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課:借勢而行,曾國藩為了進翰林院,要燒三把火

在中進士之前,曾國藩都叫曾子城,是他爺爺曾玉屏給起的,這是取“誠”字的諧音,寓意為人要真誠。

說句實在話,這名字還是不錯的,而曾國藩從書中悟出的那五個字的人生哲理中,“誠”字擺在第一位,待人以誠,方顯人心。

在中進士之前,曾國藩沒想過要改名,這個子城的字,他用了二十七年,一直都很順當。為什麽他在中進士之後要改名呢?

其實很簡單,為了避諱。

他要避誰的諱呢?

一般的情況下,臣子和百姓起名,都是避皇帝以及皇家人的諱,那是封建朝代的規矩。學子們在考試的時候,文章中上若牽扯到清朝曆代皇帝的名字中的某個字,都要缺筆畫,以顯尊重,否則後果非常嚴重。即便是學子一時之間忽略了,有的丟掉了功名,有的甚至連性命都丟掉。

清代從康熙到乾隆,都盛行了一陣子文字獄,一首詩裏某個字用得不當,被人檢舉揭發,那就是抄家滅族的大罪啊!

一家人死得太冤了。

曾國藩是個非常謹慎的人,他寫的文章當然不會出事。

作為一個名人,一舉一動都會受人矚目。曾國藩要進翰林院,他已經想好要燒三把火了。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他把新官上任用的招數,用在了決定自己命運的關鍵時刻了。

第一把火已經燒了,光有文章給諸位大人們看,還不夠,要傍上穆彰阿那棵大樹,就必須讓穆彰阿對他刮目相看,所以他要燒第二把火。

他早就知道,穆彰阿的字叫“子樸”,如果他一直叫“子城”,從某種方麵去考慮,似乎與是穆彰阿同輩之人,以後再官場上混,一旦被一些有心人拿來做點文章,那可就大大的不妥了。

所以他決定改名。改為曾國藩,意思是“國之藩籬”。

第二天,曾國藩就以新科進士的身份,給禮部和吏部上了文貼,聲明自己原來叫曾子城,現在改名叫曾國藩了。舉人中了進士之後,在禮部和吏部都有了名字,今後就是朝廷的人。朝廷會安排工作,該去哪裏任職,那是下一步的事情。

新科進士突然改名,那可是一件大事,因為人家都已經把你的名字錄了檔,現在變來變去,那不是增加別人的麻煩嗎?

可是曾國藩不是普通人,也清楚這麽做,會令禮部和吏部的官員討厭,可是他在書帖中寫得很明白:……學生愚鈍,不知中堂大人名諱,此子城二字雖祖父所賜,然天理昭昭,師生名諱相衝,恐有不敬之舉,故改名以尊恩師……

他說得很有道理:我的名字是祖父給的,非本人的意思,我之前不知道中堂大人(穆彰阿)的名諱,現在知道了,立馬把名字改了過來,以尊敬恩師。

穆彰阿是這一科的主考官,按規矩就是他的老師,學生的名字和老師的相衝,確實有些不妥。再說了,曾國藩借用穆彰阿的名義改名,誰敢說他做得不對?誰敢不讓他改名呢?

就這一改名,驚動了禮部和吏部的官員,當然,也驚動了穆彰阿本人。穆彰阿一想:這小子不錯啊,還沒有正式拜入我的門下,為了尊敬我,連名字都改了,這樣的人我不好好栽培,我栽培誰呢?

所以,曾國藩的第二把火,燒得穆彰阿心裏暖烘烘的,把擋住自己前程的荊棘,都燒掉了。

要想進翰林院,光有兩把火還不夠,還要燒第三把。他燒的第三把火,是燒給當今皇上看的。

三甲進士之後,按例要去拜訪老師,就是負責本科考試的其他官員,一一拜訪過去,最後才拜主考大人(穆彰阿)。

曾國藩跟著其他中榜進士去拜老師的時候,仍是穿著那身破衣服,手裏拿著一本書,是理學先師朱熹所著的《四書章句集注》。

進門之後,其他的人都在和老師寒暄,說著謙虛的話,而他卻手不釋卷,一副非常刻苦的樣子,加上那一身破舊的衣服。這種與眾不同,怎麽不會引起別人的注意呢?

曾國藩雖然窮,可他中了三甲進士,那是湖南的光榮啊!湖南的同鄉們怎麽會再讓他穿得那麽落魄,那不是打湖南人的臉嗎?所以肯定有人給他送銀子,勸他買一件新衣服。

新衣服肯定有,隻是他不願穿,最起碼不願在人前穿。

雖然地位今非昔比了,可是誌氣不能改,必須仍舊那麽儉樸。用他自己的話說:得意時候別狂妄。

曾國藩拜老師都穿著舊衣服,還不忘專心看書,這件事再一次傳揚開來,成為趣談。

當然,像前兩把火一樣,也會燒到宮裏去的,皇上肯定會聽別人說的。

曾國藩在上次來京城考試的時候,就知道道光皇帝是個講究節儉的人,雖然皇帝打個補丁都要花三五兩銀子,足夠買好幾套衣服,可那是內務府的官員在腐敗,跟道光皇帝的儉樸初衷扯不上關係。

既然皇上喜歡儉樸而刻苦的人,曾國藩就是要做那樣的人。迎合上意,才是真正的為臣之道,為官之道。

燒完三把火,曾國藩知道火候差不多了,但是有一件事,他必須去做。(預知後事,請看下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