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課:曾國藩對安慶隻圍不打,做戲給皇帝看,看似笨拙,可效果很好

曾國藩想得很明白,既然鹹豐皇帝看好江南大營,那就讓江南大營去折騰一下,也讓朝廷看看江南大營到底有多少實力。

不管江南那邊的情況怎麽樣,他和胡林翼這邊總是要動一動的,打一點勝仗給朝廷看看。

鹹豐九年(1859年) 十月二十四日,曾國藩和胡林翼率領數路大軍圍攻太湖,他以圍點打援的方式,誘使陳玉成大軍來敵,卻另外出奇兵燒掉了太平軍的糧草,從而一舉把陳玉成數萬軍隊擊敗,占領了太湖,直指安慶。

捷報飛到京城,鹹豐皇帝也很開心。肅順趁機進言:你看人家曾國藩,出山之後人緣變得那麽好,湘軍打戰那麽賣力,連弟弟都戰死了,他一心報仇,也沒有向朝廷提過半點封賞,是不是給他一點什麽?

鹹豐皇帝可不這麽想:那一頭強驢,,雖然他這段時間的折子裏麵,沒有那些我看著生氣的字眼,可我還是看他有點不順眼。先晾一晾再說吧!

湘軍打了勝仗,朝廷隻是象征性的表揚一下,隻是追加了死去的人,對於活著的,一點封賞都沒有。

好在胡林翼有錢,拿出一些錢給曾國藩,當是給將士的封賞。

曾國藩也火了,你鹹豐皇帝太不給麵子了,你要這麽玩,我陪著你。

他很明白,朝廷現在也是亂成一鍋粥,除了南方的太平軍,還有英國人和法國人,已經鬧了好幾年了,前陣子英法聯軍在大沽口吃了敗仗,可是以英國人和法國人的秉性,不會就這麽完事,肯定會卷土重來的,到時候朝廷可就有好戲看了。

在曾國藩的指揮下,湘軍圍住了安慶,卻不急於進攻,一麵修整兵力,一麵圍著安慶城挖了兩道足足七十裏長的長壕,又沿壕修起兩道長牆,把安慶牢牢圍了起來。

有了胡林翼的幫忙,曾國藩不用擔心糧餉問題,他對朝廷采取了“拖”字的訣竅,而對太平軍,則用了“圍”字。

如同巨蟒纏人一樣,用一道一道的壕溝把一座城市活活困住,等著裏邊的人被活活困死餓死。

曾國藩采取的這種方式是“以靜製動、反客為主”,看似笨拙,可效果很好。湘軍借機休養生息,進一步鞏固後方的地盤,然後大肆購買新式武器,補充兵員。

其實曾國藩一生做事,都沒有什麽特殊的地方,就是做得紮實,做得牢靠。這種作戰方式,也是曾國藩獨特的人生哲學和思維方式的體現。因此曾國藩打仗的第一秘訣是“穩”,先立於不敗之地。軍事首重“自固”,就是先要保存自我,然後才能談到爭取勝利。因為軍事不比別的事情,不容許你犯錯誤,一犯錯誤 ,可能生命就沒了,沒有改正的機會。所以他才要紮硬寨,保證軍隊先生存下來。

盡管朝廷一再催促湘軍攻下安慶,可是曾國藩有的是辦法拖延:我有的是時間,拖得起,朝廷內憂外患,總有一天會求我的。

鹹豐十年(1860)年2月,英、法兩國擴大侵華戰爭。

3月11日,李秀成所率精兵進至杭州城外。時杭州城除滿營外,僅有兵勇二千八百餘名。19日太平軍轟塌清波門城垣,由一千三百五十人組成的先鋒隊立即衝入城內,攻占杭州,殺死浙江巡撫羅遵殿等多人。

得知太平軍入浙,鹹豐帝深恐失掉浙江這個財賦之區,嚴令和春增調勁旅赴浙(後又命和春兼辦浙江軍務)。和春隻得遵旨加撥援兵,江南大營“先後調援者不下一萬三千人”,統歸張玉良率領。

李秀成連戰連勝,破了江南江北兩座大營,打得清兵丟盔棄甲。

這時候曾國藩在幹什麽呢?兩個字:看戲!

他的湘軍圍攻安慶,仗是打著,可人員都沒有傷亡。

你鹹豐皇帝不是看好江南大營的嗎?老子就把兵放在安慶不動,讓陳玉成全身心對付江南大營,也讓鹹豐皇帝看清楚,江南大營究竟有多麽的厲害。

果然,江南大營丟失,天京(南京)的困局已解,太平軍的局勢瞬間好了起來。

江南大營的失敗,標誌著鹹豐皇帝戰略思想的徹底失敗,也標誌著清代舊軍事體製的徹底失敗瓦解。事實證明,要消滅太平天國,隻能按曾國藩說的“先剪枝葉,再拔本根”,從上到下一步步來。

聽到江南大營崩潰的消息,湘軍內部的反應不是同情難過,而是備感鼓舞。左宗棠聽到消息後,“聞而歎曰:“天意其有轉機乎?”有人問其故,他說:江南大營將蹇兵罷,萬不足資以討賊,得此一洗**,而後來者可以措手。

對於鹹豐而言,太平軍這邊還沒有搞好,那邊的外國人也不消停。

大清已經沒有多少軍隊騰出手來了,鹹豐的目光不得不重新望向正在攻打安慶,數個月都沒有拿下的曾國藩。

肅順趁機再次提議:皇上啊,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相繼失陷,太平賊寇又嘚瑟起來了,我們大清已經沒有多少軍隊了,要不,還是給姓曾的一點好處,讓他替我們大清賣命吧!

鹹豐皇帝盡管心裏不樂意,可實在沒有辦法了。於是,鹹豐十年(1860年) 七月,曾國藩被提升為兩江總督、欽差大臣,加兵部尚書銜(正一品),督辦江南軍務。

我升你的官,給了你那麽多權力,你要是再不賣力,我可就真的對不住了。

曾國藩雖然人在安慶,可眼睛卻盯著天下的事,總督的帽子撈到手了,權力也有這麽大了,總得表示一下吧!他看到英法聯軍逼近北京城,立馬上了折子,主動要求帶兵北上勤王護駕,抵抗外敵。

對於曾國藩的想法,鹹豐是不答應的。北京城還有十幾萬清軍,用得著你那幫“烏合之眾”來勤王嗎?我還怕你是來渾水摸魚逼宮的呢!你還是給我老老實實的在江南打太平賊寇算了。

曾國藩一看這樣,行,你不讓我去,我就不去。我打太平賊寇,擴張自己的勢力,到時候整個江南都在我的控製之下,你還是會求我的。

眼看安徽都攻下大半了,曾國藩有心收拾各處的團練的勢力,於是讓學生李鴻章以朝廷的名義籌建淮軍。對於那些不願歸屬李鴻章領導的團練,曾國藩則以平匪之名剿滅。李鴻章在曾國藩身邊那麽久,也學了不少本事,很快就組建出了一支勇猛的淮軍。

鹹豐皇帝沒有想到的是,他的清軍這麽不經打,為了保命,他連皇宮都丟了。去了承德行宮。

這是一個很大的諷刺,人家要來救,你不讓人救,還以為八旗子弟有多能打,這下丟人丟大發了吧?

曾國藩可不會去幹諷刺鹹豐皇帝那樣的傻事,他上折子一個勁的批評自己的不對,說自己沒能及時去救援,導致皇帝移駕,實屬大罪,惶恐不安。

鹹豐皇帝也真夠倒黴的,登基以來,沒有過一天安穩日子,內憂外患一直折騰著他,讓他憂憤不已,憋了一肚子的怨氣,沒地方發泄,隻能找妃子們使勁折騰。

早在兩年前,曾國藩就聽說了朝中大臣端華和肅順他們,反對後宮幹政。而折子上的朱筆禦批,都不是皇上的字,而是懿貴妃(慈禧)的。大臣們反對沒用,皇上喜歡就行。

他從返複回來的折子上,看到了一個女人的心機和對權勢的向往,便多了一條心。所以他上奏折子,除了該有的戰報外,還多了一些“皇上保重龍體”之類的廢話。

他已經預感到,那個叫懿貴妃的寵妃,有朝一日一定會與肅順他們幾個大臣有一場巨大的衝突,他看在眼裏,知道如何防備就行,絕對不卷進去。所以從鹹豐九年開始,他與肅順他們的交往就少了,連信都沒有一封。

鹹豐皇帝給了曾國藩官位和權力,但是壓力也跟著來了,要他帶兵去掃**浙江。

安慶圍得好好的,眼看就要破了,怎麽撤兵去浙江折騰?曾國藩也不幹傻事,但是他對於皇帝的旨意,盡量解釋自己的處境和困難,還是一個字:拖。

這個時候的曾國藩,已經胸有成竹,知道該怎麽走下一步了。他的眼珠子已經盯上了那個在鹹豐皇帝身邊幫忙處理政務的懿貴妃。(預知後事,請看下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