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三權閹誤國禍紅顏2

追殺小王子

然後李輔國轉身出來,從大牢提出越王李係和段恒俊等人,一個個都給他們的腦袋搬了家。一座莊嚴華麗的宮殿,頓時屍橫遍地,血流滿階。

李輔國接著又四處搜尋張皇後三歲的幼子定王李侗。這是張皇後的親骨血,必須斬草除根,方免後患。

定王李侗因為是張皇後的親生兒,平日裏何等的嬌養寵愛,如今那一群乳母保姆一聽說事變,把三歲的小王爺李侗孤零零地拋在**,都各自逃生去了。隻有一個姓趙的老宮人見小王爺被拋在**,手足亂舞,力竭聲嘶地哭著,心中不忍,上前去抱在懷中,往後殿躲去。後殿是一帶空屋,樓上屋中堆著山一般高的簾幃,趙宮人就把小王爺藏在簾幃下。小王爺很懂事,也不哭了也不嚷了。趙宮人退身下樓來,蹲坐在樓梯口守著。

這時李輔國帶領禁兵,已三次搜宮了,卻尋不到三歲的定王李侗的蹤跡,正十分焦急地路過後殿門口時,忽見一個宮女在門裏探頭探腦地探看動靜,形跡很是可疑,便喝令禁軍上去,一把揪住,李輔國把劍鋒貼著這個宮女的脖子逼問她,有什麽背人的事,可曾看見小王爺?

這個趙姓老宮女麵不改色,一句話也不肯說。李輔國說了一個搜字,兵士們便分頭向後殿搜去,直搜到後殿樓上,卻發現定王李侗已被一大堆簾幃壓住,早氣閉而死。李輔國這才放了心,隨手把劍向趙宮人脖子上一抹,可憐她一縷忠魂,也隨著小王爺一塊去了。

大權閹的血腥末日

李輔國看諸事都已辦妥,就與程元振同入飛龍殿,把太子李豫請出來,說明皇上已崩皇後已死。太子李豫大哭了一場,換上素服,出九仙門,與滿朝文武相見,傳布肅宗皇帝晏駕。然後李揆作為首相,扶太子李豫至兩儀殿,祭肅宗喪,並於柩前即位。四日後,即公元762年4月的己巳日,新君開始在禦內殿聽政,稱為代宗皇帝。追封生母吳氏為章敬皇太後,廢張皇後和越王李係皆為庶人,改年號為寶應。

新任同平章事元載由度支郎中升任,他專知剝削百姓,趨奉權要,唯唯諾諾,聽任李輔國處置國事。李輔國竟自命為定策功臣,越加專恣起來。一日退朝後,左右無人,李輔國向代宗大大咧咧地說:“陛下但居禁中就行了,外事自有老奴來處理!”一副完全將君國大權置於自己掌中握的不可一世的派頭,彼時他在說這話時候,他的眼神甚至都沒有看一下那個新上任的年輕皇帝。

代宗雖然心中不快,可此時李輔國手握兵權,隻得佯作尊重,呼李輔國為尚父,順著他的話茬,恭順地說事無大小,俱由尚父作主就是了。於是代宗時代的群臣也必須得先到李輔國府中請示過後,才敢去朝見代宗皇帝,一如肅宗時代;至於朝廷的一切大事,更是聽之於李輔國一人。所有前朝舊臣,有和李輔國不相投的,此時都被借故或流放或殺頭地排擠出朝去了。

李輔國侈然自大,他對百官呼叱任意。代宗因李輔國盤查宮廷很嚴,心中時時裝那個春英小姐,卻也不敢名正言順地把她接進宮來,畢竟她在名義上是李夫人。滿朝文武大臣看代宗即了皇帝位已不短時間了,而正宮之位一直空著,於是齊上奏章,勸皇上早立正宮。代宗頗欲把春英小姐升位正宮,因有李輔國在朝,不好意思強占人妻,當然也更是不敢奪權臣之愛;於是就借口說,長皇子李適的母親沈氏遭安史之亂查無下落,暫把這後位虛留著,當時隻是冊立了韓王李回的生母獨孤氏為貴妃。這位貴妃娘娘終日隻在隱身在深宮中,隻有隨身的一兩個宮女貼心又貼身地服侍著,從不肯見外人,當然就更不肯見首權大臣李輔國了,否則李輔國一見到他日思夜想的春英小姐現在冒姓獨孤且貴為妃,豈不要再幹出弑君殺國母的事來。代宗為掩蓋春英小姐以前的事,特令她冒姓獨孤氏,宮中都稱她為獨孤娘娘,誰也不知道她其實就是李輔國整天四處尋找而不得的李夫人春英小姐。

獨孤貴妃娘娘整天孤孤獨獨,皇帝陛下雖然對她千恩萬愛卻也不敢常常來臨幸,怕的是引起李輔國的注意。獨孤貴妃娘娘平日深宮深居,從不外出,遇到例行的朝參大禮時,因為李輔國必定在場,於是她就又變成了內侍的裝扮,除了貼身服侍的一兩個宮女和代宗皇帝,沒有人知道那個眉目清秀的內侍居然就是美貌的獨孤娘娘改扮的,而代替獨孤貴妃娘娘出席這樣盛大場合的則是她的貼身侍女,按照她的品級著大裝服飾,行禮如儀。李輔國有時如果偶然到獨孤貴妃娘娘的宮中進行他例行的嚴格盤查,總是馬上如此這般地進行主仆易裝又易位。獨孤娘娘春英小姐就是這樣處處小心,時時防範,就生活在李輔國的眼皮子底下,可就是沒讓他發現。

程元振也因擁立有功,威權也一天一天地大起來,一切作為都和李輔國不相上下,甚至有過之無不及,一時間滿朝文武,隻知有李、程二大權閹,卻不知有代宗皇帝。可自古兩虎不並立,況且李輔國和程元振兩人又都是奸雄小人,終日爭權奪利,置國家大事於不顧。自然就會有程元振入宮密奏代宗,說李輔國有謀反之意,看代宗驚慌起來,卻隻是猶豫著不敢下手:“兵權俱在李輔國手中,當以何法除之方可保朕無恙?”程元振才振振有詞地奏道:“不妨。李輔國手下有一大將,名叫彭體盈,久已怨恨李輔國專橫。隻須陛下對他假以溫辭和色,不愁彭體盈不為陛下所用。”

代宗連夜傳彭將軍進宮,好話安撫,並許願說:“你能聯絡李輔國手下兵士,護君保上,朕便拜你為大將軍。”彭體盈奉詔大喜,暗暗聯合起來一班禁軍將領,代宗皇帝也一樣地許給他們好處。

諸事辦穩妥後,代宗下旨,解除李輔國的行軍司馬及兵部尚書兼職等,又下旨以左武衛大將軍彭體盈代為閑廄群牧苑內營田五坊等使,以右武衛大將軍藥子昂代判元帥行軍司馬。李輔國得旨大怒,急忙親自進宮去,要當麵質問代宗皇帝。不想朝門口已由彭體盈派兵守衛著,一見李輔國進宮來,就上前去攔住,一邊向外推搡他一邊哄笑著說:“尚父已罷官,不當再入宮。”

李輔國見手下的人都背叛了自己,不覺一時氣壅,雙目緊閉,暈倒在地。左右上前扶起,李輔國氣急敗壞地吼著:“老奴死罪!事新君不了,請赴地下事先帝!”停了一會兒,裏麵傳出諭旨來,賜李輔國遷府第到京城外。滿朝文武聞知李輔國失勢解除官職,且又被遷居城外,就故意一齊趕到城門口拜賀,把李輔國氣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急回府中,寫奏表要求代宗皇帝解除他的全部官職。第二天,聖旨下來,晉封李輔國為博陸郡王,仍拜為司空尚父,許朔望日入朝。

李輔國當堂謝過恩,然後收拾家具,遷至城外賜第中去住。他原是一朝權貴,如今削職回家,門庭冷落可羅雀,車馬稀且少。

自古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李輔國遷居城外不多幾天,一個刺客就在半夜時候,跳進屋裏,當時李輔國正左擁右抱,摟著兩個美貌侍女在安睡著,夢中不知一柄鋼刀下去,一朝權貴李尚父的人頭就落了地,李權貴落了地的人頭估計能從權利的大夢中醒來,可是醒來已為時太晚了。

他懷中的那兩個侍女也從夢中驚醒過來,隻見一片四濺的血跡,李郡王脖子上不見了一個人頭,再一看,他的右臂也被砍去了。這兩個侍女被李輔國在臨睡的時候,把衣服剝了精光,一時穿衣也來不及,隻得縮在被窩裏,滿口喊著:“皇天爺爺,天啊!”府中人役聽了趕進來看,才知道郡王爺李輔國被刺身亡。

合府中上下忙點起燈籠火把來,四處照著尋著李輔國的人頭。直照到茅毛廁中,才找到了李輔國的頭,卻已被快刀割去了麵皮,一片模糊,認不出眉目來。府中人無法,隻得命精巧匠人,另雕一個人頭埋葬。聖旨下來,還贈他做太傅官,一麵行文各處捉捕凶手。可總也捉不到,當然如果這凶手不是代宗皇帝指使的,地方官可能早就捉捕到。外麵搜捕凶手的文書雪片似地飛著,而真正的凶手卻安居在程元振府中。這凶手姓杜名濟,原係程元振府中的一名武士;今因刺死李輔國有功,不久就升做了梓州刺史。

薄命公主胭脂劫

程元振自從謀殺了李輔國以後,他就繼之獨攬了政權,成為了為害一時的又一大權閹。因郭子儀是個忠正大臣,且手握重兵,諸事頗覺不便,程元振就矯皇帝詔,召郭子儀入京。

彼時郭子儀正和史朝義交戰,連獲勝仗,一聞朝命,急急趕回京師來,可程元振百般攔阻他朝見天子,宮門口滿布著程元振的兵士,總不放郭子儀進去。回京十日,還沒見到天子,郭子儀才明白是程元振的詭計,他當即十分憤怒,立刻拜表,請自撤副元帥及節度使職銜。卻馬上就有旨準奏,然後徙封魯王李適為雍王李適,特授天下兵馬大元帥,令統兵征討史朝義。

程元振怕雍王李適大兵在握,不易駕馭,就奏請以中使劉清潭為監軍。劉清潭是程元振的心腹,他另帶一支兵馬向回紇去征兵,令回紇國出兵助戰。雍王李適雖是皇族貴胄出身,卻天生是員大將,他行軍至東京,與史朝義相遇,一連廝殺了幾陣,讓史朝義傷折了許多人馬。

看看抵敵不住,史朝義就退進東京城去,閉關死守。史朝義又打聽得劉清潭到回紇國去請兵,他就想得了一條反間之計,也遣發人到回紇可汗跟前去謊報,說唐室兩遇大喪,中原無主,請回紇可汗遣派人馬入關,收取府庫,可得金帛子女無數。

此時回紇國葛勒可汗已死,傳位與牟羽可汗,牟羽可汗是肅宗幼女寧國公主所生。寧國公主在回紇國中,為美人之最,如今新寡,她安然順受命運的安排。可萬不料她的親生兒子牟羽可汗登位以後,卻忽然提出要娶母親為後。這對寧國公主來講實在是太意外太不可思議了,而對於一向暗戀親母風韻的牟羽可汗來說,娶母為後卻是他一直的夢想。回紇國風俗,父親死後,兒子可娶母親為妻。所以子妻母,在回紇國原是平常事情。但如此**的事,對於一向貞靜自愛的寧國公主簡直是如臨大劫,她當即就辭回大唐了。

牟羽可汗實在太愛中國女子了,見母親不肯嫁他,就打發大臣到唐朝來求婚。代宗皇帝情麵上推卻不過,就把仆固懷恩之女,指嫁與牟羽可汗為妻。仆固懷恩之女雖也年少貌美,但在牟羽可汗眼中看去,總不及寧國公主的風韻動人。所以夫妻二人過不上一年光景,就不知反目了多少次。於是牟羽可汗仍欲把他母親寧國公主接回國去配作妻子,於是就屢次派使臣到唐朝來,假問寧國公主起居為名,請寧國公主回國去。

知子莫若母,寧國公主洞悉其子的用心,說什麽也不肯回去,任憑那理由天花亂墜,寧國公主就是堅辭不去。終於把牟羽可汗惹惱了,正打算親自帶兵打進唐室京師來,把他母親搶回國去;恰巧又有了史朝義的謊報。於是牟羽可汗立刻就帶領回紇大兵長驅入關,見沿途州縣空虛,百姓流亡,他便乘機劫奪田地,擄掠人畜,一連攻陷了十幾座城池。

急報到了深宮,代宗也很驚慌,急遣仆固懷恩前往撫慰,又命長子雍王李適統兵到陝州去仰勞牟羽可汗的駕。不想牟羽可汗倨傲無禮,與年輕氣盛的雍王李適兩下裏把關係鬧僵了。多虧仆固懷恩與牟羽可汗有翁婿之誼,就從中調處,最後牟羽可汗答應帶領回紇兵士為前驅,與各路兵馬齊向東京進發,圍攻史朝義。雍王李適在陝中留守。

史朝義被官兵殺得棄甲拋盔,自相踐踏,屍滿山穀,退走鄭州,仆固懷恩乘勝奪回東京城。可恨回紇兵自河陽一入東京,就肆行殺掠,搶劫**,東京百姓,一再遭殃。待搶劫完畢,回紇兵一把火就將一座繁華富麗的東京城竟燒去了大半座。諸路兵馬皆因追殺史朝義,無暇顧及。史朝義被各路兵馬追趕得無路可走,就從腰間解下練巾,把自己縊死在醫閭廟門口。至此安、史兩次大亂,直直鬧了多年,才算最後平定下來。

但史朝義雖打平,而回紇大軍卻在各州縣縱兵**掠,百姓逃散,城郭荒涼。代宗皇帝沒奈何,一麵令趙城尉馬燧私贈賄賂給回紇兵各將帥,勸阻他們的強暴行為,一麵又下旨,特冊立回紇可汗為英義建功毗伽可汗,並且自可汗至宰相,共賜食封二萬戶,又進仆固懷恩為尚書左仆射,兼中書令,坐鎮朔方,令他護送回紇可汗歸國。

牟羽可汗見唐室天子如此優待,就也不好意思再胡鬧了,隻是臨走的時候,還不能忘情於寧國公主,請寧國公主同返回紇國去。寧國公主知道牟羽可汗**心未死,就願選宮女四人,贈與牟羽可汗。牟羽可汗得了唐朝宮女四人,也很歡喜,帶回宮去晝夜**樂。

寧國公主真是紅顏薄命,不知怎麽的,因牟羽可汗如此一鬧,她這美人兒的名直傳到吐蕃可汗的耳中。吐蕃可汗原也久已羨慕中原女色,如今聽說一位絕色的寧國公主文君新寡,當即打發使臣到唐朝來,指名要求娶寧國公主。堂堂一位公主,豈肯做又嫁再蘸之婦?不要說寧國公主,代宗皇帝也嚴辭拒絕。誰知吐蕃可汗竟羞惱成怒,頓時邀同吐穀渾、黨項、氐、羌各部落蕃兵二十萬人馬,長驅東入,前鋒衝關陷州,轉眼已逼近京師了。

代宗這下子可是從也很驚慌到大大地害怕恐駭,當即召集群臣商量退兵之計。但當時在朝的都是文官,彼此麵麵相覷,根本拿不出一條有力的禦敵之策。當初唐朝金城公主嫁與吐蕃可汗,與吐蕃在赤嶺下立定界碑,仗著金城公主與吐蕃可汗以恩義結合,總算保得幾年太平。待金城公主去世以後,吐蕃又與唐朝失和,屢次覬覦唐室邊界。當時幸得河隴一帶節度使如王忠嗣、哥舒翰、高仙芝一班將帥守禦有方,尚無大患。到安史作亂,所有邊界守兵都征召入東西兩京,一時間四境空虛。在肅宗初年,吐蕃可汗娑悉籠獵讚乘唐室內亂,攻取威武河源等地,並陷廓、霸、岷諸州。代宗即位時,又攻入臨洮。那時郭子儀雖力平安史之亂,但也頗憂慮吐蕃之禍,就在前一年,曾上奏勸代宗須慎防吐蕃。可當時程元振專權,得了吐蕃賄賂,郭子儀的奏章都被程元振扣留住了。到這年春天,吐蕃又大舉入寇,攻破大震關,連陷蘭州、廓州、河州、鄯州、洮洲、岷州、秦州、成州、渭州一帶地方,盡占了河西隴右地方。任憑邊關的告急文書如同雪片似的,但送進朝廷來就都被程元振一人藏匿,不讓皇上知道。到此時,吐蕃可汗為美人一怒而興兵,直到鄰州失陷,鄰州刺史官逃進京師來當麵報告,代宗才得知了全部真相,沒奈何隻得令郭子儀前去救應。

烽火狼煙花落水流紅

郭子儀救兵未至,吐蕃兵已浩浩****殺奔奉天武功,橫渡渭水而來。而雍王李適派判官王延昌星夜趕進京師來求救兵,又被程元振攔阻,不得入見。不久吐蕃兵漫山遍野地殺來,直攻到京師城下。滿朝文武倉皇逃命,妃嬪們都圍住代宗痛哭,由雍王李適率領一小隊人馬護駕,代宗帶領妃嬪出奔陝州。

郭子儀領兵趕回時,已是百官逃散百姓流離,打聽說皇帝已出亡在外,就急急追蹤出城,才到開遠門口,遠遠見將軍王獻忠帶領著騎士五百人,擁著豐王李珙,後麵跟著幾個官員;又另備花車一輛,車中卻是空的,前麵一對紅旗,夫役百餘人,扛著抬著豬羊牲口,個個臉上有得意之色,洋洋而來。郭子儀一看,知是投順吐蕃去的,就橫刀躍馬,趕上前去,攔住去路,大聲喝問:“爾等要往哪裏去?”

王獻忠見是郭子儀,先有幾分膽寒,忙下馬躬身說道:“今主上東遷,社稷無主;公身為元帥,何不行廢君立君之事,以負民望?”王獻忠話未說完,豐王李珙也上前來說道:“元帥為國家重臣,今日之事,隻須公一言便定。公奈何不言?”

郭子儀怒目而視,大聲說道:“朋友尚不可乘人之危,況殿下與聖上係叔侄之親,豈可骨肉相殘?今日之事,下官隻知有天子,不知有他人!”幾句話說得人人驚慌,個個羞慚。郭子儀又喝斥著王獻忠道,“今日獻城降虜之計,必出於你!難道你就不畏國法嗎?”

王獻忠頓時嚇得大驚失色,跪下來叩頭說願聽大元帥調遣,其他人也啞口無言地聽令郭子儀,跟隨著他出了京城,向東而行,沿路招撫散兵,前往陝州保護代宗。

這時的京師已成了一座空城,吐蕃可汗進了京城,一見宮殿巍峨,不敢直接進入,還是唐降將高暉在先引路。這時六宮妃嬪差不多都已逃散,僅留下的那些又老又醜的宮女在吐蕃人見了,已視為天仙美女,個個搶占了去。

吐蕃可汗一入宮門就四處搜尋寧國公主,卻不料寧國公主看城郭破碎、帝後遠走,自歎命薄,含了一腔薄命悲淚,早投入太液池中淹死了。吐蕃可汗撲了個空,大失所望,就令他手下大將馬重英等在京師地方焚掠**殺,好好的一座錦繡長安城,轉眼十室九空,鬼魂夜哭,冤氣衝宵漢。

然後吐蕃可汗為能服眾,又從民間搜出一位唐室宗親廣武王李承宏,擁立他為帝,又令前翰林學士於可封為相,聽說苗晉卿是唐王朝的一位賢臣,就把他也從家裏拖出來,拜他做太宰,懦弱又正直的苗晉卿站在朝堂上,終日閉口不說一語。而吐蕃可汗卻高坐殿頭,呼叱百官,自有一群貪戀祿位的無恥官員,聽任這個外國假王的叱吒。

郭子儀大義匡扶宗室

這時代宗屢次發詔征諸道兵,卻無一應召,而郭子儀手下軍士極少,到禦宿川地方紮住後,令判官王延昌到商州去招撫舊部,各路軍馬趕到鹹陽時,郭子儀痛哭誓師,感動得眾將官都也涕零,誓遵號令。讓吐蕃兵馬嚇破了膽的代宗卻要留郭子儀護駕,郭子儀再次痛哭奏上,說臣不收複京師,無以對先帝,並且保證吐蕃不敢東來,代宗這才準奏郭子儀平虜。幾經浴血奮戰,敗了的吐蕃可汗才領眾蕃兵向北退去。代宗得到捷報立刻回鑾,首先就傳旨賜豐王李珙自盡,然後找到了寧國公主的屍骨,從豐埋葬。

這時太常博士柳伉上奏彈劾程元振,他的表章上說:

犬戎犯關度隴,不血刃而入京師;劫宮闕,焚陵寢,武士無一力戰者,此將帥叛陛下也。陛下疏元功,委近習,日引月長,以成大禍;群臣在廷,無一人犯顏回慮者,此公卿叛陛下也。陛下始出都,百姓填然奪府庫,相殺戮,此三輔叛陛下也。自十月朔召諸道兵,盡四十日,無隻輪入關,此四方叛陛下也。陛下必欲存宗廟,定社稷,獨斬程元振首,馳告天下;悉出內使,隸諸州,持神策兵,付大臣。然後削尊號,下詔引咎。如此而兵不至,人不感,天下不服,臣願闔門寸斬以謝陛下!

原來此番吐蕃作亂時,元振作為驃騎大將軍,統領禁兵,但因為統領無方和待下過狠,致使吐蕃兵不血刃而入京師,當時代宗曾屢次發詔征諸道兵卻無一應召,原因就是諸路節度使痛恨程元振的專權欺壓。而程元振一看大唐江山不保,立刻就暗通吐蕃,條件是將來平分天下,於是才會有吐蕃再立天子的做法,不想被郭子儀殊死拚殺又保住了唐家天下。皇帝回鑾時,程元振表麵上裝得沒事人兒似的隨駕回朝,骨子裏卻把郭子儀恨之入骨了。世事從來都是要想人不知,除非已莫為,因此才會有這道何等痛切的奏折。代宗卻不忍取程元振的性命,隻是削奪官爵,放回田裏。而程元振卻並不領情,反倒說皇上不念他當初扶持登大位的舊功與多年來伴駕的舊情。代宗聽說後,就將他流放了。程元振在行至江陵地方時,一病而死。

哀毀

複得安享太平的代宗其實還是很念功的,回朝的第三日就在兩儀殿賜郭子儀宴,文武百官陪宴;當殿又賜郭子儀鐵券,畫像在淩煙閣上,稱讚他是唐室極忠大臣。並且代宗也很念舊情,在危急出奔的時候,還不忘帶上春英小姐一同至陝州避亂,而不是如同玄宗那樣置梅妃於冷宮而不顧。如今李輔國已除去,代宗下旨,冊立貴妃獨孤氏春英小姐為正宮皇後,立雍王李適為皇太子。

帝後二人終日形影不離,相親相愛,六宮妃嬪見天子一麵都難,更不要指望會來臨幸了。代宗皇帝為哄皇後春英高興,就令妃嬪們來陪著飲酒歌舞,於是這些備受冷落的妃嬪立刻就個個打扮得花枝招展,在萬歲和皇後娘娘跟前跳著唱著。可憐她們獻盡狐媚,滿心想得萬歲的憐愛和臨幸,誰知一到宮燈明亮,皇帝就和皇後娘娘雙雙攜手,回正宮**去了。丟得六宮粉黛,仍舊是涼月淒清燈昏昏,仍隻能冷枕孤衾淚黯然。

獨孤皇後隨身帶著一架短琴,每一彈奏,空中宛似有鬼神吟唱。代宗皇帝對這張琴的神異非常感覺興趣,獨孤皇後告訴他,這琴叫做軟玉琴,為東海彌羅國所獻,同時尚貢有一條軟玉鞭,這條軟玉鞭光可鑒物,雖藍田美玉也比不過,且卷曲起來首尾相接,故名軟玉鞭;舒展開來則勁直如棍,雖以斧鎖銅斫,也不能傷缺。

軟玉琴的琴身係平常桐木所製,原不足珍異,它異於尋常的地方在於弦是用碧玉蠶所吐的絲。東海彌羅國有一種桑樹,枝杆盤屈,覆地而生,大者連延十數頃,小者蔭接也有數百畝。樹上有蠶,身長四寸,遍體金色,吐絲成碧綠色,所以亦稱之謂金蠶絲。一尺長的絲,可以拉成一丈長,搓成弦索,裏外透明,雖合十夫之力一齊來拉扯,也不能拉斷。製成弩弦,箭可借其勁勢遠達一千步遠;若製成弓弦,箭也可發五百步遠。

常常私吞外國貢物的李輔國自然也把這兩樣寶物收入自己的府庫中,當年的春英小姐非常喜愛這張琴,自然李輔國是舍得把琴給她的。代宗聽皇後春英說了其中的原委後,就滿宮中尋找這條軟玉鞭,到底在興慶宮的夾牆內,發現了一個寶匣,匣中藏著一支玉鞭,柄上刻著“軟玉鞭”三字,到此為止,獨孤皇後的那張軟玉琴不獨也不孤,軟玉鞭與它配成了對兒。自古財來財去如流水,李輔國生前千辛萬苦、甚至豁上性命吞沒的外國進貢來的千餘件珍寶藏在府中,孰料李輔國一死,他所有的奇珍異寶就都被查抄,盡數沒收入大內寶庫中。如今代宗皇帝又在李輔國的寶物中,揀獨孤皇後所心愛的,一齊搬來陳列在皇後春英的寢宮裏,供帝後二人早晚把玩。

獨孤皇後不會騎馬,代宗每天退了早朝回宮來,就親自挽著一匹青鬃小駒,扶皇後春英跨上雕鞍,在興慶宮四麵走廊下,學習騎馬。兩個人笑語相親解溫存,宮廷曲院香幕簾幃之間,自有許多樂事。代宗每日隻顧了與皇後春英親昵香熱,所有國家大事一齊托付與丞相元載。

獨孤皇後未入宮以前,已和代宗皇帝私地裏生了一個皇子,取名回,現在封做韓王,入宮後,獨孤皇後又生了一個和她一樣美麗的華陽公主,代宗愛母及女,常常抱在懷中,十分喜歡地逗著她玩笑。

獨孤皇後身受如此專寵重愛,卻從沒有改變她那賢德的本性,更沒有如武氏則天或韋後或張皇後一樣去攬權,甚至代宗有朝廷的疑難大事與她商酌,她卻以“婦人見識淺短,不當參預國家大事”為由,再三避讓。代宗皇帝為得獨孤皇後的歡心,就給她們的子侄輩,賜以官爵。獨孤皇後卻絕不是楊貴妃,她竭力阻攔說:“妾父元擢與李輔國同黨,原負罪於國家,得逃殺戮,已是萬幸,豈可使罪人之後複得功名?”代宗見獨孤皇後如此謙讓賢德,對她的歡喜就加上了一個更字。

這一年六月,是獨孤皇後的四十歲大慶。代宗命在禦園中遍紮燈彩,令各朝臣的命婦夫人們都要入宮陪伴獨孤皇後遊宴,三十六宮妃嬪媵嬙也個個濃裝豔抹前來陪同。到了晚上,燈光齊放,密如繁星,真是城開不夜笙歌處處。

天上一輪皓月,人間滿地笙歌,代宗在月下花前,看著他心愛的皇後,愈覺美若天仙,看看左右無人,兩人又說起從前在東宮月下**的事,這位多情天子終日追隨皇後裙裾言笑相親還覺不足,這時又情不自禁在那白石欄邊和她親熱了一回,直到夜深月落才回寢宮。第二天,群臣上表,請給獨孤皇後加尊號;代宗當即就準奏,下旨尊獨孤皇後為貞懿皇後。獨孤皇後這回沒有謙讓,她的心中也是美滋滋的。

誰知第三天,貞懿皇後就病倒在床。原來兩人那晚在情濃時,隻管迷戀眼前,全不管風侵月涼露水打,貞懿皇後嬌怯怯的身子,受不住風露欺淩,倒頭一病倒,就再也不見好。

代宗皇帝終日陪在貞懿皇後的病榻前軟語溫存,甚至親自調弄湯藥,把坐朝也廢了。卻不料貞懿皇後在病了二十四天後,竟香消玉殞。整天和貞懿皇後在一起恩愛纏綿了十多年的代宗如何受得了這樣殘酷的現實,他孤獨地抱住獨孤皇後的遺體嚎啕大哭,任合宮中妃嬪圍著勸著,代宗就是孤孤獨獨地涕泣不已,從早哭到夜,從夜哭到明,以至於精神恍惚,瘋瘋癲癲,終日抱著貞懿皇後的屍身不肯放手。直直過了三天,經一班元老大臣和妃嬪宮女再三跪求,代宗皇帝才同意把貞懿皇後的屍身收殮。

貞懿皇後的靈柩停在內殿,代宗就伴臥在棺木一旁,晝夜不肯離開,甚至吃飯都是在柩前用餐。天天都是用不上一會兒功夫,他就會拍著棺木,再大哭上一場。禦園中名花開放,代宗就會親自去采一枝來供養在貞懿皇後的靈座前;遇有大雷急雨,代宗就會到貞懿皇後的柩前軟語安慰。

皇帝如此,妃嬪們就也都去宿在內殿,伴著萬歲,百般獻殷勤,無奈貞懿皇後雖然已死,而代宗卻一心仍在她身上,仍視六宮粉黛如糞土。

就這樣,這位萬歲爺形容憔悴,精神恍惚,眼看著要成大病了,滿朝文武非常憂慮,天天會集在朝房裏商議勸諫萬歲的辦法。經群臣再三勸諫,以“皇上宜上體祖宗付托之重,下慰賢後九泉之心”才打動了他,才同意將貞懿皇後安葬,不過又要葬在宮內園中,群臣又是苦苦勸諫才下詔葬於莊陵。

出殯的儀仗自然是十分隆重盛大,滿朝官員都步行送葬,代宗也素衣白馬,緊隨在靈車後麵,哭不可抑。貞懿皇後獨孤春英下葬後,代宗皇帝仍是孤孤獨獨地哀毀不已。

苦命的珍珍

代宗長子李適原是他的侍女沈氏所生,說起兩人的這段情史也是很有意思的。當年章敬皇太後身體柔弱,且生代宗時年僅十六歲,不能乳養小孩兒。因為代宗皇帝既是肅宗的長子,又是玄宗最心愛的長孫,有此得天獨厚的條件,他一下子就有乳母保姆十六人一塊小心地看養。在諸位乳母中,要算一位姓沈的乳母最年輕美貌,她原是士人的妻子;隻因家境貧寒,不得已進宮來充當乳母。進宮來的她,因為家中拋下了一個和代宗同年的女孩兒,小名珍珍,所以她進宮來日夜想念家中的女兒。章敬皇太後性情仁慈,知道原由後,就命沈乳母把這個小女孩也抱進宮來一塊兒乳養著,將來也可以與皇子做一個伴兒。

珍珍的美麗更勝過她母親,真是雪膚花貌,人見人猶憐。況且代宗皇帝自幼兒就和珍珍性情相投,寢食與共。章敬皇太後隻有十八歲的短命,臨死的時候,就把幼小的代宗托給沈乳母多多用心照顧。這以後,肅宗皇帝愛上了張良娣,也不把代宗放在心裏,隻有張良娣生的兩個兒子李佋和李侗,常常被他們的肅宗皇父抱在手中把玩。這時的代宗皇帝孤苦零仃地養在後宮,一切饑飽冷暖,全仗沈乳母細心照看。

珍珍年紀大了以後,越發出落得天仙一般。代宗和她朝夕相伴,漸漸地就有了私情。到珍珍十七歲時,就替代宗皇帝生下這個長子李適來了。代宗一方麵感念沈乳母的哺育照顧之恩,另一方麵也是與珍珍的情之所致,他早就願意立珍珍為妃,隻礙於是珍珍的身份是個侍女,雖生了一個皇子,但這也並不能讓她的身家就此顯赫起來。

直到安祿山攻入長安,珍珍不及出奔,被亂兵擄至東京。後來代宗親自統兵收複東京,在民間四處尋覓,才得以與珍珍再見麵。可兩人相守不多幾天,東京又被史思明攻破了。代宗皇帝當時隻顧自己倉皇出走,珍珍從此再就沒了下落,連是死是活都不得而知。代宗皇帝在自身安全後也曾派人四處找尋過,卻不得蹤跡。曾有一段時期代宗想念珍珍,幾至廢寢忘食。後來幸遇春英小姐,總算把他的一段癡情另有了一個寄托。

如今看到代宗皇帝自貞懿皇後獨孤春英亡故以來,一直哀毀不已,滿朝文武非常的憂慮就仍在繼續,仍是天天會集在朝房裏商議辦法,但這次勸諫已不起任何作用了,最終大家被逼得還是想出一個解憂的好辦法來,那就是奏報已在中州尋找到了當年在東京變亂中失落於民間的沈氏珍珍。

假貴妃

代宗當初愛戀沈氏,也和愛後來的貞懿皇後獨孤春英一樣,獨孤皇後一死,他的心也隨著一塊死了;如今一聽說沈氏尚在人間,不覺把已死的情懷重又漸漸活了回來,立刻下旨以睦王李述為奉迎使,工部尚書喬琳為奉迎副使,又遣升平公主同行,為侍起居使者,奉皇帝冊文,向中州進發,迎接貴妃沈娘娘回宮。

睦王恭恭敬敬地在中州的行宮參拜上麵坐著的據說是沈氏貴妃的美麗女人。他當年曾在宮中見過沈妃,今見麵貌依然,隻是更美麗更年輕了。升平公主雖不曾見過沈氏的麵貌,但平日聽代宗皇帝常常說起沈妃服侍萬歲住在西京的時候,一個冬夜因割牛脯奉皇帝食,傷及左手食指。如今升平公主在一旁侍奉,暗地留心看沈氏的左手時,果然有一道淺白色的傷痕。而且最重要的,當年的沈氏貼身女官李真一在避難東京時也失散了,如今也被中州太守找到了,李真一是升平公主認識的,那是一點沒錯,是真的一個真一。

沈氏貴妃從中州趕到京師時已是傍晚,代宗皇帝親禦芸暉殿迎接,一見了沈妃,就上前拉著手兒,淚禁不住流了下來。當即在殿上擺設盛筵,代宗與沈妃並坐飲酒,文武大臣挨次上來參拜道賀。一時間笙歌歡奏,舞影翩躚,代宗轉悲為喜,開懷暢飲,大臣各獻喜詞讓他更是開心,一席歡筵喜宴直飲到夜半。

帝妃撤席回宮後,女官李真一退出。她剛走到穹門口,恰遇到高力士的義子內侍官高常春,李真一就笑著迎上去,說:“高公公!多日不見了!當年在宮中,咱們差不多朝夕碰麵的……”

誰知高常春鐵青著臉一言不發,不等她說完,劈手就向李真一當胸揪住,大聲喝道:“我今日要帶你去問個欺君之罪!”

李真一不覺大驚,忙故作鎮靜裝糊塗問:“高公公弄錯了,我有什麽欺君之罪呀?”高常春冷笑著說道:“今日那個沈妃,分明是我妹妹,你怎麽敢拿她冒充沈妃,這不是欺蒙聖上是什麽?欺君大罪,你當得起嗎?!”

李真一腿一軟,一下子就跪倒在高常春麵前,不住地叩頭,說:“這是我和你妹妹流落在中州,窮極無法時商量下的計策,求高公公千萬別聲張出去,否則我倆人性命難保。”

原來高力士生前收養的一子一女卻是同胞兄妹,哥哥高常春進宮做了內侍官,妹妹高彩雲也進了宮供侍,當年與女官李真一很熟的。因為沈氏原也是個侍女,而高彩雲的麵貌又和她非常相似,她在暗羨沈氏成為太子妃的好運的同時,也就不自覺因這種非常的羨慕而開始了暗地裏模仿沈妃的一言一笑,巴望著自己也能被當時的太子、後來的代宗皇帝看中。

更巧的是,當年沈妃伴代宗皇帝在東宮的一個冬日夜靜時刻,兩人圍爐纏綿,爐子上烤著肉脯,沈妃隨手拿著金佩刀,割肉脯奉與代宗吃著消遣。代宗見沈妃的粉腮兒映著燈光,越發顯得嬌滴滴地紅潤白嫩,忍不住伸手去摸著,沈妃見有宮人在旁,就佯羞側過腰兒去躲避,誰知一不留心,金佩刀就割破了左手食指,頓時血流如注。心疼得代宗皇帝忙把沈妃摟在懷裏,如同後來給春英小姐裹傷一樣,也是把袖口上的綢兒扯下來,急急替沈妃包傷口。而高彩雲在這之後的一次,也因剖瓜割傷了手指,且恰恰傷的也是左手食指。

後來戰亂發生,高彩雲和李真一都流落民間。李真一遇到一個老尼,收留在佛院中,苦度光陰。高彩雲卻被歹人賣給了一個員外,當婢又當妾。

這個員外的夫人一見高彩雲進門,就和她丈夫大鬧了一場,到底不多日子就逼著丈夫把高彩雲趕出大門,可憐高彩雲臨被員外夫人趕出門前還挨了一頓好打。無路可走的她倚定在一家大宅院門口掩麵悲泣,卻巧李真一從她身旁走過,兩人患難相逢,忍不住拉著手痛哭,各訴別後的苦楚。李真一見高彩雲無家可歸,就勸她一塊兒投到佛院。

李真一和高彩雲每見有男子在屋中,就躲到後院不敢向外麵探頭,可那群惡少如何肯放得過她們,尤其聽說她們是從宮裏逃出來的,那群惡少個個好似發了情的雄狗,搶著到後院去百般地**汙,她們倆人有的時候甚至被四五個男人折磨。

到這種時候,李真一和高彩雲知此處萬萬存不住身了,就在一個夜靜更深的時候,兩人偷偷地逃出了佛院。因李真一偶然在惡少口中聽說朝廷正派了奉迎使,到各路州縣尋訪沈貴妃。從來人急智生,李真一和高彩雲倆人從佛院中逃出來,正苦於無路可走,忽然記起朝廷尋訪沈貴妃的事來,看看高彩雲的麵貌原也很像沈貴妃,最巧的是沈貴妃左手食指有刀傷痕跡,高彩雲的左手食指上也有一道淺白色的刀傷痕跡。於是李真一就勸高彩雲冒充沈貴妃。

仗著自己的花容月貌,且不覺也動了富貴之念,高彩雲當即點頭,滿口答應得毫不猶豫。李真一受她自信情緒的鼓動,也不覺把事情都往美妙處想了。於是這兩個女人竟敢一下子就闖到了中州太守的大堂上。

那位太守一聽說是當今的沈貴妃到了,嚇得屁滾尿流,忙喚他夫人出來,把高彩雲迎接進行宮裏去住下,一麵又急急上奏朝廷。

朝中那些天會集在朝房裏商議為聖上解憂辦法、苦於勸諫已不起任何作用、惟有沈氏珍珍這最後一計的大臣們一聽說,立刻就上報給了皇帝。果然代宗一聽說他心愛的沈妃有了下落,喜得也不及細思,立刻就派人把李真一導演、高彩雲主演的假沈貴妃一行迎接進宮。進宮時已近黃昏,而且又是在燈光下麵,麵貌十分相像且又刻意模仿過沈妃一舉一動的高彩雲果然讓代宗皇帝以假當了真,雖然代宗在並肩兒傳杯遞盞時,也感覺到有幾分不像不似之處,卻也絕沒有往假冒上麵想,隻當是日久生疏的緣故。

而旁觀者清,況且到底是親兄妹,自幼兒相伴到長大,有許多細微的神韻,在殿下伺候的高常春是絕不會看走眼的。本來高常春手足情深,曾四處尋找他走失的妹妹,可如今見到了,他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而彼時的高彩雲卻因得以高坐殿上,並且和萬歲爺並肩促膝地淺斟低酌,心中有說不出的高興,全不知她哥哥心中那說不出的惶恐。

高常春重歎一聲:“這還有什麽法兒可想的,欺君之罪,如今已是定了,咱們三人就在這兒等著天明砍腦袋就是了!”一句話,說得李真一渾身索索地抖,滿臉可憐地望著他一個勁地流淚,高常春的心不禁軟了,伸手去把李真一扶起來。頗有幾分姿色也頗有幾分心計的李真一順勢偎進了他的懷裏,在兩人臉和臉兒貼著、唇和唇對著、身和身偎著的時刻,高常春的心中不覺鼓動起了一股熱流,當即一拍胸脯道:“我的人兒!你別愁了,事到如今,湯裏火裏,都有我承當,什麽罪都有我去頂替!倘若這件事鬧破,萬歲爺查問下來,你隻推說一概不知,就咬定說是我找的你,說沈貴妃已找到,讓你來陪伴的。我隻自己招供承認,說全是我想出這個李代桃僵之計,欺蒙了聖上;當時隻圖安慰聖上的悲念,卻不曾想到犯了欺君之罪。若有死罪,我就一身去承當,也就完了!”

高常春還沒說完,李真一就把整個身體都縱進高常春的懷中,摟抱親熱中,兩人都在感覺著死亡來臨前的短暫快樂。

憐取眼前人多情終濫情

從來新婚不如久別,這位多情天子早就想久了,一見假貴妃鑽進綃衾來,忙伸過兩臂去,當胸一抱,騰身上去,可還沒有怎麽折騰兩下,就大喝一聲:“何處賤婢?膽敢冒充宮眷!”假貴妃高彩雲一見被識破了,慌得她赤條條地跪在枕邊,不住地磕頭,口中連說:“婢子該死!”

原來代宗再也找不到當年與沈妃在一起的肌膚相親的感覺,況且兩人麵貌雖然接近,可腰胸隱秘處卻不大一樣,這才明白原來是個假冒的,不由得大怒,可一見這女子**一身白嫩肌膚跪在距他的不到一尺距離的跟前,渾身打著顫,露出一副可憐無比的樣子。從來美人越是可憐,就越讓人越覺可愛。而這位代宗皇帝又最是多情不過最能憐惜女人的,再細看她眉目身材處處都像昔日的沈妃,不覺把新歡舊愛齊並在高彩雲身上,臉上的表情轉換成和顏悅色,伸手把高彩雲摟進懷中,然後問個仔細。

高彩雲小鳥依人般地躺在皇帝的懷裏,這才放大了膽子,把在外如何流落又如何冒充沈貴妃的整個過程一五一十地在懷中枕上奏明,包括被賣為妾的事也說了一點點,隻是隱去了被群少**辱的事。然後高彩雲又用了一夜的恩愛,把代宗完全哄開了心,鸞顛鳳倒,花樣百出,男盡歡女盡愛。

這道詔書一下去,頓時又引來了許多的假沈妃來。有幾個美麗可心的,代宗將錯就錯地留在宮中,有的封為貴嬪,有的冊為昭儀。多情的代宗皇帝終日與這群美人尋歡作樂,把朝廷大事盡拋腦後。多情終濫情,濫情終荒政,荒政終誤國,貽害以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