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抒情傳統

從世界範圍來看,文學有兩大傳統,即敘事傳統和抒情傳統。西方的文學屬於敘事傳統,而中國文學屬於抒情傳統。陳世驤明確指出,“整體而言,中國文學傳統就是一個抒情傳統。”林庚先生也指出,中國文學史“事實上乃是一個以詩歌為中心的文學史”,中國文學的貢獻是“以十五國風代表的抒情傳統”。不過,由於這個抒情傳統是由學者們構建出來的,學界對抒情傳統的開始時間仍有爭論,有的認為抒情傳統自《詩經》就開始了,有的則認為漢代的《古詩十九首》才是抒情傳統的開始。從我們前麵對《詩經》內容的介紹,尤其是文學價值最高的《國風》來看,將抒情傳統追溯至《詩經》是有道理的。

“抒情傳統”中“抒情”所指範圍非常廣泛,既包括《毛詩序》中所提出的 “在心為誌,發言為詩”的“詩言誌”思想,也包括最先由屈原提出的“發憤以抒情”的主張,還包括魏晉時期陸機所提出的“詩緣情而綺靡”的審美態度。“抒情”或者“言誌”,其“情”與“誌”是針對創作主體而言的,由此抒情傳統指的是文學作品中注重個人情與誌的抒發,而較少對客觀世界的描述。

從《詩經》開始,我國詩歌沿著《詩經》開辟的抒情道路前進,抒情詩成為我國詩歌的主要類型。從詩歌題材來看,我國的詠史懷古詩、友情送別詩、邊塞詩都特別豐富,而這些都是典型的抒情詩。即使是詠物詩和山水田園詩,也並非單純地狀物和寫景,而是在狀物和寫景中有所寄托,借物詠懷、借景抒情是詩人們最常用的手法。在描寫中抒情才是這些詩歌的最終目的,光是詠物和寫景不能算作上乘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