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左宗棠因鎮壓太平軍有功,曾被皇帝封為一等恪靖伯。平定回亂,收複新疆以後,又晉封為二等恪靖侯。一個舉人出身的巡撫幕賓,一生取得如此豐功偉績,使他深感知遇之恩,難忘胡雪岩相助之力。為此,他多次向朝廷奏本,請求皇帝給胡雪岩賞賜殊榮。

左宗棠在曆次奏稿中,盛讚胡雪岩:“實屬深明大義不可多得之員”,“其急公好義,實心實力,非尋常辦理賑撫勞績可比”,稱胡雪岩為“才長心細,熟諳洋務,為船局斷不可少之人,且為洋人素信也”。

同治五年(1866年)九月初一,左宗棠向朝廷奏本,將胡雪岩從原來的按察使銜(正三品)提升為布政使銜(從二品)。

飲水思源,沒有胡雪岩籌餉及後勤支援之功,左宗棠的西征不可能順利獲得輝煌的成就。他對胡雪岩評價是:“實與前敵將領無殊”。為此,左接二連三地將胡雪岩的功績專摺給朝廷,事先還問過胡雪岩打算得個什麽獎勵。當時左宗棠正在甘肅肅州指揮西征新疆軍務,胡雪岩托人去謁見左宗棠,提出了“想弄件黃馬褂穿穿”。這一請求,可叫左宗棠為難了。

黃馬褂曆來隻有皇帝身邊的侍衛扈從以及立有殊勳的大臣方能穿得的。連左宗棠自己,也隻在立了大軍功,出任閩浙總督時才賞穿黃馬褂。一般商人哪能穿得?而且黃馬褂向來是皇帝主動賞賜的,決沒有臣下指名請賞的。為了胡雪岩,左宗棠準備好碰釘子,居然向清廷去試了一下。光緒四年(1878年)四月十四日,左宗棠會同陝西巡撫譚鍾麟聯銜出奏的《道員胡光墉請破格獎敘片》。曆舉胡雪岩的功勞有九條之多。如為左宗棠主持上海采運局,轉運輸將毫無延誤;向泰西各國購買新式武器,價廉物美,及時運至軍營;多次為左宗棠商借洋款,前後合計一千七百七十萬兩;各省的“協餉”也由胡雪岩一手經理,從未出現斷餉之虞……等等。左宗棠在奏摺後請求朝廷:“仰懇天恩俯準將布政使銜江西補用道胡光墉破格優獎賞穿黃馬褂以示優異”。想不到朝廷竟批準了。

自清朝入主中原,富商捐官戴紅頂者有,但既戴紅頂又穿黃馬褂的僅胡雪岩一人。這是清朝曆史上對一個商人所給的破天荒的殊榮。

同治年間,直隸、甘肅、陝西、山東、山西、河南等地水災嚴重。尤其直隸受災麵廣,災民缺衣少糧。胡雪岩奉母金氏之命,多次慷慨捐贈棉衣、白米、銀兩,製錢估計已在二十萬兩。直隸總督李鴻章曾經奏請朝廷給胡光墉之母胡金氏匾額,後因胡雪岩並非一、二品官銜未被朝廷批準。左宗棠於同治十二年(1873年)再次向朝廷遞奏摺說:“該道迭次捐助巨款,據稱均係恪遵母命……其平時見義必為,有益於軍需國計者,至周且博,尤非尋常所能並論也。李鴻章前於胡光墉直隸捐輸案請賞給伊母匾額,原欲邀破格殊恩昭賢母令子之風誼,以勵薄俗,雖為該道乞逾分之顯揚,亦正以彰朝廷教孝之盛典……仰懇天恩俯準特賞道員胡光墉之母胡金氏匾額以示優異。”

“百善孝為先”這一古訓,對於當時的慈禧太後來說顯得格外重要。她唯恐大清皇帝不肯順從“垂簾聽政”,民間一個商人發跡後居然能恪遵母命,行善積德,朝廷應該大力弘揚這種風氣。左宗棠在奏摺中所說的“昭賢母令子之風誼……正以彰朝廷教孝之盛典”,正中慈禧太後心意。朝廷立即批準了左宗棠的奏本,並由慈禧太後親筆書寫“淑德彰聞”四個大字,一塊紅底金字匾額送下來了,上銘一方禦璽:“慈禧太後之寶”,款書:“賜正一品封典布政使銜江西候補道胡光墉之母金氏”。

胡雪岩寵受皇帝賞賜黃馬褂,其母金氏又冊封為一品夫人,“榮華富貴”俱全,杭州元寶街的公館當然也要大起門樓,整修廣寬的轎廳,使得浙江巡撫到胡公館亦須在門外下轎,因為巡撫的品秩隻是正二品。

胡母金氏六九壽辰,正是胡雪岩受朝廷三代一品封典之後,早在一年前“潔治桃觴,恭請光臨”的請柬就發往各地。壽堂共設七處,城裏四處,城外三處,張燈結彩,熱鬧異常。最主要的一處設在靈隱雲林寺,正中上方高懸慈禧太後頒賜的“淑德彰聞”金匾,中堂掛有“瑤池祝壽圖”,左右分懸:“恪靖侯左宗棠拜祝”和“武英殿大學士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賀”。送來的壽幛,自頭山門到方丈房懸掛幾無空隙之處。登堂祝壽者,自官紳外商到至親族戚,不計其數。七處壽堂,七天受賀,每次開堂祝壽,設筵演戲,鼓樂之聲以及車馬節旌之影,盛極一時,猶如人間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