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借殼上市,力助中資

李嘉誠對於妻子莊月明女士的突然離世傷心不已,甚至總是在無人的時候悄悄落淚,但是堅強的李嘉誠卻沒有因此在事業上躊躇不前,而是化悲痛為動力,繼續為把長江實業打造成“超級航母”努力奮鬥。在他看來,一味地沉溺於悲傷之中於事無補,他還有兩個聰明懂事的兒子,為了他們也要好好地生活下去。因此,他更加勤奮了,希望用事業的成功來慰藉已經不在人世的愛妻。

不久,李嘉誠打算以借殼上市的方式與中信集團和首鋼進行合作,期望將這兩家公司重新組建成中信泰富和首鋼國際,並使其成功上市。中銀、華潤、招商和中旅曾經是香港四大實力雄厚的中資企業,無論是在當時的香港市場還是在中國內地都具有極高的地位,新中國成立以後,政府便正式接管了這四家老字號企業。由於香港實行的是資本主義自由化的經濟政策,處於這種市場的大環境下,香港的中資公司普遍發展緩慢。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中資的運作方式才漸漸地適應了香港的市場體製,發展速度也開始日漸增長。

自20世紀90年代初,香港的中資集團便紛紛在股市中進出,眾多企業也在這一時期成功上市。當時,很多新成立的中資公司反而比一些曆史悠久的中資公司更加活躍地出現在股市上。而中信泰富和首鋼國際這兩個在中資上市公司中分別位於第一和第三名的上市公司,也都是在新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之後才成立的。事實上,中信泰富和首鋼國際公司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成功上市,並且實力日益壯大,與李嘉誠的努力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1979年10月,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決定在香港建立新的分部,由榮毅仁擔任總裁。榮毅仁祖籍江蘇無錫,於1937年在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曾擔任過多項重要職位。在榮毅仁擔任總裁不久,便親自邀請李嘉誠加入該公司董事會。1978年夏天,榮毅仁的兒子——36歲的榮智健隻身前往香港,並在此拓展了自己的事業,同時也積累了許多經商之道。1986年,榮智健加入了父親榮毅仁的中信投資公司,開始在香港中信投資公司工作,由於表現優異,得到了該公司董事們的一致好評,經過董事會決定,榮智健很快被提升為香港中信集團的副董事長兼總經理。

榮智健把建功立業作為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奮鬥目標,盡管在當時很多人看來他已經功成名就了,但是這小小的成就並不能使他滿足。他希望能夠憑借自己的實力將香港中信集團帶上一個更高的台階。考慮到公司長遠的發展,榮智健意識到隻有使公司上市才能實現更大的突破。這也是當時的市場環境所造成的,上市幾乎是所有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但是,榮智健也考慮到,就當時整個香港股市的形勢而言,中資企業要想成功上市,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正當他為此事煩惱的時候,時任香港中信集團董事的李嘉誠提出了“借殼上市”的建議,即通過收購一些狀況不佳的上市公司,來使中信集團能夠在香港成功上市。

李嘉誠和榮智健在經過一番細致的考察和分析研究之後,最終將目標鎖定在泰富發展公司這隻殼上。泰富發展公司最初屬於香港證券富豪馮景喜名下的新景豐發展公司,在經曆多次重組之後,最終由曹光標——香港毛紡織品業大亨於1988年8月掌控泰富發展公司一半以上的股權。這家公司隻有投資和地產兩方麵的業務,最初的經營狀況一直很好,沒有出現任何問題。後來曹光標和太古洋行之間因爭奪航空業的霸主地位而引起糾紛,由此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爭奪戰,最終,曹光標輸給了太古洋行,並以損失大筆資金而收場,因此泰富發展公司遭受了重創。

李嘉誠和榮智健商定收購泰富發展公司之後,李嘉誠立即將百富勤任命為香港中信集團的財政顧問和收購代表。1990年初,百富勤便向曹光標提出希望以平均每股1.2港元的價格購買其手上所持有的泰富發展公司50.7%的股權,然後再以相同的價格繼續收購剩餘的股權。在全麵收購泰富的過程中,香港中信集團從頭到尾都沒有支付過現金,而是依靠許多繁複的換股和物業作價的方法來使這次收購計劃獲得成功的。由於李嘉誠和榮智健都曾經是港龍航空公司的股東,並且和曹光標有過一定的接觸,所以此次收購計劃是在雙方經過仔細斟酌、慎重商議之後才作出的決定。可以說,這次收購案的順利完成,對雙方而言都是十分有利的。

在成功收購泰富發展公司之後,榮智健又對其進行了一係列的重組,並於1991年6月公布了控股權的分配情況:49%的股權由香港中信集團持有,20%的股權由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持有,李嘉誠和曹光標手中各持有5%的股權。從股權的分配上來看,李嘉誠收購泰富發展公司的主要目的隻是為了幫助榮智健,而並非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不久,泰富發展公司便更名為中信泰富,由榮智健來擔任總裁。

李嘉誠在幫助中信集團成功上市之後,與榮智健再接再厲,又將收購目標放在了恒昌行這隻殼上。恒昌行是由曾經擔任過恒生銀行總裁的何善衡於1946年一手創辦的,是一家擁有悠久曆史的老牌企業,並以創建百年企業為目標。起初,恒昌行不僅在客戶中享有極高的信譽度,而且產業涉及地產、汽車、貴金屬、電子等領域,業務涉及的範圍非常廣泛,在所有華資貿易行中屬於規模和實力最大的。除此以外,整個恒昌集團的總淨資產大約有82.73億港元。無論是在企業經營狀況方麵,還是在內部的管理方式上都是比較完善的,並且由三名股東共同持有集團的控股權,因而外人無任何可乘之機,幾乎沒有人能動其一分一毫。

但是世事難料。1991年,恒昌集團的總裁年事已高,沒有精力再經營下去,加之其子並不願意“子承父業”,所以迫於無奈隻能決定將公司出售。這一消息公布之後,香港的許多富商都對其虎視眈眈,準備伺機將這隻百年難遇的“肥羊”一舉拿下。

此時此刻,李嘉誠和榮智健也在暗地裏積極地準備全麵收購恒昌行,但是他們按兵不動,秘而不宣,隻是靜待時機。由恒生銀行的第一任主席林炳炎和中漆主席徐展堂等人共同組建的備貽公司信誓旦旦地想要全麵收購恒昌行,最終沒有如其所願。據某家媒體透露,備貽公司由於事先就已經計劃好要瓜分恒昌行才導致其出師不利——恒昌物業歸屬於鄭裕彤,恒昌的汽車代理權(代理日本本田、日產、五十鈴以及美國通用汽車銷售權)歸屬於林炳炎家族,而其糧油代理權由中漆主席徐展堂所擁有。得知備貽公司將來的拆分方式,恒昌行的三名控股者對此非常不滿意,並且也並不打算將手中的股權出售給備貽公司。

當榮智健聽聞這個消息之後,便開始積極加入全麵收購恒昌行的角逐之中,並以新成立的Great Style公司的名義公開向恒昌行的三大股東表示出自己的收購意向。這家新成立的財團總共由九名股東組成,前六大股東是:中信泰富集團、李嘉誠、鄭裕彤家族的周大福公司、百富勤、郭鶴年旗下的嘉裏公司、榮智健。

這一年的8月初,李嘉誠和榮智健所率領的新財團Great Style公司正式向恒昌行提出以平均每股336港元的價格全麵收購恒昌行的股權。這個價格比此前備貽公司所提出的每股254港元的價格高出82港元,總共需要花費的資金也必然比備貽高出許多,大約是69.4億港元。在經過一個月的協商之後,這次收購戰終於在9月3日圓滿成功。

這個消息一經傳出,立刻引起了社會的關注,而中信泰富這個貿易巨人也由此而聞名香港,並在香港股票市場中地位與日俱增,遂成為香港股市的龐然大物。1992年年初,中信泰富對外宣布要再次進行集資,發行11.68億港元的新股,成功籌集到25億港元的資金。榮智健曾經在媒體上公開表示,中信泰富集團之所以這麽著急地籌集這筆款項,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麵收購恒昌行剩餘的股權。在籌集到所有的資金之後,榮智健便立即對其他手中持有恒昌行控股權的股東進行了全麵的收購。李嘉誠持有恒昌行股權的19%,他首先很爽快地接受了榮智健所提出的收購計劃,以15億港元的價格將手中持有的股權賣給了榮智健。在李嘉誠的帶動下,其餘持有恒昌行股權的股東包括郭鶴年、鄭裕彤、百富勤在內的幾大股份持有者也都陸陸續續地接受了榮智健的收購計劃,將手中所持有的恒昌行的股權出售給了他。最終,榮智健不僅順利地完成了全麵收購恒昌行的計劃,還在1993年6月之前使中信泰富成功地由紅籌股(中資股與國企股的統稱)上升為藍籌股,其在股市中的總價值在100億港元左右。李嘉誠的鼎力協作是中信泰富集團能夠在如此短暫的時間裏迅速成長起來的根本原因。此外,李嘉誠與榮智健的默契配合也是此次收購成功的重要因素。

自1990年年初,李嘉誠大力倡導借殼上市的方式使中信集團在香港地區順利上市之後,中國內地的許多企業也都躍躍欲試,希望能夠像中信一樣在香港市場大展拳腳。但是,由於當時中國內地企業受經濟體製的羈絆,這些中資企業不可能輕而易舉在香港市場上成功上市,唯一行得通的辦法就是與華人首富李嘉誠合作,用這種借殼上市的方式,共同集資建立一家公司,發揮各自最大的能力和優勢,分別在香港和內地市場上開拓新的業務。

當然,這種合作方式對於李嘉誠而言也是極為有利的。因為他也可以趁此機會在內地市場中拓展自己的事業。因此,在經過了一番細致的調查和深入的分析之後,他首先將合作對象鎖定在首鋼集團。首鋼成立於1919年,當時累計產鐵總量為28.6萬噸。首鋼獲得新生是在解放後,也就是1949年以後。我國第一座側吹轉爐是在1958年建立的,並從此結束了首鋼“有鐵無鋼”的曆史。我國第一座30噸氧氣頂吹轉爐於1964年由首鋼成功建立。首鋼集團可以說是國內鋼鐵業的翹楚,主要以鋼鐵業為主,兼營建築、機械、采礦、房地產、電子和海外貿易等多種不同領域的業務,在企業的經營管理方麵也趨於完善。在整個內地市場的經營狀況良好,並且在同行業中一直處於“領頭羊”的地位。此外,整個企業總共擁有員工大約27萬人,無論在內地市場,還是在海外市場都擁有數十家聯營企業和上億美元的資產。

在香港的上市企業中,有一家名叫東榮鋼鐵的公司引起了李嘉誠的注意,東榮鋼鐵以經營鋼鐵的銷售業務為主。1990年,這家公司僅在鋼筋的進口總量上便達到了33萬噸,而當年整個香港的鋼筋進口總量也還不到100萬噸。東榮鋼鐵是一家由眾多股東共同組建的聯合公司,股權也相應地由他們共同控製著,而這家聯合公司的最高管理者則是由在股市中素來有“魔術師”之稱的李明治擔任。在李明治正式接管公司之後,便不斷地改變整個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的股份配額。據知情者透露,李明治經常以收購者和出售者的不同身份來變換該集團內部的控股結構,這讓許多手中持有少量該係上市公司股票的股東十分不滿。最終,這位在香港股市中打拚多年的“魔術師”也因此觸犯了證券交易市場的法律條規。於是,證監會等一些機構對其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調查,在這種極為不利的情況下,他被迫出售該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

這對於李嘉誠而言正好是個好機會。他認為,當時的東榮鋼鐵恰好適合於首鋼進入香港市場的發展計劃,入港發展方向正相吻合。因為東榮鋼鐵不僅擁有十分完整而合理的銷售渠道,而且還能夠減輕首鋼當時的負擔,能夠使首鋼不論是在國內還是海外的市場都能獲得更大的發展。兩年之後的10月23日,長江實業集團、首鋼集團、怡東財務公司與東榮鋼鐵正式簽訂了一份關於收購東榮鋼鐵的協議,並以平均每股9.28港元的價格全麵收購了東榮的股權。由於當時的東榮鋼鐵在股市中的名聲不好,信譽度極低,所以也就決定了無論是收購價格還是在市場上的股價都要低於其實際的價值,當時的東榮就是一個沒血沒肉、規模不大的空殼子。但是,令人驚歎的是,“慧眼識珠”的李嘉誠卻將這家原本隻是空殼的東榮鋼鐵迅速地發展成了一家規模宏大、前途無量的中資企業。

在將東榮鋼鐵成功收購之後,李嘉誠的長江實業係又與首都鋼鐵集團進行了第二次合作。經過重重篩選和反複斟酌後,它們將目標鎖定在三泰實業上。1993年4月2日,由長江實業、首都鋼鐵和怡東財務公司三家聯手再次組成新的財團,以平均每股1.69港元的價格收購了三泰實業67.8%的股權,總共花費資金3.14億港元。三泰實業是一家以生產電子產品為主要業務的上市企業,在被正式收購之後,其控股權是這樣分配的:46%歸首都鋼鐵持有,19%歸長江實業持有,剩下的2.7%歸怡東財務公司持有。一個月之後,東榮鋼鐵又從長江實業和首都鋼鐵集團手中購買了三泰實業的股權,並且正式更名為首長國際,其大股東仍然是長江實業集團、首都鋼鐵和怡東財務這三家,而三泰實業則掛在首長國際旗下。接下來又是一係列的收購行動:1993年5月18日,首長國際又成功收購了開達公司,在經過一番重組改革之後,首長國際更名為首長四方。同年的8月12日,又全麵收購了以建築為主要業務的海域集團,總共耗資1.74億港元。一個月後,首長國際瞄準寶佳集團並一舉拿下,共花費11億港元的資金,這也是首長國際自成立以來涉及資金最多的一次收購行動。

接二連三地完成了這五次收購行動之後,首長國際在香港市場上逐漸地發展壯大。此後,又將拓展業務的目標投放到內地市場,並與政府部門和眾多的中資企業進行了合作,其在股市當中的總資產達上百億港元。

李嘉誠所運用的這種借殼上市的收購方式,自1992年開始,已經幫助了許多中資企業在香港市場成功上市,其中,中信泰富和首長國際在1995年中資上市企業市值排名中分別名列第一和第三名。自從中信泰富在香港成功上市之後,其迅猛發展的態勢,令許多商業界的老牌企業都為之震撼。

輿論界普遍認為,中信集團之所以能夠在香港市場上快速發展起來,不僅僅是因為擁有強大的背景,更重要的是還有李嘉誠和郭鶴年這兩位華人企業家的鼎力相助。當然,眾多內地中資企業在香港市場上的相繼挺進,也嚴重影響到了香港華資和英資企業的發展勢頭,使其產生了莫大的恐慌。而從李嘉誠的角度來看,他希望能夠與內地政府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謀取更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