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漢哀帝拚命斂財 大司空諫阻被讒

1

大司徒孔光等三公大臣,憂國憂民,一向清楚劉欣的身體狀況,渴望為皇帝分憂,希望盡心盡力地恪盡職守,輔佐皇帝完成中興漢室偉業,青史留名。

無奈,年紀輕輕的劉欣,早就對外戚重臣專權很不滿意,欲重振君威,恢複皇帝的威權,對三公的好意和盡心的輔佐,並不領情。

而從小時候開始,劉欣就一直先天不足,身體孱弱,一直病懨懨的,所以,劉欣的擔心和憂慮也很多很多,不敢放手讓大臣去辦事。

大臣們見皇帝猜忌,也樂得得過且過,不肯竭盡忠誠,為朝廷辦事。

近些日子以來,劉欣操心、憂心的國家大事越來越多。而劉欣的抱病的身體,卻一直未能夠痊愈。加之宿疾纏身的病痛折磨,加之繁雜多事的國事的糾纏,劉欣心中的憂慮與煩惱越發加劇。

朝廷又沒有強有力而且知心的大臣輔佐,協助處理重要國事,劉欣常常感到萎靡不振,精力不濟,處理國事也顯得越發艱難。

見國事難以應付,常常疲於奔命,於是,劉欣也開始仿效漢成帝等前朝君王,重用自己的外戚和寵臣,協助處理國家大事。

然而,有了親近大臣的輔佐,國家大事的處理,也依然很不順利,常常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劉欣見此,更加憂鬱不安,茫然無措。

2

當初,漢朝廷大臣,群情激奮,強烈建議皇帝,好好審理趙飛燕、趙合德姐妹斷絕皇嗣、禍亂宮廷的這一件舊案。

那時,劉欣一度十分緊張煩惱,他憂心忡忡,杯弓蛇影,擔憂大臣們借機生事。

好在這一件陳年舊案,終於得以順利解決,並沒有掀起軒然大波,劉欣才稍稍舒心。

不想,這件棘手的陳年舊案剛剛處理完畢,大漢朝廷又出現了新的麻煩事。

見到這些煩心事,年青的皇帝劉欣,又生新憂,更加不得安寧,身體也一直沒有多少起色。

新近所發生的這件令劉欣又添新憂的事情,是由郎中令泠褒、黃門郎段猶等大臣上書皇帝的奏章,所引起的。

3

郎中令泠褒、黃門郎段猶等侍衛大臣,善於左右逢源,趨炎附勢,渴望榮華富貴。

眼見傅氏家族、丁氏家族、董氏家族這些皇帝的新貴掌控朝廷朝政,王氏家族子弟勢力衰落,而新君劉欣的皇帝權力日漸鞏固,如果再不向皇帝效忠,可能會被打入另冊,歸入王氏家族陣營,引來殺身之禍。

郎中令泠褒、黃門郎段猶等,日夜擔心,渴望建立功績,討取皇帝歡心。

於是,郎中令泠褒、黃門郎段猶等,決定以實際行動,邀功請賞,諂媚權貴,討好皇帝,希望得到重用。

郎中令泠褒、黃門郎段猶兩人,秘密協商以後,於是聯合上書,建議尊崇皇帝外戚,以諂媚傅家,丁家當權人士,獲得他們好評。

郎中令泠褒、黃門郎段猶了解皇帝心理,很清楚劉欣忌憚權臣,渴望牢牢掌控皇權的心思。

兩人秘密協商之後,決定立即上書,向皇帝提出建議。郎中令泠褒率先向劉欣進諫說道:

“陛下:

聖上入繼大宗,榮登大寶,已經有好些日子了。

在祖宗神靈的庇護之下,在陛下的英明領導下,如今漢朝廷,興利除弊,社稷複興,是國泰民安,天下太平,路不拾遺,呈現了一派四海升平之景。

這都是陛下一秉大公,以孝治國,任用賢才而建立的赫赫功勳,給天下大漢百姓帶來的天大福祉。

臣等認為,應當迅速地擬定皇帝的親屬的尊號,以彰顯陛下的孝順和開天辟地的壯舉,彰顯陛下建立舉世之功、複興社稷的豐功偉績。

臣等以為,母以子貴,子以母貴,是天下至理。

既然陛下已經榮登大寶,入繼大宗,則皇帝陛下之親祖母定陶共皇太後(傅太後)、嫡母共皇後(丁姬)等,既然都已經榮升大國母後之尊位,母儀天下,臣以為,不宜再把定陶藩國的名稱,加到她們的尊號之上。

臣以為,共皇太後(傅太後)、共皇後(丁姬)的車馬、衣裳服飾等禮製禮法標準,也都應當與‘皇’的身份地位相稱。

臣等建議,應設置二千石以上的官員,到共皇太後、共皇後那裏供職,去接受皇命,侍奉她們。

陛下還建議,應當為共皇陛下(劉欣之父劉康),在京師長安建立專門的皇家祭廟祭祀,讓共皇陛下得以享受陛下的供奉,以彰顯陛下的孝順。

臣等秉承朝廷大義,深明以孝治國的原則,特別上奏此事,請陛下批準實施。”

黃門郎段猶也適時上書,提出類似的建議。

郎中令泠褒、黃門郎段猶的奏書,正合劉欣的心思。見到泠褒、段猶的建議後,劉欣極為讚賞,劉欣自思道:

“朕早有尊崇親人的心意,但心存疑慮,擔心臣子們非議自己背棄大宗,違背禮製禮法的原則。如今,既然大臣們如此建議,朕何不順水推舟,促成此事呢?”

劉欣急不可待,當著小肉墩等親近侍臣,立即發話,讚揚郎中令泠褒、黃門郎段猶道:

“諸君,郎中令泠褒、黃門郎段猶等賢良大臣,可謂深知治國的精髓,明白朝廷以孝治國的大義啊!他們的見解超凡脫俗,很有見地,值得效仿!

朕準備立即將郎中令泠褒、黃門郎段猶兩位愛卿的建議,在明天的朝會上,交付文武百官協商,然後交於三公,予以討論實施。諸君以為如何呢?”

小肉墩勸劉欣道:

“陛下:

作為一國之君,當以至公的大義為上,不宜有所偏私。肉墩以為,陛下如此所謂,恐遭天下人議論,有傷陛下的一秉大公的美名。”

劉欣不以為然道:“你這一個小屁孩,不懂國家大事,瞎議論什麽呢?朕以孝治國,怎麽能夠不率先垂範,從禮敬自己的先人開始呢?”

劉欣不理睬小肉墩的建議。

果然,郎中令泠褒、黃門郎段猶的建議,以及劉欣隨後發布的旨意,在漢朝廷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

4

第二天,朝會依例舉行。

見到皇帝的暗示,參會的漢朝廷公卿官員,大多數都承順皇帝的旨意,紛紛讚同泠褒、段猶提出的建議,稱頌皇帝禮敬親人的做法。

年青俊美的黃門郎董賢,率先出班,擁護泠褒、段猶的建議,並稱頌劉欣說道:

“陛下:

臣以為泠褒、段猶的這個建議很好。陛下由藩邸入繼大宗,即位皇帝,乃先帝和上天的旨意,不可違背。

母以子貴,子以母貴。既然陛下如今已經榮登大寶,理所應當,為祖母共皇太後,母親共皇後,建立尊號,以重孝道,彰顯陛下的孝順之情。”

董賢,字聖卿,馮翊郡雲陽縣人。董賢的性情柔和,言辭柔美,為人平易近人,和劉欣的年紀相仿。

董賢的父親董恭,曾經擔任朝廷禦史。不久,董賢長大成人,朝廷因父蔭之故而起用董賢擔任太子舍人。

董賢容貌漂亮,英俊瀟灑,令人讚歎。

綏和二年(前7年),劉欣即位。

一次,董賢在殿下奏談國事,他侃侃而談,慷慨激昂,言談舉止令人稱頌。

劉欣看見後,一見傾心,對董賢的俊美很是喜歡,記住了董賢的名字,並詢問董賢道:

“愛卿言辭卓越,令人動容,是舍人董賢嗎?”

董賢見皇帝親自過問自己,大喜,急忙答應道:“陛下,臣是舍人董賢。”

於是,劉欣將董賢單獨留下,招董賢上前與他私談。交流之後,劉欣對董賢越發欣賞,開始寵幸董賢。

不久,董賢升任為黃門郎官。

一天,劉欣與董賢交談,問到董賢的家庭,得知董賢的父親,是雲中侯董恭。

劉欣愛屋及烏,當日征召雲中侯董恭擔任霸陵縣令,升為光祿大夫。

董賢之妹,也被接入宮中,受封為昭儀,僅次於劉欣的正妻傅皇後。董昭儀的住舍也改名為椒鳳,以與傅皇後的住所椒房相配。

自此以後,董氏家族父子兄弟姊妹,開始受到劉欣的寵信,超越於群臣之上。

眼見黃門郎董賢諂媚皇帝,竭力讚成黃門郎泠褒、段猶的建議,大司徒孔光、大司馬傅喜、大司空師丹等三公大臣,都不以為然,聚在一起,小聲竊竊私語起來。

大司徒孔光深謀遠慮,首先發言道:

“諸君,按照漢朝廷的禮製、禮法原則來說,陛下接受這樣的建議不妥,有可能帶來不可預知的後遺症啊!”

“大司徒大人言之有理,老朽將立即出麵,諫阻陛下,以免陛下犯下錯誤。”

大司馬傅喜對大司徒孔光說完,立即走出三公的行列,率先以皇帝至親的身份,代表三公,向劉欣進諫說道:

“陛下:

臣等一致認為,陛下接受這樣的建議有些不妥!

皇帝陛下,既然已經由藩邸入繼大宗,實際上就已經與藩邸分割,就應當至始至終地踐行當初的承諾,堅持以大宗的權利和利益,為至高無上的準則。

陛下絕對不可以因為自己的私情,背棄朝廷千秋萬代應該遵守的禮製禮法原則。”

大司馬傅喜,耿耿忠心,以大義凜然的神態,向劉欣進諫道。

劉欣聽了,怫然不悅,怒氣衝衝地看著大司馬傅喜。大臣們見皇帝神色不對,紛紛畏縮躲避。

劉欣不滿大司馬傅喜的意見,嗤之以鼻,以刁鑽的語氣,嘲諷大司馬傅喜道:

“大司馬大人,此一時,彼一時也,我們應當移風易俗,與時俱進。大司馬大人怎麽能夠像個陳腐的老學究一樣,糾纏於那些陳詞濫調呢?

禮製禮法的大義原則,的確是治國要領,但也要順應時勢,與時俱進。

大司馬此言,實在有些迂腐可笑,不近人情。難道人們背棄自己的嫡親親屬,就是你們聲稱的孝順嗎?”

大司馬傅喜一向性格柔順,努力維持新君的威望,見皇帝責怪,也不反駁,隻是看著劉欣,畢恭畢敬地聽著劉欣的訓斥。

大司空師丹,聽了劉欣訓斥大司馬傅喜的話,心裏十分擔憂,暗思道:

“大司馬大人所言,都是為了國家大義啊!從陛下的表現看來,陛下並沒有理解大司馬大人進諫的深意啊!”

大司空師丹想到這裏,覺得皇帝反駁傅喜的話不妥,也走出三公大臣的行列,跨步上前,態度誠懇,和顏悅色地為劉欣解釋說道:

“陛下:

臣以為,大司馬大人言之有理。

臣等認為,聖王製定禮,是取法於天地。上尊下卑的原則,是擺正天地位置的依據,不可以混亂。

現在,定陶共皇太後、共皇後,以‘定陶共’為尊號,是表示一種母從子、妻從夫的公理準則,符合祖宗立下的規矩。

臣以為,如果大漢朝廷,要另起爐灶,建立一套新的製度,設置官屬、官吏,讓兩位藩國太後的車馬衣裳服飾,與中央太皇太後(王政君)的完全一樣,是無法表明‘至尊不能有二’的禮治禮法原則的。

定陶共皇的尊號、諡號等,朝廷從前就已經正式確定了。從禮治禮法的大義原則出發而言,是不能夠再做隨意改動,否則,大臣官吏群起效仿,可能帶來大的問題,引來不可預知的嚴重後果。

《禮記》上不是明明白白說道:

‘父親是士,兒子成了天子。祭祀父親時,雖可使用天子的祭儀,但父親的殯服,仍必須穿士的服裝。’

由此說明,做兒子的,絕對沒有給自己的父親封爵,改變父親生前的爵位、官職的道理,這是表示尊重父母意願的意思。

既然做兒子的,已經過繼給他人,成為了人家的後嗣,從道理法理上講,也就成為了人家的兒子。

因此,作為人家的子嗣,要為過繼人家,穿不縫邊的粗麻衣服,守三年孝;

而對自己原來的生身父母,則要縮短守孝的期限,用以表明,尊崇被繼承人的祖先,重視禮製禮法正統的大義準則。

孝成皇帝的聖恩非常深遠,特意為共皇選定了繼承人,以承奉共皇一脈的祭祀。

這樣的話,共皇就能夠長久為藩國的太祖,祭廟香火萬世不滅,恩義已經備至。

如今,既然陛下已經正式入籍大宗,成為了先帝孝成皇帝的正式繼承人,身居嫡係大宗之位,承襲了孝成皇帝的宗廟、天地、社稷的祭祀,那麽,從禮製禮法大義的原則出發,陛下就已經正式脫離了原來的定陶家族,陛下就不能夠再承奉定陶共皇的香火,到共皇的祭廟中,去祭祀自己的親身父親共皇了。

現在,陛下卻突然違背禮製禮法原則,宣布要在京師長安,為共皇立廟,並派臣下代表皇帝,去進行祭祀共皇的隆重儀式。

臣等以為,這是一個無主且不符合禮製禮法原則的祭祀,是絕對不適宜的。

再有,哪怕是先輩皇帝的祭廟,當親情已盡時,也應當及時撤除。

陛下怎麽能夠白白地放棄,一個藩國太祖,萬世不墮的祭祀,而去趨就一個既無主,將來又必須要被朝廷撤除,又不符合正道的祭祀呢?

這既不是尊崇和厚待共皇的作法,也有悖於孝成皇帝冊立陛下為嫡係大宗的本意。

請陛下一定慎重地對待此事,以免天下百姓非議陛下,認為陛下以一己之私,背棄天下正道。”

5

聽了大司空師丹直率坦誠的建議,劉欣心裏非常吃驚,臉色突變,暗自自忖道:

“朕怎麽沒有想到,三公們會如此看重這件事情呢?這不過是小事一樁,又不影響國家大計,有什麽大不了的呢?看樣子,這件事情阻力不小。如果朕連這樣的小事也無法辦成,怎麽完成興利除弊,振興大漢的使命呢?”

劉欣的心裏一陣激動,心髒劇烈地跳動了起來,突發一陣絞痛,心裏非常難受,似乎將欲爆裂開來。

他突然想起了禦醫治怒的叮囑。他忍了忍,摸摸自己急劇跳動的胸口,長舒了一口氣,終於控製住了自己的憤怒情緒。

劉欣稍歇一會兒,心裏終於平靜了一些。劉欣恢複了平日的溫文爾雅、雍容大度的神態,用冷靜的語氣,回應大司空師丹說道:

“大司空大人所說的,的確是禮製禮法的大原則,不是沒有道理!

但此一時彼一時,時異則事異!請愛卿們放心,朕會妥善地處理此事的!”

說完,劉欣就不再言語。大臣們也僵在了那裏,沒有誰敢再發表不同意見。

實際上,大臣們也心知肚明,知道皇帝理屈,嘴硬心虛,不過是想用皇帝的威權,懾服大臣。

其實,那時劉欣的心裏,還是十分尊重三公,忌憚三公的意見的。

大司徒孔光,大司馬傅喜,大司空師丹等三公,不僅德高望重,很有儒學修養,號稱賢明士大夫,而且是群臣的領袖,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劉欣當然清楚這一點,知道三公的發言很有分量,不能不認真考慮、仔細斟酌。

於是,劉欣輕聲自語道:

“朕也知道,大司空大人的這個意見,其實並不僅是大司空大人一人的看法啊!

大司空大人的這個意見,代表著堅持正統禮製原則的眾多大臣,甚至是太皇太後陛下的意見啊!

朕怎麽能夠不慎重呢?

如果因為此事,而讓朕與太皇太後的王家人以及三公等大臣起正麵衝突,招惹眾怒,激起更多更大的朝廷風雲,豈不是弄巧成拙,得不償失呢?

朕還非常年輕,有的是時間和精力!等打發掉了這幾個不聽話的老古董以後,朕再作打算吧!”

默默地思索良久,劉欣覺得力量不足,最終決定讓步妥協。

於是,劉欣開言,對著竊竊私語的三公等文武大臣發言道:

“諸位愛卿,朕了解諸君的想法。此事事關重大,關係朝廷禮製禮法的大義原則,有一些意見分歧在所難免。

此事暫時作罷,馬上散朝,以後再議。”

百官們見三公們的建議受阻,誰敢再說呢?紛紛行禮退朝。

6

看見大司徒孔光、大司馬傅喜、大司空師丹等三公大臣魚貫而下,劉欣的憤怒與怨恨越來越強烈,對大司馬傅喜、大司空師丹等三公大臣,也越來越不滿意了。

劉欣控製不住自己的憤懣,對小黃門肉墩說道:

“大司徒孔光、大司馬傅喜、大司空師丹這些個三公大臣老家夥,根本就看不起朕這個年輕皇帝啊!

他們倚老賣老,墨守成規,處處與朕做對,掣肘著朕,朕很不順心。

看樣子,不剪除這些因循守舊、故步自封、不思進取的老家夥,朕的興利除弊的革新計劃,最終是難以實施啊!

朕必須破除阻撓,任用稱朕心意的人,才能夠施展皇權的威力,實施朕的興國大計啊!”

小黃門肉墩見皇帝憤怒,不敢多話,隻得諾諾連聲道:

“陛下英明!”

“大司徒孔光、大司馬傅喜、大司空師丹這些老家夥,仗恃三公的崇高地位,時時處處掣肘著朕,讓朕越來越不滿意。朕一定要下定決心,撤換三公,收縮三公的權力,重整皇帝的權威。”劉欣恨恨地發誓道。

7

對於漢朝廷新君劉欣來說,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可謂至理名言。

此時此刻,漢朝廷不如意的事情,常常將劉欣糾纏,劉欣對此是無計可施,煩惱不堪。

那時,漢朝廷土地兼並、買賣奴婢的現象日益嚴重,土地、人口和財富,越發集中於豪族大姓之手,投靠豪族大姓的蔭護戶越來越多,漢朝廷賦稅、戶口的流失非常嚴重。

加之,天災人禍不斷,往日富庶的大漢百姓日益窮困,皇家內庫的貯存也日益減少。

就是加重納稅百姓的賦稅差役,朝廷的財政也極端窘困,皇家用度也是常常不支。

漢朝廷的各項開支依然很多,內廷的賞賜巨大,朝廷常常入不敷出,皇家內庫的虧空也非常嚴重。

眼見積存捉襟見肘,朝廷用度嚴重不足,度支等大臣不得不向皇帝報告。

得到度支等大臣屢次三番的報告,劉欣越發憂心忡忡,時常殫精竭慮地思考道:

“如今,朝廷窘困不堪,用度嚴重不足,朕將如何籌措賦稅金錢,解決朝廷度支窘迫的危機呢?

可歎朝廷眾臣,卻不理解朕憂國憂民的心意。朝中還能夠有誰,協助朕度過這場危機呢?”

實際上,漢朝廷文武大臣,也並沒有像皇帝所說的那樣麻木不仁、冷眼旁觀。他們也很清楚,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道理,紛紛向皇帝獻計獻策,希望能夠幫助朝廷,度過這場危機。

黃門郎張堯,迂腐忠誠,書生意氣,也很清醒地看到了國家的危機和皇帝的憂慮,心裏很為皇帝擔心,於是對友人劉暢說道:

“劉大人,作為一個大漢臣子,眼見皇帝陛下為財稅焦頭爛額,怎麽能夠置身事外呢?

臣決心貢獻自己的才智,幫助陛下,解決困難,度過危機,這才不枉為一個忠臣。”

友人劉暢讚揚道: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一個臣子,就當如此!張大人,努力去幹,陛下會記住你的功績的。”

黃門郎張堯受到友人鼓勵,躍躍欲試。

8

不久,黃門郎張堯就上書皇帝,提出了解決朝廷財政危機的意見。

張堯向劉欣建議說道:

“陛下:

財政賦稅,乃國之根本。用度不足,則萬事不成。臣聽說近些年來,天災人禍不斷,賦稅急劇減少,朝廷用度嚴重不足,心裏十分憂慮。

為陛下分憂,為朝廷解難,為百姓報命,是一個忠心臣子的應盡職責。

微臣經過認真細心的分析研究以後發現,朝廷如今的度支不足,不是因為財富不足,乃是因為錢幣的供應不足而造成的。

臣發現,古代的黃金盛世,都用龜甲、貝殼,作為貨幣,使用流通都十分便利;而今卻改成金屬錢幣,因此造成了小民的貧困。

臣建議,應該另行改變貨幣的種類,增加發行新的貨幣,廢除銅幣等金屬錢幣的使用。

如此,則可以一勞永逸地扭轉百姓窘困的現狀,解決朝廷財賦捉襟見肘的窘迫局麵。”

劉欣年紀輕輕,也不懂財賦經濟,病急亂投醫,一聽黃門郎張堯自作聰明的建議,大為欣賞。

閱罷黃門郎張堯的建議奏章,劉欣十分興奮,當著侍候的小黃門肉墩,讚揚黃門郎張堯道:

“肉墩啊,張愛卿所言甚是!

朝廷財政窘困,用度不足,的的確確就是朝廷缺錢引起的。張愛卿所言,的確是解決財政危機,度支不足的妙計。

張愛卿的建議,可謂雪中送炭啊!朕將協同三公九卿,認真研究此事,解決朝廷度支不足的困境。”

劉欣正為朝廷度支缺錢,而焦頭爛額,一聽黃門郎張堯的建議大喜,就打算立即下旨,大量發行錢幣。

小黃門肉墩不以為是,警告劉欣說道:

“陛下:

萬萬不可!

黃門郎張堯,不過是一介腐儒士大夫,不懂漢朝廷財政窘迫,入不敷出的根本原因,乃是我們漢朝廷土地兼並、買賣奴婢日益嚴重,投靠豪族大姓的蔭護戶越來越多,而漢朝廷的納稅戶口嚴重流失,從而造成賦稅大幅度減少,而朝廷賞賜開支依然毫不節製的緣故。

肉墩從小長在民間,雖然沒有讀過多少儒家經典,但也了解一些簡單的道理和生活常識。

如果一味發行錢幣,而糧食等生活物質的生產並沒有增加,必將引起物價飛漲,民怨沸騰,擾亂民生、混**易,引起官吏百姓怨恨,最終危害社稷。

糧食、賦稅、財富、物質,從萬千百姓的辛苦勞作和生產中來。

豈有依靠發行錢幣,而不發展生產,休養生息,就能夠增加賦稅,維持朝廷運轉的道理呢?難道前朝君臣,都是蠢人,不知道加重賦稅,多多增發錢幣嗎?”

劉欣不以為然,嗬斥肉墩道:

“大膽肉墩,休要胡言亂語,壞了朝廷大計!難道朝廷大臣,還不如你一個小孩子的見識嗎?

你立即跟朕滾下去殿去,不要幹擾朕批閱奏章,處理國家大事!”

小黃門肉墩見劉欣發怒,不再言語,知趣地溜了下去。

9

劉欣雖然對自己的師傅大司空師丹越來越不滿意,但一向敬慕師丹的才幹和品行,尊敬師丹曾經是自己的師傅。

聽到小黃門肉墩的反對意見以後,劉欣不懂這些經濟規律、財政製度,心裏也沒有了底。

得到黃門郎張堯的建議以後,劉欣興衝衝地下旨,緊急召見大司空師丹,準備就黃門郎張堯提出的改革錢幣的方案,去征求大司空師丹的意見。

這些時候,大司空師丹已經知道皇帝對自己不太滿意,一直內心不安。

所以,聽到皇帝召見的旨意以後,大司空師丹不敢停留,急忙進宮,去拜見皇帝。

一見麵,行禮完畢,君臣就開門見山,很快談到了今天的議題。

大司空師丹雖年老耳聾,但心清如鏡,知道錢幣革新,事關重大,輕率不得。

聽皇帝提到黃門郎張堯的建議,師丹一想則明,暗自思忖道:

“陛下如此急吼吼地想要改革錢幣,歸根到底,不過是想彌補財政的困境,解決宮廷的虧空啊!

如今,土地、奴婢革新方案,陛下一直拖延阻撓,不能夠順利實施。既然如此,我何不先鼎力支持陛下的錢幣改製,等錢幣改製順利實施以後,再爭取陛下對土地、奴婢革新方案的支持呢?”

見劉欣問得很急,師丹不假思索,滿意考慮清楚大臣張堯提出的錢幣改製的利弊,就十分倉促地回答劉欣說道:

“陛下,臣以為這個意見可行!朝廷可以適當考慮,改變貨幣,增加錢幣的供應。

這樣做,既有利於剝奪豪族大商的財富,也有利於朝廷凝聚天下的財力。”

大司空師丹的回答,著實摸透了劉欣的心思。劉欣見大司空師丹支持,大喜道:

“先生的看法很對。朕將立即下旨,把大司空大人和張堯愛卿的奏章,交付有關主管官署,去進行研究討論,以做出最終的決定。”

劉欣爽快地拍板道。

10

當時,主管漢朝廷錢幣、大司農衙署的大臣官員,大都是一些經驗豐富的經濟官僚。

大司農及其屬下官員,對朝廷財政、賦稅、錢幣、宮廷開支方麵的問題了解很深,知道朝廷賦稅減少的弊病所在,實際上是土地兼並、買賣奴婢太過嚴重,豪族大姓的蔭護戶增多,朝廷的納稅戶口嚴重流失所致。

經過認真的研究,權衡利弊,大司農及其屬下官員都不讚同這樣草率的貨幣變革建議,否決了黃門郎張堯和大司空師丹的意見。

大司農及其屬下官員認為,朝廷這樣做,對解決漢朝廷財政問題不僅沒有任何好處,反而會讓物價飛漲,更加傷害窮困不堪的黎民百姓,剝奪大族百姓的財富,引起天下怨恨,動搖國家根基。

官吏們於是共同推舉才幹超群、年輕有為的大司農屬官費興,作為大司農代表,上書皇帝,對劉欣提出建議說道:

“陛下:

臣等以為,大司空師丹大人的建議不妥。

大司空師丹大人,既沒有去認真研究思考,大臣張堯的上書,是否恰當,也根本沒有去認真了解,皇宮的資用不足的根本原因,是朝廷納稅戶口嚴重減少,賦稅收入不足,宮廷過度的奢侈浪費所造成。

臣等以為,宮廷的窘困,小民的貧困,不是錢幣太少,而是有著更加深層的原因。

這些根本原因就在於,近些年來,漢朝廷各地,土地兼並日益嚴重,朝廷各級官府的橫征暴斂、無限製的搜刮,迫使小土地所有者紛紛破產,不得不賣兒賣女,投靠豪族大姓謀生,成為他們的蔭護戶,此消彼長,從而讓繳納正常賦稅的朝廷戶口,急劇減少而造成的。

投奔豪族的蔭護戶日益增多,朝廷的戶口日益減少,賦稅自然而然也隨之減少。

地方各級官吏,為了完成朝廷下達的賦稅任務,勢必違法朝廷法律法令規定,加重還在國家戶籍上的百姓負擔。

如此,就形成了惡性循環,加上天災人禍不斷,還在國家戶籍上的百姓負擔加重,無法求生,隻好賣兒賣女,投奔豪族大姓或者賣掉全家人的身子,成為豪族大姓新的蔭護戶或者他們的奴婢,以躲避朝廷賦稅,苟且偷生。

臣等以為,這才是國家財賦窘困的根本原因,並不是貨幣太少造成的。如果濫發錢幣,勢必引起物價飛漲,過度剝奪百姓賴以活命的財富,讓百姓陷入死地,引起動亂,危害朝廷根基,甚至傾覆社稷。

臣等仔細研究以後,一致認為,大臣張堯的建議實不可取。

處理國事,應該對症下藥,找準問題根本,不可竭澤而漁,病急亂投醫,一心一意地打著如意算盤,搜刮百姓的微薄財富,以致天怒人怨,怨聲載道,顛覆社稷根本。

錢幣問題,雖然積弊很多,但事關朝廷的興亡,不宜在沒有認真研究實驗以後,就輕易改變,因肆意掠奪官吏百姓的財富,而引起天下的混亂和怨恨。

而且,漢朝廷官民,使用銅錢等金屬錢幣的時間,已經很長很長,已經成為習慣,作為財富,加以貯存。

如果朝廷倉猝地改變錢幣,恐怕會引起交易混亂,產生抵觸和怨恨情緒,導致經濟生產停滯等嚴重弊病,甚至危害國計民生,傾覆社稷。

請陛下慎重三思。”

劉欣雖然年輕,也有些見識,一聽大司農屬官費興所奏,也認為費興所言有理,錢幣不宜倉促改變。

11

於是,劉欣再次召開禦前會議,召集三公等文武大臣,再次討論朝廷的財稅、錢幣改革問題。

禦前廷議上,大臣們也大多旗幟鮮明、態度堅決地反對草率改革貨幣。

此時的大司空師丹,人老神衰,記憶力和判斷力已經嚴重衰退。

在認真聽取了大臣們的討論意見以後,大司空師丹改變了自己從前的看法,也認為大臣們現在的觀點有理,也開始認為錢幣不宜隨意改變。

此時的大司空師丹,似乎早已經忘記了,他以前曾經對劉欣說過的,讚同皇帝變革貨幣的話語。

見大司農及其有關大臣說得十分有理,大司空師丹就又出列,去附和公卿們的建議說道:

“陛下:

臣聽了大家認真討論的意見以後,也覺得的確不該如此草率進行錢幣改革!

如果匆忙地去進行錢幣改革,的確會傷害大商和普通百姓的利益,請陛下三思而後行。”

劉欣見大司空師丹出爾反爾,在廷議上,不支持自己的錢幣改革,勃然不悅,當堂厲聲斥責大司空師丹道:

“大司空大人啊,你是不是糊塗了,你怎麽能夠出爾反爾,說話顛三倒四、自相矛盾的呢?

你從前不是曾經親口對朕說過,改變貨幣的做法,對朝廷是利大於弊,建議朕立即研究實施嗎?”

“陛下恕罪!臣老糊塗了,當時沒有認真思考,就草率讚同了改變貨幣的做法!

如今,聽了大家的意見,權衡錢幣改製的利弊以後,臣還是覺得,用改變貨幣,來掠奪官吏和百姓大商的財富的做法,會激起百姓的憤怒,隻能夠救一時之急,不是維護國家根本利益的上上之策。”

大司空師丹帶著歉意,對劉欣說道。

大司空師丹的言語,說中了皇帝借改變貨幣,來掠奪百姓大商財富,充實皇宮和朝廷用度不足的隱秘心理。

劉欣聽了,氣憤不已,禁不住勃然大怒,怒斥大司空師丹說道:

“大司空大人啊,朝廷舉行廷議,商討貨幣改革,本是關係國家生死存亡的大事。

可是,麵對如此重要的國家大事,你們這些三公九卿,國家重臣,居然當做兒戲,不予重視。大臣說話朝令夕改,前言不搭後語,草率魯莽,豈不是在戲弄朕嗎?

這件事以後再議。散朝!”

劉欣慍怒地向大臣們揮手,讓大臣們散去了。

三公大臣們散去以後,劉欣依然餘怒未消,當著小肉墩等侍從說道:

“這些個老東西,真是老糊塗了!竟敢在大臣們的麵前,出爾反爾,屢次三番戲弄於朕。朕有你們好看的。”

見皇帝發怒,無人敢上前勸阻。

劉欣對大司空師丹的怨怒越盛,越想除之而後快,以實施自己改變貨幣等革新計劃。

見皇帝對大司空師丹不滿,嫉妒、怨恨師丹的大臣們躍躍欲試,欲對師丹不利。

12

很快,劉欣以及親近的寵臣外戚,就等來了好機會。

正在那時,大司空師丹,讓自己的屬吏主簿張傲,幫助他抄寫一份奏章。

大司空主簿張傲違背朝廷的保密規矩,私自抄寫了一份奏章的草稿,帶了出去。

奏章的內容,就這樣從司空府裏流傳到了外麵。大司空師丹不知道內情,一直被主簿張傲蒙在鼓裏。

貴戚丁、傅兩家子弟,一直仇視大司空師丹,認為大司空師丹阻止更換錢幣,提議解決土地兼並、奴婢問題,是斷了他們的財路和官路。

丁、傅兩家子弟,看見大司空師丹流傳出去的這份草稿,如獲至寶,立刻向傅遷匯報。

傅遷見狀大喜,向傅太後報告說道:

“太後陛下,真是天賜良機。大司空師丹的把柄,終於被我們抓住了。大司空師丹泄露皇家機密,炫耀自己的才幹智慧,豈不是將皇帝陛下置於難堪的境地嗎?”

“侍中大人,你說得很對。師丹言辭忠貞,一本正經,一向以正人君子自居。想不到居然泄露秘密,彰顯皇帝過失,實屬大逆不道。

“謹遵太後陛下旨意。”侍中傅遷答應道。

於是,傅太後派侍中傅遷出麵,親自進宮,去控告大司空師丹。

傅遷得旨,立即急匆匆地進宮,向劉欣匯報說道:

“陛下:

微臣等發現,大司空師丹,包藏禍心,有背叛君王,收買吏民人心的嫌疑。

師丹為皇帝呈上的密封奏書,連街上行路之人,都拿著奏疏的副本。

這不是師丹想顯示自己的才幹和恩惠,以彰顯陛下的過失嗎?”

劉欣一經侍中傅遷挑撥,果然勃然大怒,當著傅遷之麵,怒氣衝衝地說道:

“師丹老賊,朕對你一向不薄,你卻陽奉陰違,彰顯朕的過失。

侍中大人,請你立即傳朕的旨意下去,朕要譴責罷黜大司空大人。”

劉欣當即下旨,準備命令有關部門大臣執行聖旨,懲罰大司空師丹,將大司空師丹貶斥,逐出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