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人士認識梅蘭芳的由來

歐美人士向來不看中國戲,──在前清時代,西洋人差不多都以進中國戲院為恥。──我嚐以為這是件憾事。在民國四年的時候,我與梅君編了一出嫦娥奔月,這戲的前半出仍用舊格式,後半出就用極幹淨華美的場子,設法創製古裝,並代為參酌古舞,安置了幾種舞的姿式。梅君把種種舞式,做的異常嫋娜美觀,出演以後,極博輿論界的讚美。友人吳震修君對我說:『以後有給外國人看的戲了!』

不久,留美同學會公宴美國公使芮恩施君Paul Reinsch於外交大樓並約梅君表演奔月的後半出。看過之後,芮恩施公使及留美諸君,都極讚美。芮公使特別梅君家中,拜訪了一次。這可以算是西國人士觀中劇的頭一遭。

後又編了幾出,如:天女散花、霸王別姬、上元夫人等戲,把古時綬舞、散花舞、劍舞、拂舞等,安在裏麵,也極博得中外人士的歡迎。從此遇有喜慶堂會,每逢有梅君的戲,歐美賀客必要一;並且因為時間的關係,他們住往要求將梅劇提前,更都以為與梅君一握手為快。

法國安南總督到北平來,想看梅劇。美國駐斐利濱總督某君來平之前,也曾給美國駐華公使館一個電報,說:『到平後,一定要看一次梅劇。』於是外交部,特為在外交大樓,宴請這兩位總督,並且特約梅君演劇。二公看著,非常滿意讚美。演完以後,曾與梅君作長時間的談話。

瑞典皇太子S. A. R. Prince Gustavus Adolrhs來平後,也願一觀梅劇。外交部本想公宴他,但是皇太子卻預先聲明:『不赴公宴』的。於是費了許多周折,最後才議好,由梅君請他到梅宅茶會,並且特為演一戲請他批評。皇太子本身是個大美術家,看了更讚美不已。

以後印度大文豪泰戈爾到平來,也必要看看梅劇,特請梁啟超、林長民二公介紹。結果,梅君的藝術,竟使這位大文豪異常傾佩。

從此後,梅劇聲名震動了西洋人的腦海。於是平、津、滬、漢各處的外國人,也沒有不想看看梅劇的了。並且每逢梅君在戲院出演,也一定有許多外國人來看。後來恰巧美國有幾次遊曆團來平,都把「觀梅劇」一項,列在遊曆課程以內。從此「梅蘭芳」三字,在歐美人腦中的印象,一天比一天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