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不一樣的球童

20世紀50年代,在高爾夫球場做球童工作的大多都是家裏貧困而沒能接受良好教育的孩子。因此,彼得·林奇在球童裏就算是比較特別的一位。他畢竟有一位曾經做過數學教授的父親,並且他的父親還曾是一名高級財務審計師。彼得·林奇當時所接受的小學教育是在一家著名的私立學校,而且他的成績也是名列前茅的。可以說,正是這些與眾不同的條件為彼得·林奇以後的工作起了很重要的輔助作用。

1955年,彼得·林奇成了布雷·伯雷高爾夫球俱樂部的一名球童。他上午可以上半天課,下午再來俱樂部工作。顯然,這個工作對於彼得·林奇來說簡直是太理想了。何況,一個下午賺的錢比報童一周賺的 錢還多。如此一來,家裏的經濟困難就有所緩解了。

在高爾夫球俱樂部,由於球童是整個俱樂部的顏麵,所以一個俱樂部生意好壞,很大程度上與球童對待他們服務的客人的態度有關。在球場中,球童與客人相處的時間最長。可以說,球童的說話方式,以及服務的態度積極與否,用語的正確與否都影響著客人打球的心情。所以,一個俱樂部的球童的任務不僅僅是為客人服務那麽簡單。在球場上,球童不僅是俱樂部為客人提供的運送人員,還是俱樂部的顏麵,是客人最佳的谘詢者,同時球童還有促進客人擊球過程順利、盡興的功能。因為球童往往能夠給客人打球提出建議,因此他們與客人的關係就不僅僅是服務關係那麽簡單,還往往能夠成為朋友。所以說,高爾夫球俱樂部的生意好壞與球童的表現很有關係。球童的表現好,顧客打球就可以盡興,再加之球童總是笑臉迎人,那麽客人肯定還會再來。但是,如果球童不和氣並且對客人很唐突,那麽客人是不會願意再光顧這家俱樂部的。可是很多客人不可能天天都來俱樂部,一般都是一個月來那麽一兩次,這就需要球童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素質,每天都保持著一樣的態度來服務每一個到場的客人。

而彼得·林奇也認識到自己的工作不僅是管理球包、遞球杆、撿球那麽簡單——在客人進行高爾夫球比賽時,他還是自己服務的客人的唯一戰友。因而他意識到自己必須熟悉好球場的設計布局、距離、果嶺狀態及規則,還有打球禮儀等眾多需要注意的事項,並且要看得出什麽時候,用怎麽樣的方式來給球員提出適宜的建議以及提供幫助。最重要的是,要做個讓自己的客人期待、信賴的球童。這樣不僅自己可以多賺一些錢,還能聽到他們在投資上的更多談話。

久而久之,很多人都注意到了這個很會為客人考慮的球童,並且驚訝於他在聽他們交流投資觀點時候的認真。雖然很多人都不相信他可以聽得懂,但是偶爾也會逗弄一下彼得·林奇——要他發表一下自己在投資方麵的想法。而彼得·林奇常常會說:“先生,很抱歉,我沒有切實調查過,無法對這個問題發表我的看法。但是我認為一個公司的股票突然間暴漲,那裏麵肯定是有什麽問題,這個公司不一定值得投資。”彼得·林奇進退得體的回話,讓這些客人大感驚訝,所以他們再來俱樂部打球的時候,就更願意叫彼得·林奇來做自己的球童了。

正是由於這些人的聊天,使得彼得·林奇開始對股票產生了興趣。當時布雷·伯雷高爾夫球俱樂部的成員大多數是公司董事長、股東,要不就是投資高手,他們常常在打高爾夫球的時候交換著投資觀點。彼得·林奇每次跟客人打完一輪球,就相當於免費聽了一堂投資教育課。

因為1929年股市暴跌導致了20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的大蕭條,導致很多購買了股票的人都因此傾家**產,甚至有人因此自殺。這致使當時的人們對股票產生了不信任,所以即使那時候股市上漲了三倍之多,但是人們仍然把股票當做是賭博一樣,唯恐避之不及。不過當球童的彼得·林奇卻逐漸改變了看法,增強了他的投資知識。雖然當時他手中並沒有錢讓他去投資,但是他卻依舊會在那些球手談論投資觀念的時候,在一旁安安靜靜地聽著,默默地吸收著這些經驗。

在整個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可以說美國人對股市始終都抱著一股不信任的態度。盡管在這期間,股市先上漲了三倍,後來又上漲了兩倍,可很多人一想到1929年的股市災難就又望而卻步了。但是高爾夫球俱樂部中的客人,大多都是證券投資者。也就是說,他們都有一定的冒險精神。雖然他們麵臨著一定的風險,但是同時他們獲得的利潤也相對多很多。因而,這些人大多都是資產頗豐。而且他們當中大部分都會把自己的資金投入到股市當中去,並經常可以從中賺到不少的財富。而他們在打球的時候,也經常會和自己的客戶、朋友、家人來交流和分享他們的投資經驗。無疑,這種交流就成為了彼得·林奇學習股票投資的最好教材,而後來彼得·林奇也說他的股票知識、投資知識最初是從高爾夫球場上偷師學來的。

彼得·林奇認為自己會對股票這麽感興趣正是源自於高爾夫球場的客人的影響。在彼得·林奇看來股票是一門藝術,而不是一門科學,更不是一門邏輯學,用分析就可以分析出來。雖然股票裏的世界是千變萬化的,可彼得·林奇卻覺得投資是一件令人激動和愉快的事情。於是,他立誌長大以後從事股票投資,像這些商業大亨一樣賺大錢。

這些大亨誰也沒有想到,在這家俱樂部裏,在這些球童裏,這位替他們管理球包,替他們撿高爾夫球的孩子,是一個在股票投資上具有頭腦的奇才——僅僅從他們的閑談中,就懂得了那些即使受到多年專業的投資訓練的人都無法學習到的投資經驗。

遺憾的是,這個時候的彼得·林奇並沒有多餘的錢去進行投資,從而驗證他腦子中的想法。他反複地想:自己以後長大了,也一定要進行股票投資,像他的顧客一樣從股市中掙錢。這一年,彼得·林奇14歲。在這一年誰也不知道一個少年心中已經立下了成為一名股市投資者的願望,並且還將這個願望作為了自己人生中的最大目標。當然,他們也不知道這個少年將會帶給人們多大的驚奇。

靠著在球場工作的穩定收入,彼得·林奇讀完了小學和中學。中學畢業後,彼得·林奇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美國著名院校——波士頓學院。在波士頓學院學習期間,彼得·林奇也沒有放棄球童這個收入頗為豐厚的工作,並且還獲得了弗朗西斯·維梅特球童獎學金。依靠著球童的收入和那筆獎金,彼得·林奇在大二的時候開始了他的第一筆投資——拿出1 250美元購買了飛虎航空公司的股票。隨著股票的不斷上漲,彼得·林奇依靠拋出手中的股票回收的資金,不僅讀完了大學,還讀完了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