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為國求才,無須避嫌

清末思想家、文學家龔自珍有詩雲:“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對於這句詩,曾國藩是深有體會,他時時為大清無人才而苦惱。他曾對心腹們說,大清如果不想和外國講和,必須有四五個得力大將站出來,可是萬裏疆土卻怎麽也找不出幾個這樣的人才。為了國家,他在選擇和培養人才方麵花費了不少心血。隻要是稍有能力之人,或是有一技之長之人,曾國藩都極力推薦或培養,從不因此人會影響到自己的前途而放棄培養或貶低此人。曾國藩的胸懷可以說是能容常人所不容,非常寬廣,即使這個人和他心存隔閡,甚至因為某事得罪過曾國藩,但是隻要這個人確實有一定能力,曾國藩就會不計前嫌地向皇帝推薦此人。大到總督,小到營兵,由曾國藩提拔和培養的人才不計其數,以至於連他自己也數不清。

為國家推薦人才才算得上一個合格的政治家。他經常說:“居高位者,以知人曉事二者為職。”並言:“今日能知人能曉事,則為君子;明日不知人不曉事,即為小人。”

曾國藩保舉人才,主要有三種:匯保、特保、密保,根據不同的情況、級別、待遇而區分。曾國藩所帶領的部隊每打一次勝仗,他都會匯保一次,獎勵所有的將士。除此之外,他還根據勞績對辦理糧台、文案、善後諸務的幕僚作出相應的奏保。這樣,官兵及眾人備受鼓舞,士氣急劇上升。

曾國藩認為,為國求才無須避嫌。他推薦人才總是不計較個人間的嫌隙,以大局為重,為朝廷著想,他的寬廣胸懷令人欽佩。他推薦左宗棠便是很好的一例。

曾國藩和左宗棠由於不投脾氣,雙方之間經常發生爭執,時間一長便生嫌隙。曾國藩一向講究個人修養,言語之間很是得體,做事一向穩重。而自稱為“今亮”(今世的諸葛亮)的左宗棠恃才傲物,心直口快,凡事一吐為快,而且一向快刀斬亂麻,這兩個人待在一起經常是矛盾重重,誰也看不上誰。左宗棠的多次趕考未中,讓他很是敏感,稍微怠慢他或是過於謙讓他,都讓他的自尊心受不了,所以這個度讓首次和他打交道的人根本掌握不好。曾國藩曾經就是因為過分謙讓激起了左宗棠的強烈反應。有一次,曾國藩給左宗棠寫信,出於禮貌和謙讓,他用了“右仰”。左宗棠看到後很是生氣,以為曾國藩故意拿他開心,所以他說:“他寫了‘右仰’,難道要我‘左俯’不成!”此話傳入曾國藩的耳中,曾國藩當然不悅,本來是出於禮貌才這樣寫的,卻被他視為侮辱人的話。後來,曾國藩曾作語調侃左宗棠:“季子敢鳴高,與予意見大相左。”此語包含了左宗棠的姓(左)和字(季高),可謂是寓莊於諧,明事達意。左宗棠得知後氣得直跳,為了掃平心中之怨氣,他也還語一擊,但是他這一語過於惡毒:“藩臣徒誤國,問他經濟有何曾?”此語中也包含曾國藩的姓(曾)和名(國藩)。雖然對得工整,但言語中卻凶神惡煞。長此以往,曾國藩和左宗棠之間便嫌隙漸深。

後來迫於政治形勢,曾國藩寫信讓左宗棠來曾府為朝廷出力,而左宗棠也為了能在曾國藩的手下大長名氣同時實現功成名就的願望,來到曾國藩的手下做了一名營官。後經曾國藩的推薦,左宗棠得以“以四品京堂候補,隨同曾國藩襄辦軍務”。

之後,左宗棠在曾國藩的推薦之下,步步高升,由最初曾國藩手下的一名營官做成了獨當一麵的浙江巡撫,督辦浙江全省的軍務。在左宗棠的升遷中,曾國藩絕對功不可沒。作為兩江總督的曾國藩負責統率江蘇、安徽、江西三個省的軍務,而皇帝又下了一道旨:“並浙江全省軍務,所有四省巡撫、提鎮以下各官,悉歸節製。”曾國藩接到該旨後,馬上給皇帝上了奏折說:“以臣遙製浙軍,尚隔越於千裏之外,不若以左宗棠專辦浙省,可取決於呼吸之間。”他在奏折中說以左宗棠的膽識謀略可以獨當一麵,擔此大任,請皇帝降諭旨於左宗棠,浙江省所有軍務他全能管理妥當。此時的左宗棠在廣信負責駐防工作,幾日之後便收到了皇帝命他管理浙江省軍務的諭旨。同治元年(1862年)正月十五日,左宗棠從江西開始出發向浙江一帶前進。進駐浙江開化縣之後,曾國藩又為他提供一係列的戰略決策,按照曾國藩的決策,左宗棠逐步走近成功。同治三年(1864年)二月二十五日,左宗棠攻下了杭州;同年八月,左宗棠占領了浙江省的大部分地區。

這時的左宗棠擔任浙江巡撫之職,並被補授為閩浙總督。他在官場中已穩穩站住腳跟,地位和曾國藩不相上下。後來,無論左宗棠處於低穀時還是高峰時,曾國藩始終不遺餘力地給予支持和幫助。隻要是事關大清,他都鼎力相助。在左宗棠為西征無餉而發愁的時候,曾國藩挺身而出,竭盡全力為左宗棠西征籌劃軍餉,同時讓自己最得力的湘軍領袖劉鬆山協助左宗棠。其實,當年左宗棠能在新疆取得勝利依靠的就是劉鬆山率領的湘軍。

顯然,曾國藩的大度是許多人無法做到的。盡管與左宗棠曾經惡語相向,但曾國藩為了大清的江山,他不僅不去計較這些恩怨,還把左宗棠推上了高位。對左宗棠尚且如此,可見他對其他人才更是珍愛有加。曾國藩恐怕連自己也記不清楚,一生中到底為大清推薦和提拔過多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