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荊州神童張白圭

嘉靖四年(1525年)五月初三,張居正呱呱墜地。張居正的兒子張敬修在《文忠公行實》中這樣記載:張居正的母親趙氏在懷胎十二個月的情況下生下了張居正。通常婦女懷胎十月就能生下孩子,而趙氏的情況被大家認為是祥瑞——這個孩子將來必定不凡。

張敬修的文章中還記錄了兩個夢,據說在張居正出生前的一晚,他的祖父張鎮和曾祖父張誠兩人都做了十分古怪的夢。

張鎮那晚夢到家裏突然出現很多水,整個屋子都泡在水裏,張鎮非常奇怪,於是問下人:“哪裏來的這麽多水?”下人回答說:“水是從張少保地裏流過來的。”那時候的少保是一個官職,是太子少保的簡稱,宰相有同等地位。這讓張鎮更是疑惑,祖孫三代連舉人都沒有考中,哪裏來的少保一說?

張居正的曾祖父張誠夢到自己半夜在院子裏散步時,看到院內水缸裏飄上來一隻特別大的白烏龜。黑色的烏龜常見,而白烏龜確很少見。古人認為,看到稀有顏色的動物是一種吉祥之兆。張誠十分激動,他認為張家馬上要出聖人了。

孩子出生後,第二天張誠為孩子起名為白圭,白圭與白烏龜諧音。張白圭也就是後來的張居正。

張白圭的出生給全家帶來了希望,他被全家視為掌上明珠並給予萬分寵愛。張白圭也不負眾望,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異於常人的天賦。在張白圭不到兩歲的時候,有一天,他的奶娘抱著他在院內玩耍,這時,他的堂叔龍湫正在讀《孟子》,這引起了小白圭的興趣,他待在旁邊認真地聽著。龍湫看到此情景就跟小白圭說:“孩子,大家都說你聰明伶俐,但是如果不識字那就不算是真正的天才。你看我這本書上有兩個字‘王曰’,也就是王說的意思,如果你不認識這兩個字就算不上是天才。”其實龍湫隻是想逗孩子玩,因此並沒有把這件事記在心裏,更沒指望一個不到兩歲的孩子能記住這兩個字。而結果卻在他意料之外。第二天,奶娘再次抱著小白圭來到院子玩耍,龍湫又在讀《孟子》。這時,小白圭晃晃悠悠地朝堂叔走去,龍湫把小白圭抱在懷裏,接著小白圭指著堂叔手中的《孟子》說到:“王曰。”小白圭的這個舉動不僅讓堂叔十分驚訝,也令全家人感到十分不可思議,因此家人更加肯定地認為小白圭是個小天才。

在之後的日子裏,小白圭便開始學習認字,五歲開始讀書作詩,七歲就知曉六經大義,十歲的時候就能夠寫詩詞,小白圭也成為荊州府赫赫有名的小神童。在十二歲的時候他參加了荊州府的考試,他不費吹灰之力就考中了秀才。其實,民間還有關於這件事情的傳聞。

當時的考官是名叫李士翱的荊州知府。在張白圭參加考試的前一天,這名知府做了一個十分古怪的夢,他夢到天帝讓他轉交給一個小孩一個包袱,他打開包袱後看到一塊玉璽,而那個小孩就在旁邊,夢裏孩子的長相也特別地清晰,因為隻是個夢,所以知府李士翱並沒有放在心裏。

考試結束後,李士翱開始閱卷。當他看到張白圭的考卷時,對張白圭的文采十分讚賞。在荊州府公布成績的時候,知府李士翱第一個念出了張白圭的名字,而他突然想起自己之前做的那個夢:白圭就是白的玉印啊!他突然醒悟過來,接著他讓張白圭走上前來。這時,李士翱十分肯定他就是夢中的那個孩子。李士翱十分的疑惑:他現在已經叫白圭了,我怎麽還要把玉印交給他呢?

最終,李士翱想了一個辦法,他對張白圭說道:“張白圭,我已經看過你的考卷,非常不錯,你將來一定是一個人才,隻是你這個名字雖然也很不錯,但是比較適合用在小時候,如果你功成名就用這個名字就不太合適了。這樣吧,我幫你改個名字。”對於這個要求,張白圭欣然接受,何況由主考官來給自己改名字也是一種榮耀。於是,李士翱就給張白圭改名為——張居正。之後,李士翱還鼓勵張居正刻苦讀書,將來報效國家。

李士翱是張居正人生中的第一位恩師,他還向湖廣提督學政田頊極力地推薦張居正。田頊為了考驗張居正,讓張居正當場做文章。張居正的表現非常出色,最終被田頊接納。由此,張居正告別了張白圭的孩童時代。

古人有句話:“其身正,不令而行。”也有這樣一句話:“官正則民服。”而這兩句話正是李士翱對張居正的殷切期望。他希望張居正做一個為民謀福的清官。事實證明,張居正沒有辜負李士翱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