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部分 自省與進步 自我批判是個寶

自我批判是華為的核心價值觀之一,是華為的傳統。

正是這種傳統,使華為始終保持著當年那股勁,從幾個人擴張到19萬多人,那股**,那股玩命精神,使這個隊伍始終保持著旺盛的戰鬥力。

任正非說:“自我批判是個寶,多年的奮鬥實踐,使我們領悟了自我批判對一個公司的發展有多麽的重要。如果我們沒有堅持這條原則,華為絕不會有今天。”

為什麽要開展自我批判呢?2000年,任正非在一篇名為《為什麽要自我批判》的文章中詳細解答了這一問題。

華為還是一個年輕的公司,盡管充滿了活力和**,但也充塞著幼稚和自傲,我們的管理還不規範。隻有不斷地自我批判,才能使我們盡快成熟起來。我們不是為批判而批判,不是為全麵否定而批判,而是為優化和建設而批判,總的目標是要導向公司整體核心競爭力的提升。

這些年來,公司在《華為人》《管理優化》、公司文件和大會上,不斷地公開自己的不足,披露自己的錯誤,勇於自我批判,刨鬆了整個公司思想建設的土壤,為公司全體員工的自我批判,打下了基礎。一批先知先覺、先改正自己缺點與錯誤的員工已經快速地成長起來。

自我批判的目的是不斷進步、不斷改進,而不是停留和沉溺於自我否定。所以,我們每個人要對照任職資格標準,拚命學習,不斷修煉和提升自己。

沒有自我批判,我們就不會認真聽清客戶的需求,就不會密切關注並學習同行的優點,就會陷入以自我為中心,必將被快速多變、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所淘汰;

沒有自我批判,我們麵對一次次的生存危機,就不能深刻自我反省,自我激勵,用生命的微光點燃團隊的士氣,照亮前進的方向;

沒有自我批判,就會故步自封,不能虛心吸收外來的先進東西,就不能打破遊擊隊、土八路的局限和習性,把自己提升到全球化大公司的管理境界;

沒有自我批判,我們就不能保持內斂務實的文化作風,就會因為取得的一些成績而少年得誌、忘乎所以,掉入前進道路上遍布的泥坑陷阱中;

沒有自我批判,就不能剔除組織、流程中的無效成分,建立起一個優質的管理體係,降低運作成本;

沒有自我批判,各級幹部不講真話,聽不進批評意見,不學習不進步,就無法保證做出正確決策和切實執行。

隻有長期堅持自我批判的人,才有廣闊的胸懷;隻有長期堅持自我批判的公司,才有光明的未來。

任正非很清楚,每一個華為管理人員都會遭遇到個人責任能力臨界點,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客觀地講,管理者的成長與企業組織的成長,是一場馬拉鬆式的速度賽跑——管理者個人素質與能力的成長速度,必須快於或至少等於企業組織的發展與成長速度。如果管理者個人素質與能力的成長,滯後於企業的發展,就會到達痛苦的“個人能力臨界點”。

管理者遭遇的每個臨界點都是管理者能力素質的製約瓶頸,都是他們必須自我超越的時刻。管理者隻有通過不斷的學習和自我否定,像蛇蛻皮一樣,每蛻一次皮,就獲得一次成長。盡管這個蛻皮的過程很痛苦,甚至很危險。

1998年,《華為基本法》定稿之時,任正非就提出在華為總部新基地門口立一塊石碑,上書:“一個企業長治久安的基礎是接班人承認公司的核心價值觀,並具有自我批判的能力。”可見,華為之所以能夠成功,沒有垮下去,靠的就是圍繞核心價值觀的長期自我批判。

任正非認為,在這個大變革時代,自我批判是拯救公司最重要的武器。當互聯網思維肆虐的時候,當“豬都能飛起來”的時候,任正非又在內部開展自我批判的行動。

任正非說:“極端困難情況下,會把我們逼得更團結,更先進,更受用戶喜歡,逼得我們真正從上到下能接受自我批判,自我優化。外界的困難可以讓內部更團結進步,而能接受自我批判本就是自我優化之路。”

任正非不僅堅持自我批判,而且接受下屬對他的批判。

2018年,華為藍軍曾發表“任正非十宗罪”,任正非在華為“羅馬廣場”、華為心聲社區公開表明,“我錯了,我改”,這樣的例子有過多次,由此才形成了華為實事求是、批判成風的氛圍。

對於下屬的批判,任正非說:我沒有生氣,我生氣的是那種唯唯諾諾、根本就不動腦筋的人。

華為已經成為全球通信設備企業的領導者,但任正非認為,今天的華為恰恰可能是最脆弱的時候。為什麽呢?因為成功容易讓人變得怠惰和自大,讓組織變得盲目驕傲和故步自封。過去的成功不是未來成功的可靠向導,不能陶醉於過去的成功,迷信過去成功的經驗,要敢於不斷地批判自己。

2016年8月,華為的一位海歸程序員泥瓦客從組織、流程、環境、工具四個方麵痛斥在華為做研發的不易,並寫了一篇名為《華為到該炸掉研發金字塔的時候了》的文章,發表在一本內部刊物上,他在文章中直言不諱地指出華為在研發方麵存在的四大弊端。

這篇文章被華為心聲社區網站轉發,一石激起千層浪,在華為引發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內部討論。

一位員工在留言中寫道:“很多研發的同學都抱怨過,聰明的人都去做管理了。根源還是研發團隊的作戰方式。一個項目需要那麽多人,必然需要有管理,就有所謂的管理者,管的人越多,管理者做技術的時間越少。要轉變開發的模式,打班長的戰爭。如果都是一個個的小團隊,就不需要那麽多的所謂的技術管理者了。”

內部激烈的討論驚動了任正非。他在看完這篇文章和所有人的討論後,簽發了一封總裁辦郵件,把文章和大家的討論貼出來,告知全公司,此舉動背後的心思不得不說耐人尋味。

任正非在他簽發的郵件中寫道:“自我批判不是為了批判而批判,不是為了全麵否定而批判,而是為了優化和建設而批判,總的目標是導向公司整體核心競爭力的提升。隻有具備犧牲精神的人,才有可能成為將軍;隻有長期堅持自我批判的人,才會有廣闊的胸懷。”

【故事點評】

人性都是脆弱的,麵子、自尊等都是脆弱的證明,而強大則是反脆弱的過程,個人不曾打碎、重塑過自己,就談不上成熟、強大。企業和人一樣,都是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這就需要不斷地去偽存真,去除虛偽、虛榮的浮華,說真話,做實事,隻有這樣,才能取得成長。

批判與自我批判就是這樣一個優化組織的工具和方法,遺憾的是,很多企業都無法做到。華為的快速成長,其實就是華為管理團隊不斷否定過去、自我否定的結果。三十餘年的艱苦奮鬥和殘酷的競爭使任正非領悟到,“自我批判對於一個公司的發展有多麽重要,如果沒有堅持這個原則,華為絕對不會有今天。世界上隻有那些善於自我批判的公司才能存活下來,我們要不斷地自我批判,不斷地進步,世界是在永恒的否定之否定中發展的。”

任正非說:“我也不在乎接班人是否忠誠,接班人都是從底層打出來的,打出來的英雄同時又能夠進行自我否定,自我批判,同時又有開放的胸懷,又有善於妥協的精神,在看人的問題上能夠多元視角,而不是黑白分明,他就是自然而然的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