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演技

乾隆號稱“順風帝王”,因為之前的清帝繼位,或血雨腥風,或爭議不斷,總之是充滿坎坷之路。乾隆則很順利,雍正帝駕崩,朝野上下毫無爭議,一致認為乾隆即位,天經地義。

難熬的歲月

雍正繼位的時候,雍正元年八月,他向文武百官宣布了一個重大事項:他立儲了,儲君的名字被秘密藏在“正大光明”匾的後麵。一時之間,天下盡知。

雍正帝為什麽這麽做呢?即位就立儲,而且還是秘密立儲,這在清朝是前所未有的事情,這種做法的意義是什麽?考證史料,分析當時的形勢,雍正帝認為這是一種必須馬上做的大事情:

穩定政局之需。雍正繼位之初,反對派勢力非常強大,不要說兄弟反對,就是文武百官也是質疑不斷,5位大學士中,3人反對他;6位領侍衛大臣中,3人反對他。嚴重到政令不通,一個叫鄂倫岱的都統,竟然把雍正帝的諭旨“擲之於地”。已經很嚴重了,嚴重到雍正帝的性命都可能遭到了威脅。怎麽辦?通過秘立太子,可正告那些反對派,即使發生不測,已立太子會立即繼位,統序依舊。

避免皇子們爭儲。雍正帝親身經曆了康熙年間的“九子奪嫡”,殘酷到血腥,毫無親情,他自然不願意再看到這樣的事件發生。秘立的儲君,完全出自他的決定,不給皇子們任何機會,可謂一舉兩得。

可這是真的嗎?所謂天心難測,誰能知曉雍正帝的秘密立儲是不是真的呢?也許根本就沒有立儲的諭旨在上麵,或許是雍正帝為了迷惑大家而做的一個假象,因為雍正帝最善於“韜光養晦”!

這不難想像,雍正帝剛剛即位,怎麽可能看準幾個兒子,選擇接班人是多複雜的事情啊。要知道,康熙帝確立的50多年的太子最終還是廢掉了。所以,乾隆母子對這個秘立的儲君到底是誰,能不能順利接班,並沒有十足的把握。

尤其後來發生了兩個事件,讓弘曆母子更加感到撲朔迷離。

一件事是雍正四年正月,允禩、允禟被除宗籍,更名為“阿其那”“塞思黑”,不久皆死於囚所。雍正五年八月,三哥弘時受到處罰而抑鬱,而身亡。這些事件,帶有血腥的氣味,讓當時所有的人都會戰栗,包括乾隆母子。

二是雍正十一年的封王事件,對於乾隆來講,是雙重的心理反應:首先是滿意,畢竟是親王的封贈,即使不做太子,也會風光無限;接著是迷惑,封為親王的還有弟弟弘晝,並沒有特別的關注乾隆。

乾隆曾經詳盡地將自己與弟弟弘晝進行了對比,感覺父皇對兄弟倆一視同仁:

1、同歲就讀。《清高宗實錄》記載:“吾弟少於吾甫三月。皇父在潛邸時,育吾二人於東西室;及九歲讀書,同受經於傅先生”。不僅同歲就讀,請的師傅也是同一位。

2、同等待遇。《清高宗實錄》記載:“以同氣之親,相親相勗於平日,晨夕之與俱,筆硯之與共”。文具用品,衣食住行,完全一致。

3、同侍父皇。《清高宗實錄》記載:“時侍奉皇考膝下,優遊書府”。日常生活中,雍正對兄弟二人,同時招來,並無偏倚。

這就是雍正帝。當年康熙帝沒有看錯他,非常富有心機,表裏並不一致。作為帝王,典型的天威難測。乾隆要確定誰才是真正的接班人,也隻有等到皇帝駕崩的那一刻了。

如此從容

帝王傳位交接,往往非常慌亂,或由於老皇帝病勢凶猛,來不及交代,比如康熙帝;或由於皇子覬覦儲位,劍拔弩張:努爾哈赤去世,皇太極奪位;皇太極去世,順治帝意外繼位,都是這種情況。

雍正帝繼位,種種原因,人們對他的評價是毀譽參半。以此推之,複雜多變的皇位傳承,必然會更加慌亂。

尤其是雍正帝病情來勢異常凶猛。史料記載,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一日,雍正帝感覺身體不適,第二天也就是二十二日戌刻,病情陡然加重,至子刻龍馭上賓。可以想見,病情如此狂疾,讓人手足無措。雍正帝寵臣張廷玉這樣寫道:“二十二日漏將二鼓,方就寢,忽聞宣詔甚急。疾起整衣,趨至圓明園,內侍三四輩待於園之西南門。引至寢宮,始知上疾大漸,驚駭欲絕。”

“驚駭欲絕”這個詞,形象地概括了當時所有人的心理狀態。白天尚好,晚上就突然岌岌可危,令人不解。於是,關於雍正帝死因傳出了多個版本。有呂四娘刺殺而死說,有宮女以繩子勒死說,有服食丹藥中毒身亡說,有心腦血管疾病突發身亡說,等等,莫終一是。不管怎麽說,雍正都屬於暴亡。

按理,帝王暴亡傳位,一定會非常慌亂的。可恰恰相反,雍正傳位,不僅出奇地順利,而且從容不迫。

先是雍正帝從容不迫。二十二日晚約8時,雍正帝突感病劇,自己做出了判斷,果斷地下達一生中最後一道諭旨,召來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大學士鄂爾泰和張廷玉、領侍衛內大臣豐升額和訥親、內大臣海望等。這些人,是王朝中的核心,對穩定政局至關重要。當然,乾隆和弘晝一直侍奉在側。

接著是輔臣從容不迫。輔臣中的核心人物是張廷玉,雖然他見到雍正帝病危之狀,表現了“驚駭欲絕”,但他很快就冷靜先來,招呼大家:“別慌張,現在最關鍵的是要做一件事情。”

什麽事情呢?就是迅速找到立儲密詔。可是,大家都知道,這個詔書不在圓明園,在紫禁城的乾清宮。張廷玉拉過鄂爾泰說:“應該是兩份,乾清宮一份,另一份就在圓明園。”其實,圓明園那件密詔,張廷玉也沒見過,但他進行了分析:一定是黃紙封固,寫上一個“封”字。大家分頭去找,果然如張廷玉所言,找到了這個密詔。塵封13年的密詔被打開,真相大白於天下。

再接下來,是乾隆從容。打開的密詔裏,清楚地寫道:“命皇四子弘曆為皇太子,即皇帝位。”麵對父皇的13年信任,麵對突如其來的至高無上,乾隆沒有迷失自己。他迅速進入角色,下達了他人生的第一道諭旨。《清世宗實錄》記載:“皇太子傳旨:‘著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輔政。’”

大家很驚訝,這個初出茅廬的乾隆,居然如此簡練,如此從容,如此灑脫地承接了皇權,並毫不猶豫地向自己的長輩發號施令。一切是那麽自然,那麽自信,又是那麽順理成章。

放聲三哭

都說皇家無情,爭起儲位來,父子反目,兄弟殘殺,血雨腥風。可是,清帝又時時打著“以孝治天下”的旗號,遇有父母之喪,大哭、痛苦失聲。雍正帝不僅大哭,還要哭昏過去,還要跪著爬上康熙景陵的大墳頭,膝蓋都劃破了,鮮紅的血液染紅了寶頂。前有車後有轍,雍正帝為乾隆做好了榜樣,一旦雍正去世,乾隆即位,乾隆會不會學他的父親,上演一出嚎哭盡孝的大戲呢?

乾隆12歲就進宮,了解深宮險惡的道理,登基時已經25歲了,多年的經曆,早已變得非常成熟。乾隆又很聰明,養就了察言觀色的本能。這個時候,在角色轉變的過程中,他決定努力表演。乾隆的演技怎麽樣呢?且看他哭得如何。因為滿洲遇有父母之喪,子女最基本的一個表現就是“哭”,帝王之家也是如此。。

放聲第一哭。

雍正帝臨終之際,乾隆、弘晝兄弟一直侍奉在側。這個時候,乾隆做了兩件事:一是發布雍正的臨終遺囑,命允祿、允禮、張廷玉、鄂爾泰為輔政大臣;二是“捧足大哭”,也就是抱著雍正的腳,放聲痛哭。

實際上,按照習俗,病人臨終之際,並非可以放生大哭,這要掌握火候。期間,至親的子女,一直是眼淚汪汪,卻不可以哭出聲來,以免犯忌諱。直到病人“六脈已絕”,由大夫宣布已死去,才可以放聲大哭,這種痛哭,一定是先由死者子女發聲,別人再緊跟其後,顯得子女很孝順。

這個時候,由於已經打開了雍正隨身攜帶的立儲譎匣,張廷玉宣布了乾隆為“皇太子”,乾隆的身份就具有了雙重含義:皇子和皇儲。所以,乾隆馬上就成為萬人矚目的焦點。那麽,這第一聲哭聲,就必須由乾隆發出,別人都不可以。乾隆,演好了這個角色,他匍匐下去,抱著雍正的雙足,放聲大哭。接下來,大家才緊跟其後,哭聲一片。

放聲第二哭。

一哭過後,乾隆要幹什麽?他並沒有一味沉浸在“悲痛”之中。作為皇太子,他有更大的事,要有條不紊地布置。乾隆再次表現出了他的基本功。

1、敢定大事。乾隆宣布,一切喪儀俱照當年康熙帝大事辦理。由於康熙帝當年也是死在了圓明園,有據可循。

2、有條不紊。乾隆下達皇太子旨意,安排了這一時刻的人員分工:海望和允祹為先遣,先行進入紫禁城,在乾清宮門前跪迎;訥親、常明斷後;豐升額率侍衛前導;允禮、允祕、弘晝、張廷玉隨行護持。這一安排,在乾隆周圍,立即形成了臨時中央。

3、細致入微。乾隆臨危不亂,這時他並沒有忘記兩個人,一個是母親甄嬛,一個是幼弟弘曕,分別進行了安排:允祿保護母親甄嬛,衍潢照看弘曕,留守圓明園。這一細節,反映了乾隆處亂不驚的氣度和性格。

在這裏,還有一個細節。按照規定,需要立即取下正大光明匾後麵的立儲詔書,與圓明園的相對照,體現皇位傳承的絕對正統。正大光明匾後麵的譎匣被取下來,乾隆卻沒有打開,他堅持要等四大輔臣到齊才打開。表明了乾隆的原則,做事的嚴肅性,一絲不苟。

當這個諭旨被再次打開,內容與圓明園的完全一致,乾隆帝放聲大哭,這哭聲含義深遠,它宣告了乾隆在感恩中接班了,他是大清國真正的皇帝了。所以,乾隆的哭聲,再次把握住了火候,身份在哭聲中實現了由皇子到皇帝的完美的轉換。

放聲第三哭。

乾隆成為名副其實的帝王之後,一切大事都有條不紊地安排開來。

為了喪禮中的繁文縟節,需要尊封太後、封皇後,她們是喪禮中的重要“演員”,關乎國體,角色重要,必須馬上安排。乾隆尊奉甄嬛為皇太後,封富察氏為皇後。

接下來是宣布“剪發易服”。這是滿洲的風俗,男子要剪發,女子也要剪發,全部換上大喪的禮服,進入國喪期。

在接下來,是雍正帝大殮,就是成殮入棺,雍正帝要蓋棺定論了,時間定在了申刻。一旦大殮,雍正就要永遠與世隔絕了,人們就再也不會看到他了。所以,當棺蓋被推上去的一刹那,乾隆第三次放聲大哭,而且是“捶胸頓足”,他盡情釋放了自己的悲傷。

雍正帝初喪期間,乾隆粉墨登場,放聲三哭,每一次放聲,都意義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