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國八製”時代

開放,必定伴隨著陣痛。曾幾何時,世界跨國通信公司大舉進入中國市場,價格高,服務差,甚至無服務。今天程控交換機每線價格10美元左右,而當年每線的價格為500美元,是現今價格的整整50倍,而且還不能及時交付產品。

20世紀80年代,中國的通信依靠固定電話,是程控交換機的時代。作為改革開放率先開放的市場之一,中國通信市場需求旺盛,國內冒出了400多家通信設備廠家,企業實力都非常弱小,無法與外國廠商抗衡。

當時,中國電信基礎網絡當中,從農話到國家骨幹電話網絡通信設備都是依賴進口,通信設備的關鍵核心技術都掌控在美國、德國及日本等發達國家之手,中國通信市場100%由外國公司占有。

有人做過統計,這些動用巨量外匯購入的昂貴設備分別是來自七個國家和八種製式的機型,故稱“七國八製”。據說,在北京,幾乎可以找到全部八種製式的機型。2019年10月22日,任正非接受歐洲新聞台采訪時講述了“七國八製”的由來。

所謂“七國八製”就是包括瑞典的愛立信、芬蘭的諾基亞、法國的阿爾卡特、德國的西門子、美國的朗訊、加拿大的北電、日本的NEC和富士通。這麽多國家,這麽多製式,但都是適合城市使用的大型交換機,不適合農村的通信需求,規模太大,農村也承擔不了這麽高的成本。

任正非接受歐洲新聞台采訪跨國巨頭們以傲慢的姿態,在中國市場上高價出售產品的同時,也享受著市場征服者的勝利的快感。

它們的通信設備不但價格昂貴,而且由於製式不同,電話經常掉線,給普通消費者的使用帶來極大的不便。

當時中國農村通信市場剛剛啟動,正好有縫隙和空間,我們華為從40門交換機起步,做到100門,做到200門,再做到2000門,然後開始做一些大型的程控交換機,能滿足一些鄉鎮基層的使用需求,我們是這樣一步步往上走起來的。

當時七個國家、八種製式,在中國的電信“地圖”上塗滿了各種“顏色”,全國交換機“版圖”都被國外交換機廠商瓜分完畢。而這些來自不同國家和製式的交換機,憑借各自的技術壁壘,不僅使單用戶價格高、軟件升級以及售後維護服務費高,而且彼此之間技術互不相通,一度造成了中國通信市場的混亂,並為此讓中國電信運營商付出了昂貴的成本。這個局麵一直持續到1994年。

今天,五六十歲的人應該記憶猶新,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家裏能裝一部電話機是何等的有身份,因為僅裝一部固定電話就需要幾千元甚至上萬元。當時所有通信設備全靠進口,再加上高昂的安裝成本和通信資費,擁有一部家庭固定電話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而且,有錢還不一定能裝上,需要送禮、托關係、批條子。剩下的,就是等,少則一個月,多則等半年才能裝上電話。

任正非認識到,隨著國家經濟建設**的到來,大規模發展通信基礎設施將是大勢所趨。但國外技術的壟斷和設備高昂的價格,成為經濟發展最大的“攔路虎”。他很快做了一個決定:與其做代理,不如自己研發產品。

通信圈中的人都非常清楚這個行業的風險性,所以很多人不理解任正非為何不做代理,卻把自己賺來的第一桶金用來搞自主研發。其實,任正非有著自己的看法:外國人到中國是為賺錢來的,他們不會把核心技術教給中國人,而企業最核心的競爭力就是技術。

憑借自主技術、優質的服務和低廉的價格,國產大容量程控交換機開始大規模占領市場。造成的直接結果就是“七國八製”的程控數字交換機價格開始直線下跌,單位價格從500美元降至300美元、100美元,直至30美元。

對於老百姓來說,競爭的好處顯而易見。裝電話不再是少數人的特權了,電話裝機費用一降再降,最終免費。電話在中國普及,不過用了五六年時間。

華為研發的我國首部萬門數字程控交換機C&C08量產後,逐漸打破了外國公司的技術壟斷與壁壘。我國固定電話的用戶數從20世紀90年代初的1000萬迅猛發展到2005年的上億用戶,整體通信設備麵臨從原有的空分、縱模技術向數字技術的飛速轉換。

由於國內廠商的崛起,競爭日益激烈,國內程控交換機價格急劇下降。在“巨大中華”(巨龍、大唐、中興、華為)的帶領下,中國通信行業異軍突起,一舉奪回了“半壁江山”。

隨著華為萬門機的研發成功,“巨大中華”開始有了自己獨立的技術和品牌,它們突破了國外廠商的重圍,開始“反擊”了。從此,“巨大中華,四柱擎天”的格局形成了,“七國八製”徹底成為曆史。我們仰慕國際巨頭的時代已經過去,終於揚眉吐氣了。

【故事點評】

“七國八製”這則故事,令我們看到當時中國通信設備被外國企業壟斷的被動局麵以及任正非堅持自主研發的長遠眼光。華為從一家小作坊發展成為全球通信行業領導者,其持續競爭實力,是依靠長期堅持自主研發和創新,不斷深化和完善研發管理體製實現的。華為的自主研發打破了西方的技術壟斷與壁壘,改寫了全球通信設備市場的競爭格局,成功地實現了從單一產品到多元產品的快速發展,這些實踐和經驗都值得廣大中國企業深入學習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