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製度

那些考中進士的人,都經曆了些什麽

時間飛逝,新年剛過完,一轉眼就到了春闈的日子了。所謂春闈,就是在春天舉行的第二輪科舉考試——省試。

春闈第一天,李小娘子和孫姑娘都起了個大早,因為她們要送考生們去貢院。她們的親戚朋友當中,參加春闈的有不少人,比如李郎、趙公子,還有孫姑娘的大哥。由於他們來得早,貢院還沒開門,不過已經有很多送考和備考的人和他們一樣,早早地等候在門口了。

李小娘子問孫姑娘:“對了,你二哥怎麽沒參加省試?”

孫姑娘幹咳一聲:“腦子不夠聰明啊,在第一輪解試就被刷了下來。”

李小娘子露出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她之前沒聽孫姑娘提過這事,要不然也不會問這麽尷尬的問題了。

解試就是地方上的考試,又叫州試,按照現代人的理解方式,就好比全國考生海選,亦或是資格賽。考中解試的人叫做貢生,貢生可晉級,參加下一輪省試比賽的角逐。北宋人口眾多,這兩輪淘汰製考試可以說是相當激烈了,孫姑娘的二哥沒有考上也在情理之中。

(明)仇英《觀榜圖》(局部)

李小娘子安慰孫姑娘:“你二哥其實挺聰明的,就是平日裏讀書少了些。你讓他努努力,三年後再考吧。”

“隻能這樣了。哎,又得等三年。青年時光太短暫,能有幾個三年啊!”孫姑娘感歎,“如果像前朝那樣,一年考一次科舉就好了。”

“一年一考對那些不在京城的考生來說太麻煩了,他們得從全國各地趕來,每一次都得消耗不少錢財。”李小娘子說,“而且,如果每年考一次,錄取的進士人數太多,朝廷都不知道怎麽安置他們。”

“也對,你說得有道理。”

李郎、趙公子和孫大哥走近她們:“你們聊什麽呢?這麽投入。”

“在吐槽我二哥解試被刷下來的事,”孫姑娘大方承認,“話題過於尷尬,隻能背著你們聊了。”

眾人聽了,都露出了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此時此刻,孫二哥正在家裏狂打噴嚏。

過了一會兒,貢院的大門開了。貢生們又緊張又興奮,趕緊去門口排隊,等候入場。李郎等人也迅速告別送考的家人,拎著行李排隊去了。

孫姑娘:“加油啊,你們可以的!”

李小娘子:“三天後考完試我們來迎接你們,去大吃一頓!”

孫姑娘扭頭問:“什麽?他們要考三天?”

“你不知道?”

“沒人跟我說啊。”

李小娘子笑著解釋:“不然你以為,這些貢生一個個手裏拎的行李是什麽?除了筆磨硯台之類的考試用具,還有幹糧和其他生活用品。這三天他們是不能出貢院的,吃喝睡全在裏麵。”

“這麽嚴格啊!”

“對啊。為了防止出現徇私舞弊現象,我朝科舉製度和前朝比,有了不少改革措施,其中一條就是鎖院。等貢生們全部進場,貢院大門就會鎖上,無論是貢生還是考官,都不可以中途離開。”

“三天,太難熬了。希望他們能順利。”

孫姑娘發自內心覺得,想成為一個進士,實在太難了!首先得飽讀詩書,在海選考試中殺出一條血路,然後跋涉千裏來京城趕考,路上會遇到什麽困難就不說了。到了京城還得花不少錢找落腳地,安頓下來後又得繼續溫習功課。好不容易熬到開考這一天,竟然要被關在考場裏奮筆疾書三天。就這,還不一定能考上……

“幸好我是女孩,不用參加考試可真好。”孫姑娘沾沾自喜。

李小娘子微微一笑:“現在是不用,沒準過個幾百年,一千年,女孩子也得考。”

“不是吧?那……祝福她們。”

這時候,貢生入場結束。厚重的大門被關上,考試就要開始了。

小知識:

1、宋朝在沿襲隋唐科舉製的基礎上做出了改革,宋英宗時期,科舉正式由一年一次改為三年一次,考試分三級:解試(州試)、省試、殿試。

2、解試在各地方舉行,又叫州試;通過解試的考生稱為舉人或貢生,可到京城參加省試,省試由禮部主持;通過省試的考生可參加殿試,殿試不實行淘汰製,參加者皆可錄取為官,殿試由皇帝本人主持。

3、省試一般在春天舉行,因此又叫“春闈”。省試地址在貢院,連續考三天。為了防止作弊行為發生,考官和考生到貢院報到後都不能再離場,這一製度稱為“鎖院”。省試的考試結果由尚書省公布,第一名稱為“省元”。歐陽修就曾考中省元,“少年舉人,乃歐陽公也,是榜為省元。”

4、宋朝為了防止科舉中舞弊,製定了一係列製度。除了鎖院製度外,還有回避製度,糊名製度和謄錄製度。

5、回避製度又叫“別頭試”,若考官的親戚朋友參加考試,必須另設考場,由其他考官負責;糊名製度即把試卷上的考生信息全部密封起來,防止閱卷者私自打高分;謄錄製度指的是有專人將考生的試卷抄寫一份,考官看到的都是謄錄版本,防止考生在試卷上做記號,或者考官通過字跡認出考卷是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