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集 參觀校史館(上)

達達來到一層,剛好有8個小門,分別對應8間教室,每個小門上掛著一個小木牌,從左邊第一間,依次寫著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進之前,Y博士美人送了一副VR眼鏡,達達戴上後進了第三個小門——地球館,門很小隻能側身進入,但進來後別有一番洞天。一個沉浸式體驗的太空博物館,四周都是岩石峭壁,但牆壁上有著地球人類探索太空的軌跡。目光所及之處,就像一部電影一樣開始播放,真正來到了人類發射衛星的地方,親自參與見證!

“地球日期1957年10月,蘇聯向太空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這是人類探索太空的開始。”達達兩眼發光地看著。

“11月,小母狗萊卡乘坐蘇聯的“斯普特尼克2號”升空,成為了第一個飛上太空的地球生物。”真的是打開了一部太空史,達達感慨,“原來第一個登上太空的是隻小狗狗。”

“接著,1961年,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類是蘇聯的航天員加加林,他搭載的“東方1號”載人飛船在地球軌道上飛行了108分鍾,共飛越327千米。”

轉眼達達看見加加林穿戴著宇航服麵帶微笑打招呼,載人飛船上還有無線電係統、生命支持係統和彈射座椅,加加林就是通過彈射座椅離開飛船,“哇!真酷!”達達看到加加林通過降落傘安全著陸。”

繼續往前走,“1965年,蘇聯的阿裏克謝·列昂諾夫走出‘上升2號’飛船,第一次實現人類在太空的出艙活動。”又是一次曆史性的見證。

“1969年,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成功完成‘阿波羅11號’載人任務,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大電影上播放著當時的影像資料。

“阿波羅?月球上有菠蘿嗎?”達達嘻嘻笑著。

“這是阿波羅計劃,有11次飛行任務,最著名的就是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登月。”峭壁上的屏幕解釋,“當時登月艙靠近月球表麵時,航天員們突然意識到他們的著陸位置是一片大石塊。阿姆斯特朗控製了登月艙,在另一位航天員奧爾德林的指引下,他避免撞擊到石塊上,當他們著陸時,著陸艙隻有25秒的燃料了,和中止任務隻有毫厘之差。”

達達暗自慶幸好樣的!為人類的探索感到驕傲。

“阿姆斯特朗成功登上了月球,還有一個大腳印,但這個腳印是他的同伴奧爾德林的。”影像上解釋著。

達達自言自語:“我還以為是阿姆斯特朗的腳印呢!”

隨後聽到阿姆斯特朗講話:“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阿波羅11號在月球表麵上立了一麵美國國旗,航天員返回地球後,進行了為期三周的隔離,避免他們帶回來未知的細菌。

“其實外星球的細菌,未必比地球上多呢?!”達達嘀咕著繼續向前走。

接下來到了中國的探月計劃,雖然起步較晚,但成果顯著:時間倒回至2007年10月24日,達達正在地球上的中國西昌,“10,9,8,7,6,5,4,3,2,1,點火,發射——”

中國首顆月球探測器嫦娥一號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太空,嫦娥一號用494天的時間看清了月球的麵貌,把“全月麵三維影像”完整地傳回地球。2009年3月1日,完成使命的它落入月球永遠留在了那裏。

“等等,什麽是全月麵三維影像?”達達問。

“用CCD立體相機,在85秒內獲得月球表麵同一物體前視、正視和後視不同視角的圖像和數據。”VR影音自動回複。

“哦,那拍攝它有什麽作用呢?”

“能夠幫助科學家了解月球的三維圖及地形,為後麵登陸月球選擇合適的著陸點。”

“哦,明白啦。”達達點點頭,“我還想了解更多中國人的太空經曆?”

影音資料立刻播放:

“1999年,神舟一號,載人航天工程第一次飛行試驗,考核運載火箭性能、驗證飛船技術和係統設計及發射、通信及著陸等整個係統;

2003年,楊利偉乘坐神州五號一飛衝天,繼美國和蘇聯後,第三個將人類送入太空的國家。”

看到這些中國探索太空的經典畫麵,達達覺得身上熱血沸騰,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大電影繼續更新:

“2005年神舟六號發射,費俊龍、聶海勝兩名航天員實現多人多天的太空飛行,繞地球飛行76圈,曆時4天19小時33分。

2008年神州七號發射,翟誌剛完成了中國人首次太空行走。我已出艙,感覺良好。”

聽到這個熟悉親切的中國聲音,達達瞬間感動得熱淚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