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皇帝的“搖錢樹”,精明的“守財奴”

和作為大清朝的理財高手,皇帝的精明管家,為乾隆聚斂了大量財富,因此能夠得到乾隆的寵幸。為了滿足乾隆窮奢極侈的生活開支以及連年征戰所消耗的巨額費用,和確實費了不少心思。

乾隆帝一生興趣廣泛,愛好頗多。他除了喜歡詩詞歌賦以外,還喜好收藏文物、珠寶、琴棋書畫以及古玩等。乾隆的這些興趣和愛好不僅耗費了大量錢財,還讓老百姓終年不安。朝鮮使者曾經說過:“皇帝窮奢極侈,故賦重役繁,生民困苦,不自聊活矣。”為了滿足乾隆的愛好,地方官員命令老百姓冒著風險終日辛勞,為製造各種工藝品而去采玉、淘金、挖銀等。比如,乾隆喜歡和田玉,為了從新疆和田運送一塊大玉石到京城,則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並且要耗時幾年才能到達目的地。這樣的情況就讓不少的地區經濟衰敗、民不聊生。

雖然在乾隆統治的前半期,清朝國力強盛,國庫充實,老百姓也能夠安居樂業,但是隨著乾隆步入中晚年後,生活窮奢極欲,大肆揮霍,國庫的存銀也逐漸入不敷出。為了滿足自己好大喜功與粉飾太平的欲望,乾隆身邊急需一個善於理財而又能廣開財源的能人,而和就是最好的人選。

和是一個斂財高手,他知道不可能從發展社會生產、安定社會秩序等去增加財富,因此他把眼睛放在了地方官吏的錢袋之上。為了讓這些地方官員為乾隆進貢,和千方百計地用了很多手段,利用各種理由搜刮財物,內務府和戶部就有許多白花花的銀子流入,而和也趁機中飽私囊。

當時,無論是中央的各部官員還是地方的封疆大吏、知府、知縣以及各地的鹽商等,每年都將自己搜刮來的大量錢財和稀世珍寶獻給乾隆皇帝,借以討其歡心,趁乾隆高興之時加官晉爵。特別是皇上、皇太後和皇後等人過生日的時候,和便會抓住機會向各級官員以及商人們大肆地搜刮。表麵上乾隆反對各部官員挖空心思準備各種貢品,事實上,他對各級官員送來的貢品是相當滿意的。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官員們照送,和照單全收,而乾隆則睜隻眼、閉隻眼,保持沉默。風氣一開,不僅國內的官員、商人們送,就連朝鮮、安南以及英國、西班牙等國家的使臣也開始進貢大量的珍寶,進貢習俗已蔚然成風。

作為乾隆皇帝的“搖錢樹”,和是有自己獨特的本事的,他可以在不大動用國庫存銀的情況下,滿足乾隆帝奢華生活的需要以及日常的開支。和無論什麽時候都把乾隆服侍得舒舒服服,許多事情都不讓他操心,因此乾隆對和是言聽計從,也越來越覺得和聰明、能幹,視其為自己的得力助手。事實上,乾隆皇帝算得上是一個有能力的君主,他所需要的絕不是隻會溜須拍馬、庸庸碌碌的無能之輩,而是需要那種能夠為他“排憂解難”之人,和很明顯就是這樣的人。

和從各級官員以及商人們那裏聚斂的財富,既不是這些人自己通過勞動所得,也不是他們自己家的財產。實際上,這些官員和商人也是通過對普通老百姓的巧取豪奪才獲得這些財富,因此,廣大下層民眾的生活也就更加艱苦了。為了增加收入,和對戶部、內務府以及崇文門的稅關控製得非常嚴格,他明白“開源節流”的道理。

崇文門稅關,除了能夠負責日常的稅收外,還承擔著一些其他的任務,比如代替內廷變賣抄沒來的王公貴族、大臣的財產等。雖然在名義上崇文門稅關和其他稅關一起列於戶部名下,但是實際上它依然隸屬於內務府,由內廷直接控製。所以說,崇文門稅關是一個很好撈錢的官職,皇帝讓誰當上崇文門稅務監督,誰就有可能大發其財。正因為如此,和才會千方百計地把持這個職位不肯放手。

由於頭腦靈活,辦事機靈又善於理財,乾隆帝需要的金銀珠寶和都能夠源源不斷地提供,因此,乾隆對和十分滿意,對於這棵“搖錢樹”,乾隆越到晚年越離不開。當時國家的財政大權,幾乎都由和一人掌握,國家重大的財政開支也由其把持。和在財政事務上的獨斷專行達到了極點,他不斷侵吞國家資財,為自己聚斂財富大開方便之門。

乾隆皇帝到了晚年,奢華的開銷有增無減,皇室的正常收入已經不能滿足這種奢華。因此,乾隆一沒有錢就開口問和要,和則要想盡辦法,保證將聚斂來的財富用來滿足乾隆的窮奢極欲。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八十大壽,為了討得皇帝的歡心,和精心準備,盡情揮霍,借機也想大撈一把。乾隆表麵上要求政府官員節儉辦事,不要過分鋪張,可是在和的“巧妙”安排下,一切“無不新辦”。為了給乾隆賀壽,自皇宮的西華門一直到西郊的圓明園,所有的樓台都經過了特別的裝飾,並且這些慶典所需的物品也大多由南京、蘇州等地籌辦,極盡奢華。盡管操辦這次生日慶典需要花費很多的銀兩,但是卻不用國庫開支。因為和規定地方各省凡是三品以上的官員,都要有所進獻,而京城官員也要捐獻俸祿,那些商人們籌集的款項就更不必多說了,僅僅兩淮鹽商就捐獻出了四百萬兩白銀作為讚助。不需耗費國庫銀兩便把壽宴辦得如此風光,對和的斂財之術,乾隆自是十分欣賞的。

和不但善於給乾隆帝招財進寶,滿足其巨大的消費,同時還是一個善於理財的精明的“管家”,滿腦子都是生財之道,頗有一些發家致富的本事。作為乾隆的財務總管,他還是一個斤斤計較的“守財奴”。和治家的原則是開源節流,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廣開財源,他是什麽賺錢就去做什麽,隻要能夠賺到錢,他什麽手段都可以使出來。

或許是小時候那段難忘的經曆,讓和將金錢看得相當重要。和家裏每日進出的銀兩他都必須心中有數,一一過問。和家裏的花費開支,都不動用和的私人錢財,而由下人自己獨立承擔。因此,與和一樣,這些下人也想盡辦法四處撈錢,盤剝別人。和家的用人眾多,這些人卻根本沒有得到什麽獎賞,甚至連晚飯也不過是稀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