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薩”號戰艦

任正非在華為多次講到艦船,他於2015年1月16日在華為市場工作會議上講了“瓦薩”號戰艦沉沒的故事。

瓦薩王朝統治時期,瑞典是歐洲的強國之一。為了與勁敵丹麥、波蘭對抗,稱霸波羅的海,瑞典國王古斯塔夫·阿道夫斯二世要求建造一批新的戰艦,並要求戰艦航速要快、火力要強、裝飾要華麗,因為這樣才足以顯示瓦薩王朝的權力、戰鬥力和財富。1626年年初,其中最大的戰艦“瓦薩”號,在國王的親自監督下正式開始建造。

性格暴躁的國王總是有太多要求。在“瓦薩”號建造期間,他不斷下令依照他的旨意改變設計和建造要求。在“瓦薩”號的骨架已經安裝好的時候,他下令增加戰艦的長度。最後,“瓦薩”號擁有了雙排共64門艦炮,全長達到了69米,成了當時裝備最齊全、武裝程度最高的戰船。但對於橫梁和壓艙物來說,在一個並不穩固的平台上安裝的這些裝備顯得過高過長了,而且與平台的功能極不相稱。但國王的命令沒人敢違抗。試驗中“瓦薩”號發生了危險的搖動,但這個預警信號被忽視,因懾於國王的狂躁,還是決定準備航行。

1628年8月10日,“瓦薩”號在萬眾矚目中揚帆起航,但在航行了不到1海裏後便遇上大風浪,開始側傾,又因船身過重而加速沉沒。凝聚著瑞典國王無限期盼的心血之作首航僅僅10多分鍾便沉沒而成絕唱。

任正非參觀了瑞典斯德哥爾摩的“瓦薩”號沉船博物館,粗看介紹後,便欣賞著這艘長69米、主桅杆高52米,即使現在看起來也仍然恢宏無比的戰艦,想象著300多年前的它在萬眾期待中盛裝出海和它短暫的航海生涯,唏噓不已。

任正非感歎道:“瑞典的‘瓦薩’號戰艦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炮艦,很漂亮,裏麵的雕塑都是藝術品。為了好看還加蓋一層。國王為了顯示威力,又加建了一層炮塔,但船體本身沒有改,結果一出海就沉船了。我們要接受‘瓦薩’號戰艦沉沒的教訓。戰艦的目的就是作戰,打勝仗,任何裝飾都是多餘的。我們在變革中,要避免畫蛇添足,使流程煩瑣。”

任正非指出,華為管理流程變革的目的要始終圍繞為客戶創造價值,不能為客戶直接和間接創造價值的部門是多餘的部門、流程是多餘的流程、人是多餘的人。華為將緊緊圍繞價值創造,來簡化公司的組織與流程。變革的目的是多產糧食和增加土地肥力。凡是不能為這兩個目的服務的,都要逐步簡化。

例如,前些年,華為從上到下開始為膠片所累,有一個12人的團隊,一年從頭到尾經常有4個人在負責寫膠片。華為員工抱怨,說自己電腦裏已存了6000多套膠片。有人算了一筆賬,每份膠片的人工成本高達6萬元(也有人說不貴)。有的幹部動不動就要下屬寫膠片,而且寫起膠片來,絲毫不放鬆要求,字斟句酌,力求完美,轟轟烈烈,甚至不惜為此大動幹戈,不僅助長了官僚作風,而且浪費資源。

任正非早在2011年年初的市場大會上強調指出:“要讓基層部門把精力聚焦在工作上,聚焦在客戶上,要減少不必要地為領導做膠片,為機關填表格的工作。我們公司做膠片,像瘋子一樣,從上到下忙著做膠片,活也不幹。為什麽?領導要來了,膠片要多姿多彩,領導喜歡你就升官了。”任正非嚴厲批評裝飾膠片這種好看不中用的歪風邪氣,並說:“今後誰再安排下屬寫好看的膠片,誰就下台。”

【故事點評】

任正非在華為多次提到過“瓦薩”號戰艦,就是為了提醒華為人要吸取“瓦薩”號戰艦沉沒的教訓,時刻牢記管理的本質與終極目標。他告訴華為人,造戰艦的目的就是打勝仗,任何裝飾都是多餘的。

“瓦薩”號戰艦,是17世紀一艘裝備最全、武裝程度最高的戰船,卻在初次航行出海10分鍾就沉沒了。“瓦薩”號戰艦沉沒的原因在於瑞典國王搞錯了戰船目的,從而本末倒置。企業經營也是如此,我們不能本末倒置,在做事的時候摻雜太多私心雜念,要知道,目標純粹是勝利的首要因素。反思自己的企業,是不是也像是“瓦薩”號戰艦一樣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流程和繁複製度,以至於忽略了核心目的。任正非以“瓦薩”號戰艦為例,界定了企業變革的目的,闡明了企業管理的本質與精髓:簡單、實用與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