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太子

努爾哈赤傷心的事情,還有他的“太子”們。他的事業如火如荼,風生水起,自然引人注目。尤其在他花甲之年以後,更加留意“太子”人選,可是,總也不隨人願。從褚英到代善,從代善到皇太極,都讓他非常傷心和失望。

食子

俗話說“虎毒不食子”,可是,努爾哈赤的一個兒子卻被他吃掉了,這個兒子就是他的長子褚英。

褚英,萬曆八年生,母親為努爾哈赤的元妃佟佳氏。努爾哈赤21歲起兵時,褚英隻有4歲。所以,幼年的褚英一直生活在動**不安的環境裏。每當敵兵襲來,努爾哈赤就把他藏到櫃子裏、炕洞裏,就這樣一次次躲過敵兵的襲擊。這種經曆,也鍛煉了褚英,使他得到了曆練,養成超乎常人的膽量。

褚英從19歲開始帶兵打仗,他攻城掠地,所向披靡,屢立戰功,多次得到賞賜。萬曆二十九年,攻打葉赫安楚拉庫,大獲全勝,賜給“洪巴圖魯”稱號;巴圖魯,就是“勇士”的意思。萬曆三十五年,與烏拉部激戰,取得烏碣岩大捷,努爾哈赤賜給他“阿爾哈圖土門”稱號。這個封號的漢譯是“萬計”,也就是足智多謀,所以又稱之為“廣略貝勒”,足見褚英很有謀略。

可以想見,褚英不僅有膽略,還有謀略,努爾哈赤會何等喜愛。萬曆四十年六月,努爾哈赤大肆賞賜褚英:賜給他國人500戶,牲畜800隻,銀10000兩,敕書80道。並宣布授予褚英執政大權,很顯然,褚英被努爾哈赤確定為事業接班人,也就是所為的“太子”了。褚英的事業達到了巔峰時期。

然而,褚英雖然被定為儲位,卻存在許多致命弱點。比如,心胸狹隘,野心勃勃,猜忌多疑等等。尤其在以後的發展過程中,與兩股勢力發生了嚴重對立。

一股勢力是“軍功大臣”。這股勢力主要包括努爾哈赤的生死之交,開國元勳,為努爾哈赤奪得天下立過汗馬功勞。主要有額亦都、費英東、扈爾漢、何和裏、安費揚古五大臣。這五位功臣,努爾哈赤也要禮讓三分,可是,褚英卻對其有淩辱之舉。並下狠話:“如果你們誰敢於同我作對,一旦我繼汗位,定殺無赦。”使得各位軍功大臣十分惶恐。

第二股勢力“四大貝勒”。這四大貝勒是努爾哈赤次子代善、侄子阿敏(舒爾哈齊次子)、五子莽古爾泰、八子皇太極。這四大貝勒勢力很強大,也很得努爾哈赤的信賴,各有靠山。但是,褚英依仗自己的地位,多次威脅各位貝勒。一天夜裏,他把兄弟們集合到一起,威脅說:“凡是與我不和的貝勒,我即位後,就要誅殺他!凡是父汗賜給你們的財產馬匹,等父汗去世後,統統收回。”並強迫他們要對天發誓,還不準把這些告訴努爾哈赤,否則,就要受到懲罰。

就在褚英遭到上述兩股勢力嫉恨的時候,他們開始聯合起來,不然,難以對付,將來可就麻煩了。於是,他們采取了措施,聯合起來,向努爾哈赤告狀。

努爾哈赤雖然開始很信任長子褚英,但是,當軍功大臣和四大貝勒一起狀告褚英種種不法情狀的時候,努爾哈赤也意識到褚英威脅到了自己,於是,努爾哈赤處罰了褚英:瓜分褚英的人口、牲畜、田產給四大貝勒,不讓褚英再幹預政事,不再命他領兵出征。

按理,這個時候,褚英應該靜下心來,思想對策,最起碼應該韜光養晦。可他居然做了一件最糊塗的事情,那就是鋌而走險,趁著努爾哈赤帶兵出征烏拉之際,向上天禱告,詛咒父親,詛咒兄弟,詛咒五大臣,並說,如果他們戰敗,不讓他們進城。消息被人告發到努爾哈赤,努爾哈赤大怒,因為褚英的做法已經超越了他的心理底線,他決定除掉這個逆子。

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三月二十六日,努爾哈赤命將長子褚英幽禁在高牆之中。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努爾哈赤經過了將近兩年的思索,他的結論是什麽,對自己這個親生骨肉要怎麽處置呢?

《滿文老檔》:“經過二年多之深思,慮及長子若生存,必會敗壞國家”。

於是在這年的八月二十二日,剛剛過完中秋節,努爾哈赤下達處死褚英的命令,這時褚英年僅36歲。

僥幸逃生

褚英死後,努爾哈赤必須另外選擇合適的兒子,作為“太子”,準備將來接班。幾經權衡,次子代善進入視野。代善,努爾哈赤次子,生於萬曆十一年,與兄長褚英均為努爾哈赤的元妃、大福晉佟佳氏所生,小褚英3歲。

代善領滿洲兩紅旗(正紅旗、鑲紅旗),在征伐女真各部、蒙古與明朝的戰爭中屢立戰功:

萬曆二十七年,16歲的代善第一次跟隨努爾哈赤從征哈達、輝發等國,論軍功封貝勒。

萬曆三十五年,代善與長兄褚英奉命隨叔父舒爾哈齊,與費英東、扈爾漢、揚古利等領兵三千,往斐優城,迎接東海女真瓦爾喀部部眾歸附。麵對烏拉大軍突襲的嚴重威脅,代善勇敢麵對,激勵將士奮勇殺敵,取得勝利。凱旋回師以後,努爾哈赤賜與代善“古英巴圖魯”稱號。“古英”乃滿文音譯,意為“刀把頂上鑲釘的帽子鐵”。

萬曆四十一年正月,代善隨努爾哈赤出征烏拉部。麵對強敵,代善向努爾哈赤提出速戰速決,誘敵出城,野戰廝殺的戰略,被采納,取得大捷。

天命元年正月初一,努爾哈赤正式建立後金國,敘群臣功,代善與堂弟阿敏、五弟莽古爾泰、八弟皇太極被努爾哈赤封為和碩貝勒,以年齡為序,代善被稱為“大貝勒”。

努爾哈赤處死褚英之後,對代善倍加重視,儼然“太子”。他曾經對代善說:“我歿後,你要主持家務。那些小弟弟、小妹妹們還有大妃都交給你,由你來撫養。”這是努爾哈赤按照滿洲在關外“收繼婚”習俗所作的安排,以此表明代善接班人的“太子”之位。

正因為這樣,代善“高處不勝寒”,他由此而曆經險患。

首先是父汗的險患。

代善應該知道,他的前任、哥哥褚英被父汗殺掉,是一個血腥的前車之鑒,必須吸取教訓,免遭不測。

可是,代善行為不檢點,沒有汲取褚英的教訓,做了很多錯事。關鍵是,他直接觸犯到了努爾哈赤的利益,較之褚英,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樣,代善就很危險了。

發生了兩件不測事件:

一件事是“勾引大妃”事件。

天命五年,在界凡城發生的偶然事件,被努爾哈赤的小福晉阿濟根和代音察高發。努爾哈赤異常惱怒,心說我雖然說過由你來撫養大妃,但那也得到我死之後啊。我還活著呢,你們就這樣放肆,豈有此理!努爾哈赤恨得咬牙切齒。

一件事是“虐待親子”事件。

天命五年三四月間,後金國準備從界藩城遷居薩爾滸城,努爾哈赤視察並指定各貝勒興建府邸的宅地。代善看到其長子嶽托修整好的宅地比自己的好,就先後讓莽古爾泰和阿敏為自己請命說自己所居之地狹小,意欲霸占嶽托的宅地。另外,九月初三日,代善次子碩托因為無法忍受代善的虐待而突然失蹤,有人說其“叛逃”投明朝而去。在還未確定碩托是否叛逃時,代善即一口咬定碩托有叛逃之心,向努爾哈赤多次求情斬殺碩托,以此洗清自己,代善的要求遭到了拒絕,努爾哈赤釋放了碩托。努爾哈赤由此調查代善給予兩個前妻之子的待遇問題,發現代善之子嶽托、碩托所領有的資產均比其他的異母弟弟差,努爾哈赤因此確定,代善虐待親子。

努爾哈赤思慮再三,最終理智戰勝了憤怒,他沒有再動殺子之心,而是妥善進行了處理。

《舊滿洲檔》:“像你這種人如何夠資格當一國之君?”

代善的雖然保住了性命,沒像褚英那樣被父汗殺掉,可是接班人的資格被取消了。

其次是兄弟的險患。

代善雖被廢掉太子之位,但是他的地位和勢力仍然非常大,遠遠超過其他兄弟。加之,努爾哈赤並沒有確定其他接班人,代善仍然處在“高處不勝寒”的危險境地,他再次遭到了兄弟們的覬覦。

天命六年九月,努爾哈赤向其從弟、正黃旗固山額真阿敦秘密谘詢眾子中可為“太子”者。阿敦先向努爾哈赤推薦皇太極,後又向代善泄露消息,說皇太極與莽古爾泰、阿濟格將要起事,殺死代善。

代善極為惶恐,危在旦夕,趕忙跑到父汗那裏,哭著訴說,請求父汗保護。努爾哈赤感到了事態的嚴重性,立即招來三個兒子詢問此事。可是,誰敢於承認呢?

努爾哈赤經過深思熟慮,對阿敦進行了處理,把他囚禁起來,平息事件。但他轉念一想,阿敦所說不無道理。包括代善在內的幾個兒子中,皇太極最危險,因為他最有希望繼承汗位,成為接班人。

《朝鮮“李朝實錄”中的女真史料選編》:“恃其父之偏愛,潛懷弑兄之計。”

皇太極也想殺掉代善,這是千真萬確的事情。代善非常危險,必須格外小心。

最終是他

由誰來繼承汗位呢?努爾哈赤已經60多歲了,這個問題必須解決。

褚英被做掉了。

四大貝勒和五大臣共同上告到努爾哈赤那裏,加之褚英自己在關鍵時刻做了一件大錯事,不僅喪失了“太子”之位,連性命都丟掉了。

代善被搞掉了。

努爾哈赤還是從四大貝勒中選擇了最優秀的代善,作為褚英的繼任者。於是,代善便和褚英一樣,馬上成為眾矢之的。他終於被人設計,無論代善與大妃之間的“紅杏出牆”事件,還是代善虐待親子事件,都被人無限放大,導致努爾哈赤廢掉了代善的“太子”之位。

努爾哈赤意想不到的是,代善居然是眾望所歸。在人們的眼中,代善是最合適的接班人。這究竟是怎麽回事兒呢?

原來,在人們眼中,代善有“寬柔”的性格特征,大家不管有什麽事,都願意托代善,尤其是常年戰爭,征伐過程中,好多人死於戰火,百姓深受其害。人們企盼著,如果仁慈的代善繼位,或許會減少戰火,大家實在是太厭倦戰爭,也太疲勞了。這就是人心所向。

《光海君日記》:“貴盈哥必代其父。”

由代善繼位,努爾哈赤倒沒什麽,一個人卻反應敏感,簡直到了窒息的程度,他暗下決心:一定要想方設法,阻止這個事態發展;實在不行,還可以采取非常措施。這個人就是努爾哈赤第八子、四大貝勒之末的皇太極。

皇太極琢磨著,代善如果做不成“太子”,這個“太子”之位就非他莫屬了。大家可以采用排除法,看看是不是這樣。

“四大貝勒”為: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代善被搞掉了;阿敏是努爾哈赤的侄子,不具備接班的條件;莽古爾泰性格魯莽,曾經做出“殺母”的蠢事,努爾哈赤不會讓他接班,人們也不會接受他。最後,就隻有皇太極了。

於是,皇太極與代善之間,爭奪“太子”之位烽煙再起。

發生了兩個不測事件:

一是“弑兄事件”。皇太極企圖采用暴力手段,清除掉代善。代善得到消息之後,不采取應對措施,而是嚇得到努爾哈赤那裏哭泣,軟弱的性格特征暴露無遺。

二是“烏爾古岱事件”。天命七年八月,烏爾古岱額駙收到一筆黃金,是漢族官員饋贈的禮金。烏爾古岱立即向正在值班的皇太極匯報,征求他的意見。按理,皇太極應該通報給四大貝勒,並向努爾哈赤報告此事,聽後處理意見。可是,皇太極居然命令烏爾古岱誰都不要說,把這些黃金私留下來,作為將來成就大事的經費。這件事最終被努爾哈赤查出,引起了努爾哈赤的極大反感,認識到他為了與代善爭奪“太子”之位,不擇手段。努爾哈赤嚴厲痛斥皇太極,表明了自己的嚴正立場。

《滿文老檔》:“置眾兄於不顧,爾欲為汗乎?”

努爾哈赤此言一發,表明他並不認可皇太極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斷了皇太極企圖繼位的念頭。皇太極嚇壞了,趕忙采取措施,挽回損失。天命八年八月二十日,皇太極給父汗寫奏書,懺悔自己的過錯,表示一定要痛改前非。努爾哈赤覽奏,哈哈大笑,誇讚他知錯就改,是個“好同誌”。就這樣,一場軒然大波,在皇太極的努力下,煙消雲散了。

最終,代善還是在這場鬥爭中,宣布敗北。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努爾哈赤沒想到的事情又發生了:不僅四大貝勒在爭奪汗位繼承權,小貝勒們也蠢蠢欲動,覬覦大位。主要是大妃之子多爾袞,仰仗父汗的寵愛,以生母大妃為靠山,對汗位躍躍欲試。這一點,朝鮮使節們看得最清楚,他們預測,一旦努爾哈赤去世,由年僅15歲的多爾袞繼立,令年長的代善攝政輔佐。

這是一場較量,誰會勝出呢?

俗話說“狹路相逢勇者勝,勇者相逢智者勝”,皇太極就是一位“勇者+智者”。他采用各種手段,逐個清除掉障礙;即使是努爾哈赤的大妃也不放過,免得她日後擁子作亂。

天明十一年八月十一日,努爾哈赤病逝,第二天,年僅37歲的大妃阿巴亥被皇太極等人逼迫殉葬。大妃反抗,態度堅決。

《清太祖實錄》:“吾不忍離,故相從於地下。”

但無濟於事,連大妃的“知音”,皇太極的競爭對手代善都參與了逼迫大妃殉葬的活動。大妃死了,代善心甘情願地擁立皇太極繼位:“汝智勇勝於我,汝需代立。”皇太極於是堂而皇之地接受了大家的“勸進”,繼承努爾哈赤,成為後金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