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鴕鳥

華為高管們長期不接受媒體的采訪,凡事“不回應、不評論”,以至於華為公司在外界看來,總有撥不開的迷霧和說不清的秘密。因此,有人將華為這種心態稱為“鴕鳥心態”。

2010年11月25日,任正非與公共關係、品牌部等有關部門進行了一次座談,座談的主要內容就是“改善與媒體的關係”。

任正非在講話中坦言:在輿論麵前,公司長期的做法就是一隻把頭埋在沙子裏的鴕鳥,我可以做鴕鳥,但公司不能,公司要攻擊前進,華為公司到這個時候要允許批評。

現在華為和媒體的關係是有問題的,要敢於把事實真相對外宣傳,改善和媒體的關係,善待媒體。

任正非表示,公司以前的宣傳策略和他個人的心理障礙不無關係。但要把他個人和公司的宣傳策略區分開來。如果不區分開來,公司宣傳永遠定位在一個不正確的位置上,就把公司耽誤了。

“華為才是個二十多歲、朝氣蓬勃的‘小夥子’,確實需要被世界正確認識。別人對公司的誤解,有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不主動與別人溝通,甚至連被動的溝通我們都害怕,還把這當成了低調……我可以做鴕鳥,但公司不能。”

為轉變華為公司一直以來對外封閉的形象,任正非要求“公司高管今後要學會與媒體打交道,積極主動接受媒體采訪,公司的高管在一年內至少接受媒體采訪一次。這一要求將計入高管的年度考核內容,與其工資、獎金直接掛鉤”。

任正非還鼓勵公司媒體關係部門“要敢說話,要敢說錯話……要低作堰,而不是高築壩”,媒體“采訪任何一個員工都可以”,他還鼓勵員工“想說什麽就說什麽,批評華為公司更好”。

華為創立以來,很多記者在遇到與華為有關的事件時,通常在第一時間向華為的媒體關係部門求證,而華為的媒體關係人員經常以“不予評論、不予置評”之類的回應拒絕向媒體透露華為的態度。

對於這樣的問題,任正非開始對媒體關係部門的工作人員放權:“媒體公關部門的人員要敢說話,不要怕說錯話,說兩句錯話有什麽關係嗎?公司真有因為哪個人說錯話垮了的嗎?說兩句錯話組織就垮掉了,說明這個組織真不值錢。”

“華為公司到這個時候要允許批評,你們看我所有的講話、所有的文章,都號召華為公司內部要出現敢於反對的聲音、敢於反對我們的人。”任正非說。

此前,任正非也發表過很多次內部講話,不過,針對公司改善與媒體的關係專門召開座談會,尚屬首次。

這是華為從“被動聚焦”到“主動曝光”的小步嚐試。可以期待的是,在高管微博亮相之後,華為或許已在醞釀更多的改變。

對於華為的這一轉變,多位業內資深人士表示任正非的反思精神令人尊敬,而這種反思精神也是一個成熟企業家所必備的素質。不少業內人士表示,“華為的反思是非常適當而且及時的”。

華為大部分員工在論壇上也給予了支持,“華為以前是一個封閉的公司,現在感覺是有一定的改觀……我們有好的東西要敢於去給外界看,讓外界也知道我們在做什麽”。也有員工認為此舉有利於樹立公司在公眾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公司開始拓展企業網市場,客戶不再隻有三大運營商了,後續終端也可能會直接麵向消費者市場”。

2011年1月25日,胡厚、徐文偉、餘承東、丁耘、陳黎芳、李昌竹等多位華為高管開通了新浪微博。

華為的高管們在新浪微博上十分活躍,不僅積極介紹華為產品,還對網友提問坦率回複。像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每天都更新微博,不遺餘力地宣傳華為手機,介紹手機裏麵的“黑科技”,引來眾多粉絲的關注。

華為內部人士透露,任正非這一轉變,多少是受到2010年10月華為公司董事長“孫亞芳離職”傳言的觸動。2010年10月,有傳言稱,華為將發生一場人事“地震”,創始人兼總裁任正非欲將其子任平引入EMT(經營管理團隊),但遭到以孫亞芳為首的高管們的集體反對,董事長孫亞芳正在走離職程序。

華為官方雖然聲明這“純屬憑空捏造的謠言”,任正非也表示“不讓子女接班”,但外界依然堅信華為就是“任正非的王國”,“子承父業”不過是時間問題。

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引發了外界對華為的猜疑,甚至是妖魔化;現在,在任正非的推動下,華為緊閉的大門開始逐漸開放。

值得一提的是,從2011年開始,華為和上市公司一樣對外發布經營業績。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公布了華為的全年業績,其中華為125億元年終獎,成了坊間熱議的焦點。華為公開對外披露業績,被視為華為實現開放透明承諾的又一舉措。

尤其是2019年5月,美國將華為列入“出口管製實體清單”,禁止華為從美國公司購買技術和零部件。一年後,美國又使出終極“撒手鐧”,切斷華為全球所有的芯片來源。在至暗時刻,一向低調的任正非頻繁接受中外媒體采訪,回應外界關切,大講華為的故事,從容淡定,談笑風生。從曆史到現實,從國家到個人,從科技到生活,他侃侃而談,讓全世界看到中國企業和企業家堅強與豁達的一麵,也讓人感受到改革開放40多年浸潤下一位中國企業家的豪情、智慧與格局。凡事“不回應、不評論”的華為,終於不再是“鴕鳥”。

【故事點評】

此前,由於創始人任正非堅持遠離聚光燈,“上行下效”,遠離公眾視線、遠離媒體也成為華為高管的共識。從隱身幕後到走上前台,華為高管齊開微博,可以視為華為對外部開放的初步試探。任正非要求公關部門“改善與媒體的關係”,“不做把頭埋在沙子裏的鴕鳥”,“善待媒體,允許批評”,華為緊閉的大門開始逐漸開放,這是一種進步。

“不當鴕鳥”彰顯了任正非的開放心態。正如任正非所說:“開放的心態,會幫助我們吸收整個人類社會文明的積極成果,會讓我們活得更明白、更理性、更智慧,也更長久。”任正非給外界傳達出這樣一種信號:華為正在試圖建立一種更加透明化和開放化的公司製度體係,它的形象變得更加親民。而事實上,這是一場更深層次的戰略轉型,華為正在從一家神秘的B2B公司轉型為一個世界級的消費者品牌,因此,它必須敞開心扉,隻有與世界對話,與世界握手,才能擁有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