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 頗具儒生氣質的武官

夏侯惇,字元讓,為曹操家鄉沛國譙縣人。曹操父曹嵩為夏侯惇叔父,過繼給中常侍曹騰為養子,故夏侯惇與曹操實為堂兄弟。曹操起兵,以夏侯惇為心腹,這是必然之理。夏侯惇確實死心塌地追隨曹操,在曹操創業的前期起了中堅作用。

曹操的父親曹嵩為大宦官中常侍曹騰的養子,後官至太尉。曹嵩原出夏侯氏,為劉邦重臣夏侯嬰之後裔。夏侯氏家為當時著名的豪強大族,曹操起兵之初以夏侯氏(曹氏)部曲為基本力量。他們隻聽命於操而不忠於漢室,又因族大人眾,其中不乏英才,故曹操對他們特別重用,並有意識以之掌軍,從而形成以曹操為首的曹氏、夏侯氏聯盟的軍事集團,其重要人物有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邵、曹洪、曹休、曹真等。他們多擔任重要的方麵統帥或掌宿衛,比如夏侯惇先後鎮許都、淮南,夏侯淵則長期鎮關中,曹仁鎮荊州,曹休、曹真等典領重兵。夏侯惇為此集團中地位僅次於曹操的重要人物,他為曹魏的興起立下汗馬功勞,起了重大作用。

夏侯惇十四歲才開始“就師學”。他性格剛烈,卻十分尊師。一次,有人侮辱其師,夏侯惇即將此人殺死,故青年時已“以烈氣聞鄉裏”。中平六年(189)十二月,曹操在陳留糾合宗族部曲起兵討伐董卓,夏侯惇與夏侯淵、曹洪等即參加隊伍,為裨將,從征伐。曹操時號奮武將軍,而以惇為司馬。初平元年(190),曹操、夏侯惇、衛茲、曹洪等率軍欲西據成皋,在滎陽汴水被董卓將徐榮擊潰,損失慘重,兵員銳減。夏侯惇、曹操東至揚州,募兵數千,軍方複振。此後,曹操先後擊黑山起義軍、南匈奴軍及青州黃巾軍,夏侯惇均作為主要將領參加戰爭,並且立下大功。

曹操取得兗州後,以夏侯惇為折衝校尉,領東郡太守,鎮守兗州的重鎮濮陽。興平元年(194),曹操率大軍征討徐州牧陶謙,不料,陳宮、張邈、許汜、王楷等起兵反叛曹操,東迎呂布入主兗州。時曹操家眷留在鄄城,故呂布首先攻鄄。鄄城兵力薄弱,而“督將大吏”又多與張邈、陳宮通謀,欲叛,在這一緊急情況下,留守鄄城的荀彧、程昱急召夏侯惇援鄄。夏侯惇率兵馳至,擊敗呂布,入鄄後,當天夜裏又殺掉“謀叛者數十人,眾乃定”。但是,呂布卻乘虛攻入濮陽,取得惇軍輜重。當時,兗州各郡縣均叛,隻有鄄城及範、東阿三城為曹操堅守。曹操回師後,以三城為基地,方奪回兗州。在關係曹操存亡的鄄城保衛戰中,夏侯惇立下首功。

此後,曹操與呂布展開了爭奪兗州、徐州的長期戰爭,在作戰中,夏侯惇為流矢所中,盲左目。在此期間,夏侯惇先後擔任陳留太守、濟陰太守,並因功封建武將軍、高安鄉侯。

夏侯惇為武將,長年征戰,但兼任地方官時卻能關心人民疾苦,重視發展農業,難能可貴。在陳留太守任上,“天大旱,蝗蟲起”,他組織軍民“斷太壽水”,並“身自負士”,率將士勞動,築成了著名的太壽陂水利灌溉工程。為提高糧食產量,他還大力提倡耕種水稻,促進了農業的恢複發展,軍民生活也得到改善。獻帝遷許,夏侯惇任河南尹之要職。曹操與河北袁紹在官渡決戰時,又任夏侯惇為大將軍,後拒,鎮守許都。此期間,荊州劉表派劉備率軍襲擊曹操後方,已進到離許都百餘裏的葉縣,夏侯惇急率於禁、李典諸軍拒之,終於擊退劉備軍,保住了許都安全。

曹操消滅袁氏勢力後,即常駐鄴城,以鎮河北。夏侯惇因功遷伏波將軍,仍鎮許都為河南尹,並得以“便宜從事,不拘科製”。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大封功臣,夏侯惇增封邑一千八百戶,並前共二千五百戶。建安二十年(215),夏侯惇又率軍從曹操攻漢中張魯,克之而還。

建安二十一年(216),夏侯惇隨曹操東征孫權,孫權退走。二十二年三月曹操引軍還,留夏侯惇都督曹仁、張遼等二十六軍屯居巢(今安徽桐城),以鎮淮南,防備孫權。曹操並賜夏侯惇“伎樂名倡”,以示優待。令曰:“魏絳以和戎之功猶受金石之樂,況將軍乎。”

時曹操以魏公置官屬,“諸將皆受魏官號”。為遮人耳目,夏侯惇名義上仍為漢朝官屬,這樣他就不能對曹操稱臣朝拜。這使盡忠於曹操的夏侯惇耿耿於懷,他多次上書,“自陳不當不臣之禮”,堅決要求授魏官號。後來,曹操封其為魏國之前將軍。

建安二十四年(219),關羽圍曹仁於樊城,盡殲於禁精銳援軍,威震華夏。曹操率軍南下,同時令夏侯惇率準南軍主力馳援,夏侯惇軍與曹操會於摩陂,諸軍擊敗關羽。

此時,曹操對夏侯惇特別親重,常與同坐一車。惇有事可直接出入曹操臥室,其地位明顯高於其他將領。戰後,夏侯惇被封前將軍,仍統諸軍還鎮淮南,屯壽春(今安徽壽縣),後徙屯召陵(今河南郾城)。

曹操死後,曹丕繼位為魏王,任夏侯惇為大將軍。數月後,惇病逝。(吳潔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