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楊妃果有怨望

魏征點了點頭,說道:“確實如此,如今已經是貞觀九年了,前隋的支持者也都漸漸沒有了。楊妃果有怨望在突厥的義成公主也早已被李靖所斬殺,蜀王若真的想要造反,沒人會支持他。”

高士廉笑道:“我看這次最多就是有一二前朝餘孽,想要照看下蜀王,等陛下派人將蜀王押回長安,一問便知。”

經過一番議論,李世民也定下了方法,決定再派兩千金吾衛去把蜀王李恪追回來,若真有謀反之意,就幽閉長安。

等到其他人都走出去了,房玄齡還在大殿上,明顯有什麽話想要對李世民說。

李世民有些好奇,問道:“房卿,你留在此可是有什麽朝政想要匯報?”

房玄齡搖了搖頭,直言道:“陛下,我是不忍陛下再犯殺子之錯。”

李世民有些惱怒:“再犯殺子之錯?!房卿此言過重了!”

房玄齡看著惱怒的李世民,也隻能是暗自歎息,強自打起精神,把接下來的話說完。

“陛下,先前魏征魏大人已經說得很明白了,蜀王不可能謀反,那為何陛下還要派兩千金吾衛追索蜀王?”

“您若是派去兩千兵馬,這不是把蜀王往死裏逼嗎?君不見扶蘇之往事?”

李世民重重的哼了一聲,說道:“這個逆子!他既然能擊殺十幾位金吾衛,要麽說明他和前隋的人有聯係,要麽就是蜀王隱下了自己武藝高超的事,這都是欺瞞君父的大罪,為何不能派人追索?”

“若是真的和前隋的餘孽有聯係,我派兩千人也隻是為了保險些罷了。”

房玄齡嚴肅的說道:“臣不反對陛下派人請蜀王回京,講明此事,但堅決反對派兩千人去,還請陛下明鑒,之前一直聲稱要派兩千人的,不就是長孫大人嗎!”

“臣認為此中必有蹊蹺!”

李世民有些不耐煩的說道:“有何蹊蹺?無忌在李恪這個逆子犯下殺人大罪後,還是讓女兒留在李恪身邊,期間恩義,大家都看得見。”

房玄齡終於沒忍住了,脫口而出:“臣恐漢宣帝之事再發,隻因陛下曾言蜀王類我。”

漢宣帝當年以淮陽王劉欽長相高大威武,且聰達有辯才,常說“真我子也”。有心想立劉欽為太子,但因故劍情深,就放棄了,可是後來漢元帝極為後,就常因此事針對劉欽。

所以,房玄齡的意思其實很明顯了,因為李世民常常誇讚蜀王類己,有皇子想要打壓他,至於是哪個皇子,不言自明啊。

其實還有一個更形象的例子,漢高祖之子如意,但因為這個例子結局過於悲慘,房玄齡若是用此例,不免有詛咒君父之疑。

話說出口了,房玄齡也自知有些失言,就暗自歎了口氣,給李世民行了一禮,說道:“臣失言。”

李世民臉色陰晴不定,揮了揮手臂,讓房玄齡退了下去。

李世民就一個人呆呆地躺在椅子上,有些出神。

長孫皇後得知蜀王殺了金吾衛,把李世民氣到了的消息,趕忙趕來李世民處,為李世民揉肩敲背,放緩心情。

李世民突然問道:“觀音婢,你怎麽看近些時日,蜀王身上的事?”

長孫皇後輕輕說道:“二郎,此事臣妾不應該多言,不太合適。”

蜀王李恪是庶長子,長孫皇後的兒子是太子,說蜀王好,長孫皇後心有不甘,但若是說蜀王不好,就顯得嫡母刻薄了。

李世民說道:“無妨,此處就我們兩人,你說就是了。”

隻見長孫皇後盈盈走到李世民麵前,跪在了地上。

“陛下,請陛下治臣妾之罪,臣妾身為六宮之主,蜀王嫡母,未曾好好教育蜀王,導致他不念君恩,年紀輕輕就如此荒悖無禮,犯下大錯。”

李世民慌忙扶起長孫皇後,說道:“這怎麽好怪罪你呢?這分明就是楊妃教導不利之罪。何況蜀王如此荒悖,我總覺得是不是楊妃在他麵前說過什麽不好的話,使得恪兒心生怨望吧。”

長孫皇後有些不敢置信,“陛下,你的意思是?”

李世民哼了一聲。

“不管前隋怎麽失德,在楊妃眼裏,說到底就是她們家天下被我們李家奪過去了,就像是那個義成公主一樣“幸好當初李靖征突厥,把她斬殺了,不然不知道會鬧出來多少事。”

李世民和楊妃的婚姻,說到底就是政治聯姻,為了顯示李唐的寬仁,所以特意娶了前隋的公主。

寓意不外乎,李唐能容得下前隋公主,自然能容得下前隋的大臣,想讓人們都來為李唐效力。

何況楊妃身為天家貴女,長得又極為貌美,李世民當初娶了她,也很滿意。

隻是現如今,李唐已經安定了下來,楊妃這個前朝公主的身份就有些礙眼了。

特別是現在李恪突然在大婚之夜奸殺大臣之女,而後又殺了十幾名金吾衛,在李世民看來,自己本來好好地一個“類己”的兒子,變成這樣,定然是楊妃在幕後使了壞。

很可能就是楊妃一直對他們李家奪了天下,心懷怨恨,故意灌輸給李恪一些仇恨言論。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李恪和前隋的一些勢力有聯係,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那現在存在的疑點,就都不是疑點了。

長孫皇後有些猶豫的說道:“應該不至於如此吧,前隋已經被滅了二十多年了,若有怨恨,也早就……”

李世民粗暴的打斷了長孫皇後的話,說道:“有什麽不可能的,國仇家恨糾纏在一起,她做出來什麽事都有可能!”

長孫皇後沉默了一會兒,說道:“楊妃的另一個兒子,李愔還在宮中,不若比下去問問他?”

李世民點了點頭,吩咐宮人把李愔叫到這兒來。

李愔戰戰兢兢的走到李世民麵前,臉色蒼白,可見這段時間李愔的日子也不好過。

自己的兄長被說犯下奸殺之罪,怒而脫離皇族,領著母妃被流放到涼州,李愔在宮裏就免不了被人指指點點。

對此,李愔的心中也有些怨恨,恨哥哥李恪做事太絕,恨母妃離去也不帶他,不管有什麽理由,李愔覺得就是他們的錯。

李世民看著底下跪著的這個兒子,眼神裏充滿了厭煩,真的是個廢物,如此膽小,怎麽做李唐的皇子?

李世民用平淡的語氣問道:“李愔,你說平日裏你母妃有沒有在你們兄弟兩人麵前說隋朝的好?”

李愔一聽果然是此事,看來當時那人說的是真的,這樣也好,我一定要報複母妃兩人,誰讓他們牽連我受苦!

於是李愔連忙叩首。

“不敢欺瞞父皇,母妃確實會說一些怨望之語,兒臣不敢聽。”

李世民震怒,狠狠地拍了一把扶手,呼哧呼哧的喘著氣,讓李愔退下了。

怒氣衝衝的對著長孫皇後說道:“我就說楊妃早有怨望,蜀王也確有謀反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