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失了王牌

恭親王是如願以償了,他與太後告別之時,反複叮囑,那就是一定要想辦法回鑾京師。這等於是恭親王給兩宮太後的一個任務,讓她們無論如何,盡快實現回鑾的目標。她們兩個能夠完成恭親王交給的任務嗎?

這就要努力了。因為鹹豐帝在世的時候,想要回鑾京師,都被肅順等人阻止了,沒能實現。現在,肅順等八大臣控製著整個朝廷,就連上諭的擬定、發布都有他們控製著,載淳和兩宮太後實際上處在傀儡的地步。看起來要實現回鑾,真的很難。

可是,那拉氏足智多謀,她和東太後緊急召見八大臣,提出必須盡快回鑾京師的理由:

第一、大行皇帝需要回鑾京師。那拉氏說明了理由,鹹豐帝死在承德已經半個月了,應該把他的棺材盡快運回紫禁城,供奉在乾清宮裏麵,這是祖製。之前無論哪個皇帝去世,不管死在了哪裏,他的棺材最終都要運到乾清宮裏麵。因為,這才是皇帝的家,隻有在這裏停靈,才算是盡到了孝道。那拉氏還舉了幾個例子,康熙、雍正、道光均在圓明園去世,最終都回到乾清宮停靈;嘉慶帝死在避暑山莊,最後回到乾清宮停靈。毫無疑問,鹹豐帝也要回到乾清宮停靈。

第二、當今皇上需要回鑾京師。那拉氏指出,載淳繼位以來,雖然擬定了“祺祥”年號,可是,還一直沒有舉行登基大典。皇帝沒有登基大典,算怎麽回事呢?而登基大典必須在紫禁城內太和殿舉行,那才是天子應該等級的地方。

肅順提出反對意見:“皇上那麽小,京師萬一發生事變,怎麽辦?”

那拉氏早有準備,回他到:“這個不用管,如果發生意外,與你等無關。”

肅順等聽了太後的話,竟然語塞了,他們不知道還用什麽理由來阻擋回鑾,他們甚至沒有想到,那拉氏的這些計謀是否與恭親王的到來有關係。他失誤了,犯了一個大大的失誤。他完全可以駁斥那拉氏,作為先帝委托的讚襄政務大臣,對皇帝的安全豈能不聞不問?

肅順不反對,就等於是同意了。回鑾京師的大任務就這麽輕鬆完成了,兩宮太後欣喜若狂。

消息傳出來,人們的感受真如五味雜陳。太後高興,那是因為她們完成了任務,一個巨大的計劃就此拉開了大幕;載淳高興,他不想在這個傷心而又嚇人的地方再待下去了;妃嬪們高興,承德的夥食供應真是糟透了,一切均不如紫禁城的地道。

可是,肅順等人卻感到了恐慌。從鹹豐十年八月來到承德開始,他就控製了鹹豐帝,攜天子令諸侯的感覺真好。快一年的時間了,任何事情心想事成。可是,一旦回到北京,那裏是恭親王的天下,他極有可能利用洋人,向朝廷施加壓力,到時候,會不會出現權利轉移呢?

擔心是沒用的,關鍵是走好下一步。看看事態如何發展吧。

那拉氏抓住這個機會,迅速提出了回鑾的具體事宜。

一是回鑾的時間,確定在九月二十三日。

二是回鑾的任務分工。那拉氏進行了部署,這太關鍵了。大家屏住了呼吸,聽聽她是如何安排的。那拉氏提出,鹹豐帝在世的時候,肅順最得信賴,由他護送大行皇帝的梓宮。小皇帝載淳年紀還小,平時他最信任的人是兩宮太後,所以,由兩位太後一路護送。為了解除肅順的顧慮,由怡親王載垣和鄭親王端華一路扈從。

有什麽意見嗎?肅順等人急速轉動著腦子。“沒什麽問題”,這是他們的結論。

可是,肅順集團不是智者,細細思考,就會發現,這裏麵有一個天大的問題。回鑾京師,對雙方來講,都是一次政治冒險,肅順集團首先想到的應該是僅僅抓住小皇帝載淳。誰抓住了載淳,誰就是最後的勝利者,因為隻有這個孩子才是皇權的代表。

這樣,肅順集團前後犯了兩個巨大的失誤:一是沒有狠狠回擊那拉氏的話,同意回鑾京師;二是肅順沒有僅僅抓住載淳這個王牌,以便在關鍵的時刻保護自己,攜天子令諸侯。他失算了,王牌丟失了,等待他的將是怎樣的命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