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功罪1

呂雉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在政治舞台上真正嶄露頭角的女性。在她之前也有不少王後、王太後或帝王寵妃幹預朝政的,但都不如呂雉剛猛,握有實權。呂雉在漢高祖劉邦死後,執政十五年,其中臨朝稱製八年,玩弄三個當政的皇帝。因此,司馬遷不立“惠帝紀”,而立《呂太後本紀》。對此,後世學者從正統觀念出發,頗多是非之辭。因為按照正統觀念,隻有天子的傳記才能稱之為“本紀”。呂雉女主臨朝,隻可稱為“列傳”。班固作《漢書》,既立《惠帝紀》,又立《高後紀》,算是折衷,顯然受了司馬遷的影響。唐武則天正式稱帝,並建國號,而《兩唐書》也隻立傳,而不立本紀;由此更加顯得司馬遷在《史記》中立《呂太後本紀》的不凡卓識。直到今天,我們要正確評價呂雉的功過是非,也不能不參考司馬遷的評價。司馬遷對呂雉作了如下的評價:

孝惠皇帝、高後之時,黎民得離戰國之苦,君臣俱欲休息無為,故惠帝垂拱,高後女主稱製,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殖。

司馬遷的這一評價是符合實際的。劉邦在位之時,天下未安,他一直東征西討,無暇顧及恢複經濟。劉邦臨終,作了人事安排,也就確定了無為治國的方針。呂雉認真執行了這一方針。其施政內容主要載於《漢書》中的《惠帝紀》和《高後紀》。高惠時改什一田租為十五稅一,這是薄賦。高惠時和好匈奴,休寧北邊,國內不興大的工程,就是築長安城也隻在農閑時進行,這是輕徭。高惠時五大夫及六百石以上官吏如果有罪,收審時不帶枷;一般刑徒,犯四歲刑築城減為三歲刑為宗廟服雜役,這是約法。還有賜民爵、除挾書律、置孝悌力田等等一係列恢複生產的措施。這一切司馬遷是肯定的,也是讚揚的,所以在論讚中流露出一片稱讚之情。在今天看來,也是公允的。

從《史記》、《漢書》的記載和司馬遷的評價可以看出,說呂雉是“漢初逆曆史潮流而動的分裂勢力的代表人物”,是毫無根據的。呂雉維護了西漢的統一,她實行無為而治,為文景之治奠定了政治的和物質的基礎。女主臨朝,也說不上是“篡權竊國”,她本來就是劉氏的家人。惠帝已經年長,太後應退居深宮,可呂雉不甘寂寞,她要幹預朝政,為呂氏本家謀利,這就必然違反封建的宗法製度,造成政局不穩。太後臨朝,實際上意味著外戚專政,形成兩大勢力中心,這當然對國家不利。從這個意義上說,太後臨朝是不可取的。所以司馬遷作了無情的揭露和鞭撻,形成了傳文和論讚之間很不相稱的對照。從字麵看這似乎是矛盾的,其實恰恰是封建專製政體下個人獨裁者典型性格的和諧統一。呂雉是一位追隨劉邦的創業者,她曾在田問勞動過,深知稼穡之艱難與民間疾苦。所以她在關於國計民生的大政方針上依循了劉邦的路線,奉行無為之治,與民休息。司馬遷的論讚就是對呂雉無為政治方麵的評價,並作了充分的肯定。但是呂雉的個人品德,按曆史的本來麵貌,應持否定態度。說呂雉是一個“凶殘詭詐的陰謀家”,也並不冤枉。她擅權自恣,幾乎傾危了劉氏的天下。司馬遷在“本紀”中充分揭露呂雉為了擅權的種種惡行,為的是為後世人君提供借鑒,亦為後世的太後、貴戚者戒。

呂雉一位極不平常的女中豪傑,以果斷狠毒而著稱,是中國史上一個有很大影響的女性人物。她青春時奉天命而嫁為劉邦妻,在楚漢戰爭和兔死狗烹功臣歿中,都有不凡的表現。待高祖駕鶴西去,戚夫人罹難,人彘嚇昏新君皇,讓她成為恐怖的代名詞。大封諸呂,埋下外戚之禍,在她死後,傾覆轉瞬間。這樣一個貌美性殘忍的女人,牡雞司晨,威風凜凜,最終卻被恍惚中的白狗嚇破了膽子,終於一命歸喪。

繁華落盡萬事空,愛恨情仇俱成殤。寂寞時節,秋風撫葉色泛黃,落了一地的滄桑;鳥落廊前,輕聲一吟,留下幾世的淒涼。

參考書:

《史記》: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1日出版,中國史學要籍叢書,四卷本,司馬遷著;裴駰,司馬貞,張守節注。

衛子夫:從灰姑娘走到女神

文/蘭泊寧

春宮怨,怨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平陽歌舞新承寵,簾外春寒賜錦袍。其實莫倚金為屋,重重隻鎖愁。年華不可追,怨咽空自悲。帳中鳴佩衛夫人,此為傾國色,與君同占可憐春。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荼蘼花謝,來年依舊綻放;綠葉枯萎,下一春依舊染綠;今夜星沉月落,明日依舊會升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人老了,自然有新人代替。隻見新人笑,哪聞舊人哭?高城望斷,煙塵如霧,清夢斷,鏡裏朱顏改。不見君王臨,碧雲暮合空相對。憶昔纏綿悱惻,攜手處,今誰在?一場疏雨過後,杏花憔悴,飛紅萬點,立於斜陽下,黯然目送一年春色悄然流逝,那種恨,理不清,也斬不斷,一如早該斷絕的心念,那般無望,和淒涼。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如果衛子夫沒有那飛紅萬點的豔絕和淒絕,就不會那如海般際無涯的哀傷與悲涼。

身世寒微:她是一個灰姑娘

衛子夫可以說是勵誌女性的最範本。她從一個不折不扣的灰姑娘,到成為大漢帝王一代皇後,這中間的曆程絕對不能僅用“幸運”兩字來概括。

與陳阿嬌的顯赫身世完全相反的是,衛子夫的身世之卑微低賤到正史根本不願意提及,野史有那麽一點零星記載的程度。我們知道衛子夫是漢代名將衛青的姐姐,但奇怪的是姐弟倆卻不是同一個父親,而且他們各自的父親並沒被史料記載。姐姐衛子夫是私生女,弟弟衛青是私生子,他們共同的母親在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家裏做女仆。

衛子夫出生於漢景帝年間,奴仆出身,其家號衛氏,在當時的平陽侯曹時(抑或曹時之父曹奇,因衛子夫出生之年不詳)封邑境內。其父之名史不見載,母親衛媼曾為平陽侯家女仆,也有說是平陽侯妾。衛子夫年少時,或被送往平陽侯家教習歌舞,遂為平陽侯府謳者即歌女。

這時的衛子夫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灰姑娘。她的家庭地位之低,確實是低到了塵埃裏。但是,就在這樣的家庭裏,其實還蘊藏著除衛子夫之外的潛力股。他日,當衛子夫飛升起來,她家庭中的幾支潛力股也暴漲了。

衛子夫家裏的一支潛力股就是衛青。

衛媼一共生下三男三女六個子女。他們分別是長子衛長君,長女衛君孺,次女衛少兒,三女衛子夫,二子鄭青,三子衛步。其中鄭青和衛步還是私生子。

對於衛子夫而言,她上有一兄二姐,兄長衛長君早逝,長姐衛君孺(衛孺),次姐衛少兒,衛少兒有子名霍去病。衛子夫又有同母異父兄弟三人,即衛青、衛步、衛廣。

衛媼一個奴仆,要拉扯大六個子女,非常不容易,偏偏二女兒衛少兒又重複了母親的悲劇,和同樣在平陽侯家辦事的縣吏霍仲孺私通,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叫霍去病。他就是衛子夫家裏的另一支潛力股。

從衛媼母女兩代人的不幸中,可以看到西漢時期私通和非婚生子現象的泛濫。這些私生子是不會被有身份的父親的家族接受的,注定要度過悲慘的一生。衛媼一個人拉扯六個子女再加上剛出生的外孫,喂飽一家老少八張嘴,實在是沒有這個能力。眼看一家人就要餓死了,衛媼想來想去,隻能硬著頭皮把二兒子鄭青送到他的親生父親鄭季家裏,求鄭家人撫養這個孩子。鄭季良心未泯,把鄭青留了下來。鄭青在鄭家受到了鄭季夫人和族人的排斥,日子過得可憐兮兮的。鄭家讓年幼的鄭青整天在山上放羊,讓他自生自滅。鄭家的幾個兄弟毫不顧及手足之情,對鄭青隨意責罵。鄭青就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頑強地成長起來,並且形成了謹慎小心、善於忍耐的個性。鄭青慢慢長大了。鄭家越來越不能接受成年後的鄭青,鄭青也不願再受鄭家的奴役,就毅然回到了母親衛媼身邊。因為和鄭家沒有一點感情,鄭青改姓衛,改名衛青,與鄭家斷絕了關係。衛媼給衛青找了一份“工作”——子繼母業,在平陽侯曹家當家奴。盡管常年忍饑挨餓,衛青還是長得高高大大、相貌堂堂,於是就做了主人家的騎奴。漢景帝的女兒、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嫁到了曹家,衛青被分配給公主當差,工作的主要內容是在公主出行的時候騎馬在後麵跟著,充當眾多雜役兼保鏢中的一個。

衛子夫也和弟弟衛青一樣,沒有被常年的饑餓折磨得麵黃肌瘦,反而出落得美豔動人,被主人家選中,當了名舞女。主人家來客人的時候,衛子夫就在廳堂裏伴舞陪笑,弟弟衛青則在堂下隨時聽候使喚。

美貌就是上天賜給衛子夫最強大的力量,衛子夫有了美貌,隨著王子的出現,她的命運將發生轉變。

紅塵邂逅:一場命運的華麗舞會

在公元前139年的春天,上巳日那天,衛子夫生命中的白馬王子出現了,隻不過他的地位要高過王子,他就是漢武帝劉徹。

那一天,漢武帝去長安郊區渭水邊灞上祭祀先祖,祈福除災。回宮時,順路去平陽侯在京府邸看望大姐平陽公主。

當時漢武帝與陳阿嬌關係疏遠,陷入冷戰,被他的同母姐姐平陽公主看在眼裏,尤其是漢武帝娶妻數載卻沒有子嗣,平陽公主便決定效仿姑姑館陶公主竇太主擇良家女子欲以進獻天子。心思縝密、善於投機的平陽公主,就暗中在民間搜羅品貌俱佳的妙齡女子,養在府中。衛子夫就在平陽公主不辭辛苦搜羅來的大群美女裏,平陽公主把她們分成若幹等級,第一級別的美女琴、棋、書、畫、唱歌、跳舞樣樣精通,不是一般人能夠進入的,需要走後門才可以進入。衛子夫是女仆的女兒,當然沒有資格進入第一級別,隻好屈居在第二級別,以歌舞聲色為重,至於琴、棋、書、畫平陽公主就懶得教她們了,第二級不過充個數而已。

恰逢漢武帝灞上祓禊歸來,路過曹家,進府小憩,平陽公主便將先前物色好留在家中的十幾個女孩精心裝扮,並令她們出來拜見武帝,然而,漢武帝對那些盛裝打扮的大家閨秀都不滿意,他左右四顧,覺得這些女子都過於俗豔了。於是平陽公主命十餘人退下,繼而酒菜開筵。美酒佳肴,紛然雜陳;絲竹管弦,交相呼應。樂聲響起處,一群舞伎,扭動著如柳的纖腰。

灰姑娘衛子夫終於迎來了生命中那場華麗的舞會。

漢武帝但見一個粉麵含春的歌伎輕盈而至。她眉目生俏,麵容嫻靜,一低頭一啟唇間都是嬌羞無限;她的眼波瑩瑩而轉,風流又純真,總似有意無意地向武帝這邊瞟來。她的美貌不是那麽濃烈顯眼,但卻溫潤得恰到好處,在武帝心中激起一股難以抑製的柔情。燭光搖曳之中,輕薄透明的衣裙,遮不住瑩晶圓潤的肌膚;瀑布般烏黑光潔的秀發,隨著舞曲的節奏,**漾在胸前身後;應舞而唱的悠悠歌聲,流露出無盡的纏綿。還有那燦若星子一樣的眼神,桃花般的笑臉,讓漢武帝的眼睛充滿了光芒。

漢武帝便指著歌女衛子夫,問平陽公主,此女是何人?平陽公主意領神會,笑著答道:“這是我府中歌姬,名叫衛子夫。”過了一會兒,漢武帝佯稱天氣熱,要去尚衣軒裏更衣,即換衣裳。平陽公主忙命衛子夫前去服侍。

衛子夫成為女神的機遇終於到了,這時,隻能用幸運來形容了。

衛子夫輕移腳步,走進了尚衣軒。她剛邁進門,劉徹一個冷不防,就抱住了她。

“好大的膽子,竟敢跟蹤朕!”衛子夫嚇得直往後躲,囁嚅著說:“皇上,奴婢是來替皇上更衣的!”衛子夫的纖纖素手讓他興奮且衝動;衛子夫身體的芳香,隨細密的汗珠沁出,讓他陶醉。

二人在尚衣軒裏邊待了好半天。

再出來時,漢武帝紅光滿麵,精神抖擻;而隨後扭扭捏捏走出更衣室的衛子夫,臉上洋溢著潮紅與羞澀,媚眼微惺,雲鬢淩亂。

漢武帝回到筵席後非常高興,賜給了平陽公主黃金上千。平陽公主的如意算盤眼看就要成功了,立即向漢武帝作了一番介紹,說衛子夫不僅長相漂亮,歌喉甜美,而且熟諳宮廷禮儀,然後便奏請將衛子夫送入宮中,漢武帝欣然答應。

漢武帝告別姐姐上輦,平陽公主急忙讓人給衛子夫梳洗打扮一番,同輦入宮。

臨別上車之時,平陽公主親撫著衛子夫的背,囑咐說:“走吧,在宮裏好好吃飯,好好自勉努力,將來若是富貴了,不要忘記我的引薦之功(苟富貴,毋相忘)。”

就這樣,平陽公主巧妙地為他們安排了一場邂逅。

衛子夫懷著興奮的心情進入了後宮。

女神沒那麽容易當成

但是,衛子夫並沒有如預想中那樣一步登天。女神絕對沒那麽容易當成,從古至今,都是如此。

自建元二年入宮以來,時隔一年多的時間裏,衛子夫竟然再也沒有受到召幸。

當初,漢武帝回宮後,皇後陳阿嬌見漢武帝竟然帶了一位美貌女子一同回來,不禁妒火上衝,她氣得臉色鐵青,滿腔妒火都向漢武帝發泄而來。漢武帝招架不住,皇後一家權勢的龐大,自己穩坐皇位也是倚仗他們,鬧僵了實在不好。權衡利弊之後,他不得不忍氣吞聲,把衛子夫安頓在別室。陳阿嬌得寸進尺,又私下把衛子夫投入冷宮,不準她與武帝相見。此後一年多的時間裏,漢武帝便漸漸將她忘記了。

衛子夫滿懷希望進宮,結果竟是長年不得重見君王一麵。幽幽冷宮,長夜難盡。她在皇宮一待就是一年多。四百多個日日夜夜裏,她每天都倚窗凝望,白天回味著尚衣軒裏的故事,夜晚則重複著同一個夢。時間一長,她的芳心漸漸冷卻了。

建元三年(前138年),漢武帝決定將宮中年邁無用的宮人遣散出宮。定期釋放宮女是朝廷的一項“德政”,宮女出宮擇人而嫁,總比做白頭宮女要好得多。衛子夫也在遣散行列中。

為避免遺珠之恨,漢武帝要對所有被遣宮女在出宮之前一一過目。這樣,衛子夫終於有機會見到久違的漢武帝了。看到那位自己朝思暮想的男人,想起前番的恩愛,想起即將與心愛男人永遠的別離和自己未卜的前程,衛子夫不禁掩麵啼泣。

這一哭,讓漢武帝注意到了衛子夫,那淒淒切切的模樣,依依脈脈的深情,嬌嬌美美的姿態。看著,看著,他猛然記起來了尚衣軒裏的美人兒和故事,漢武帝的心頭升起了一團火,炙烤得他熱血沸騰。這一回衛子夫兩年的委屈都得到了漢武帝的補償。

在原本要出宮的日子裏,衛子夫的命運發生了奇跡般的逆轉。

艱險的後宮

女神總是要經曆命運中的打拚。

衛子夫懷孕,這讓皇後陳阿嬌感到了莫大的羞辱和威脅。妒火更旺的她,同母親竇太主一起日夜籌劃,想陷害衛子夫,但幾次都被漢武帝護住,沒有成功,哪知這反倒激怒了漢武帝。他執拗地要寵幸衛子夫。館陶公主和陳阿嬌越是反對,就越是激起了他的叛逆之心、霸道之氣。你恨之越切,他偏愛之越深,於是漢武帝幹脆夜夜擁著衛子夫,極盡床笫之歡。

漢武帝這時候已經逐步建立起穩固的集權,總想找機會打壓外戚們的囂張氣焰,因此常常當眾與衛子夫出雙入對,以顯示自己的絕對權威。

漢武帝選衛子夫的二弟衛青入宮,在建章宮辦事,衛青的命運也由此發生了逆轉。

不想,衛家姐弟的崛起引起了皇後陳阿嬌的仇視和恐慌。皇後陳阿嬌的母親劉嫖亦因女兒不孕而嫉妒衛子夫,便派人去抓捕衛子夫的弟弟、當時在建章當差的衛青,欲殺衛青以恐嚇衛子夫。所幸衛青的朋友、騎郎公孫敖看到了,帶領一幹壯士奮力營救,竟然中途將衛青救了下來。事後,衛子夫很憤慨也很無奈,隻能向漢武帝哭訴。

漢武帝大怒,他早就對館陶長公主母女倆的作威作福看不慣了,立即當著陳皇後的麵,公開召見衛青,升他為建章宮總管,並加侍中,可隨駕侍候左右。衛子夫的兄長衛長君也得到顯貴,亦加為侍中。數日之內,賜給衛家的賞金累計竟達到千金之多。

衛青平地一聲雷,瞬間從家奴成為近侍重臣,讓所有人目瞪口呆,就是館陶長公主和陳皇後也拿他沒辦法了。

不久,衛子夫生下了一個女兒,漢武帝封她做了地位僅次於皇後的夫人。衛青水漲船高,升任了太中大夫。

衛子夫的人生從此開始了華麗的轉身,她是奴婢出身,在公主府為了討得更好的生活已然學會察言觀色和見機行事。在後宮這樣弱肉強食的地方,她自然懂得綿裏藏針絕對比陳阿嬌囂張跋扈更適合生存,所以衛子夫一步一步走向夫人與皇後的位置就不足為奇。她不見得比誰純真,但畢竟想讓自己擁有更美好的生活也是一種向上的理想。衛子夫的過人之處在於她能夠做到隱忍,明白要讓自己活得更好走得更遠,必須步步為營、小心翼翼。

衛子夫的隱忍之道,也是她成為女神的一道必修課,請記住,女神絕對不是什麽時候都張揚的。

漢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年),為後十一年的陳皇後於秋七月乙巳日以受人迷惑行巫蠱事被廢。

此後半年有餘,衛子夫再次懷孕。元朔三年(公元前128)春天,已承寵十年的衛子夫為稱帝十二年之久、時齡二十九歲的漢武帝生下了第一位皇子,這就是皇長子。漢武帝異常欣喜,便命令當時善為文者枚皋及東方朔作《皇太子生賦》及《立皇子禖祝》之賦。為感謝上蒼賜予他的第一位皇子,武帝又修建了婚育之神高禖神之祠以祭拜之。舉朝臣子亦為這位遲來十餘年的大漢皇長子的誕世而高興。武帝為皇長子取名為劉據。

歡喜之暇,時為中大夫的主父偃上書漢武帝,請立衛子夫為皇後。

漢武帝欣然準奏,擇元朔元年的春天,三月甲子這一日,冊立衛子夫為皇後。詔曰:“朕聽說天地不變,施化不成;陰陽不變,物不暢茂。《易》說:‘因勢變通,人民的精神才會振作。’《詩》說:‘通天地之變而不失道,擇善而從。’朕欣賞唐虞而樂觀殷周,願汲取曆史的經驗教訓以為借鑒。現在大赦天下,與民更始。有的犯了罪畏罪逃亡及久欠官物而被起訴,事出在孝景帝三年以前的,都免予處理。”

至此,空閑了一年零八個月的未央中宮椒房殿再次有了新主人——衛子夫。

衛子夫終於成為女神。

但接下來,最大的考驗也隨之而來,衛子夫如果不能做好,她完全能步陳阿嬌之後塵,成為冷宮的第二個主人。

衛子夫剛立為皇後,當時的郎官枚皋自作《戒終賦》一篇獻予衛皇後,他一改往日詼諧的文風,勸誡衛皇後要將良好的品德作風一直保持下去。雖然經由一位歌女而母儀天下的美夢成真,但接管了後宮的衛子夫小心謹慎,果然不負其厚望。

六年後,元狩元年(前122年),皇子劉據和他的父親一樣,在七歲之齡被立為皇太子。

風光的背後

立劉據為太子,立衛子夫為皇後,而因此顯貴起來的衛氏家族也不負君王所望,他們並未如大部分外戚一樣寄居於裙帶之寵。以衛青、霍去病為主導的衛氏外戚身著戎裝,揮師北上,憑借著個人才賦及暴骨他鄉的決心在十數次出生入死之後身封萬戶而不息,為大漢朝譜寫出戎車七次出征,北登闐顏山,六次深入匈奴,在祁連山設郡的赫赫戰功。基本瓦解了北方匈奴勢力,為解決漢朝邊患問題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衛青被漢武帝放置在漢匈戰爭前線。衛青在漢武帝的支持下,於公元前124年春、前123年兩次大敗匈奴軍隊,戰果累累,一舉扭轉了漢朝北方的不利局麵。小外甥霍去病年紀輕輕,也屢立軍功。衛青和霍去病兩個人掌握著帝國的軍隊。

衛皇後的弟弟衛青、外甥霍被封長平侯、冠軍侯,甚至衛青三個繈褓中的兒子,也皆封列侯。衛青的兩個姐姐順利嫁入世襲貴族陳家和公孫家,衛子夫的長姐衛君孺嫁給太仆公孫賀為妻;二姐衛少兒因與陳掌有私,漢武帝便召來陳掌使其顯貴;公孫敖亦因與衛家親近而受益。通過聯姻,以衛家為中心聚集了一批顯貴的親戚朋友,儼然是西漢王朝第一家族。衛氏一門亦獲以枝屬五人封侯的榮耀,更有姐姐封為皇後、弟弟娶公主的富貴。衛氏外戚,聲勢顯赫,如日中天,極度的顯貴。縱覽漢武帝一朝,更無此幸。其貴震動天下,長安城中遂有《天下為衛子夫歌》(《衛皇後歌》),歌曰:“生男無喜,生女無怨,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其後曆數代近八百年,才有唐玄宗楊貴妃盛寵之時的“生男孩勿歡喜生女孩勿悲戚,且看今日女子也能光耀門楣”的翻版坊間民謠。

衛子夫家的兩支潛力股開始爆漲了。但是,風光的背後,其實也並不容易。衛青在家族處於權力巔峰的時刻,難得還保持了清醒的頭腦,為了防止皇上猜忌,衛青甚至討好漢武帝的新寵王夫人。

隨著歲月的推移,衛子夫美貌不再。越來越多的美女進入了漢武帝的床榻。在眾多新進的美女中,漢武帝最喜歡趙國王夫人。王夫人為漢武帝劉徹生下了後來的齊王劉閎。這個王夫人和衛子夫一樣出身卑微,可她沒有衛子夫那樣出眾的弟弟衛青和外甥霍去病,王夫人的親戚實在不成器。漢武帝就是想提拔王家,都找不到合適的提拔對象,所以王家依然生活在窮困之中。現在,王家突然收到了大將軍、長平侯衛青送來的五百斤黃金,驚喜若狂,忙告訴了王夫人。王夫人高興得心花怒放,興衝衝地告訴了漢武帝。

漢武帝還真開始猜忌衛青了。衛青一家勢力遍布朝野、手握兵權,風頭已經遠遠超過了當年的竇太主和陳阿嬌了。漢武帝能安心嗎?不過,衛青主動示弱的行為和清醒的頭腦,讓漢武帝稍稍感到安心。

就這樣,一方麵是衛家的謹慎,另一方麵是前線軍事行動的需要,讓衛青家族繼續扶搖直上。

衛青自侍中而大中大夫而車騎將軍,領兵一萬,擊敗匈奴,賜爵關內侯。隨後十一年間又出擊匈奴十次。衛青的外甥霍去病也隨衛青出征匈奴,十八歲時領騎兵八百斬匈奴二千有餘,武帝因此封他為冠軍侯。接著,衛青又被賜爵長平侯,官拜大將軍。一時間,這位曾經是平陽公主家的騎奴尊貴無比。

平陽公主的原駙馬曹壽身患惡疾,被公主休了。公主要在列侯中選一個位高而賢能的人再婚,問左右誰可當選。左右都推大將軍衛青。公主大笑道:“衛青是我家騎從,選他配我,這不是降尊了?”左右說:“此言差矣,如今是今非昔比,衛青正當盛年,官拜武職最高的大將軍,又是皇後之弟,舍他其誰?”其實這正說出了平陽公主心裏最渴望的。

於是平陽公主找皇後衛子夫,羞答答地托她轉告漢武帝劉徹,希望弟弟為自己和衛青賜婚。當年衛子夫入宮的時候,平陽公主囑托她顯貴之後不要相忘。衛子夫果然沒有忘記,也很願意幫這個忙。

衛皇後轉奏漢武帝,漢武帝親自作媒,衛青尚了平陽公主。衛青和平陽公主兩人舉辦了盛大豪華的婚禮。同時,平陽公主還讓自己和前夫生的兒子平陽侯曹襄娶了衛子夫和漢武帝生的女兒衛長公主。當時衛青上下朝,公卿大臣遠遠看見就要下車讓路,立在道旁相迎相送。衛家的富貴榮華達到了頂點。

在把姐姐嫁給衛青後,漢武帝劉徹內心嚴重不安起來。看著衛青權勢熏天,仿佛“天下第二人”,漢武帝的猜忌心重新泛起,又開始不信任衛家了。他想,即使衛青沒有不臣謀逆的心理,也保不齊被野心家利用啊!漢武帝開始疏遠衛青:他讓衛青離開前線軍隊,招到長安,將衛青高高掛起。而衛青過著恬淡平靜的“寓公”生活,毫無怨言,和平陽公主相敬如賓,對漢武帝畢恭畢敬。漢書說“青仁,喜士退讓”。

同時,漢武帝重用霍去病,讓霍去病牽製衛青。霍去病“為人,少言不泄,有氣敢往”,隻知道行軍作戰消滅匈奴,在政治上很幼稚。漢武帝因此更加寵愛霍去病這個青年俊才了,著意培養,委以軍事重用。衛青是大將軍,霍去病是驃騎將軍,又是萬戶侯,沒辦法再提拔他們了。漢武帝很有創意,新增了“大司馬”的官職,讓衛青、霍去病並列為大司馬。衛青是大司馬兼大將軍,霍去病是大司馬兼驃騎將軍,待遇相同。

霍去病大勝歸來沒幾年,就在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英年早逝了,隻活了二十四歲。此後,漢武帝寧願讓許多軍事行動所用非人,也不願起用衛青重掌軍權。衛青很聰明,幹脆長期請病假不上朝,堅持韜光養晦。漢武帝還不放心,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以衛青的兒子宜春侯衛伉犯法為名,削去衛伉的爵位。幾年後,衛青的另兩個兒子陰安侯衛不疑和發幹侯衛登因為獻給朝廷的助祭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足,被漢武帝削去爵位。至此,衛家“一門五侯”隻剩下衛青孤零零的一個長平侯了。

衛青的“病情”隨之越來越重。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一代名將衛青去世。

衰寵而尊

衛子夫知道,以美色為基礎建立起來的感情,就像在沙灘上建高塔,遲早會倒塌的。

太子劉據一天天長大,衛子夫的容顏也一天天衰老下去。當衛皇後年老珠黃時,她也一樣失寵了。

元朔六年(前123年),隨著年輕貌美的王夫人的出現,漢武帝對衛子夫持續十五年的盛寵開始逐漸轉移。之後,又有李夫人、尹婕妤、邢夫人、趙婕妤(鉤弋夫人)等更替輪換著受寵。漢武帝喜新厭舊,一年下來難得見上衛子夫一麵。

衛子夫這時做得很有水準,她沒有像阿嬌那樣打翻醋壇子,她一直十分小心謹慎,以恭順和體貼來保住漢武帝所餘不多的溫情。她知道自己出身寒微,又是容顏漸老,漢武帝寵幸那些年輕貌美的妃嬪在所難免,所以,她從來就不顯現出妒忌。

雖然隨著容顏的衰老,衛皇後尊寵程度在逐漸下降,所謂朱顏辭鏡,色衰而愛弛。但由於太子劉據,加之弟弟衛青及外甥霍去病為漢武朝立下的不世之功,威儀不泯,天下尊之,衛子夫的後位,沒有人能動搖。衛子夫是一個端莊賢淑、溫柔敦厚的女人,因為自己的卑微出身,她處處小心翼翼,阿嬌的驕橫在衛子夫身上找不到一丁點的蹤影。正因為她這份謙卑與自知之明,才使得她穩坐皇後寶座三十餘年。

除後宮諸事為衛子夫職責之內,漢武帝每每出巡遊幸天下時,也將少府所掌宮中事由交予衛子夫定奪。每次外出的時候,漢武帝都很放心地把家事交給衛子夫,把政事交給太子劉據。待漢武帝歸來之時,衛子夫將重要的裁決匯報給漢武帝聽,漢武帝從來沒有異議,有的時候甚至免去衛子夫的匯報,可見漢武帝對衛子夫的信任程度。

衛子夫沒費多大工夫去經營權勢。她生性溫順,有禮有節,不愛惹是生非。她的弟弟衛青和外甥霍去病都是抗擊匈奴的一代名將,建立起的赫赫功勳比任何言語都更具說服力。衛子夫隻消相夫教子,以仁德和禮儀善待後宮嬪妃,博得文武百官和後宮上下的尊敬即可。漢武帝對這個母儀天下的賢妻也十分放心,雖然隨著年華的流逝,她的美貌漸漸消退,但漢武帝麵對她的時候至少能夠心平氣和,完全不是麵對陳阿嬌的劍拔弩張。

深曉月盈則虧、水滿則溢、盛極必衰道理的衛子夫寵辱不驚,憑借著平衡的心態,良好的德行及公正的處事,使她在寵衰之後,在衛青、霍去病相繼離世之後的十七年內,依然能夠得到漢武帝的禮遇與尊重。

她也知道武帝對外戚心有餘悸,所以她不希望衛氏一族過於煊赫招搖。衛子夫對衛氏子弟的管教格外嚴格,她看出弟弟衛青的四個兒子都不成器,於是就流著眼淚向漢武帝稟告,請求漢武帝削奪衛氏子弟的封賞。漢武帝說:“我自有分寸,不會讓皇後擔憂的。”終於有一天,衛青的少子因為罪惡極大,依照當時的法律被殺,漢武帝就一並削奪了衛青其他幾子的封爵。之後,出於對衛子夫的尊敬,漢武帝對一位大臣說,皇後肯定非常傷心,你馬上到她那裏去,安慰她,並代表我向皇後道歉。那位大臣回來說,皇後非常痛苦,也很感激皇上。

衛子夫的原則是待人和善,但如果這些與漢武帝的心意相悖,她馬上就會順著漢武帝。

調節矛盾:權力的潤滑劑

漢武帝二十九歲的時候好不容易才有了第一個皇子,就是劉據。所以漢武帝格外珍惜劉據,努力將劉據培養成合格的接班人。劉據到了讀書的年紀,漢武帝就給他組織了當時最好的師資力量,他在群臣中甄選出萬石君少子、時任沛太守的石慶作太子太傅,又派德高望重的文學之士輔導他學習《公羊春秋》(《公羊傳》),並讓太子跟從當時專門研習《穀梁傳》的大學者瑕丘江公受習《穀梁》。待到太子成年遷往太子宮時,漢武帝專為劉據建了一座苑囿接待賓客,稱為博望苑。

劉據慢慢長大後,漢武帝劉徹對這個太子卻不那麽喜歡了,因為劉據在許多問題上和父皇劉徹唱反調,這讓漢武帝陷入矛盾中。太子劉據品性正直,為人寬厚,經常看不慣漢武帝手下的酷吏,於是致力於平反冤獄,雖然得到百姓的擁戴,卻也觸怒了那些酷吏。當時,對於太子劉據,“群臣寬厚長者皆附太子,而深酷用法者皆毀之”。

皇後衛子夫看著衛家遭遇到的挫折,也看到了兒子和丈夫之間的矛盾,心裏很著急。衛子夫能夠在後宮複雜的環境中做了三十八年的皇後,除了和衛青一樣謹小慎微、恭謹謙和的性格之外,還在於她遇事有主見,能夠通過向別人施加影響來實現自己的目的。比如衛子夫知道衛青的幾個兒子都不成才,怕他們風頭太盛出問題,就多次請求丈夫劉徹不要封賞衛青的幾個兒子,以退為進保護侄子。現在,衛子夫看到“群臣寬厚長者皆附太子,而深酷用法者皆毀之”,兒子得罪了部分貪官和酷吏,還不斷地違背丈夫的意思,就經常把兒子叫來勸誡:“作為太子,你要經常揣摩父親的心思,理解父親的意圖,按照父親的要求去做,而不能擅自做主,做一些與父親的想法不一致的事,比如平反冤獄。這本是你父親製造的冤獄,你卻給予平反,這不是否定你的父親嗎!”果然,漢武帝並不喜歡太子劉據的“仁政”,但他仍聲稱太子的做法正確。可惜,劉據沉溺於儒家說教,對母親的忠告同樣聽不進去。他反而更進一步,勸諫漢武帝停止與周邊民族的戰事。武帝雄才大略,好大喜功。而皇太子卻秉性仁慈,溫厚恭謹。父子性格、誌趣相悖,矛盾越來越深。

看到漢武帝越來越對劉據冷淡,朝中大臣對太子又是毀多於譽,衛子夫對此感到不安,漢武帝知道後,就叫衛青傳話寬慰她,這時的衛子夫被冷落後宮,漢武帝早已另有新歡,他們之間完全談不到任何的溫存與纏綿了。

“現在漢家基業不穩,又有匈奴犯境,天下不安;太子敦厚好靜,善待百姓,必能守業治國,為朕解憂。欲求守文之主,還有誰比太子更賢德?我聽說皇後與太子有不安之意,你把我這番意思告訴他們吧。”

衛子夫聽到這話後,感激得熱淚盈眶,馬上脫去頭上的簪飾去向漢武帝請罪,表現得非常謙恭。她調節著矛盾,成為權力的潤滑劑。

巫蠱禍起

進入晚年後,漢武帝身體越來越不好,住在長安的時間越來越少,長年累月逗留在城外的離宮甘泉宮中。父子見麵的時間越來越少了,本來就有的小矛盾,因為疏遠惡化成了巨大的隔閡。這種情況下,最怕小人挑撥離間,卻偏偏就有小人和劉據過不去。酷吏江充依靠著不斷地檢舉他人、刑訊逼供一步一步爬上來,劉據很討厭他。江充和太監蘇文等人擔心太子繼位後受到懲辦,就勾結起來,陰謀扳倒劉據。

漢武帝在位的時候至少發生了三次影響較大的巫盅事件,第一次事件讓阿嬌進長門宮,衛子夫得益於這次巫盅案,榮升皇後。第二次巫盅案使得衛家的男女老少死掉一半。而第三次巫盅案,衛家滿門抄斬,衛子夫懸梁自盡,太子劉據不得已起兵造反,最後走投無路也自殺身亡。對於衛子夫而言,可謂是成也巫盅,敗也巫盅。

公元前92年,漢武帝的病情加重了。江充就奏言,皇帝的疾病根源在於有人利用巫蠱暗算皇上。多疑的漢武帝便很自然地授權江充,查辦巫蠱一事。

江充先是在長安城作威作福了一番,抓去一批無辜老百姓,對他們進行逼供:殘忍的酷吏們把燒紅的鐵條放在所謂的犯人身上烙,用鐵鉗去拔犯人的頭發、牙齒甚至**。是人都受不了這種折磨,於是他們隻好“自動招認”。至此,漢天下是人心惶惶,京師三輔更是籠罩在一片驚恐氛圍之中。

江充這樣做的目的是使漢武帝確信自己的病是由巫盅引發的,為把毒手伸向太子和皇後鋪路。

巫蠱案子破了一個,但甘泉宮中漢武帝的病情卻不見好轉。公元前91年的夏天,漢武帝在甘泉宮常常做噩夢。江充趁機進諫說,漢武帝染疾,乃巫蠱為祟。而且煞有其事地奏告武帝:“臣看皇宮之中,彌漫著巫蠱之氣。根據我們的精密調查,巫盅的大本營就在皇宮。”就是說,可能是宮廷裏麵有人從事蠱道祝詛,需要加大勘查的範圍和辦案力度。漢武帝便敕令江充到他的後宮中查處,命韓說、蘋鞍等協助江充。

老奸巨猾、陰險狡詐、恨不能將衛子夫母子千刀萬剮、碎屍萬段的小人兼劊子手江充,得到查辦巫蠱的“尚方寶劍”以後,便入宮大挖特挖,江充連漢武帝的寶座周圍都掘地三尺。

征和二年秋七月,江充終是將鐵楸挖到了太子東宮,皇後衛子夫已經嚇得不能站立,需要扶著才能夠站穩,但太子劉據一副泰山壓頂不為所動的樣子,他相信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

正常真實的搜查當然搜不出什麽東西,江充在大搜捕之前早就派人偷偷地把桐木人藏在了太子和皇後的居所。

江充派出去的酷吏把太子和皇後居住的宮殿翻了一個底朝天,終於在太子宮的挖掘有“重大發現”。江充等“專案組”成員和胡巫們挖到了用來詛咒的桐木人和一卷帛書。帛書中寫著一些亂七八糟的符號。經過江充和巫師巫婆們的“翻譯”,帛書上的內容是詛咒漢武帝劉徹早死。

衛子夫當場暈倒在地,劉據也大驚失色,他大叫著“這是陷害,這是陰謀”。

太子劉據欲往甘泉行宮辯白,澄清事實,卻遭江充等人的限製。

激變

這帛書不是太子劉據弄的,但卻是在他的宮中被挖出來的,因此劉據是縱有百口也難辯。江充則揮舞著“戰利品”,得意洋洋,要去稟報漢武帝。劉據已經和父親有矛盾有隔閡,相互不信任,所以他非常擔心:“如果讓父親看到我詛咒他的木人和帛書,他會不會廢掉我呢?”劉據甚至開始擔心父皇會殺了自己。萬分驚恐中,劉據急忙找來他的師傅石德商議對策。為了保住劉據的太子地位,石德等人采取了危險的對策。太子劉據被逼到這般地步,也隻有鋌而走險了。於七月壬午,將江充緝拿。而協助江充辦理此案的禦史章贛逃出,去往甘泉行宮見漢武帝。這邊,太子劉據假傳皇帝的聖旨,將江充等查案子的人全都就地正法。太子的人馬到韓說府,斬殺韓說。江充也被怒不可遏的太子劉據下令處死。因為事出倉促,跟著來查案的太監蘇文逃走了,跑到甘泉宮,向漢武帝報告說太子造反了!

劉據殺死一幫小人後,才發現,自己已經沒法回頭了。萬般無奈的劉據隻好舉兵造反,奪取帝位。他樹起“清君側”的大旗,聚攏力量,控製長安城。

劉據派太子舍人無且率領一隊武士,持皇帝的純赤色符節趕到未央宮,與皇後衛子夫聯係。衛子夫本不想造反,可是麵對兒子派來的武士,知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她對丈夫的不滿和對兒子的愛全都轉化為對冒險的積極配合——衛子夫下令把皇後的車馬拉出來,運載了弓箭兵刃;將皇後中宮的侍衛車馬和長樂宮的侍衛車馬全都交給了兒子,並打開了武器庫,取出武器,由劉據分發給眾人,真正地踏上了武裝叛亂的道路。

正在甘泉宮養病的漢武帝聽說太子起兵,頓時龍顏大怒。漢武帝賜詔劉丞相:“以牛車為死,毋與叛賊短兵相接,用弓弩射殺。堅閉城門,毋令反賊逃出。”

武帝抱病移鎮長安城西的建章宮,征發長安一帶的軍隊,由劉丞相統率,鎮壓叛亂。太子劉據勢單力薄,便赦免長安城中的囚徒,把他們武裝起來;又征發長水、宣曲兩支少數民族騎兵,與丞相指揮的軍隊大戰於長安城中。混戰了五日後,屍骸遍地,鮮血淹沒了街道。

混戰的結果是,劉據一幫人寡不敵眾,遭到了血腥鎮壓。劉據的老師石德等得力將士全部戰死。

劉據帶著自己的兩個兒子狼狽出逃,逃出長安城,來到湖縣,投奔他的一個老部下。

老部下舍身相救,帶他們到湖縣泉鳩裏(今河南靈寶西部與陝西交界處的泉裏村)的一戶農家藏匿了起來。收留太子劉據父子三人的農夫家非常窮,一家人連溫飽都解決不了,收留太子父子後,生活就難以為繼了。劉據突然想起認識相鄰新安縣的一個富豪,就幼稚地傳信給他,希望能夠得到接濟。

當時漢武帝已經下達了全國通緝令,所以,太子的老朋友接到信息後,立刻就向本縣官府告發。湖縣的縣令也是一個酷吏,見生意來了,便迫不及待地率兵捉拿逃犯劉據。

劉據和老部下奮起反抗,最終寡不敵眾,徹底失敗了。

劉據的兩位兒子為了掩護父親上前搏鬥,都被官兵殺害。老部下也命喪黃泉。

走投無路的劉據,在房中懸梁自盡。留養他的泉鳩裏百姓亦為太子格鬥而死。

三十八年塵與土

劉據叛變時,衛子夫坐臥不安,茶飯不思,夜不能寐,噩夢不斷。不久,令她絕望的消息一個一個地傳來:太子劉據兵敗!逃亡!生死未卜!

衛子夫自己也卷進巫盅案中,她預感到悲慘的結局即將來臨,可是她怎麽也想不通的是,自己辛辛苦苦三十多年侍候漢武帝劉徹,打理後宮,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結果呢卻弄得個陷害丈夫這樣一個大逆不道的罪名。嗚呼,人間還有清白乎?人間還有王法乎?

政變平息後,震怒的武帝詔遣宗正劉長樂、執金吾劉敏去長樂宮宣詔,收去皇後衛子夫的冊書和璽綬。

沒收了皇後璽綬,下一步就要廢掉衛子夫的皇後之位。

但衛子夫先其一步,以三尺白綾繞過梁頂,引頸自決。衛子夫是一個柔弱膽小的女子,卻以如此剛烈的方式離世。

真正的絕望在這夜未央

徹底的失敗在這人生末路

我木然持三尺白練走上不歸

一場繁華大夢隨我一同懸掛

這一年是我成為一國之後的第三十八年

不盡餘恨在三尺繞梁布

美貌的概念是一個女人命運會有意想不到的變化

你為我的秀發癡迷

如瀑的青絲光可鑒人讓你燃燒了服侍更衣的我

當我盛極時節

彩鸞紅豔帳裏俏語香

也曾終日伴我畫眉長

可君王是難結不了情的

請看長門深怨,日日慟哭動宮牆

以美掠君恩是我最大的危機

當年華被歲月馳去

美人遲暮正如英雄斷腕

色衰則寵必馳

我的人生轉而向衰

新人如花一顧傾人城

他們正鴛鴦交頸兩深情

君情歇隨秋扇已捐我在篋籠中

於是我也遙泣長門

阿嬌阿嬌你我命亦同

深宮梨花滿地空自潔白無人愛

可惜天姿誰敢抱怨君不來

禍起無端因在小人

當野心勃勃的小人江充挑撥離間

武帝居然專斷獨行

奈何天子遙不可及我冤苦難訴

完全沒有一點起碼的交流是這場巫蠱大禍發生的根本原因

投繯自殺是為了尊嚴

當武帝絕情到了派人“收皇後璽綬”

不論晚年的武帝如何為冤殺的太子昭雪

不論天下是如何聞而悲之

不論武帝是如何的追悔不及哀思難寄

而當日君恩一朝全絕斷

在那個悲劇的時刻等待母子倆的就隻能是九泉對泣哀

至此我的人生由衰而敗

東風索索一路草黃衰

未央無主夜半慘慘火燭斜

自古無情最是帝王家

那富貴又豈是可以白白領受的

曆代後宮都在上演一幕幕你死我活無休無止的殘殺

那就是血流漂杵人頭滾滾的慘烈戰場

風雨淒淒,那是我無法向武帝自明的悲淚

風雨瀟瀟,勁掠著三尺勒頸白練

風雨如晦,那個曾令武帝一見鍾情的香魂就這樣被冤殺

而武帝可還記得昨夜風開露井桃

未央前殿的那一寒光閃閃的月輪高

一口小棺材草草埋葬在皇族陵墓之外

一任這個漢宮最高貴的女人在桐柏園裏

湮沒無聞墳無壤,白骨銷滅為泥

隻是那一年天下大旱,顆粒無收

天意示警天意示警天意在示警

從一個卑賤的歌女一躍而為皇後

最後又在那樣淒涼痛楚絕望中死去

這是一個怎麽樣的戲劇化人生

寂寞的天地間

隻剩下一對明明滅滅的紅燈籠風中搖擺

在三十八年間漢宮中兩次興起巫蠱禍事

彼一時皇後陳阿嬌被落井下石

此一刻衛子夫也沒能幸免於難

這是一個晦暗的輪回

那叫江充和蘇文的兩個佞臣造的蠱

冤殺了皇後與太子

同時也害了一代梟雄漢武帝

陛下啊,其實我們是一樣的受害者

死後的衛子夫,平靜、安詳、冰冷。原來,在生命的盡頭,無論曾經怎樣的豐富與絢麗,都不過是一個蒼涼的句號。

偌大的未央宮在經曆過一場血色浩劫之後依舊壯麗而重威,隻是長秋門後的中宮椒房殿,再一次失去了主人,直到漢昭帝即位。夜夜涼風,園亭景物漸蕭疏。

那一年,她是平陽侯府低婉嫻靜的歌姬,是有一顆天真柔軟的心的卑微家伎,是個如詩般溫婉柔順的女子。眉目可入畫,青絲如雲。總盼著有朝一日脫離奴籍,得遇良人,從此琴瑟和諧,一世靜好。

那一年,他是未央宮中血氣方剛的年輕帝王,風流倜儻,壯誌淩雲,總盼著有朝一日北擊匈奴,開疆拓土,成就大漢王朝的千秋霸業。

平陽公主的筵席上,她含羞低首,如水一般地溫柔,牽動了少年君王的心。可是,及至垂垂老矣,她才知那不過是是命運一個最殘酷的微笑。

那一年,她遇見他。仿佛在叢生的雜草間幸遇一株參天大樹,那麽偉岸,那麽挺拔,那麽令人仰慕。

那一年,他遇見她。仿佛在滿目的牡丹中發現一朵素心白蘭,那麽淡雅,那麽輕柔,那麽令人心動。

那一襲素衣,不張揚,不嫵媚,頷首低眉,舉手投足,俱是溫柔。高高在上的他,莫名地觸動了一下心弦。

更衣軒裏,他擁她入懷,輕輕撫過她如雲的秀發,無限溫柔地說,我會給你一切。

尚衣軒裏的一切都是水到渠成,都是公主的預先設定。

她將一生交付於這個至尊男子,雖然明知不可為,卻是這樣地義無返顧。而後,背負著平陽公主“苟富貴,毋相忘”的殷殷囑托,告別了公主府第,坐上華貴的車輦中,她以為即將趕赴的是一場命定的甜蜜相戀。那個男子是普天之下的九五至尊,也是她唯一的也是最堅實的依靠。

可是,走進了深不見底的未央宮,無數個清冷的夜裏,她倚窗望月,獨自思量,不覺淚盈雙睫。彼時,她尚是天真稚嫩的年紀,並不知這深宮之中,發生過多少慘烈的故事,埋葬過多少絕望的眼淚。隻是傻傻地以為,那個得到了她身子的尊貴男子,會履約而來。殊不知,一入宮,便是再也不見。那個嬌縱尊貴的女子,著一襲暗花金絲鳳尾裙,裙擺散開如蓮花,自屈身行禮的你麵前走過。低垂的視線裏,隻看見她裙擺上盛開的碩大而繽紛的花朵。她的容顏耀眼得如同春日最嬌豔的那一株牡丹,迎風綻放,不容褻瀆。

衛子夫越發不自信,是的,女神也有自卑的時候。

當時,她在心中苦澀地想,自己不過是癡心妄想。一個小小歌女豈能被皇帝陛下放在心上,平陽侯府中風光旖旎的尚衣軒,之於他,不過是一場美的豔遇,微不足道。

匍匐在地,她纖弱無助的姿態再次觸動了他,而她溫柔體貼的性情博得尊寵日隆。

那是他最需要她的時期。後宮中許以金屋藏嬌的皇後阿嬌驕縱善妒,朝堂上擴大娘家勢力的祖母竇太後為所欲為,而自己的母親王太後,竟賜死了與他既為知己又是情人的韓嫣。於他而言,那個清豔張揚的男子,不僅有幼時一同學書練字的情誼,亦不僅止肌膚相親同起同臥的親密;較之宮中濃妝豔抹卻見識短淺的女子,韓嫣顯然更為獨特也更為重要,所以他給了他上大夫的尊榮,讓他乘坐天子鑾駕,甚至容忍他與後宮女人曖昧不清,然而這一切,在王太後眼中,俱是忍無可忍。於是,韓嫣服毒而亡,在那一場鋪天蓋地的孤獨裏,他近乎無望地索求著她的溫柔,那是他唯一的慰藉。

她接連產下三名公主,受封夫人,闔家顯貴。而後,陳皇後因“惑於巫祝”罪名廢黜後位,退居長門;而後,承寵十年的她終於為他誕下皇長子劉據,於是母以子貴,未央宮椒房殿迎來了新主人。時隔千年,那一刻,韶華勝極的她是怎樣心情,已然無從得知。隻怕,未必是誌得意滿、目下無塵。這個平陽侯府家謳者出身的小女子,縱然執掌後宮、母儀天下,縱有弟如衛青、甥如去病,縱被民間傳頌“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從始至終,低眉頷首,謹言慎行。

或許,若不是如此,就不是衛子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