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皇太極莊妃下嫁小叔子

“太後下嫁”是一樁清宮疑案。清太宗崇德八年八月初九日,皇太極端坐在清寧宮的寢宮南炕,突然去世,終年52歲。這一年,他的永福宮莊妃32歲。

我們一直所說的太後下嫁,指的是孝莊太後下嫁給她的小叔子多爾袞。多爾袞比孝莊大一歲,兩個人年齡相仿。這樁曆史公案,人們一直在探討,爭論。有的說太後下嫁了,有的說沒有下嫁。總結起來,無論下嫁與否,證據不外以下:

1、保兒皇位。這大概是孝莊最揪心的一件事。順治帝6歲即位,由握有兵權的多爾袞和濟爾哈朗輔政。尤其是多爾袞,他手握重兵,權勢熏天,孝莊母子地位危如累卵,出於籠絡多爾袞的目的,孝莊以身相許,極有可能。

2、建夷宮詞。是南明儒將張煌言(1620—1664)的作品。張煌言,字玄著,號蒼水,漢族,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崇禎舉人,官至南明兵部尚書。清軍入關後,與錢肅樂等起兵抗清。後奉魯王,聯絡13家農民軍,與鄭成功配合,親率部隊連下安徽20餘城,堅持抗清鬥爭近20年。康熙三年,見大勢已去,隱居不出,被清軍俘後遭殺害。他的詩文“建夷宮詞”裏麵有這樣幾句“上壽觴為合巹尊,慈寧宮裏爛盈門;春官昨進新儀注,大禮躬逢太後婚。”意思是太後下嫁給了小叔子。

3、尊稱皇父。順治即位,多爾袞的稱謂幾經變化。開始,他和濟爾哈朗共同輔政,稱為攝政王。隨著多爾袞勢力的增長,逐步加為“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順治五年(1648年)十一月,更尊為“皇父攝政王”,這就徹底改變了性質,多爾袞就成了名符其實的太上皇帝,也就是說,孝莊是順治帝的母後,多爾袞就成了他的父皇。

4、親到皇宮內院。在清宮的很多資料中,都記載多爾袞曾多次“親到皇宮內院”,這成了順治帝懲治多爾袞的罪證之一。那麽,多爾袞到皇宮內院去幹什麽了?研究人員認為一定是和孝莊幽會去了,這就惹惱了年幼的福臨,因為多爾袞霸占了他的母後。

5、收繼婚的習俗。在關外的早期滿洲,延續落後的收繼婚習俗,所謂:“父死則妻其後母,兄死則妻其嫂”,這種現象很普遍,因為,他們認為,女人就像家產一樣,不能流入外人之手,否則,就會被認為是沒有本領。那麽,孝莊和小叔子多爾袞之間一旦產生戀情,應該屬於比較正常的範圍。

6、順治帝報複多爾袞。多爾袞暴亡後,順治帝親政。順治帝將叔父多爾袞開除宗室,追奪所有封典,籍沒家產人口入官。這些依然不能平息順治帝的怒火,很快他又下令居然將多爾袞豪華的陵墓平毀,殘忍地砍掉多爾袞的腦袋,鞭屍示眾。這種失去理智的舉動,讓人難以理解。

7、夫妻分葬。這恐怕是持太後下嫁觀點的人最重要的一條證據。孝莊死後,並沒有按照我國“夫妻合葬”的習俗,歸葬沈陽昭陵,與他的丈夫皇太極合葬,而是葬在了河北遵化的清東陵,意思就是由於太後已經下嫁給了小叔子多爾袞,不好意思再回到東北去。所以,臨終之際,留下遺囑,要求葬在清東陵,而她的子孫為了懲罰她下嫁的行為,就把她的陵墓安排在了大紅門外,令其看守皇陵,做個女警衛。

上述理由和證據,言之鑿鑿。但是,太後與多爾袞之間,下嫁與否並不是關鍵,關鍵是當時滿洲已經入關,並漢化,太後和多爾袞是不可能舉行盛大的結婚典禮,那樣的話,豈不是取笑於人了嗎?所以,我認為,兩個人很可能有實際的性行為,但不會舉行什麽儀式,太後下嫁之說並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