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任之後不負重望成為一代傳奇

華爾街股市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的變幻莫測,最致命的地方也是它的變幻莫測,而且這裏既是一個可以讓人在轉眼之間就腰纏萬貫的地方,也是一個在頃刻之間就能讓一個億萬富翁傾家**產的地方。這樣一個具有罌粟花一樣魅力的地方,吸引來了世界各地的投資者,他們前仆後繼地想要在這裏創造自己的傳奇。

在華爾街鑄就了許多股票投資界的泰山北鬥,這些人在華爾街的股市上呼風喚雨,成為眾多投資者仰望的人物。他們大多在豪華的辦公室裏操縱著他們的投資,指揮著自己的屬下做巨額的投資生意,在買賣進出中,賺取巨大的差額利潤。但是並非所有人都如此幸運,也有一些人,在所投資的股票沉入穀底的時候,立刻從擁有巨額財富的富翁變成了一無所有的窮人。

股票市場的險惡並不是隻有股票上漲或下跌,有人成功有人失敗這麽簡單。從股票市場開始產生的那一天,各種花招就層出不窮,各種圈套、陷阱就**著很多看不清形勢的投資者陷進去。可以說,在這個步步陷阱的股票市場裏,再精於算計的人也會有失手中招的時候。在華爾街的股市上,每一個投資者在投資的時候神經都時刻緊繃著,仔細辨認別人設置的每一個花招、陷阱,以避免自己的財富因為誤入別人的圈套而成為他人的財富。這種危機四伏的情況使得華爾街的投資者時刻都像是坐在火藥桶上一樣不得安穩。

1977年5月的這一天注定是美國富達麥哲倫基金公司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天。因為在這一天,他們將要迎來公司曆史上也是華爾街曆史上最出色的一位總經理。從彼得·林奇成為美國富達麥哲倫基金公司的總經理開始,這個傳奇便被開啟。

盡管彼得·林奇走馬上任了,但是美國經濟的衰退卻並不會因為他的上任而停止,甚至在他上任後的兩個月中,道·瓊斯工業指數一路下降到801點。這一情況更是成為“彼得·林奇法則”又一有趣的見證。

從這一天開始,意味著彼得·林奇從幕後走向台前,不需要再在幕後做輔助基金經理的工作了,而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決斷去作決策。這位33歲的年輕人開始管理著美國富達麥哲倫基金公司2000萬美元的龐大資產,直接成為了在第一線搏殺的經理人。

彼得·林奇上任後不久,便以每股26美元的價格買進了華納公司的股票。在彼得·林奇購買華納公司股票的時候,有一位經濟專家分析華納公司的股票處於“嚴重超值”的股價中,但是彼得·林奇並不相信這個專家的理論。在彼得·林奇購入華納公司股票六個月後,華納公司的股價上漲到32美元,這樣高速的增長讓彼得·林奇也有些擔心。但是通過對華納公司的調查,彼得·林奇還是決定繼續持有該股票。過後不久,華納公司的股票就升至38美元,這時,彼得·林奇的判斷被那個專家的意見所影響,認為38美元的股價應該是華納公司的封頂價格了,於是彼得·林奇將公司持有的所有華納公司的股票全部拋出。令彼得·林奇後悔的是,在他拋出後,華納公司的股票一路看漲,最高達到了180美元,將近他當初收購價的七倍,即使是後來股票市場暴跌,華納公司的股票也始終維持在100美元左右。因為這個投資,彼得·林奇懊惱不已,從此他發誓再也不相信那些所謂的專家的評論,隻相信自己的分析研究。

在經過這次華納公司股票的漲落後,彼得·林奇變得成熟了,同時他魔術般的選股能力也讓人們感到驚奇,幾乎每一種股票到了彼得·林奇的手裏都可以成為為他帶來豐厚利潤的工具。彼得·林奇選股的方法與其他投資者隻關注於進出場的時機不同,他覺得何時買進、何時拋出並不重要。因為股票市場行情永遠都在起伏跌宕。想要獲得極高的投資回報率,隻有在正確的時機選對的股票,即使在市場行情並不樂觀的時候,也要耐心等待,相信自己的選擇,在走勢攀高的時候,高回報自然就到來了。這才是投資者所作的投資而不是投機。

當時,華爾街的運作方式是按照古希臘人的思維方式進行的——隻是坐在辦公室裏根據眼前的資料來研究股票的走勢,美聯儲貨幣供應政策等等。但是彼得·林奇卻成為了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他打破了這個存在於華爾街多年的“潛規則”——他不但不相信那些所謂的投資專家得出來的投資結論,也不相信那種隻坐在辦公室裏研究得出來的結果。他鼓勵著自己的屬下走出公司,去上市公司所在地進行調查、研究,並鼓勵自己的屬下多跑幾個地方,仔細分析自己所調查的上市公司的資料。彼得·林奇的這一舉動,開創了華爾街實踐投資理論的先河。或者也可以說彼得·林奇就是華爾街實踐投資理論的創立者。

彼得·林奇上任的最初幾年,華爾街廣為流傳的幾個傳奇故事中就已經有他所帶領的富達麥哲倫基金公司的高換手率了。

彼得·林奇在剛接管富達麥哲倫基金公司的時候,雖然公司的資產已經高達2000萬美元,但是與它的資產不成正比的是富達麥哲倫基金公司所持有的投資組合卻隻有40隻股票。在彼得·林奇上任之初,富達麥哲倫基金公司的創始人約翰遜先生曾經建議過彼得·林奇能夠把公司所持有的40隻股票減至25隻,這樣即使彼得·林奇是個新手,也可以很方便地管理。彼得·林奇聽了約翰遜的建議後,並沒有依照他的建議把股票持有數量削減至25隻,而在上任後的一個月裏,彼得·林奇就把公司持有股票的數量增加了20隻,達到了60隻;六個月後,公司持有的股票數量再次增長,達到了100隻;過後不久又增加到了150隻之多。其實彼得·林奇這樣做並不是跟約翰遜先生作對,而是每次他都希望能夠按照約翰遜先生要求的那樣去做,但是一旦他發現哪隻股票被嚴重低估了,他就控製不住自己的欲望要把這隻股票購入,而在那一期間,被嚴重低估的股票幾乎遍地都是。並且,做出這樣的舉動,彼得·林奇也是有自己的依據的。這種舉動與彼得·林奇的投資信念有關——作為一個投資者,必須能判斷出來哪隻股票或者哪幾隻股票能夠帶來豐厚的收益,一旦遇到一隻具有巨大潛力的股票,就一定要毫不猶豫地把它買下來,因為機會不等人,稍縱即逝。這樣一來,彼得·林奇所購買的股票數量自然就不會太少。

彼得·林奇在擔任麥哲倫基金公司經理第一年的股票換手率高達343%,隨後三年間,彼得·林奇更是將股票換手率保持在了300%左右。

彼得·林奇之所以會有這樣高的換手率其實也可以說是被逼無奈。因為他必須要用在股市裏所尋找到的中意股票代替現在手中不理想的股票,並且還要靠變賣股票來滿足一些公司的投資者的贖回要求。此外,因為股票大跌,投資者更是不願意選擇共同基金作為自己的投資方式,因此在彼得·林奇最初上任的這四年裏,麥哲倫基金不得不被迫不對新客戶開放,同時大量的投資者要求基金贖回,使得麥哲倫基金一下子縮水了近1/3。因此,在這個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臨危受命的彼得·林奇不得不采取高換手策略。當然這樣的高換手策略也和彼得·林奇在上任之初提交給董事會的“進攻性策略”的施政方案有關。用彼得·林奇的話來講就是:“永遠不知滿足地用更好的股票替換手中沒有什麽上升空間的股票。”

盡管最初彼得·林奇這樣的做法並不為思想開明的約翰遜所理解,但是他卻並沒有幹預彼得·林奇所作的決定,反而從旁給彼得·林奇提了不少可行的建議。在約翰遜的認知裏,既然已經任命彼得·林奇為總經理,那麽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就要相信彼得·林奇可以為公司帶來收益。因此,盡管彼得·林奇是進攻型投資者,約翰遜是保守型的投資者,二人的投資策略可以說是完全沒有共融性,完全相反的,但是二人的出發點卻是一致的,那就是為公司賺錢。因此,投資策略的不同,並不能妨礙約翰遜接受彼得·林奇的做法。因為,擺在他眼前的事實證明,自從彼得·林奇出任麥哲倫基金公司經理後,公司業績節節攀升,而投資回報率更是較以前提高了不少。因此,盡管約翰遜並不能認同彼得·林奇的投資策略,但是他作為公司的老板,怎麽能不願意看到公司可以得到更豐厚的利潤呢?

彼得·林奇在股票上的投資選擇是以長期持有投資為主,這一點與被稱為“股神”的巴菲特的投資理念不謀而合。彼得·林奇知道,選擇好的股票長期持有是保證公司回報利潤能夠長期穩定增長的最好辦法。

一般,正規的金融投資機構以及一些在投資市場上混出名堂的穩健投資者都是長期投資者中的一員。可以說,他們才是精通股票的專家。因為他們懂得以長期投資回報的眼光去選擇可以長久持有的優質股,而不是把眼光短淺地放在短線利潤上。

他們一旦購入了他們看好的股票,每個月股票的漲跌便不是他們所特別關注的了,一旦股票市場行情麵臨全麵高漲的時候,他們便會陸陸續續地出手。這種投資方式不僅風險比短線低了不少,而且利潤十分巨大。隻有那些在股市裏能夠謹慎地分析行情,在優質股還是低價位的時候就出手購買,經得住耐心的等待,在高價位的時候出手的長期投資人才能在股市中賺到大錢。而那些隻注重短線投資的投資者,往往很難在優質股低價位的時候買進,更是很難在高價位的時候賣出。通常,他們在股市裏賺的是買進賣出之間很少的差價,而這些差價,在頻繁的手續費和稅金中又要被扣除一部分,因此他們的收益又會減少。

當然即使是穩健的投資者,在進行長期投資的時候也不會放棄短期投資。因為一名優秀的股票投資者,是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可以為他們賺得巨大利益的機會的。因此,作為股票市場上長期投資者的麥哲倫基金公司,他們的一舉一動已經成為華爾街投資的風向指標。

即使彼得·林奇擔任了富達麥哲倫基金公司總經理,可他對實地調查研究依然十分重視。在一些重要的投資中,彼得·林奇更是親自出馬,經過他自己的反複調查分析後才下定投資決心。因此,在華爾街股票整體呈現下跌狀態時,彼得·林奇卻利用這一時機調整了公司在股市上的投資配額分配問題,趁著股市這種低迷狀態,買進了大量的低價優質股。可以說,這一措施為公司未來的發展打造了堅實的基礎。

麥哲倫公司的資本增值基金的性質,使得它有權利購買任何種類的股票。麥哲倫公司的這一性質使得彼得·林奇可以在股票市場上大展拳腳。1978年,彼得·林奇主張公司減少對飛機製造業、鐵路業、能源工業、化學工業、電子工業、汽車工業和公用事業的這些已經沒有多大增值空間的股票持有量,主張增加廣播公司、賓館行業、保險業、租賃行業、娛樂行業、金融業和消費品工業這些類股票的持有數量。而且,這一主張被鄭重其事地放在了麥哲倫基金公司當年年報中。在1979年麥哲倫基金公司的年報中,彼得·林奇提到:中小型成長企業,處於低穀、前景可觀且正在改善的周期性公司,被忽視的具有高成長前景的公司,資產被低估的公司以及高收益的公司是他所青睞的投資公司。

這樣的高換手率,並不能總是為彼得·林奇帶來豐厚的利潤,也並不總是成功的——一些股票在被他拋出之後,走勢反而勢如破竹地節節攀升,而賣出這些股票後投資的股票卻並不如彼得·林奇想得那麽良好。對此,彼得·林奇無奈地說自己是:“拔掉了美麗的鮮花,卻澆灌著雜草。”這句話竟然成為了流行於華爾街的名言,就連“股神”巴菲特也曾經引用過這句話。可見,兩個在股票投資上都是大師級別的人的見識是驚人一致的,而且他們都有感於股票的投資確實是一種“遺憾的藝術”。

1977年到1981年麥哲倫基金公司被迫采取不對新客戶開放的封閉性政策,對於剛上任的年輕的彼得·林奇來講是一場很艱苦的考驗。這四年裏,彼得·林奇為了既能在客戶不斷撤資下保存公司的資產,又要在這段期間不斷地使公司的資產增值,被迫熟悉了各種行業各種領域的公司,了解了每一行業、各種公司的運營方式。華爾街有人稱麥哲倫公司為共同基金之都,成為麥哲倫基金公司總經理的彼得·林奇每年都要走訪幾十家上市公司的總部,以了解當年、當月的運營情況,而且在上市公司舉辦的各種投資會上要熟悉了解當時參加會議的幾十家公司,甚至每年都要邀請200多家公司的負責人來公司進行深入的會談。這些在彼得·林奇上任後也成為了麥哲倫基金公司的工作慣例,即使彼得·林奇在1990年退休以後,接替他職位的鮑勃·斯坦斯基也是這樣去做的。彼得·林奇認為自己在這段時間的實踐中最大的收獲就是他知道了研究在投資中的價值。

在這四年裏,美國富達麥哲倫基金公司在彼得·林奇的領導下不僅度過了最為困難的時期,並且取得了傲人的成就。盡管基金曾經在這期間縮水近1/3,但是憑借著彼得·林奇的高換手率,基金額在後來高速增長。1981年,麥哲倫基金與塞拉姆基金撤除不對新客戶開放的命令,重新向公眾發行,這隻養精蓄銳四年的公司基金的發行,立刻引起了廣大投資者的投資**。此時,麥哲倫基金的規模已經從1977年的2000萬美元增加到超過一億美元,當時麥哲倫基金公司持有的股票達到了200多隻。彼得·林奇依靠著自己過人的投資本領,不僅安然地度過了這四年的贖回**期,還為麥哲倫基金公司增加了高達8000萬美元的資金。此後,因為投資者不再大量贖回,所以彼得·林奇的換手率從當初的300%下降到了110%,逐漸趨於穩定。

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國家銀行屢次調整存款利息,想依靠高額利息吸引大眾存款。巴菲特所投資的保險公司的保單利率也隨之增高,到80年代,美國國家銀行的存款利息逐漸下降,這一措施使得巴菲特投資的保險公司出現了大額利差損失。在這種情形下,巴菲特清醒地認識到任何行業都得依靠著合理的利潤才得以生存,保險業也不例外。外在的存款利息因素使得保險成本提高,那麽隨著成本的提高,保費也應該相應地提高才能創造利潤。因此,他對自己收購投資的保險公司始終堅持價格合理的原則。盡管巴菲特也希望可以得到大額保單,但是“賠本賺吆喝”的事情,他絕對不會做。由於巴菲特的堅持,很多新老顧客都脫離了巴菲特旗下的保險公司的投保,跑到其他公司去了。盡管因為這樣造成了巴菲特旗下保險公司業務的驟然下降,但是也因此使得它避免了因長期虧損而倒閉。那些競爭對手一個個在遭受損失而倒閉的時候,巴菲特的保險公司的客戶則開始回流,成為保險業的穩定保險供應商,這種舉動使得巴菲特旗下的保險公司成為了保險業的“穩定劑”。20世紀70年代的股市對於華爾街上很多的投資者都是個慘淡的光景,但是巴菲特卻從中看到了巨額的利潤。通常,他隻要發現值得投資的股票,在有足夠的資金的情況下,他都會立刻去購買。

可以說,彼得·林奇和巴菲特都具有超於常人的敏銳,他們善於使用逆向思維,使自己以極低的資金獲得巨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