡心盡力地輔佐陛下,國事能維持正常運轉嗎?

可是,卻有誰,能夠理解我呢!

叛賊安祿山指責我,太子殿下指責我,文武大臣指責我,天下百姓也指責我。

我盡心盡力地為國家理財,維持朝廷和軍隊的開支,為什麽卻要指責我,搜刮、盤剝百姓呢?

我藏富於國,有什麽過錯呢?

說什麽藏富於民呢?

小老百姓無知無識,鼠目寸光,常常是好逸惡勞,貪圖享樂,恨不得將家裏的財物用個幹淨。

我不替他們早做安排打算,做好他們的保障,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他們個人,能夠做到嗎?

朝廷,宮廷,軍隊,官吏的開支龐大,常常是入不敷出,不緊縮開支,開源節流,能夠做到嗎?

你們這些人,是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哪裏做到本相的難處呢?

我主張剝奪安祿山的權利,有什麽錯呢?

就是因為當初,陛下不同意我剝奪安祿山的兵權,才造成安祿山的尾大不掉,釀成最終的叛亂。為什麽如今,卻成為了我的罪過了呢?

就是我與太子殿下出現的分歧,也是為了陛下,為了帝國的長治久安。

為什麽殿下,卻對我恨之入骨,視我如寇仇呢?

潼關哥舒翰舉止失措,指揮不當,釀成潼關失利的大錯。

他的失利,完全是他剛愎自用,自以為是的責任。為什麽你們,也要歸罪到本相的頭上呢?”

楊國忠心裏很清楚,朝廷內外對他的指責。想起這些問題,楊國忠越發憂鬱不安,精神萎靡。

“還是不去想,這些煩心的問題吧!等本相到達西蜀之後,再慢慢去處理吧!

如今,我還是多想想,如何保證陛下的平安,讓陛下平安地抵達成都吧!”

想起皇帝西幸的事情,楊國忠有些著急:

“路途遙遠,治安毀壞,盜賊橫行,護衛陛下的軍隊如此少,能夠保證陛下和眷屬的安全嗎?

禁衛軍都掌握在太子的手裏,合適嗎?”楊國忠突然心內一緊,“本相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寄托在他人身上,是多麽危險啊!”

想到這裏,楊國忠警覺起來,立即大喝了一聲道:“張忠瑞,速速進來!”

一個年輕英武的侍衛應聲而進,大聲問道:

“宰相大人,還沒有歇息嗎?請問宰相大人有什麽指示?”張忠瑞畢恭畢敬地問道。

“忠瑞啊,請原諒本相如此著急!

你忙了一天,已經太累了,打擾你休息,實在有些過意不去。

有點急事,必須立即辦理!

你立即安排一些得力人手,馬上前來,護衛在本相的身邊,保護陛下和貴妃娘娘的安全!

另外,速速派人,前往東川、西川、劍南節度使帳下,請他們速速派軍,前來護駕!

尤其是西蜀成都方麵,叫他們立即率領大軍,前來接駕,不得有誤!

忠瑞啊,辛苦你了!你安排完之後,就去休息吧!你也很累了!本相會記住你的功勞的。”

楊國忠安排妥當以後,體恤地對說張忠瑞道。

“感謝宰相大人的信任!末將一定順利完成!”張忠瑞騰騰騰地走了下去。

做好了安排,楊國忠安心了許多,走到臨時鋪就的榻上,躺了下去。

“哎呀,本相還是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觀察太子那邊動靜的人,為什麽沒有動靜呢?太子父子,如今手握禁衛軍兵權,本相不得不慎之又慎啊!

陛下就在身邊,太子一向懦弱,優柔寡斷,想來不會有什麽有什麽異常的舉動吧!

明天,我還是把陳玄禮,調到陛下的身邊來吧!

鞭長莫及,陳玄禮、李靜忠,與太子走得太近了。有備無患,防著他們,總是對的!”

慢慢地,瞌睡湧了上來。

“明天的事情,還很多很多,一幹人眾的吃住出行都是問題。

我還是好好地歇息一下,再想明天的事情如何處理吧!”

想著想著,楊國忠就進入了香甜的夢鄉。

4

太子李亨心裏,卻不太認同父皇和楊國忠的近些年來的那些想法和所作所為。

此時,太子李亨在馬嵬驛驛站另一邊的房間裏,也輾轉難眠,心緒難平。

“近段時間以來,局勢變幻莫測,以致最終釀成了如今不可收拾的危局,都與父皇一意孤行,不聽從臣兒與大臣們的建議有關啊!

父皇對安祿山反叛形勢的錯誤分析與估計,對平叛形勢的錯誤判斷,聽信國舅的讒言,無端猜忌哥舒翰,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誤,才最終釀成了潼關兵敗,造成如今不可收拾的危局啊!

可是,父皇是否已經反省到,朝政失誤的原因呢?

早些時,父皇曾經下詔,打算讓臣兒這個太子,這個有名無實的帝國儲君,去監督國政,而由父皇親自率領討伐大軍,鼓舞將士們的士氣,前去禦駕親征安祿山。

可惜,父皇再也沒有當年的決斷了。父皇既沒有年青時的勇氣,也沒有了年青時的銳氣了!

最終,父皇卻被貴妃姐妹的一陣哀求、哭泣聲,打亂了陣腳,把討伐賊人的重要國策,徹底擱置了。

父皇猜忌臣兒,一直都以為,隻有貴妃兄妹,對陛下才是忠心耿耿,死心塌地的。

父皇認為,貴妃兄妹阻止他禦駕親征,是一心為陛下這個皇帝著想,一心考慮到皇帝的安危,對陛下這個皇帝,是一片丹心!

如今,經曆這麽多的大事以後,父皇能夠清醒,能夠漸漸清楚地認識到,貴妃兄妹的意圖了嗎?

父皇啊,父皇,不是臣兒搬弄是非,顛倒黑白,你其實隻是貴妃兄妹,謀求和保持榮華富貴的一枚棋子啊!

父皇啊,父皇,你知道這些嗎?

父皇啊,你可知道,潼關為什麽會突然失守了嗎?

都是陛下瞎指揮,猜忌將領,慢待士卒的顢頇舉動,傷了將士們的心,影響了哥舒翰的戰略和將士們的士氣啊!

父皇啊,父皇,你可知道,朝廷的舉措失措,讓將士們寒心,讓將領們憂心啊!

各級部門官員的貪腐,邊令誠等奸宦,對領軍統帥和將領們的敲詐勒索,更加讓全軍官兵,憤怒怨恨,最終使士氣低落,軍無戰心。

將士們見賊生畏,已經沒有了從前的勇氣與膽略啊!

不僅如此,父皇你後來,還一心聽從國舅的讒言和密報,強令潼關守將哥舒翰大帥,立即率軍,向叛賊崔乾祐,發動攻擊。

父皇啊,父皇,你一向英明,深明韜略。

難道你就不知道,國舅與潼關守將哥舒翰將軍固有的矛盾,以及國舅挾私報複的事實,會影響平叛大局嗎?

難道陛下不知道,軍中兵員短缺,糧草不濟,武器盔甲不全的事實嗎?

難道陛下不知道,將士們的怨言嗎?

到了最後,桃林之戰中,哥舒翰大帥,果然中了安賊部將崔乾祐的誘敵奸計,乃至使潼關失守,二十萬大軍覆滅。

想起這些令人不堪回首的重大失利,是多麽令人心痛心驚啊!

就是奸佞誤國,才最終造成了大唐君臣,拋棄國都,拋棄社稷,拋棄祖宗墳墓,倉皇西逃的危局啊!

父皇啊,父皇,你今天,意識到了這些問題嗎?

唉,我們大唐帝國的命運,最終究竟會怎樣呢?難道老天爺,真要滅亡我們大唐帝國,讓叛賊興起嗎?”

李亨似乎在麵對麵地與父皇談著話。

“如今,國舅爺要帶著我們到西蜀去,父皇不是不知道孩兒與國舅爺的矛盾啊!

西蜀是楊國忠那廝的根據地,我跟隨父皇到西蜀去,不是自投羅網嗎?

我可怎麽辦呢?難道我就這樣,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坐以待斃嗎?

我已經老大年紀,功業未成。難道我心甘情願,生活在父皇的陰影下,碌碌無為,一事無成嗎?”

想到前往西蜀的危險處境,李亨越發焦慮。李亨可能沒有想到,父皇此刻,也和他一樣,是憂心忡忡,思緒萬千,難以入睡。

5

想起潼關失利以後發生的一件件事情,李隆基是越想越痛心,越想越後悔,越想越自責。

李隆基的眼前,又浮現出了六月十三日那天白天,那一幕幕難忘的情境。

六月十三日那天早上,李隆基的禦駕一行,順利地抵達了鹹陽的望賢宮。

鹹陽的望賢宮,距離京師長安,隻有大約二十公裏左右的路程。

李隆基起初滿心希望的,鹹陽郡守,鹹陽縣令,盛大歡迎皇帝聖駕的場麵,不僅沒有出現,而且鹹陽郡守,鹹陽縣令等官員,皆棄職潛逃,不見了蹤影。

李隆基的侍從宦臣,早已經提前去傳達皇帝的旨意,召喚鹹陽的地方官吏,前來接駕了。

可是,到了鹹陽,居然沒有一個人出麵,前來響應皇帝的旨意,迎接皇帝的聖駕。

李隆基不禁大失所望

聽完高力士的匯報以後,李隆基怒恨交加,怒火萬丈,禁不住大聲地責罵了起來道:

“一群卑鄙無恥的東西!你們怎麽敢擅離職守呢?朕真是瞎了眼了!

你們這些享受朝廷俸祿的家夥,一個個可都是朕一心厚待的人啊!

你們可都是,年年享受著朝廷的厚祿,享受著朝廷無數恩賜的人啊!

在這危急的關頭,在這國難當頭的緊迫時刻,你們為什麽,個個都像安祿山叛賊一樣,忘恩負義呢?

你們為什麽要棄職潛逃,居然沒有一個人,能夠想到履行自己的責任,堅守自己的崗位呢?”

“陛下:

請你不要生氣,氣壞了龍體。陛下啊,聽見賊聲,就棄職潛逃,乃是這些人求生的本能。他們如今早已經逃了,無蹤無影。

陛下即使生氣,也是無用,不如樂觀大度地對待,等待他們悔悟之時吧!

此時,國事維艱,正是用人之際,維係人心為上,不要為小事,而毀了大局。

如果陛下給予他們悔過自新的機會以後,他們依然不知道改悔,陛下再運用國家大法嚴厲懲罰他們為是。”

高力士高瞻遠矚,老謀深算,很有見地地勸慰安撫李隆基說道。

“高公公所言極是!

板**識忠臣!如今國家動**,還是安撫人心為上!

陛下一向以恩德撫恤萬民,總有一天,他們會內心慚愧,開始醒悟的。”楊國忠也不失時機地笑著,勸解憤怒不已的李隆基道。

“愛卿所言有理。

朕隻是有些憤憤不平。唉!”李隆基大罵發泄之後,心裏逐漸冷靜,無可奈何地歎了一口氣。

“愛卿啊,到了此時,朕才隱隱地意識到,我們大唐帝國大廈的根基,支撐我們大唐帝國的官僚係統,其實早就已經出現問題了啊!

隻是朕一時糊塗,悔不當初,沒有意識到這一些嚴峻的問題啊!

國忠啊,朕到了西蜀之後,你一定要幫助朕整頓朝綱,整肅一下這些嚴峻的問題!”

李隆基有些無可奈何地對楊國忠說道。

“謹遵陛下聖旨!”楊國忠畢恭畢敬地答道。

“國忠,力士啊,想起這些問題,朕是多麽懊悔啊!

朕其實早就應該明白,官吏們的貪鄙腐敗,自私自利,唯利是圖,有利就奪,無利則躲,在其位,不謀其政,不能恪盡職守,才是帝國出現危機的主因啊!”

“陛下英明,所見極是。

陛下啊,你就不要自責了。都是那些臣僚們,不了解陛下的心意啊!”高力士勸解李隆基道。

“安祿山啊,安祿山,你這個蠻夷狗賊,朕待你一向不薄,你為什麽要反叛朕呢?”

李隆基的憤怒又難以遏製了。

“陛下對待安祿山不薄!都是安祿山這個蠻夷狗賊,忘恩負義,背信棄義,才會萌生反叛之心,陛下何須自責呢?”

楊國忠也不失時機地勸李隆基道。

6

朝廷厚待安祿山的種種往事,曆曆在目,一下子湧現在了李隆基的腦海裏。

想起往事,李隆基的心情,越發煩躁與氣惱。他怒火中燒,終於忍不住地又破口大罵了起來道:

“安祿山啊,安祿山!你這蠻夷狗賊,幾十年來,朕一向對你寵信備至,何嚐虧待過你啊!

你為什麽要犯上作亂,與朝廷作對呢?”

想起安祿山的種種卑鄙行徑,李隆基的悔恨與憤怒的情緒,越發不能自製了。

高力士,楊國忠等人,默默地躲在旁邊,聽著皇帝像山野鄙人一樣,辱罵著安祿山,並不時地附和著罵上幾句。

“安祿山這狗賊,真是沒有一點人性啊!你所有的榮華富貴,高官爵位,不是來自於陛下的賜予啊!

可是你,為什麽卻豬狗不如,背信棄義如此呢!你的無恥悖逆之心,真是令人發指啊!

難道真是人們所說的,蠻夷小醜,狼子野心嗎?”

7

聽著高力士,楊國忠附和的罵聲,李隆基心裏的感觸頗深。

“安祿山啊,安祿山,你從一個蠻夷小卒,被朕提拔到了節度使高位。

朕待你如子,甚至超過了朕的孩子。

為什麽你這個狗賊,卻依然要與朕作對,要反叛朕呢?難道真是勃勃野心,迷惑了你的心智了嗎?

你讓朕七十高齡,卻要為你顛沛流離,禦駕西幸。

想起往事,朕為自己沒有見人之明,是多麽地後悔啊!”

回想種種不堪回首的往事,剖析自己在處理安祿山問題上的種種失誤的舉措,李隆基內心的愧悔,越發地強烈。

李隆基對安祿山的忘恩負義和背信棄義,簡直恨入了骨髓。

李隆基不時憤怒地揮動著他的手臂,大聲地怒罵,似乎是想用手緊緊地揪住安祿山,撕個粉碎。

8

六月十三日那天上午,李隆基的心情,一直都十分憂鬱不快。

憂慮,悔恨和憤怒,一直籠罩在李隆基的心頭。

早上剛剛從長安出發時,李隆基就已經派中使宦官王洛卿等使節,先行騎著快馬出發,前去通知沿途地方的郡縣官員,叫他們做好準備,迎接皇帝的禦駕。

哪知道,李隆基一行,抵達鹹陽的望賢宮以後,李隆基看見的,卻是一副令人難以忍受的場景。

李隆基發現,不僅鹹陽郡守、縣令沒有了蹤影,而且就連傳旨的中使宦官王洛卿,也已經跟鹹陽郡守、縣令等地方官員一道,率先逃走了,不見了蹤影。

李隆基怒不可遏,不停地用拐杖,敲打身邊的侍衛,發泄著心裏的怒氣。

“你們這些不知好歹的家夥,朕養你們,究竟有什麽用呢?

到了朕需要你們的時候,你們都逃之夭夭,連鬼影子,都看不見一個了!

為什麽你們就不能夠盡忠職守,堅守自己的崗位呢?朕一定要嚴厲地懲罰你們!”

高力士一向善待下屬,想為親信侍從們受到的不公正待遇鳴不平。

於是,高力士不住地低聲勸阻李隆基道:

“陛下啊:

侍從們其實無罪,陛下不要怪罪他們。都是那些玩忽職守的臣僚的罪過。陛下不要因這點小事,氣壞了龍體,慢待了軍心。”

“愛卿言之有理!”李隆基冷靜了一些,有些歉意地對高力士微笑了一下。

當時,李隆基的身邊,隻有禁衛軍衛士,高力士與貴妃姐妹、太子妃張姝姝等眷屬,在皇帝身邊侍候著。

太子妃張姝姝,腆著大肚子,痛苦地坐在貴妃姐妹的旁邊呻吟著,不時撫摸輕揉著自己的肚子。

侍女、宦官們,心驚膽戰地四處張望,好像在盼望著什麽人的歸來。

太子李亨父子,以及李瑁等諸皇子,國舅楊國忠,與龍武大將軍陳玄禮,掌閑廄李靜忠等人,也不知道,究竟去了哪裏,沒有看見他們的一點蹤影。

貴妃姐妹不時發出的哀歎聲、抱怨聲,與張姝姝痛苦的呻吟聲,交織在一起。

李隆基聽了這些痛苦聲音以後,心情又開始變得煩躁不安,心緒不寧起來。

到了中午,李隆基還是饑腸轆轆,沒有進膳,心裏的煩惱更甚。

高力士、貴妃姐妹、張姝姝等親近的皇家眷屬,也是饑渴難忍,心情不順。

禁衛軍衛士們,飲食更是沒有著落,也是軍心動搖。其實那時,根本就找不到什麽好的東西可吃。

9

“陛下,宰相大人回來了!”侍衛李煌突然興衝衝地報告李隆基道。

正當李隆基等饑渴難當,怒氣難平的時候,終於看見國舅楊國忠,步履匆匆地提著一大包東西回來了。

李隆基不由得大喜,心裏的憤怒煩惱稍稍平息。

看見國舅楊國忠心急火燎地回到自己身邊,李隆基覺得有了依靠,心中似乎安穩了一些。

“陛下:

臣親自率人,到鹹陽宮街上,四處去尋找食物,為陛下購買燒餅飲食去了。

讓陛下和貴妃娘娘忍饑挨餓,都是臣的過錯!”國舅楊國忠抱歉地對李隆基說道。

“國忠為朕竭盡忠心,朕怎麽會不了解呢?多謝愛卿,愛卿辛苦了!”李隆基感謝道。

就這樣,李隆基、高力士以及皇帝親近的貴妃姐妹,張姝姝等皇家眷屬,這才得以勉強地充饑。

10

隻要一回想起那天在鹹陽望賢宮發生的事情,李隆基就不由得感慨萬分,對楊國忠還是心存感激,讚歎道:

“還是國忠真心誠意地對朕好哦!”

李隆基常常在心裏不停地念叨道,“隻有國忠愛卿一個人,一直把朕記在心裏。朕怎麽能夠不寵信國忠呢!

朕的孩子們,太子啊,你們都是各顧各,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啊!

你們為什麽就不能夠想到,你們的父皇,你們的貴妃娘娘,此刻都還餓著肚子,又饑又渴呢?

隻有國忠愛卿,一直沒有辜負朕的希望啊!

在這危難的關頭,隻有國忠還始終如一地對朕忠心耿耿,處處為朕著想,想到朕麵臨的種種問題啊!

天下人啊,你們其實根本就不了解朕的國舅啊!

安祿山狗賊反叛朝廷,與朕作對,那是他野心勃勃,悖逆負義,與國忠愛卿又有何幹呢?

你們為什麽偏偏要認為,安祿山反叛的行動,是國舅挑起,推到國舅的頭上,故意責難國舅呢?

普天之下,隻有朕才真正地了解理解國忠,隻有他對朕是那樣的耿耿忠心,始終如一啊!”

11

當時,楊國忠好不容易購買的幾個炊餅,隻是暫時勉強地解決了李隆基身邊幾個重要的皇家眷屬的饑餓問題。

僧多粥少,逃亡到鹹陽望賢宮的皇家男女一行,那些皇子皇孫,隨從宮眷們,大多數人到了午後,依然沒有誰,能夠吃上一點東西,個個是饑渴交加。

孩子們哭成了一團,根本就不理會大人的責罵,嗬斥,隻是大聲地叫著:

“娘啊,爹啊!我渴!我餓!我渴!我餓!”

大家都盼望著,尋找食物的衛士官員們,能夠盡快地回來,或是碰巧,能夠有賣食物的小販,從這裏路過。

漸漸地,皇家眷屬們絕望了。

他們開始明白,在這樣兵荒馬亂的日子裏,大家都是逃命要緊,哪裏還顧得上做什麽買賣呢!

正在皇家眷屬們陷入絕望之時,突然,一個侍衛李煌,飛馬衝到人群跟前,大聲向李隆基稟告道:

“陛下:

前麵塵土飛揚,莫不是叛軍來襲?請陛下命人快作準備!”

侍衛李煌有些驚慌失措地報告道。

人群的哭喊聲,立即停止了。大家驚慌失措地拖著家人,四處躲避,直往禁衛軍的隊伍中鑽去。

“禁衛軍兄弟,保護好聖人和貴妃娘娘!”楊國忠一臉恐懼地急急下令道。

禁衛軍將士,立即劍拔弩張,將李隆基,貴妃娘娘等皇家眷屬,護衛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