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被張居正彈劾者得以平反,張居正的心腹一一下台

張居正去世了,馮保也被趕到了南京,萬曆皇帝終於可以做名副其實的皇帝了。而萬曆皇帝也暗暗下了決心,一定要做出一番功績來。

相比張居正來說,馮保就聰明多了。因為他早就已經為自己謀好了出路,所以在他離開京城去南京之後,活得仍然逍遙快活。但是張居正就沒那麽好命了,馮保離開之後,張居正生前幾十年所積累的好名聲全部毀於一旦。當時朝廷的局勢顯得比較複雜,有三股勢力都在躍躍欲試:其中有剛發展起來的張四維一派;還有急於親政的萬曆皇帝;再者就是從前對張居正等人意見很大的那些官員。

最初,陝西道禦史楊四知沉不住氣了。他首先向朝廷上疏,提出了首輔張居正的十四條罪狀。其中最突出的便是:“大略言其貪濫僭竊,招權樹黨,忘親欺君,蔽主殃民。”

張居正在世時,從沒有人敢這樣評論他。而如今張居正死了,馮保也倒了,一切事情都是萬曆皇帝做主。楊四知的上疏正合了萬曆皇帝的心意。萬曆皇帝雖然心裏非常高興,但是表麵上還是做足了樣子。在翻閱完楊四知的奏疏之後,他對群臣說道:“居正朕虛心委任,寵待甚隆,不思盡忠報國,乃怙寵行私,殊負恩眷。”從這些話來看,萬曆皇帝已經將張居正的貢獻全部拋到腦後了。接著,他又說:“念係皇考付托侍朕衝齡,有十年輔理之功,今已歿,故貸不究。”意思是:念及他是父皇留給朕的顧命大臣,而且在十年的輔政過程中也一直盡心地輔佐,既然現在他已經去世了,就饒恕他吧。

雖然萬曆皇帝決定寬恕張居正,但是對於張居正曾經的心腹大臣,萬曆皇帝就沒那麽心軟了。比如,張居正曾經的得意門生馮昕、龐清、遊七等人都被打入大牢嚴刑拷打,並且萬曆皇帝還下旨稱,這些人一個都不能放過。

真的像萬曆皇帝說的那樣,念在張居正輔政十年的功勞上就寬恕他嗎?其實,這隻是萬曆皇帝的緩兵之計。萬曆皇帝非常清楚,張居正在世的時候,與朝廷中的很多大臣都有矛盾。現在張居正已經死了,如果想輕易地給他安個罪名是很容易的事。但是,讓萬曆皇帝顧慮的是,張居正也有很多擁護者,而這些擁護者中大部分都是朝廷中需要的大才,不可能因為張居正而將這些人全部罷黜。因此,在萬曆皇帝看來,唯一的辦法就是等時機成熟時,將張居正所留下的威望徹底消除。

其實,還有另外一點讓萬曆皇帝覺得十分麻煩,那就是在張居正輔政期間,張居正的所有意見自己當時都是非常讚同的,而且兩個人也一直站在同一條戰線上。如果現在反駁張居正所做的事,無異於自己打自己的臉。在考慮到這些問題之後,萬曆皇帝決定先不追究張居正。

但沒過幾天,又有人站出來再一次彈劾張居正,即四川道禦史孫繼先。他提出了“追言往事”,並且建議皇帝重新起用曾經因為彈劾張居正而被罷免的吳中行、趙用賢、艾穆、鄒元標、傅應禎等人。此外,對於因為張居正而冤死的劉台,采取恩恤的方式。而緊接著,一些言官也開始上疏,請求皇帝對死去的張居正進行彈劾。

這些上疏雖然都很符合萬曆皇帝的意思,但是讓他最頭疼的還是之前的問題——自己當初是支持張居正的做法的。可為了將張居正所留下的好名聲徹底搞臭,萬曆皇帝最終還是同意了大臣們的意見。但為了維護自己的顏麵,他這樣說道:“朕一時誤聽奸惡小人之言,以致降罰失中。凡是這奏本上列名的因建言得罪的,俱起用。其餘有類似的,吏部都查明報來。”

其實,這隻是個開端。而目的就是想引起輿論,徹底搞臭張居正。而事情的發展正符合萬曆皇帝的心願——朝中大臣紛紛站到了批判張居正的行列中。同時,朝中官員也開始互相彈劾。首先,山西道禦史魏允貞彈劾張居正在世時的那幾個心腹大臣,比如張翰、王國光、梁夢龍等人。魏允貞的奏疏中稱,這些官員都是通過拍張居正的馬屁而任職高位的,並沒有真才實學。

在魏允貞之後,禦史張應詔又上疏彈劾刑部尚書殷正茂和兵部尚書兼兩廣總督陳瑞,稱這兩人都曾拿出大量錢財賄賂張居正。由於在朝政中這兩個人的人緣本來就差,在張應詔彈劾他們之後,萬曆皇帝很快就作出了批複,立即將二人罷黜。

接下來,禦史黃鍾上奏彈劾廣東巡撫陳省,稱陳省的官職也是因為賄賂了張居正才得來的,並且為了討好張居正,他經常派幾百名士兵專門駐守張居正的老家江陵,每年耗費朝廷的銀子數千兩。在看完這封奏疏之後,萬曆皇帝便下旨將陳省貶為平民,並將陳省全部的財產充公。萬曆皇帝心裏很清楚遭到彈劾的曾經依附於張居正的大臣之中有很多大才,但是為了徹底清除張居正所留下的陰影,他隻能將他們一一罷免。

此後,曾任兵部尚書的張學顏和現任兵部尚書的吳兌、禮部尚書徐學謨、工部尚書曾省吾、刑部尚書潘季馴、吏部侍郎王篆、薊州總督戚繼光、陝西總督高文等官員,不是被罷黜,就是被貶官。

雖然張居正在世時權傾一朝,但是他對朝廷、對萬曆皇帝確實是非常忠心的。可以說,此時長眠於地下的張居正不會想到,他曾經一心輔佐的君主會對他翻臉如此之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