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發憤練勇,勁旅初成形

初辦團練便遭遇失敗的曾國藩並沒因此而放棄,這一次的失敗對他而言隻是一次磨煉,但更是一次激勵。從此時開始,他便發誓一定要練成一支自己的軍隊,一支真正的勇軍。

曾國藩選擇衡州的原因有三,一是因為他的祖籍是這裏(衡陽),可謂第二故鄉;二是曾國藩的妻子歐陽氏的娘家也在這裏,相比來說親友多;三是由於衡州北臨南嶽衡山,屬水陸要衝,是兵家的必爭之地。

由於有了第一次的教訓,來到衡州的曾國藩首先想到的是與地方官員搞好關係。當時擔任衡州知府的陸傳應早早就接到了巡撫的劄文,開城相迎。陸傳應位居四品,比曾國藩低五級,但曾國藩卻對他禮貌有加,左一句兄右一句弟,讓陸知府心裏十分高興。

陸傳應答應把團練大臣的“署衙”設在小西門演武場。這個場子很大,是當年吳三桂“稱帝”時開辟的。“署衙”有了,但是取什麽名字呢?曾國藩前思後想,為了小心謹慎他仍然用以前在長沙用的“湖南審案局”。人員不變,招牌不變,可是曾國藩的思想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不再像以前那樣僅僅維護地方治安,也不再做一名人人唾棄的劊子手了,他要練一支勁旅,由他親自掛帥,掃平太平軍,成就一番大業。

曾國藩把隨身帶來的千餘名團勇安置好之後,覺得自己需要一些交心而有才的將領,他便想起了郭嵩燾、劉蓉、李元度、陳士傑等人。於是,曾國藩馬上寫信讓他們前來相助,共成大事,立大業。收到信的郭嵩燾正在湘陰籌備練勇的資金,得信後並沒急於趕到曾國藩處,而是等資金籌備得差不多時才去;劉蓉在曾國藩的眼裏是諸葛亮一般的人物,缺他不可,因此他在信中對劉蓉說,無論如何一定要前來相助。而其餘幾人也是被曾國藩視為知己或得意的弟子。

幾日過後,曾國藩便收到了江忠源的來信。當時的江忠源任湖北按察使,但他被皇帝派去江西一帶和太平軍作戰。江忠源在信中讓曾國藩抓緊時間成立一支勁旅,奔赴江西消滅太平軍,他說,現在的綠營軍是扶不起的阿鬥,不堪一擊。在勇猛的太平軍麵前,他們都是懦夫,甚至太平軍的喊殺聲都能把他們嚇倒。

江忠源的來信正合曾國藩的胃口,事實上他也是這樣想的,隻是皇帝給各地團練大臣的任務是幫辦練團勇,並不是成立正規軍隊。如果現在就成立軍隊,豈不越格,後果不堪設想。如何讓皇帝批準自己成立正規軍呢?曾國藩想了想眼下隻有江忠源有這個本事說服皇帝,於是曾國藩便回信讓江忠源上奏皇帝,批準他招募人員,成立一支正規軍,上前線殺敵立功,保衛大清。

沒得到皇帝的批準,曾國藩就坐不住了——他開始了前期的準備工作並開始招募人員。

李元度是接到信後第一個來曾國藩處的,他還給曾國藩帶來了一個意外的驚喜——五百名新募的平江勇。經過一個月的時間,李續賓、曾國葆、金鬆齡就招募來了兩千五百名湘丁。另外,江忠濟和鄒壽漳也從新寧、寶慶等地招募了一千餘人。這樣,曾國藩手下共有五千多人,便於訓練和管理,於是他把這些人按營劃分,每五百人為一營,共有十個營。

隨著郭嵩燾、劉蓉、陳士傑等人的相繼到來,曾國藩很高興,而最讓曾國藩高興的還是郭嵩燾籌到的二十萬兩軍餉。曾國藩把人才都匯集到自己門下,看到眼前這些得力幹將他突然想到了還缺幾人。於是他寫信先向駱秉章客氣了一番,報告了團丁的情況,然後請他視察,同時向他借調塔齊布、楊載福、周鳳山三人。沒幾日,這三人便興衝衝來到了曾國藩的“署衙”。

此時的曾國藩門下,雲集了眾多人才,稱得上是文武齊備。兵也有了,將也有了,接下來便是商議如何把這些人訓練成一支讓敵人聞風喪膽的勁旅了。曾國藩和郭嵩燾、劉蓉、塔齊布等人經過仔細商量之後,製定了一套軍事條例及訓練辦法。塔齊布、羅澤南等人統帶這十營兵勇。至此,曾國藩心中的那支勁旅已初步成形。

當地知府陸傳應見到這陣勢,也不敢怠慢,加之曾國藩經常和他商量一些事情,兩人非常投緣,於是便取出十萬銀兩資助練勇之事。曾國藩很是感激,看到這陸知府他便想起了出山後第一位給他幫助支持的人張亮基,而這位陸知府也算是自他出山後的第二位貴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