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才識不凡謀初定

且不說林立至是如何重建上天門的。

卻說鏟除上天門後,劉代天率領林因明、楊遠風及各大名門正派的人等,回到了武林盟。鏟除上天門雖中途稍有不順,但有驚無險,結果又是大獲全勝,可喜可賀,自然要大肆慶祝一番,於是眾人皆把盞為歡,所以當晚很多人喝得酩酊大醉。第二天不少人睡到晌午時才起床,到了下午,眾人辭別了劉代天盟主後,漸漸散去,各自回歸山門。

楊遠風也呆不住了,跟劉代天說想要回老家看望父母。眾人臨行前,都向楊遠風發出盛情邀請,希望他能上門做客。楊遠風想正好可以沿途拜訪一下少林和武當等,待見到父母後,再返回武林盟,其他一些不順路的門派,隻能往後再說。

於是,劉代天就囑托林因明一路作伴,陪楊遠風到少林和武當,順便商討江湖上的一些重大事項再返回。林因明不僅做事麵麵俱到,而且見多識廣,對江湖之事了如指掌,善於交遊,有他陪著楊遠風,可使楊遠風免去多少旅途寂寞,同時可加深對江湖的了解。

從武林盟到少林寺的路途並不遠,所以林因明和楊遠風從下午出發,借著馬力當晚就到了少室山山腳下。

第二天早上,他們把馬匹寄養在客店中,準備徒步上山,剛到路口,便有兩名小沙彌迎了上來。原來,這兩名小沙彌是慧生大師派來引導林因明和楊遠風上山的,林因明來過少林寺前後不下十次,自然是輕車熟路的,不必客套,隻因楊遠風是第一次正式拜山,所以慧生大師才派了兩名小沙彌前來引路。

林因明和楊遠風一路邊走邊談,時而停下來欣賞少室山的風景,兩名小沙彌在後麵不遠不近地跟著。約一個時辰左右,就到了少林寺的山門了。

林因明遠遠地望見石生大師站在山門前,他便拉著楊遠風,快步上前作揖行禮。以前在山門前負責迎接香客的都是些執事門僧,如果是迎接一些身份地位較高的江湖人士,則由奮龍代為,最多也是慧生大師親自出麵而已,但林因明沒想到這回出麵迎接他們倆的,卻是羅漢堂首座石生大師。

要知道石生大師不僅是羅漢堂首座,武功奇高,平時並不在江湖上行走,而且也很少見外客,隻在羅漢堂帶領武僧們練功,兼護衛寺院。少林僧侶以清修為要,平時隻由慧生大師領著羅漢堂首徒奮龍代表少林寺在江湖上行走,除非有重大事由,且經方丈首肯,其他僧侶才能行走江湖。

石生大師合掌道:“阿彌陀佛,二位施主好!”還沒等林因明介紹,石生大師又向楊遠風問道:“想必這位便是楊施主了?”楊遠風再次抱拳作揖道:“晚輩正是楊遠風。”

石生大師伸出雙手,緩緩托住楊遠風的手臂,楊遠風頓時感覺到一股巨大的力量向上湧,再也無法往下躬身,於是他雙肋內收,前臂及手腕翻轉,擺脫石生大師的雙手,使自己的雙手翻到其下方。這一來,石生大師的雙手便順勢向前抵住楊遠風的上臂,使其無法再往下躬身。

楊遠風也不正麵相抗,雙手粘住石生大師的雙臂,側身回拉,再往左側一送,便消去了石生大師手上的勁力。勁力被卸後,石生大師的雙手也粘住了楊遠風的手臂,回收並拉向另一邊。

林因明看著石生大師和楊遠風你來我往,玩起了江湖上最常見的推盤手。這種武功切磋方法表麵上平淡無奇,但石生大師和楊遠風有著何等驚人的內力,其中深淺林因明自然心中有數!少林寺山門常有香客進出,石生大師這麽做不僅可以試探楊遠風內力的深淺,而且又不會驚世駭俗,驚擾到香客。

終於,石生大師和楊遠風都放開了雙手。石生大師歎道:“楊施主果然身負奇功,善哉,善哉!”楊遠風道:“晚輩狂妄,自知內力有限,卻仍作蚍蜉撼樹之舉,大師見笑了!”

雖然此番比試表麵上並未分出高低,但林因明知道還是石生大師的內力與手法更勝一籌。因為楊遠風要往下躬身行禮,不僅內力上占了點便宜的,還占了主動,而石生大師要阻止楊遠風躬身行禮,處於被動位置,內力與手法都至少要高出楊遠風一籌才能辦得到。

石生大師道:“阿彌陀佛,二位施主裏麵請!”說著,便把林因明和楊遠風迎進少林寺內。

到了寺院內,則由慧生大師接待林因明和楊遠風二人,雙方客套一番,慧生大師請他們倆先喝杯清茶,然後帶領他們倆在寺裏遊覽一番,待吃過午齋後,又安排了午間小憩。直到申時初,慧生大師才又過來請林因明和楊遠風移步羅漢堂,原是石生大師有請。

林因明和楊遠風來到羅漢堂中,和石生大師見禮品茶,閑談了一會兒。

石生大師又領著林因明和楊遠風來到羅漢堂練功房,練功房是武僧們練功的主要地方,一般是不輕易讓外人進入的,江湖上各門各派的獨門絕技都是不輕易外傳的,在打鬥中往往也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需要拚命時才使出來。但少林寺練功房不輕易讓人進的主要原因卻與其他門派不大一樣,練功房不讓外人進入,主要是免得外人打擾武僧們練功。

其實,少林的武功並沒有多少隱秘。少林武功重在勤學苦練,禪武兼修,按部就班,從基礎練起,一步一步都要先練紮實,才可以往上更進一步,毫無捷徑可言。所以,練習少林武功要練到成為一流高手,非得苦練個十年至二十年不可,要練成絕頂高手,就算是天賦、資質和悟性都奇佳者也非得練個二三十年,而且也不是任何人勤學苦練就可以成為絕頂高手的,有的僧侶在寺中苦練一輩子,也未能到達絕頂高手的境界。因此,江湖上除了少林派弟子,真正想好好學少林武功的人不多,就算有緣學習少林武功,也大多是隻作一番了解,淺嚐輒止而已,很少人能十年如一日地堅持下去。

林因明和楊遠風來到練功房,羅漢堂大弟子奮龍迎了上來。見禮後,奮龍引著他們倆參觀眾武僧練武,然後奮龍經石生大師允許,向楊遠風提出一個了不情之請,那就是希望能和他切磋武功。

雖然倆人在大霧山上收拾上天門的那些歹徒時,互相見識過對方的武功,奮龍也自知不敵楊遠風。但切磋武功不僅是分個高低,也是互相交流學習、提高武學修為和積累經驗的方法之一,更能激發弱者努力提高自己武功層次的動力。今日楊遠風來到少林寺,機會自然不容錯過。

楊遠風也早有此心,隻是他想若是自己先提起有挑戰少林武功之嫌,此時奮龍先提起,正是他求之不得的!畢竟少林寺乃是武林泰鬥,臥虎藏龍,楊遠風雖然身負絕世武功,但出於尊重,不便在少林寺中主動提出比試武功。奮龍不僅是羅漢堂首徒,深得石生大師真傳,並且時常跟隨慧生大師在江湖上行走,自然是見多識廣,而楊遠風的打鬥經驗較少,雖然同時對付幾名一流的武功高手也是紂紂有餘,但要是日後遇見絕頂高手,經驗不足的弊端就會被放大,因此他若能和奮龍比試一番,對於增加打鬥經驗,自然大有裨益。

楊遠風和奮龍對麵而立,先抱拳互相向對方行禮,然後各自運氣,先將真氣布滿全身,以防在比武中受到重傷。

奮龍所練的內功是少林九陽神功,外加金鍾罩護體,當他運氣後,身體可受千斤之力的撞擊而不受傷,甚至可刀槍難入。楊遠風修煉的是太乙真氣,內力異常渾厚綿長,如山不可破,似水不可擋。

雙方運氣後,互相使了個請字式。奮龍先出手,以一招“借花獻佛”攻守兼備,楊遠風則以一招“閑獅擺鬃”護住要害,隻守不攻。奮龍又使了招“神龍歸海”,此招以躲閃退守為主,楊遠風並未出擊,而他卻先使出防守招數,意在告訴楊遠風不要隻守不攻。楊遠風會意,便揮拳直攻過去。

於是一時你來我往,剛開始雙方都隻用五六分內力,然後逐漸加大。四十招過後,奮龍漸漸處於下風,要使出十分的內力才能和楊遠風相抗,而楊遠風隻用了七分內力。

倆人又過了六十招,各自對對方的武功已是知根知底了。因此,雙方出招拆招、攻守相抗,已如同長期在一起演練過的,尺寸把握得剛剛好,真是酣暢淋漓,痛快至極!

楊遠風此時不由對少林武功也產生敬佩之情:“奮龍的武功雖不及自己,自己隻用七分內力便可和他打成平手,但他所練的少林武功功底十分紮實,功法樸實,未有陰狠淩利的殺招或毒招,且遇強彌堅,在麵對比自己強大的對手時,也能從容自如地應對。奮龍也不愧為羅漢堂首徒,自己若要將他徹底擊敗,除非出奇製勝,否則不僅要使出十分的內力,而且還要再五十招以上。”

楊遠風心念一轉,大吼一聲:“且看我的‘羅漢長拳’如何!”說著,就使出了少林羅漢長拳其中的一招“驅車長出”,並運上了十分的內力。他之所以這麽做,是想雙方都熟悉這一套拳法,交起手來可無所顧忌,不怕誤傷了對方,因此雙方可以拚盡全力。

“羅漢長拳”是少林拳法體係的基本拳法之一,此拳法簡單實用,又兼具強身健體的作用,後來逐漸在民間散播開來,乃至各地與少林武功有淵源的流派中的拳法,都有羅漢長拳傳承,流傳很廣。所以,不是少林派弟子卻會羅漢長拳並不奇怪,甚至連街頭賣藝人,有時也會表演一套羅漢長拳,故“天下武功出少林”一說,並非指天下武功皆源自少林,也並非指少林武功就是天下第一,而是指少林功夫如海納百川,博大精深、流傳深遠。

奮龍會意,也以“羅漢長拳”對陣。雙方你來我往,都是以攻帶守、守中帶攻為主,所以一交手,刹時拳影重重,拳風呼嘯,如暴風驟雨急至,毫無間歇。隻見楊遠風的拳頭如鐵馬飛奔,勢不可當;奮龍的拳頭如鐵錘飛舞,精堅無比。倆人使的都是羅漢長拳,但使出的拳法竟然是形同、而勢不同,卻又都威力巨大,一套簡單的拳法竟被使得如此神奇,眾人看了都不由點頭讚歎!

俗話說:“練拳不練功,到頭一場空!”招數再好的武功,如果沒有配合強大的內力,那就成了花拳繡腿,打到武林高手身上,就像隔靴搔癢。江湖上各門各派的招數累加起來,可謂是繁複無比,各有各的長處,但招數多了,有些招數就難免有大同小異之處,也很難說誰一定比誰的好。在真正的高手眼裏,關鍵是使用招數的人怎麽發揮,能否用得恰到好處,又能把威力發揮出來。而要能發揮出巨大的威力,就要有非常深厚的內力,所以要練好武功,招數運用與內力修為相結合缺一不可。

因此,放眼江湖,能把羅漢長拳使得如此神奇的,除了楊遠風與奮龍倆人外,恐怕再沒有其他年輕人能做得到了。

過了六十招,石生大師念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楊遠風和奮龍聽到法號,知道到了適可而止的時候了,倆人腳步後退各分一邊,緩緩收功調息,然後向對方抱一下拳,再向石生大師、林因明及眾武僧抱拳行禮。眾人見楊遠風隻是臉色微紅,而氣息仍平緩深長,而奮龍則是臉上已見汗滴,氣息粗重,調勻了一會兒方好,因此倆人武功的高低已判。

楊遠風休息了一會兒後,在石生大師的建議與安排下,又和羅漢堂的眾武僧簡要交流切磋了少林棍法等諸多少林武功,而石生大師和慧生大師則在一旁不時地為他與眾武僧進行評點或解說。

……

夜晚,慧生大師又請林因明和楊遠風到方丈房中議事。見過禮、上完茶後,少林寺方丈無界大師示意侍奉的小沙彌退下,房中就隻剩下無界大師、慧生大師、林因明及楊遠風四人。

然後,無界大師對林因明和楊遠風說道:“二位施主,前幾日貧僧收到劉盟主的來信,說不日二位施主將光臨本寺,並說二位施主有要事參商,需再三酌情定奪,想必是江湖上有重大之事?”林因明回道:“此事說來話長,想必您已聽慧生大師匯報過五日前武林盟組織各大名門正派鏟除上天門的事了,今晚要商議的事也與上天門有關,還請方丈示下。”

無界大師道:“阿彌陀佛!林總管直說便是。”林因明又說道:“各位可能有所不知,上天門雖已被鏟除了,但從那些被俘的歹徒交代的線索查知,上天門後麵還隱藏著個龐大的組織,這個組織就叫‘天樂宮’,上天門隻不過是天樂宮的一個前哨罷了。天樂宮是一個極其嚴密的組織,其總舵所在地還沒查到,隻知其在江湖上可能存在著多個分舵和分壇。據林某查實,除了上天門,天樂宮麾下還有一個護天門和一個飛天門,但這兩個分舵的具體情況還未摸清楚,現在也不方便多說,至於分舵下有多少分壇,現在更是不得而知,有待進一步查探。”

楊遠風插話道:“怪不得我們鏟除上天門時,那兩名帶頭的灰衣人受傷後便服毒自盡。如此看來,他們肯定是怕泄露了組織的秘密。”林因明道:“是的,當時我也懷疑,隻是在沒有弄清楚之前,不好作判斷,所以劉盟主和我就故意壓著這事不提,現在終於掌握了一些線索。”

林因明接著說道:“上次鏟除上天門,隻不過是斷了天樂宮的一個小指頭而已。這兩天林某派人暗中觀察,卻未發現護天門和飛天門有任何重大的行動,但根椐獲得的情報,這兩個分舵仍在江湖上隱秘行事,並未因為上天門被鏟除而有所收斂。天樂宮的首領被門下尊稱為宮主,林某詁計天樂宮主是因為上天門被鏟除時由於事發突然,故一時半會還未能組織報複,或是其認為小不忍則亂大謀,所以在伺機而動,若是如此,那就更不得不防了。”

林因明又道:“林某此番隨楊少俠前來拜訪少林寺,不僅是個人興致,實則是受劉盟主囑托,前來請教無界大師,共同參商定奪對付天樂宮之大計。”

無界大師道:“阿彌陀佛!林施主輔佐劉盟主十多年,武林盟之事大多由林施主操辦,林施主謀劃細致周到,老納早有聞名,上次鏟除上天門又是一個很好的例證。林施主此番前來議事,想必是早已胸有成竹了?”林因明道:“大師過譽了,林某無地自容!俗話說‘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上次之事說來十分慚愧,幸虧有楊少俠及時提醒並力克上天門眾歹徒,否則,林某思慮不周,就要鑄成大錯了!”楊遠風聽了,趕緊說道:“林總管殫精竭慮,偶爾小有遺漏也在所難免,不能一有責任就讓你一個人來扛。上次鏟除上天門之事,晚輩隻不過是盡一份綿薄之力,使我方的人少些損傷而已。”

楊遠風剛才還在納悶,心想:“林總管與無界大師商議如此重大之事,讓初出茅廬的我參與其中,是何緣故?”他哪裏知道,原來劉代天已在給無界大師的信中對他極盡讚揚,並提議讓他參與討論剿滅天樂宮之事,故無界大師才會請他和林因明一起前來參商。

林因明道:“林某想,上次鏟除上天門後,天樂宮必然有所提防,要再對其分舵進行清剿,恐怕不會那麽容易了。若魯莽行事進行強攻,又怕反而中賊人奸計。所以林某一時也想不出好的辦法來!”

林因明又把所掌握天樂宮及其分舵護天門和飛天門的情況,作了一番詳細的介紹。眾人聽了,一時沉默,陷入了沉思之中。

楊遠風思慮了一會兒,端起茶喝了一口,然後說道:“晚輩認為,上天門被鏟除後,武林盟與天樂宮已勢成水火不兩立,雖一時平靜,但日後難免再起衝突,乃至掀起血雨腥風,江湖動**,亦有可能。各大名門正派的力量比較強大,還可應對,但力量薄弱的小幫派,則難免人人自危,恐有慘遭覆滅的危險。”

眾人點了點頭,楊遠風又道:“晚輩有個想法,不知是對是錯。”無界大師等皆道:“但說無妨!”

楊遠風說道:“天樂宮行事隱秘,其手下又組織嚴密,訓練有素。而敵暗我明,我方不如來個打草驚蛇,以攻為守。”林因明問道:“如何打草驚蛇和以攻為守,願聞詳細!”楊遠風頓了頓,接著道:“我是這樣想的,由武林盟發出號令召集各大名門正派,公開聲稱要剿滅天樂宮,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起到團結江湖上的正義力量的作用,也有利於各大名門正派間的聯手防衛,互相照應。天樂宮主知道後,自然會認為我們不僅做好了防備,同時還打算進一步清剿天樂宮組織,他盤算要打擊報複各大名門正派不是件容易的事,也就不敢輕易而為之,同時他自己也要組織防衛,就不敢過於分心進行報複。而對於護天門和飛天門,我們暫且不去驚動它們,等查清了天樂宮總舵後再說,我們先設法鏟除幾個天樂宮底下的分壇等,打疼它們,逼它們現形,到時再一起剿滅。如此一來,隻要天樂宮被我們調動起來,其早晚會自亂陣腳,我們再視情況而動,就有機會抓住它的七寸。總之,我們既要做到打草驚蛇,讓它動起來,又不能把動靜搞得太大,把它驚跑。”

林因明聽了連聲叫好,又道:“此法甚妙!看來武林盟這次要迎難而上,大力作為了。我想,劉盟主必然會采納楊少俠的這一方法的。”無界大師說道:“善哉,劉盟主說的果然沒錯,楊施主智勇雙全,武林之福也!”慧生大師也跟著口中稱善。楊遠風道:“各位前輩過獎了!我看剿滅天樂宮也非一朝一夕、一謀一役便可功成,晚輩隻不過提了點建議而已。”又道,“隻是若天樂宮膽小如鼠,從此不再露頭,此計也就落空了。”

林因明接過話,道:“這也無所謂,可先試試再說,目前也沒有比此計更妙的計策了!天樂宮勢力強大,又藏得極深,其具體情況我們尚未全部摸清,而形勢又迫在眉睫,若能令天樂宮暫且不敢輕舉妄動也好,我們至少可先緩口氣再作打算。”又道,“要對天樂宮一舉殲滅是不可能的,一場大的衝突遲早是要來的,到時雙方大打出手,各有損失在所難免,所以我們也不能一味地縮手縮腳。我們要以各大名門正派為核心力量,並提早聯合其他正義的小幫派或俠義之士,及時做好長期鬥爭的準備,同時盡量減少損失,尋求萬全之策,各大名門正派不能隻求自我保全之宜!”

無界大師聽罷,不由念了聲:“阿彌陀佛,我佛慈悲!”,他的眼前仿佛已經浮現一幕幕你死我活血腥廝殺的場麵了!

林因明又說道:“我看,既然要武林盟發出號令召集各大名門正派,不如直接擇期召開武林大會,反正算來已有四年沒召開過了,時間間隔也差不多了。再說,議題是一致的,一是向江湖所有正義門派及人士說明形勢己迫在眉捷了,不能再苟且偷安了,要提早做好準備;二是商議如何組織各大名門正派,集中力量,統一行動,聯合進攻,同時要加強各大名門正派自身的防衛力量,互相照應,莫被天樂宮拔掉根基;三是進一步摸清天樂宮及其分舵、分壇各方麵的情況,共同製定周密的計劃,斬草務必要除根,不留後患。但召開武林大會比召集各大名門正派一起議事,形式更正式、更公開、更直接,涉及麵更廣,影響力也更大些!”

眾人聽了,皆點頭稱是。林因明又道:“如今各大名門正派後起之秀如雨後春筍紛紛呈現,青年才俊輩出,上次鏟除上天門時可見一斑,他們將逐漸成長為剿滅天樂宮的主力軍,劉盟主的意思是希望多給他們一些鍛煉的機會。自古邪不勝正,隻要這些青年才俊團結一致,我相信勝利最終屬於我們!”

四人又商議一番,直至深夜方各自回房歇息。

……

回到房中,楊遠風先簡單收拾一下行囊,明天他就要南下拜訪武當,將今晚商議剿滅天樂宮初步方案向武當掌門中真道長說明,並聽取中真道長的意見,然後待拜見父母,返回武林盟時再向劉代天匯報。

在收拾行囊時,楊遠風不禁摸了摸那本一直藏在懷中封麵上有個朱紅手掌印的無名書,一邊暗付道:“此書雖為昆侖七鬼所藏,但想必他們也是從別處奪得的,因此此書可能事關重大。此書的形製很是特別,可能是用特殊手法編寫的,書中不知道隱藏著什麽秘密?不過此書一直藏在懷中,甚是不便。”但就算那本書是關乎天大的寶藏或絕世武功秘籍,對於他來說也沒多大吸引力,隻是他又想:“唯恐此書流落江湖,便會你爭我搶引起血雨腥風,因此暫且還是不要把它公開出去為好,待日後有些眉目再說。”但轉念間,他不由緊皺眉頭,心中又琢磨道:“此書老是藏在自己身上,要是哪一天不慎遺落被人撿了,恐又生出事端來;若是毀了它,那麽它所藏的秘密或許將永遠無法解開,這多少有點可惜,而且此書對於某些人來說,可能極其重要;若把它交給劉盟主,又不知如何解釋才好,恐有小題大做之嫌。”正當左右為難之際,他腦中突然靈光一閃,便想到了一個存放那本書的絕妙方法的好地方,那就是暗中將那本書藏在少林寺的藏經閣裏!

想到此,楊遠風的眉間方舒展開來,於是他立即備下筆墨,寫了一封信,夾在書中,然後用方巾把書包好,他在信中大意說明了此無名書的來曆,並交代若有僧侶偶見此書,務必及時將它上交少林寺方丈等。

楊遠風又尋思了一會兒,決定在卯初僧侶們起床後但尚未早課時行動,因為那時天色尚未大亮,而僧侶們起床後都忙於洗漱打掃等,寺內一片嘈雜,正是少林寺夜間至清晨最為放鬆警戒的時刻,少林寺藏龍臥虎,若在夜深人靜時行動,稍有風吹草動,或許反而更容易被人發現。於是,他就在**打坐,等到了卯初,才輕輕推開窗戶飛身而出。

雖說楊遠風藝高人膽大,但當他來到藏經閣前,也不禁猶豫了,心中暗付道:“藏經閣乃少林寺禁地,偷偷潛入萬一被發現,解釋不清,而且涉嫌的賊名太大,實在擔當不起!”因此他又想,“還是不進門為宜,少林寺這麽大,在戶外找個能把書藏好的地方就行,反正又不是要久藏,而且日後來取書時也方便。”

楊遠風把書藏好後,在返回睡房途中,又路過藏經閣。他忽然心念一動,在地上捏了一粒泥丸,彈指一揮,泥丸不輕不重地打在藏經閣屋簷邊角的一張瓦片上,那張瓦片被打中後,頓時鬆動,帶著上下兩張瓦片一起滑落下來。

然而就在楊遠風打開窗戶飛身而出時,住在隔壁的林因明已察覺。原來林因明也是一夜未眠,聽到動靜後,他便豎起耳朵,仔細聽風辨向,由此判斷楊遠風的去向,其實這幾日來,他一直在暗中觀察著楊遠風的一舉一動。

原來,藏身於昆侖山雪穀中的“昆侖七鬼”,近年來受到林因明的威逼利誘,不得已隻好聽命於他,這也是近年來昆侖七鬼之所以能一次次躲過武林盟追剿主要原因之一,其間除了他們藏身的雪穀山高路遠、氣候惡劣異常外,也多虧了林因明暗中通風報信、網開一麵,他們才能一次次成為漏網之魚。

當林因明知道川北關好朋家中可能藏有一本《無名紅掌書》後,由於關好朋家大業大,富甲一方,且為人仗義疏財,廣交江湖好友,在川北一帶也算是位響當當的人物,因此他為了不讓人起疑,便命昆侖七鬼去奪書。昆侖七鬼心狠手辣慣了,有不留活口的習慣,不用發話自然就造成了關好朋一家被滅門的慘案。案發後,武林盟派人去調查時,林因明便利用職務之便,把派去的人全都換成自己的親信,他命他們暫時先把那樁案件做成懸案再說,日後有必要也好栽贓嫁禍給天樂宮。

但昆侖七鬼從奪得那本《無名紅掌書》後,卻未直接交給林因明,而是自行扣留下來,想當作與林因明討價還價的籌碼。於是林因明便派一名親信前去交涉,誰知那名親信尚未到達昆侖七鬼藏身的雪穀,半路卻殺出一個楊遠風來,先行除掉了昆侖七鬼。

昆侖七鬼被鏟除後,林因明派去的那名親信三日後方到達雪穀,他把昆侖七鬼藏身的山洞裏裏外外翻了個底朝天,也沒有找到那本《無名紅掌書》。因此,林因明得到匯報後,就懷疑那本書已落入了楊遠風手中,但他又不好直接開口詢問,而每次當楊遠風談起誅滅昆侖七鬼的經過時,也從未主動提起過有關那本書的事,既然自己不方便問,而楊遠風又不主動說,他隻好一直暗中留意楊遠風的動靜。

當林因明聽到動靜後,並不敢跟蹤楊遠風而去,雖然他的輕功也不錯,但與楊遠風比起來,還是有較大的差距。況且楊遠風是在秘密行動,必然十分小心謹慎,林因明擔心若貿然跟蹤他會引起他的警覺,楊遠風若因此把那本《無名紅掌書》藏得更深,這樣日後反而更不好辦。所以,林因明隻是在心裏默默猜測和盤算著楊遠風此番行動的去向及目的。

大約一盞茶工夫,林因明又聽到了楊遠風回房時的聲響。他挖空心思,想從楊遠風處查探那本《無名紅掌書》下落,卻一直苦無良策。但他的思維是何等縝密,當他聽到楊遠風的動靜後,經一番勾連反複的盤算與推測,竟然在多種可能性當中,猜中了其中之一。其實,楊遠風若直接開門出去,或許林因明就不會起疑,但他推窗而出,林因明便知道他有秘密行動了。